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克钦独立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有什么样的历史?缅甸的克钦族是景颇族吗_缅甸_景颇族_武装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克钦 缅甸 景颇族 武装

本文目录

  • 缅甸克钦独立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有什么样的历史
  • 缅甸的克钦族是景颇族吗
  • 为什么,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武装之间再次爆发冲突
  • 缅甸有多少个民族武装
  • 缅甸的克钦邦民众说的话是汉语吗
  • 想知道: 中国,缅甸果敢和克钦离多远、我朋友在哪里

缅甸克钦独立军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有什么样的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克钦人就是中国的景颇族。

克钦族是个弱小民族,目前总人口才100多万,分散在中国、缅甸。

中国有15万左右,大部分克钦人在缅甸,有大约100万人。

缅甸总人口并不算多,所以克钦人在缅甸各民族中并不小,是第六大民族。

克钦人是缅甸的边缘民族,一直生活在缅北地区的胡冈谷地。

这里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在清末才被英国人抢走划归缅甸。

历史上,缅甸历代王朝对于缅北山区少数民族的统治,只是形式上的。

实际上,直到缅甸独立之前,缅北少数民族都是自治的,很多是土司自治,已经有千年历史。

而克钦人生活的胡冈谷地,又是缅北最偏僻和复杂的地区,常年地广人稀,是所谓人迹罕至的地方。

以部分克钦人居住的克钦邦为例,全邦地势北高南低,有四条南北走向的山脉,自东而西分别是高黎贡山、江心坡、枯门岭、那加山。四条山脉之间奔流着三条大河,即恩梅开江、迈立开江、塔奈河,它们都属于伊江水系。山高谷深坡陡河多,多为热带雨林覆盖。

二战期间,这里是中缅美英军队交战地区。

中国驻印军为了夺取胡康河谷,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英美为了打垮日本,扶持了克钦人作为向导和协助者,这就是101克钦突击队,大约3000人。

由此,克钦人受到正式的游击战训练,也获得了武器,开始有了自己的现代化武装力量。

克钦人的反抗早在1947年就开始,也就是缅甸独立之前。

克钦人与“缅甸国父”昂山政权签订了《彬龙协议》,重点是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享有充分自治,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

1947年通过的《缅甸联邦宪法》,《彬龙协议》的原则也有体现。

1960年,当时军事强人奈温夺取政权,建立军事独裁政府,否决少数民族的自决权,开始缅甸化同化政策。

到1961年,克钦人早丹等三兄弟建立克钦独立军,骨干就是当年的101克钦突击队。

101克钦突击队成立的时候,很多成员只有十五六岁,现在也有三十多岁了。

对于克钦独立军到底有多少人,有不同说的说法,一种是大约有1.5万人,但初期只有5000人左右。

克钦独立军开始和缅甸政府军对抗。

克钦人本来就生活在大山中,以前被汉人称为山民。

这个民族也很强悍,全民皆兵。

按照克钦独立军的规定:男子从十三四岁起就必须当兵,而且终身不能退伍,即使以后不在军队里也只能算“休假”,有战事发生就必须马上回来;每户人家如果有5名子女必须3名参军,有3或4名子女必须两名参军,有两名子女必须一名参军;如果没有男子就招女兵。

然而,克钦独立军一度却差点投降。

60年代中期,缅甸政府军大举进攻。克钦独立军战略发生错误,一度伤亡被俘高达5000人,差点崩溃。

好在当时缅共突然乘虚发动,对政府的大举进攻。缅甸政府军认为缅共威胁更大,被迫停止了对克钦独立军的围剿。

后者侥幸逃过一劫。

克钦独立军历史上争取过很多外援。他们领导人布朗森曾经去过北京,周总理亲手送了他500支冲锋枪。

他们也曾名义上归属缅共指挥,但80年代分道扬镳。

他们也曾争取过苏联、美国等大国的援助。

克钦独立军的经济状态不佳,他们主要收入来自于伐木(以柚木为主)、经营赌场(分布在中缅边境)、买卖玉石和对跨国界贸易税收。

以前克钦独立军曾经依靠贩毒获取经费,但因国际社会的打击,基本放弃了毒品生意。

这里很贫穷,克钦军的主要生活物品几乎都来自中国。

有报道称:克钦军人的服装都用廉价布匹缝制,很多十分陈旧了,很多士兵一年到头只有一套军装。他们没有任何薪水补助,是不折不扣的“义务兵”。除了少数机关外,士兵们吃饭都没人做,而是每天每人领一点米,自己用个小饭盒煮吃,菜几乎没有,一般情况下一个月能吃三四次肉。即使有些高层部门有统一的食堂,也基本上是在几块石头上支口锅就做饭。好在山中木柴是不缺的。

