有人说儒家的包容性很强、讲究中庸之道,为什么后来会有人提出“独尊儒术”的思想呢?西汉初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什么特点_儒家_儒术_独尊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独尊儒术 儒家 儒术 独尊

本文目录

  • 有人说儒家的包容性很强、讲究中庸之道,为什么后来会有人提出“独尊儒术”的思想呢
  • 西汉初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什么特点
  • 汉代推行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吗
  • 汉武帝“独尊儒术”,为何在其统治思想中又参杂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呢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啥中国没大规模开疆扩土
  • 中国古代有诸子百家,为什么选择独尊儒术
  • 如果西汉不独尊儒术,大力发展墨家思想,中国的科技会不会很发达
  • 刘邦为何不喜欢儒家,汉武帝刘彻却独尊儒术
  • 如果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选择了法家,历史会如何发展
  • 儒家为什么以忠孝二字为核心思想,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人说儒家的包容性很强、讲究中庸之道,为什么后来会有人提出“独尊儒术”的思想呢

儒家的核心是“仁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之道有着多方面的意思,是人生事业的成功,生活与健康,如何做人的根本理论和基础。一个人在事业上,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一技之长,制定自己的目标。既是自己能以承受,又能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发挥。在创造的过程中,并不感觉压力山大,也不是那么轻松自如,只是游刃有余,稳操胜勝。

中庸之道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保持中正平和,保持一颗敬重敬畏的良好心态。如果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最好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修养。中庸之道来源于天人合一,天道与人道的合一,才是天人合一。天道有着阳光雨露,山河大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滋养着人类的生长。而人类也必须以至诚,至善,至仁,至义,顺应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只是靠自己的领悟。我只是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离不开中庸之道。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安帮的正统文化。在儒家的基础上,又作出许多的更改和创新,以达到进一步为统治阶级的服务和效劳。使至许多方面有所篡改,与儒家本来的文化有些格格不入,对百姓有些奴化教育,从而形成了儒术。所以从某种程度讲,独尊儒术思想的形成,还是由于统治者的原因。

西汉初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什么特点

体现了国家大一统、维护中央政权统一的强烈愿望。教育由多元走向一元,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贡献教育的力量!这是董仲舒先生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代推行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吗

这话要看怎么说。

一、如果要说把这当做一种朝廷的主张,以皇帝诏书或朝廷政令的形式在全国正式(强制)推行。那至少在汉代没有过。大家现在一般说的,是发生在汉武帝时代的事儿,但汉武帝——至少从可信的史料看,应该没有颁布过这样的命令。

二、但如果说这是指汉代事实上有没有发生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儿,那就会是另外一个结论。首先,这作为一种主张被提出过,这是事实,董仲舒提出这个主张的时候还不是一个正式的官员。其次,汉武帝对次表过态,不过是对董仲舒那篇文章表示赞赏,对那个人表示赞赏,但并没有表示要把那个建议作为一种国家策略推行。第三,当时在官员选拔和人才推荐上确实有一大批儒生被选拔任用,甚至被重用的情形。

三、当时朝廷儒家人物占主流,得势是客观事实。这应该与重要官员中儒生系统对的人势力大,数量多有关。这些人——比如刘邦时期的叔孙通,武帝时期的公孙弘等官大势力大影响力大。他们及其门生掌握话语权,自然便以为独尊儒术了。

汉武帝“独尊儒术”,为何在其统治思想中又参杂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呢

”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以讹传讹。

据说,董仲舒向汉武帝提提出建议,“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然而,这么大的一件事,《史记孝武帝本纪》却没有文字记载。

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必然对董仲舒十分信任。然而正相反,汉武帝对董仲舒极不信任,董仲舒作《灾异之记》,世上的灾难,天人感应之故,有讥刺天子之意,汉武帝十分脑怒,差点要了董仲舒的脑袋。《史记儒林列传》:

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啥中国没大规模开疆扩土

术乃技也!独尊儒术则是集愚民术,驭民术,帝王术,权谋术并极端利己主义于一身的腐朽之术。

而历朝历代为了自己的私利,家天下千秋万代,玩弄邪术于股掌之中,防内不防外,防民如洪,外儒内凶,面对外敌并无自信可言,又何来之开疆拓土之功。。。

中国古代有诸子百家,为什么选择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这个概念是后世以汉武帝为标准提出的,实际上汉武帝并没有真的独尊儒术,但汉武帝的确抬高了儒家的地位,也十分看重董仲舒等人解释的儒家尊君的内容,因为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强势的皇帝,他很享受这个振作皇权的感觉,以后汉宣帝也是如此,汉元帝才开始真的有独尊儒家的意思,但实际上社会上可能没有,例如汉代五行学说属于阴阳家,非常流行。董仲舒本身就是阴阳家代表,他是用阴阳五行学说综合了儒家的内容。包括东汉光武帝、庄帝、章帝都堪称儒家文化的代表,都是能说会道能解释儒家经典的人物,但都信奉五行谶纬学说,从皇帝的表率来看,面上崇儒,内在不一定。

