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爆发内战,怎么会牵扯到我国的清朝呢?缅甸内战持续了五十多年还没结束,解决问题的难点究竟在那理_缅甸_内战_停火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缅甸内战 缅甸 内战 停火

缅甸爆发内战,怎么会牵扯到我国的清朝呢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境内,明清时期,很多和顺人前往缅甸经商,他们在那里站稳脚跟,生意做得越来越大。都知道,和顺古镇离中缅边境很近,几乎可以直接步行走过去。之后,有些经商之人成为了富贾,但是,他们的财富却遭到缅甸地方势力的惦记,最终,引发了双方对峙。


清朝初期,吴三桂为了抓捕明朝永历皇帝,曾带兵进入过缅甸。之后,缅甸政府主动交出了永历皇帝,吴三桂便返回了云南,他们并没有过多接触。其实,缅甸跟清朝政府没有正常的外交,但是,边境的贸易却很频繁,其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都知道,我国西南边陲的丝绸之路开通得很早,但是,这条路线却很少有人涉足,其中的原因,便是山路崎岖难走,人们都不愿意走这条令人遭罪的道路。后来,只有价值比较高的珠宝玉器、绫罗绸缎,才会在这条道路上流通。清朝时期,这种贸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很多云南人来木邦种植棉花,然后,由云南商人带回云南境内进行售卖。因为,云南本地不产棉花,所以,云南商人依靠缅甸的棉花种植进行谋利,使棉花成为中缅贸易中很重要的商品,且数量非常大。而且,双方贸易商品除了棉花外,还有丝织品、铜制品、日用品等,种类非常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此可见,此时的贸易已经影响到了双方居民的日常生活。到了雍正时期,缅甸政府听说清政府要收回木邦的管理权,于是,匆匆关上国门,不让云南人过来种棉花。这段时间,云南境内的棉花价格飞涨,百姓几乎都买不起布料来制衣。所以,双方的贸易商品不再是单一的奢侈品。


到了十八世纪中期,缅甸爆发了内战。按照缅甸人的说法,东吁王朝的国王很腐败,任用亲信,疏远贤能,将整个国家搞得乌烟瘴气。百姓实在是忍受不了了,便起兵造反,与正规军打了起来。因为,起兵作乱的主要是孟族人,所以,这场内战又被称为民族战争。

而且,孟族人的目标是攻下都城阿瓦,推翻这个腐败的王朝。此外,在都城受攻击之前,东吁王朝的国王派出使臣前往北京面见皇帝,想得到中原王朝的庇护,以保住自己的江山。当时,使臣在来缅做生意的吴尚贤陪同下面见了皇帝。但没想到,使臣还没有回国,阿瓦就被攻下来了。

之后,清政府看到缅甸局势已然如此便不想插手,保持中立。最后,都城被攻下,缅甸王子和王妃逃到了中缅边境,他们想进入中国避难,可是,却被清政府拒绝了。


后来,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了,还是把清政府牵扯了进去。双方的冲突起源是缅甸一方要求清政府归还入境避难的缅甸难民,这个要求可以理解,清政府也同意。

但是,难民却不肯回去,他们都反对缅甸政府,回去必然会面临死亡。难民坚持不归,缅甸政府只能将过错归结于清政府。

这里。我们先来把时间捋一捋。缅甸内战发生在乾隆年间,缅甸政府派遣使臣发生在乾隆十五年,而缅甸王子、王妃要求入境避难,则发生在乾隆二十年。


那么,清政府为什么坚持保持中立呢?

一方面,国家的战略重心还是在西北的准噶尔,他们没有时间顾及西南边陲;

另一方面,清政府对待这里一直保持着防御状态,统治者没有想过把这里纳入国家版图。

其实,即使北方给清政府施加的压力变小,清政府也不会轻易对西南开战。如果这样,清政府后期需要花更多精力来处理缅甸问题。而且,在战争的初阶段,基本都是缅甸内战,缅甸王朝与不服从管理的傣族土司在打仗。这个阶段的内战比较复杂,因为,还涉及到缅甸政府扶持的代理人。

而代理人拥有自己的势力,他们不仅属于土司政权,内部还有亲缅者,没有统一。由此,这样反反复复的打斗持续了很多年。总的来说,乾隆二十七年以前,缅甸战争基本都是内战,没有牵扯到中国人,所以,清政府就没怎么管。


还有就是,清政府保持中立,与地方大员也有关。当时,云南的总督爱必达、吴达善、刘藻等人都不喜欢边功,他们几乎不可能挑起战争。而且,他们不仅不想参与缅甸内战,还不允许下面的人参与缅甸内战。总之,他们都不愿意惹事。