克钦独立军和缅甸政府军的战争无穷无尽,持续到今天。

90年代开始,双方打打停停。

缅甸政府军的实力越来越强,克钦独立军逐步招架不住。

目前克钦人的主要领土已经都被缅甸政府控制,部队多在游击区活动。

如果不是缅甸政府军畏惧其他大国的干扰,以及打垮克钦独立军以后可能出现的缅北连锁效应,克钦独立军早就挂了。

到了2019年的今天,克钦独立军已经不是50万缅甸政府军的对手,但小规模冲突仍然不断。

有意思的是,因克钦人大部分信仰基督教,所以西方对克钦人保持同情心态。

历史上,缅甸占据了中国不少领土。

从地缘政治考虑,让缅甸政府完全控制缅北,对中国是没有好处的。

缅甸的克钦族是景颇族吗

景颇族,是一个主要居住在缅甸克钦邦、掸邦和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民族,景颇族是中国的官方称呼,缅甸的官方称呼为克钦族(缅甸语:ကချင်),印度称其为singpho。所以克钦族和中国云南省的景颇族是同一民族。

中国的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陇川县、盈江县、瑞丽县和梁河县,是中国大陆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为15万;缅甸的克钦族主要分布在克钦邦,人口约85万。

克钦族是缅甸第六大民族,历史上信仰上座部佛教,现在主要信仰基督教。缅甸克钦族有六个分支分别为景颇、载瓦、卡库、高伊、马尤(浪速,10万人)和勒期(3万人)。缅甸克钦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克钦语,它属于藏缅语族,是克钦族人使用的语言之一。除克钦语外,有的克钦族还使用缅语支的载瓦语、浪速语、勒期语和博多语。拥有自己的语言,大部分在克钦邦居住的克钦族都会用家乡话交流,所以当他们使用缅语的时候,会有比较浓厚的口音。

克钦邦在缅甸的最北部,气候和云南的气候差不多,可耕地占70%,缅甸克钦族的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让这里的农作物异常肥沃。除农业外,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克钦邦生产的翡翠和柚木。世界上超过90%的翡翠产于缅甸克钦邦密支那地区,翡翠传入中国是在明朝,明、清两代,翡翠工艺品在中国流行。从云南永昌(现保山)、腾冲至缅甸克钦邦的密支那一线是进行宝石贸易的商路,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柚木则分布于八莫、密支那,但由于最近柚木盗采相当严重,使柚木面临很大的威胁。

大米是缅甸克钦人的主食,玉米、大麦、小米、芋头、豆类等次之。缅甸克钦邦有一道有名的料理——撒撇,和中国云南省的景颇族叫法一致,虽然在不同的国家,但毕竟属于同一民族,饮食方面还是极其相似的。节日庆典、衣着服饰等也是大同小异的。(以上内容摘自笔者原创文章——缅甸克钦民族篇,更多信息请查阅该文章)

为什么,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武装之间再次爆发冲突

疫情冲击下,地缘冲突越来越激烈了。目前在亚欧大陆上发生了不少冲突,包括阿亚领土冲突,土希能源争端以及印巴冲突等,现在又一个亚洲国家发生了激烈“内战”。据央视网消息称,当地时间9月5日上午7时许,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武装在掸邦木姐镇班内村附近发生冲突。根据报道,发生交火的是缅甸政府军的王牌师——第88机动师和克钦独立武装6旅。这次交火造成大批居民四散躲避,有居民表示当前缅甸正爆发第二波疫情,武装冲突更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为什么缅甸再次爆发武装冲突呢?实际上,缅甸军队和民间武装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双方一直被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所困扰。从1961年开始一直打到了现在,中间虽然打打停停,但终究还是签署了一个和平条约。按照和平条约,民间武装要接受缅甸中央政府的整编。但民间武装中的势力最大的克钦独立武装,却不愿意轻易交出枪杆子,于是不断跟缅甸政府讨价还价,一来而去双方就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从现在的这起冲突中,可以看到缅甸当地老百姓很讨厌双方打仗,一方面是担心战争造成疫情大规模传播。另外一方面担心流离失所。毕竟此前双方的多次冲突就导致很多缅甸人流亡国外,这不仅害人害己,还给缅甸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但要让一个打了几十年的冲突就此停止下来,确实有点难度,因为缅军和克钦独立武装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单从实力来看,缅军确实有把握能够消灭克钦独立武装,但克钦独立武装有一个优势,就是善于打游击。一旦被缅军打散,他们很可能会钻山林跟缅军纠缠不休。而且缅甸国内存在着多个克钦独立武装这样的民间武装,如果缅军消灭了克钦独立武装,必然会引发其他武装的恐慌,他们为了自保很有可能会联手对付缅军,届时将引发一场内战,谁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呢?

