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果敢,小勐拉,佤邦,哪个地方治安最好?缅甸佤邦和果敢的区别_果敢_缅甸_同盟军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敢果 果敢 果敢 缅甸 同盟军

本文目录

  • 缅甸果敢,小勐拉,佤邦,哪个地方治安最好
  • 缅甸佤邦和果敢的区别
  • 果敢是汉族后裔吗
  • 果敢同盟军未来的命运如何
  • 为什么缅甸的“果敢地区”有些人会说中文
  • 果敢同盟军在缅北控制有多大
  • 你们去过缅甸果敢吗果敢地区怎么样
  • 佤邦和果敢是说汉语吗
  • 你是如何看待缅甸果敢的提起果敢你第一个想到的东西是什么

缅甸果敢,小勐拉,佤邦,哪个地方治安最好

个人觉得治安比较好的是佤邦和小勐拉,为什么呢?果敢作为一个自治区现在还属于战乱,目前果敢有两大势力,第一就是以缅军为主的政府军,他们控制着果敢自治区绝大部分土地。而另一支武装力量就是果敢同盟军,他们占据着果敢自治区北部的红岩乡,这几年来同盟军和政府军时有战斗,前几年还搞了几次大的战斗,比如果敢同盟军的回乡战役,差点打下了老街。以及前两年的果敢联合其他几家民族武装收复了勐古县等几次大型战役。

这几年果敢的情况是双方小战役不断,由于各方势力的错综复杂,再加上果敢主政的汉人军阀,他们我拥有自己的武装,所以这几年总的来说果敢不算太平,就拿老街来说前阵子不也是被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袭击了,很多店铺损坏。

再来说小勐拉,小勐拉还算稳定。但是它毕竟只是一个弹丸之地,而且它的军事力量毕竟还比较薄弱。小勐拉人口只有十一二万,就算适龄青年全去参军,也只有几千人的武装。所以小勐拉在缅北民武遍地的情况下它实力确实不强,缅甸的众多民族武装之所以能够生存也是因为他们数量多,缅甸政府军不可能四处树敌,这也就变相的使很多民族武装能够生存下来。

小勐拉虽然小,但是它内部统一,经济繁荣,而且在它的周边暂时还没有战事,所以小勐拉还算比较安全。但我觉得任何形式的安全都需要实力做铺垫,小勐拉在实力当然比佤邦还是差点。

再说佤邦,佤邦作为缅甸民族武装中最强大的一个武装,它拥有三到五万兵力,这些军队可是经过正规训练的,一有战事马上就可以投入作战的。再加上民兵和预备役那更是实力雄厚,所以佤邦自成立三十年来几乎没有一个其他武装敢来招惹,包括政府军,只是在九十年代佤邦投入兵力和坤沙作战,最后为自己在南部打下了一片土地。

今天的佤邦,内部统一,各级部门分工明确佤邦实行的政体类似于我们国内,几乎可以说是照搬。佤邦应该是这三个民族地区最安全的一个,主要是来源于它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再加上实力不弱

缅甸佤邦和果敢的区别

对于佤邦和果敢两个地方,很多人似乎只认识佤邦,造成这两个地区相差之大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方的态度。

如果问云南的朋友,就会发现普洱、临沧、西双版纳这些地方对佤邦的接触比较频繁,但我方政府却对佤邦没有直接的交往。

如果说起佤邦,那么果敢就是很好的参比对象。

2009年8月果敢同盟军脱离了缅甸中央政府,但果敢族人却依旧保持汉语。在于缅甸中央军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后,他们建立了缅甸撣邦第一特区,开始了自治。

然而在主体上,果敢人依旧是汉人,他们对中国认同但没有有效的法律身份,对缅甸有法律身份但不认同。果敢人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民族,其政治信念和自治力量慢慢开始崩溃。