其次,古代儒家是一个庞大的概念,派系林立,分支很多。到孟子已经分了好几次,荀子和孟子的理论就不大一样,正如著名的性善与性恶,其实只是角度不一样,解释人性的方法不同。再如荀子的弟子李斯和韩非区别就更大了。

汉代的儒家已经同孔孟很不一样,西汉的经书派就钻研典籍,后期扬雄、桓谭已经反对啃书本的儒家,提出很多新的言论,被视为异端学说,尤其扬雄和王莽搅在一起。

东汉末年才会以孔融等人标榜性格,包括到嵇康、阮籍等狂士。尤其嵇康被视为反叛代表,实际上嵇康是标准的传统崇尚汉代儒家的人物,根本不是叛逆,他是反对虚伪的强权,认为司马氏不忠不孝的典型,嵇康是几千太学生都崇拜的人物,是正统名士,但是和当时更多数趋炎附势投靠司马氏的名士不同,所以被当权者认为是叛逆。

新儒家士大夫在唐代古文开始号称复兴,本身就意味魏晋南北朝在学问上的混乱,尤其道家和佛家在中原流行以来的混乱,各种学说混杂,例如两晋开始的三玄,老庄之外的周易原本是儒家典籍,纳入其中。

所以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这些中唐以来的士大夫希望恢复儒家学说,尤其韩愈,但他的理论和柳宗元、刘禹锡都不大一样,在天和道的概念解释上争议很大,天意天命,道统道学。谁才是正统?由谁说了算?

宋代就更是号称各种学派开始林立,元明都是尊当代的理学,也就是程朱理学,但宋代已经开始陆九渊的心学,到明代众所周知,陈白沙、湛若水、王阳明开创了更强大的明代心学,与朝廷官府自明代开科取士就沿袭的程朱理学正统对立。世宗朱厚熜为了巩固自己皇位和权威,定下反对阳明心学的标准,但当时朝野学习阳明心学已经成了流行,而且阳明弟子大多在民间地方讲学,为很多初入学堂的年轻文士进行普及教育,与官府学堂并行,尤其很多是官府覆盖不到的地方。

王阳明的心学本身也自认是孔孟正统,事实上良知概念可能从孟子来的更大,尤其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知行合一浩然正气等概念都可以从孟子找到依据。当然,王阳明本身调和了儒释道学说,阳明这一称号来自阳明洞,为修道的地方,王阳明少年时爱修道,出于养生养病,好比结婚时都跑去跟铁柱宫道士学习打坐。

但是,程朱理学的弊端在明代已经很突出,所以当时社会本身许多人都希望改变,明代一大特色是复古,从王阳明开始,甚至之前唐伯虎、祝枝山等人已经开始重新推崇本色,有恢复魏晋名士习气的感觉,这一点到王阳明等人讲求良知,恢复本色、尊重自身心性更加明显,与理学带来很大虚伪的毛病是对立的,所以明代后期思想就是这种冲突,但很多江南文士的表现都离不开这两方面的纠结,一派崇尚个性,认为是真,哪怕生活奢侈享受,狂傲都是本色,一派反对这些过激,对简单的生活认为是真的,

儒家的问题看起来各个朝代都推崇,但到底是哪一门子儒家,其实不大好懂。汉代的儒家不是孔孟的儒家,是儒家的经学。魏晋的儒家是推崇孝道的儒家,对讲究尊君忠心的儒家进行了修正,因为魏晋都是夺位而来的,所以被嵇康激烈的反对。

隋唐的儒家是沿袭魏晋而来,到宋代儒家就开始新学,如北宋王安石的新学说和程家对立,南宋就定下程家洛学为主。一直到明代清代都是程朱理学,完全不是当年孔孟的儒家,说起来两千年都在喊儒家,但没有谁拿孔孟真正做教材,即便做教材,讲的都不是那一套,例如闻诛一独夫未闻弑君也,在历朝历代谁能真的这样?

如果西汉不独尊儒术,大力发展墨家思想,中国的科技会不会很发达

独尊儒术是帝制维护皇权的必然,也是儒礼与文字引领社会“诸子百家”的必然。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前自然意识的道家虽然是人类都尊行的与预测紧密相连的人们启萌思想趋势,但是文字本身就具有与语言相通的必须性。人类要发展首先就得完善语言与文化,并且伴随着各种理想的思想。即便是现代社会也需要用文化来安稳人们燥乱的心情。

从世界历史来看中国历史是相对比较先进,完美的。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把“儒家”以文化治理政治化,以适应社会需求。如果把墨家的技术与道家的法术拿来治理国家,岂不荒塘炉野?所以“罢黜百家”并非取消百家,而是引领。