然而,清政府还是被迫卷入到了缅甸战争。从乾隆二十七年开始,缅甸人不断骚扰内地,掠夺当地资源,云南人将其称为匪患。当然,匪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侵扰西双版纳的“莽匪”,一种是侵扰孟定的“木匪”。而清政府,只知道“木匪”是缅甸王朝的人,“莽匪”却不知道是哪里人。

直到乾隆三十二年,清政府才知道这两种匪患都是缅甸王朝的人,可是,此时的战争已打了多年。

缅甸内战持续了五十多年还没结束,解决问题的难点究竟在那理

解决的问题难点在于缅甸这个地方政府军的战斗力非常的弱,并且由于是少数民族一直在跟缅甸政府战斗。缅甸政府军没有办法,在没有外界势力的帮助下,可以完全战胜所有的少数民族反动派。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缅甸的内战一直持续了50多年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

我们都知道的是世界是在不停地发展的,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要经历战争的,而对人类最大伤害的战争莫过于二战了。在以前世界出来没有过有这么大规模的作战,但是却爆发了很多国家的内战,国家的政权受到了严厉的打击,很多国家很快就结束了内战。但是却有一个国家,从二战后一直在纠纷不断,打到了现在。那个国家就是缅甸。

二战期间,缅甸是英国的殖民地之一。在战争结束后,英国士兵就撤出了缅甸地区,随后,缅甸就发生了内战,当地人一直在争夺国家的统治地位,也一直打到现在,而那场战争一直持续了70年,可以想象缅甸地区的人民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困苦了。现在的缅甸,依然有着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偶尔还是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而且因为战争的影响,当地的经济水平一直是很低的,可以是那儿的人民甚至连吃饭饱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

缅甸政府军因为军事武器非常的落后,所以战斗力极其低下。再加上缅甸地形的复杂,很难消灭具有英式武器的少数民族,所以缅甸的内战才一直持续到现在。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缅甸在没有外力的介入下,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内战的。

缅甸内战的双方冲突

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市市民钮兴8日向记者透露,这两天在距密支那80公里的边境地带确实发生了冲突。钮兴还告诉记者,2012年1月以来,缅甸政府军和克钦独立军的冲突次数在减少,规模也比以前小,但仍给冲突地区尤其是靠近缅中边境地区的缅甸百姓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克钦新闻社主编诺丁表示,克钦持续不断的战事不仅让中缅边境口岸无法正常运转,而且造成大量难民涌入边境地区,给缅中边境的安全形势带来重大隐患。
缅甸新政府2011年3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重启与少数民族独立武装的谈判。2012年1月20日,缅甸政府表示,恢复和平是当务之急。缅甸政府和平工作组表示,将竭尽全力推动与少数民族武装达成协议,“在双方都没有限制的前提下,通过协商和谈判,尽一切可能实现和平”。缅甸总统吴登盛2011年12月下令单方面停火,停止对克钦独立军的进攻,除非在受到克钦独立军的进攻后采取自卫行动。但克钦独立组织说,缅甸军队并未能严格执行这一命令,仍在发起进攻。
克钦独立军是仍未能与缅甸政府签署停火协议的主要的少数民族武装。2011年6月,由于缅甸军队整编克钦独立军的最后期限到来,双方长达17年的停火协议作废。但双方没有就如何整编克钦独立军达成一致,武装冲突开始增加。
自2011年年底以来,缅甸政府已经先后同掸邦军、克钦民族阵线、克伦民族联盟和新孟邦党等签署了停火协议。2011年11月和2012年1月,缅甸政府和克钦独立组织代表举行了两次谈判,但没有就停火达成协议。缅甸媒体透露说,双方将在2月中旬再次进行谈判。
“克钦新闻网”8日报道说,克钦独立军一位领导人在最近的公开会议上重申,他们想和缅甸政府进行正式的“政治对话”,而不是就签署“停火协议”进行谈判,希望缅甸政府关切克钦族人的强烈政治愿望。缅甸掸邦、克钦邦的一些主张民族独立的社会团体人士表示,他们担心缅甸政府进行停火协议谈判可能只是一个姿态,以换取西方解除对缅甸的经济制裁,而不会给予克钦等少数民族一直谋求的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
缅甸政府军同少数民族武装之间仍缺少互信,签订的停火协议只是原则性协议,具体实施细节没有细化,最重要的是,该协议没有触及如何进行政治谈判这一根本性问题。因此,即便停火协议已经签署,缅甸政府军与民族独立武装之间的冲突仍会时有发生。掸邦军日前发布的一份声明称,如果政府军不能确保不再对掸邦民众施压,“停火将毫无意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