因此,现在的果敢人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他们非常想得到汉族的承认获得有效的法律身份,但一直没有得到,而缅甸方面则喜欢果敢人重新融入缅甸政府,可果敢人并不认同。所以他们就形成了没有一个整体的民族感,而我方对他们的态度是”不支持、不接触、不认同“。

果敢汉人之所以这么多,主要是历史上有四批人的涌入:

  1. 明末随永历帝和李定国这些人一起逃入缅甸的明军残余部队;

  2. 乾隆时期征战缅甸,留下的清兵,而这些清兵有许多是汉人子弟;

  3.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失败后的残部逃入缅甸,以及中国远征军的后代;

  4. ”红色“时期在国内混不下去,进入缅甸逃难和讨生活的;

因此果敢人对汉族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烈的认同感,而佤邦则是佤族人比较多,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民族归属感。


相对于果敢,佤邦方面整体比较好些。

虽然佤邦人也有着血缘、历史、文化和身份方面的问题,但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比较强。佤族是佤邦民族的主体,占总人口的七成,在民族的理念中保持团结和睦、互相学习的准则。

佤邦相对于果敢人,他们的政治信念比较坚定,他们建立了各级组织,完善了党、政、军体制,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

佤邦虽然名义上是归缅甸政府管辖,但具体的事物都是自己解决,因为他们有自主权。在1941年之前,佤邦也是我国的领土,当年因为修建滇缅公路,无奈才把佤邦划给了缅甸。其实很久以来佤邦都是无政府状态,军阀林立,战乱不断。直到1989年与缅甸政府达成口头协议,才被设为特区,也才结束了战乱状态。

现如今,佤邦学习我国体制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用的钱币也是人民币,包括学校教材也是学习我国的。

进入佤邦就会发现,他们的说话、生活、文化等等都跟我们没什么区别,可以说就是一个小型的“天朝”。

其实,佤邦和果敢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被缅甸政府承认,吸收中国文化,生活水平在慢慢提高;另一个在苦苦找寻一个”家“,当因涉及到国际政治问题,所以我们无法接触和承认而缅甸政府对他们也不重视,果敢人现在的生活并不好,但他们也一直积极的学习汉人文化。

果敢是汉族后裔吗

果敢是名复其实汉族,有什证据呢?因为果敢里至今保留家谱而且记载着从什么时间迁到果敢的,从明末有大量的汉族因为与满族军队战败南逃的汉人在果敢长期定居下并在在这块土地繁衍生息,再加上果敢从古代都是属中国领土,因为逃到这山高皇帝远比较好防守,可进可退居各中国一些番属国!所以选择果敢!果敢是一个地名,之前没有果敢族这称呼,是缅甸其他民族对他们的称呼果敢人!(其实就是汉族人)

不过果敢也有近代定居的如抗日战争的中国远征军,因为甸缅公路是当时最重要连接与西方物资补给线所以战略很重要,当年在这与日军多次激烈战斗,所以就留下驻守!也有国民党战败的一些国民党将军在这生存了下来!所以说果敢就是汉族但不要加个后裔,

果敢同盟军未来的命运如何

果敢,缅语翻译就是九户人家。因为,刚开始居住当地只有九户人家。果是缅语九之数。敢是缅语人家的意思。这个是缅甸官方对掸邦果敢族的称呼。但是,身为汉族后代的果敢族人,却认可果断勇敢是他们族名的含义和深义。

果敢族因为是汉族遗民,他们完全自认为是中华遗族。传承的是汉文明,汉文化。从不认为自己是缅甸一分子。所以,在七十年代为了自治独立。果敢族进行了悍不畏死的反抗和抗争。为了平等自由,不受缅族政权歧视。果敢族组建果敢同盟军,为维护果敢汉族人的利益流血牺牲,一代又一代永不屈服,只为了传承自己文明和文化。为了平等的生存,平等的生活在同一片蓝天。

但是随意果敢同盟军内部领导,互相争权夺利,内部不可避免的分裂!果敢同盟军彭家声取得了同盟军的话事权。但是彭家声封建家长制统治,以及对果敢族未来的战略无规划,结果是两边不讨好。即不能给果敢族普通老百姓带来幸福和和平,又不能给果敢族带来更好的未来!左右都不站队,结果是缅甸视彭家声为眼中钉,中国对他也没有好感,一个军阀头子带领的部队,最终在八八事变中,成了无根的浮萍。真的是可悲可叹!