更何况,克钦独立武装现在壮大了不少。本来克钦独立武装以前只有5个旅,总兵力不超过1.5万人,但如今通过招兵买马的方式又新添了一个第6旅。可见这些年来,克钦独立武装在军事建设上就没有松懈过,他们随时准备对抗缅军。

说实话,在克钦独立武装军力增强的情况下,贸然与其打仗,势必会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这不利于全国统一局势。因此缅军采取的策略还是边打边谈,一边削弱克钦独立武装的军事力量,一边逼其放下对抗思维,接受政府的整编。

但克钦独立武装非常清楚,如果缅军真要大打出手的话,就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所以他不怕扩充兵力,引发缅军的打击。因为缅甸也是一个香饽饽,其市场空间大,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并且在政治上亲近西方,从地理位置上看属于印度洋的孟加拉湾上,极具战略和投资价值。

因此缅甸的稳定局面对于美国、印度这样的国家的外交、政治和军事扩张战略很有利,这些国家一直想插手缅甸事务,在缅甸制造影响力,以此作为抗衡中国的一个前哨点。所以各国都不希望缅甸乱起来,他们更希望看到一个和平稳定的缅甸,这意味着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武装之间的冲突还是会降温的。

缅甸有多少个民族武装

缅甸的武装力量比较复杂有缅甸正规军,克钦独立军,克钦新民主军,佤邦联合军,果敢同盟军,民兵团,掸邦民族军等。这么多种类的军事力量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下!

缅甸正规军

这个自然不用多说,属于缅甸中央所领导的政府正规军。目前有49万在编人员,军费约4亿美金!下属陆军,空军,海军。

陆军分为10个军区,仰光军区(驻仰光)、北部军区(驻密支那)、东北军区(驻腊戌)、东部军区(驻东枝)、东南军区(驻毛淡棉)、西北军区(驻望濑)、西部军区(驻实兑)、西南军区(驻勃生)、中部军区(驻曼德勒)、南部军区(驻东吁)。大多数部队都集中部署在南部地区,在那里政府的控制能力很强,约32.5万人。坦克和装甲车615余辆(其中坦克230余辆,装甲车385辆),各种火炮约970门;

海军,缅甸海军分为三个军区:即伊洛瓦底海军区(驻仰光)、若开海军区(驻实兑)、德森达依海军区(驻毛淡棉)。目前现服役人员15000人,舰艇总数95余只;

空军一共5个基地分别是,501基地(驻毛比)、502基地(驻敏加拉洞)、503基地(驻密支那)、地勤训练基地(驻密铁那)、维修基地(驻敏加拉洞)。各类飞机220架! 民兵团

民兵团是1989缅甸克钦族反军政府演变过来的一个行政单位,而不是武装组织。与那些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得关系只是利益上的合作关系,不是伙伴也不是同盟关系。

佤邦

佤邦联合党与佤邦联合军。是1989年4月从缅共中部军兵变后分离出来的,原名缅甸民族民主联合党。1989年11月改名为佤邦联合党。该党领导的武装称“佤邦联合军”简称“佤联军”。佤联军控制区分南、北2部份。北部与中国接壤,面积1.7-1.8万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南部与泰国和老挝相邻,面积1.8-1.9万平方公里,人口22万。佤联军现已发展到3.5万人,是缅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

果敢同盟军

果敢同盟军是1989年3月由缅甸共产党东北军区兵变另立山头的武装组织。1992年该部发生内讧,司令彭家声和参谋长杨茂良大打出手,结果杨茂良驱出了彭家声,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声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参谋长。现控制区面积2700平方公里,人口22万,武装力量2700余人。其中军队500余人。

掸邦民族军

成立于1964年5月。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军。1995年初其主席赛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掸族头人甘约率部脱离坤沙的蒙泰军另立山头,重新组建“掸邦民族军”。现主要活动于缅甸东枝以北的南兰、板法、孟盖和赖卡等地区。控制区面积510平方公里(不含游击区),控制区人口4.5万人,总兵力3200余人,总部设在孟盖。

克钦新民主军

1989年10月由缅甸共产党101军脱离缅共另立门户的武装组织。现控制区6000平方公里,分为片马、昔董、拖角和落空4个区,人口7万余人。武装力量有军队500余人,民兵1000余人。

以上是比较大的反政府武装,缅甸各种反政府武装加起来大约10万余人,更有意思的是果敢,佤邦,克钦,掸邦。都用的是中国移动的信号,说中国话,写中国字,全是中国文化。 谢谢阅读!

缅甸的克钦邦民众说的话是汉语吗

克钦邦居住着几十个民族,不能一概而论当地民众是不是说汉语。

克钦邦主要居民是景颇族和傈僳族, 在克钦邦都成为克钦族,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

景颇族的母语不是汉语,但是边境的景颇族居民大多会一些汉语西南官话,那咱附近的克钦邦孩子,大多接触过汉语教育,有一些甚至是在云南上学,他们都会说普通话。

那咱的地方武装,当地人成为山兵的,大多会一些汉语云南方言。

因为当地民族众多,互相之间难以交流,教育相对落后,老缅政权在当地影响不大。英语和老缅话迄今没有成为当地的通用语言。

当地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主要还是云南汉语方言。

我在那咱当农民工,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

想知道: 中国,缅甸果敢和克钦离多远、我朋友在哪里

缅甸掸邦各县级单位里离克钦邦最近的是南坎 然后依次是木姐 果敢 基本上百多公里 可以看中国地图 果敢边境到克钦大约距离就是怒江流出中国的那个节点到瑞丽江流出中国的那个节点之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