人类社会需要一步一步走,仍然迷茫争斗,如果很早就海上贸易普遍性,更兼以火药利器化,社会岂不因为人们思想未启,生产力未达境界,制造能力的不足,人们就没有统一的路标与目标,必然致使社会更加混乱,更加争斗、争吵,更加慌不择路。

因此,中国的历史与世界发展史相似,体制各不相同。东、西方相缺相补,相差相强。

刘邦为何不喜欢儒家,汉武帝刘彻却独尊儒术

儒家是孔子创立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群雄竞起、天下纷争,各个诸侯争霸天下、扩大疆域、强建国家,虽然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终究没有被各诸侯国所采纳重用,而是法家思想在当时倍受青睐。儒家思想被各诸侯国冷遇而无法施展传播。

刘邦项羽灭秦后,又相继灭掉项羽,建立了汉朝,建都长安(今天的西安)。刘邦当上皇帝后,连续多年的战争伤累,国家很穷,皇帝连四匹一样毛色的马都找不到,将相只能乘牛车,“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色。因此,刘邦采取了予民生息的经济政策,减轻徭役、轻薄赋税、鼓励生育、士兵复原务农等政策,与民休养生息,恢复经济,保证国力的提升。在思想信仰上,重视老子的道家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刘邦、萧何的故乡都靠近道家的发源地,从小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2.由于当时秦朝的严刑峻法,让百姓苦不堪言,用道家思想,还民于休养生息。3.由于当时战争的摧残,经济极度落后,农业生产有待恢复,信奉道家,让农民安心发展生产。

汉朝初期,正是因为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使汉朝从积贫积弱中,逐渐的恢复了元气,为汉朝后来的国家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里看得出,并不是刘邦不喜欢儒家,而是由当时的经济、政治、生产力所决定的。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他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1.由于西汉的强大,经济实力走强,国家地位提升。2.西汉采用了中央集权制,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3.为了思想上的统一,维护中央集权制,在学术信仰上的统一,提出了独尊儒术。但是,虽然有利于集权统一,同时却禁锢了人的思想,把文化开放的格局打破,却也阻止了其它学说的发展。

刘彻正是用儒家思想,统一了思想,提升了中央集权制,使北击匈奴、扩大疆域取得了丰功伟绩,使西汉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当时的大国强国。

因此,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极富有智慧,对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深远。刘邦和刘彻所采取的不同思想,归根结底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政治的影响,其根本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如果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选择了法家,历史会如何发展

谢妖。如果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法家,那么刘邦时代就得亡。

古代“法”的弊端

首先,“法家”概念虽然产生于司马谈,但早先确实有一些人专门研究“刑”和“法”,而在商鞅以前,刑和法就已经存在了。譬如“悬灋象魏”的法,就是发布于众的成文法,孔子赞赏过晋国的“唐叔之法度”,晋文公的“被庐之法”,孔子本人则作过大司寇,即大法官,他学生子羔则作过吏,因此,刑和法是很早就被重视的东西,只不过早期的“法”常常作“刑”,刑字比较常见,且都有“中刑”的追求,即公正的刑罚,而不是折中的刑罚。通过出土青铜器铭文,可以发现孔子所说的“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即取于早先的传统,因为礼乐在当时也有“法典”的意思。

但是,古代的“刑”极为严酷,所以孔子在谈论“五刑”的时候,说这是防而不用。后世秦法酷烈,如商鞅五马分尸,或如楚国直躬父亲偷羊,也是直接判死刑,可见后世严刑酷法是存在于诸多国家的,只不过秦国用得更甚一些,加上最后它统一六国,大家也就遗忘了其他国家同样存在这样的酷刑。因此,古代的刑是防而不用,老百姓很少犯罪,六国时已经是专门拿来用了,却依旧犯罪率极高,却像《老子》说的那样——民不畏死。

但即便是战国法家,却也彼此有很大区别,如中后期法家对法、术、势各有侧重——有些被列入法家的人根本就不在意法。法家的真正完善者在于韩非,他指出商鞅不懂术,申不害不懂法,又吸收了慎到的“势”,才真正奠定了法家的基础。

但真正的弊端,在于这些法是为君主制定的,君主和法的制定者虽非一人,但他们却很可能像商鞅那样君臣一心,这就导致法律成为了制定者和君王的避难所,老百姓的地狱游。

这样一来,假使刘邦在汉初直接使用严酷的秦法,那些因为功绩而分封的诸侯王一定会直接起来叛乱,并得到百姓的支持,走上和秦亡一样的道路。

儒家为什么以忠孝二字为核心思想,汉武帝为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试问一下?世界上真正能做到忠孝的有几个人,一个人能忠君爱国,心中装满劳苦大众,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人是多么的伟大,又能够孝及长辈,悌及姐妹兄弟,又能慈及晚辈,这就是完人,

所以二千多年以来,儒家思想倍受推崇,一点都不为奇,儒家思想即是中华文明象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