果敢同盟军最好的出路了是解散,回归果敢族人民群众怀里,脱离彭家控制,寻找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为什么缅甸的“果敢地区”有些人会说中文

“果敢”其实就是中国的汉族!

缅甸果敢地区的居民主要是中国明朝溃败之后逃到当地的居民后裔。行走在果敢东山地区或者其它地区,在许多家庭的正庭可以看到他们祖先的牌位,上书“江宁府”(今天的南京)等字样;果敢地区许多坟地,墓碑上详细记述了他们祖先从中国江南到果敢地区几代相承的事实,而且所有坟头都面朝北方,以示对祖先来的旧地的怀念……因为这段历史,果敢地区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带有如今南京口音的普通话,花的是人民币,使用的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讯,中小学课本用的也是内地的教材……

果敢在清朝之前也一直是中国属地,当地的土司也只认北京的政权,向北京朝贡。尽管清朝倒台时,英国殖民者将果敢划入缅甸,但缅甸在独立之前与之后相当长时间内对果敢并没有事实的统治。二战期间,果敢民众与中国政府联合抗日,而果敢的土司还是国民党军队的少将,并且联手中国远征军打死打伤日军多人,迄今在果敢仍有抗日纪念碑,而这也是缅甸境内仅存的抗日纪念碑(因为其它的一切抗日纪念碑都被缅甸政府和民众摧毁,包括远征军的墓地,毕竟缅甸上下视日本军人是“解放者”,说法是他们赶走了英国殖民者)。

事实上,果敢与中国堪称“山同脉,水同源,文同源,人同种”!所以,不是有些人说中文,而是几乎所有人说中文。

果敢同盟军在缅北控制有多大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又称为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缩写MNDAA,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的武装组织,是联合了克钦独立军和德昂民族解放军多支“地民武”(地方民族武装),领导者为特区主席彭家声。

1968年后缅甸人民军进驻果敢,1989年果敢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同年获缅政府承认成立“第一特区”。该辖区于2002年实现了基本禁绝罂粟种植。果敢位于缅甸掸邦东北部,面积约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2009年该部一分为二,一部已经接受政府改编为边防营,另一部力量依然存在,在其他民族武装控制地区卧薪尝胆。

你们去过缅甸果敢吗果敢地区怎么样

现在的果敢地区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稳定与安全的地方,因为那里的果敢同盟军与政府军和民团之间还没有完全实现和平,果敢同盟军三个旅几个武工队仍在活动之中,而缅甸政府军虽然已经宣布单方面停火,但最终的和平还没有来临。鉴于此,缅甸政府军、果敢自治区政府和民团对果敢地区的控制还是比较严格的,宵禁还在继续之中,再加上果敢2015年春节战端开始之后,全境的社会治安也不是那么如意,刑事和其它莫名人命案也时有发生,因此,果敢地区现在对于外国公民来说,尤其是对于中国公民来说还不是那么安全,至少不如2015年之前的安全。

