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何绍基 行书节录李白《襄阳歌》四屏_襄阳_何绍基_太白

何绍基(1799-1873),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咸丰初简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通经史,精小学金石碑版。据《大戴记》考证《礼经》。书法初学颜真卿,又融汉魏而自成一家,尤长草书。有《惜道味斋经说》、《东洲草堂诗·文钞》、《说文段注驳正》等着。

释 文: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篱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笑问为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春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麹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螭头剥落生莓苔。

款 识:节书太白《襄阳歌》,蝯叟何绍基。

钤 印:何绍基印、子贞

何绍基以融合篆隶北碑众体自成一家,成为晚清书法碑学运动的领袖。此行草四条屏写李太白《襄阳诗》,是其晚年最具个人风格的典型面目。

展开全文

把篆隶古意融入行草是何绍基在书法史上的突破。从书风知为晚年力作。全篇纵横欲斜,纯以神行,有如天花乱坠,细看则腕平锋正,蹈乎规矩之中。用笔上下波动,落墨迟涩凝重,线条方圆交错,结体略向右倾侧,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俯仰、拇让、疏密、大小尽能极妍,整体气势矫健鼓荡,可以看出是以颜字的雄阔为根基而参以《张黑女》的俊逸,“颜七魏三”,为何书典型面貌。

何绍基尝言:「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否则习气未除,将至性至情不能表见于笔墨之外。」

何绍基一生遍习正草篆隶,修炼至此已化茧成蝶,成就此四联之上非常自由又法度自在的样子,老辣苍茫,满纸神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