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玉尺的故事(冰壶玉尺出自:《元史·黄溍传》)_宁海_滩涂_百姓

冰壶玉尺的故事

冰壶玉尺的故事(冰壶玉尺出自:《元史·黄溍传》)

元朝黄溍,生出来没几个月,还在母亲怀抱里,一听到别人读书声,就会凝神谛听。四五岁进学校就读,老师教的诗书,他过目成诵。考中进士后,派到濒海的台州宁海做官。

宁海人多田少,当地大户围海造田,又因为当时南盐北贩可以图厚利,所以海边新出现的滩涂多半垦为盐田,财主们雇工晒盐贸利。

盐是国家专卖物资,晒盐卖盐,牵涉到税收、定价等诸多问题。可是财主们勾结在朝官员,借口围海所造新田不在县籍版图上,地方官吏无权过问。既然是官府管不到的地方,那么国家法律在该处也就不生效,因此田主们俨然是土皇帝,任意剥削压迫盐工,直至私刑拷打,致有多名雇工因伤致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岂容奸民荼毒一方。”黄溍决定重办几个富户首恶。

“老爷办事还是谨慎些为好。常言道,财权相通,那些滩涂富户都巴结有各路州府官员,上下沆瀣一气。事情闹大了,弄得不好会影响老爷前程。”幕下师爷好心相劝。

黄溍不为所动。他一面行文上司,禀告自己拟行的措施,一面以买卖私盐、伤人杀人罪,重办几名恶田主。一方遂得以安宁。

朝廷嘉奖黄溍,提升他为两浙都转运盐使司,主管盐政,兼管部分海防工作。按照旧例,转运司所有大小巡船,三年要更新一次,上级到期只来查点新船舰,不问费用开支,而建坞造船的费用开支全部摊派到百姓头上。以前转运司就靠随意批定舰务费用,大发其财。黄溍到任,首先清理前任旧账,凡是浮报的支出一律严查,追回的财款,发还当地百姓。

元朝通行纸币——宝钞。奸民私制宝钞,威逼百姓使用,要是假钞案发,奸民跟官府勾结,反而诬告无辜平民有罪。新昌、天台、宁海、东阳几县被假钞案株连的百姓有几百户,都关在重罪大牢里,其惨万分。黄溍先派人暗访,尽得其中底细,一举将有关官员、奸民捕捉归案,解救了无辜百姓。

黄溍在任内两袖清风,有时每月的俸禄不够开销,他宁可变卖家产,也不向朝廷和下民伸手。最后升任中奉大夫,在朝廷中,他不附炎贵,洁身自好。大家赞他“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冰壶玉尺”亦有作“冰壶三尺”的。冰壶是盛水的玉壶。这个成语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

冰壶玉尺出自:《元史·黄溍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