如果果敢实现真的和平,那么中国人在当地做点小本生意尚可,想大的发展很困难,因为除了赌场之外,果敢没有什么象样的产业与比较好的商业。

至于好奇想到境外旅游,现在仍然不是时候,而且中国地方政府也不允许中国公民随意前往果敢,至于以往那样“走小道”过境非常不可取,因为缅甸政府军为了防止果敢同盟军突袭,在许多小道都安了暗哨以及埋设地道。不时有果敢当地人因为没有合适过境证件或者嫌麻烦走小道,结果被地雷炸死或者炸伤。而缅甸政府军对于抄小道过来的外国人也不客气,逮住罚款还是小事,更恶劣的是扣押乃至伤害。由于是外国公民,加上非法出入国境,所以那时候想求助都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因此,中国公民现在不要轻易冒这个险前往果敢旅游、经商或者投资。只希望果敢早日实现真正完全和平,那时候再考虑找机会去发展或者好奇走走看看。

佤邦和果敢是说汉语吗

佤邦或称缅甸第二特区,缅甸政府称为缅甸掸邦第二特区、佤邦自治区,由南、北两块地区组成:北部地区位于缅甸东北部,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与泰国交界,面积1.3万平方公里。佤邦的总人口约55.8万人,主体民族是佤族,和我国境内的佤族系出同源,他们有自己本民族的佤语。由于佤族没有自己的书面文字,因此佤邦通用汉字兼习汉语。事实上佤邦在历史上相当漫长的时间内其实是中国领土:唐代时这里隶属于云南境内的割据政权南诏国,宋代时隶属于南诏国的继承者大理国。1253年蒙古忽必烈革囊渡江征服大理,隶属于大理的佤邦也在这一时期归入蒙古汗国的版图。忽必烈仿照中原汉制建立元朝后将此化为镇康路管辖、后分属孟定路与木连路,明代时分属傣族土司世封的孟定府、孟琏司、孟艮府。英国殖民缅甸时佤邦仍由中国政府治下的土司管理,并未纳入英属缅甸的范围之内,直到1941年英缅当局趁日军全面封锁了中国东部出海口,中国迫切需要打通以滇缅公路为核心的西南交通线以获得国际援华物资支持抗战的需要,以关闭公路为威胁迫使国民政府于1941年6月18日以政府换文的形式将佤邦划入英属缅甸管辖。1947年独立后的缅甸在宪法中规定:今掸邦同盟和佤邦所在的区域将形成为缅甸联邦的一部分,从此以后命名为 “掸邦”。1948年中国国民党第8军 、第26军的残部败退缅北,佤邦被中国国民党残军控制。国民党残军退出后当地的地方部族武装势力日渐抬头,在经过长期的混战后如今的佤邦由佤邦联合军控制,由鲍有祥出任总司令,同时兼任佤邦政府主席、佤邦联合党总书记、联邦财政部长。

果敢全称“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截止2018年果敢在籍人口约30万,常住人口约80万。其中90%人口为华人(缅甸谓之果敢人、果敢族),事实上缅甸所谓的果敢族就是我国的汉族。关于他们的起源是这样的:南明永历十二年(1658年)一些官员和百姓追随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从云南一路逃亡最后流落缅甸。公元1661年十二月吴三桂带领十万清兵开进缅甸,迫使缅甸方面将永历帝朱由榔交出,一年后永历帝被吴三桂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而追随永历帝的官员和百姓则以位于中缅边境的果敢地区为基地继续坚持反清斗争。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果敢其实是位于中缅边境的中方一侧,追随永历帝逃难的明军将领杨高学在反清斗争中逐渐成为了果敢地区的统治者。然而时运不再眷顾明朝,最终果敢人也不得不和内地的反清武装一样最终以降清结束了自己的斗争。雍正八年(1730年)杨高学的后人杨猷才正式接受清朝册封的“诰封奉正大夫”并以此名义统治果敢,果敢进入杨氏土司统治时期。光绪十二年(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贡榜王朝,此后就不断侵入中缅边境各土司的领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英国在迫使杨氏土司投降后又同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 生活在果敢的汉族由此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然而实际上果语就是汉语,果文就是汉文。1989年-2009年间果敢曾一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通行果敢语(汉语),流通人民币,通讯采用中国移动号码,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2015年3月26日缅甸军方宣布已控制整个果敢地区,对果敢地区采取了融入缅甸的政策。

你是如何看待缅甸果敢的提起果敢你第一个想到的东西是什么

果敢的全称为“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位于缅甸与中国交界的掸邦高原,总面积约为2700平方公里,与中国的云南省毗邻,域内总人口25万左右,基本都是华人后裔。虽然只是一处弹丸之地,但果敢的知名度却很高,屡屡被人提及。

事实上,虽然果敢地区现在属于缅甸,但它原先却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末年,腐朽无能的满清统治者在英国的威逼下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这片领土划入了英属缅甸所有。

1948年1月,缅甸脱离英国宣布独立,当时仍然驻守果敢的汉族土司杨振财为了贪图自己的地位和权益,主动选择依附于缅甸。

建国后,出于维护中缅友好关系的考量,我国政府承认了之前的划界协议,承认了果敢作为缅甸的领土。

在中缅两国划界后,缅甸政府开始对果敢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派出军队和警察进行管理。不过,由于缅甸政府采取了大民族主义政策,不断歧视和打压果敢本地人,遭到了接连不断的反抗。

1965年7月,原籍四川但在果敢土生土长的彭家声走上了历史舞台,举起反政府的大旗,成立“果敢人民革命军”。经过与缅甸政府军数十年的游击战,彭家声终于在1989年与缅甸政府达成停战协定,获准成立了高度自治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

1995年,彭家声借助佤邦联合军的力量,逐步肃清了果敢内部的异己分子,真正成为了事实上的“果敢王”。之后,他开始在果敢大力发展毒品种植和贸易,一度赚得盆满钵满,让中缅两国都深恶痛绝。

2009年,彭家声因为拒绝接受缅甸政府的收编,遭到了军方的强力围剿。很快,果敢被缅甸政府军所占领,长期经营这里的彭家声被迫逃亡国外。

2011年3月30日,果敢正式被缅甸政府改制为掸邦果敢自治区,自治区主席由原果敢同盟军第一副司令白所成担任,而自治区秘书长则由政府直接任命。

成功驱逐彭家声后,缅甸政府汲取了几十年前的教训,没有推行激进的民族政策,转而开始进行逐步同化政策。继续进行汉语教育的同时,开始不断加强缅语教育,试图增强果然人对于缅甸的国家认同感。

之后,果敢将缅文作为了官方第一文字,推行“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政策,而原来的第一文字汉文已经退居到了次要地位。除此之外,果敢还在衣着服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积极向缅甸靠拢,不过是被迫的。

2015年,心有不甘的彭家声发动了光复行动,派遣近3000人的军队向缅甸政府军发起攻击,希望重新恢复对于果敢的统治。缅甸政府军派出上万人进行清剿,甚至还将炮火一度延伸到了中国的云南境内,引发我国政府的严正抗议。

此后,缅军不敢再次动用重型武器和炮火,只能出动地面部队进行地毯式清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残留的果敢同盟军生存了下来。而时至今日,虽然缅甸政府军占据了果敢的大部分地区,但果敢同盟军依然掌握着小部分地区。

由于缅甸没有对果然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导致了果敢民众此起彼伏的反抗。引用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司令员彭德仁(彭家声之子)在2021年的春节献辞:

果敢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同盟军全体将士、各民族武装组织、全球华人同胞们: 新年伊始,海上风云波诡云谲,缅甸政局突生巨变。面对新形势,不做旧文章。我号召每一个正义党党员和全体同盟军战士抱定理想、团结一致,为人间正义,为联邦和平与人民幸福,为民族平等自治,迎难而进、踏棘而行,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在此,我谨代表缅甸民族正义党、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向全世界华人同胞致以新春的祝福!

衷心希望果敢问题能够得到最终的解决,这对于中国人民、缅甸人民和果敢人民都是极其重要的福祉。@文史不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