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奸臣贾似道,为何凄惨地死在了厕所?贾似道真的算奸相吗为何有观点认为他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宋朝_襄阳_南宋_鄂州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贾似道 襄阳 南宋 鄂州

本文目录

  • 南宋奸臣贾似道,为何凄惨地死在了厕所
  • 贾似道真的算奸相吗为何有观点认为他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宋朝
  • 南宋的贾似道真的是奸臣吗忽必烈为什么那么看重他
  • 贾似道为什么在宋史里被列为奸臣
  • 贾似道在抗击蒙元中都做了什么贡献
  • “蟋蟀宰相”贾似道,到底是奸臣,还是罪臣
  • 南宋贾似道是如何挽救南宋朝廷多活20年的
  • “蟋蟀宰相”贾似道,为什么能登上高位呢贾似道是不是奸臣呢

南宋奸臣贾似道,为何凄惨地死在了厕所

自古以来,忠臣良将受到大家的称赞和爱戴,能够后世留名,万世敬仰,而那些阿谀奉承、投敌卖国,坏事做尽的奸臣小人大多数没有好下场。比如,三国时期谋朝篡位的董卓死后就被人做成了油灯,残害岳飞的大奸臣秦桧死后被做成铜像跪在岳飞墓前供后人万世唾骂,南宋奸臣贾似道的死法更是奇特,他居然死在了厕所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贾似道,南宋时期著名政治人物,生于1213年,死于1275年,字师宪,号悦生,在宋理宗时期把持朝政,呼风唤雨,为所欲为。他的祖籍为浙江天台,父亲贾涉曾经做过京湖制置使,这么说来他也算是官二代,不过贾涉很早就死了,那一年他才11岁,他的母亲胡氏是贾涉的小妾,因此,在家里的地位也不算是很高。

公元1234年,南宋端平元年,靠着父亲的关系,他做了嘉兴司仓、籍田令。1238年考中了进士,随后仕途顺利,步步高升,尤其是被宋理宗发现并赏识以后,更是一步登天,官职从沿江制置副使、江州知州、京湖制置使、随后又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最终于1254年担任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相当于朝廷宰相的位置,宋理宗对他尊崇有加,群臣以“周公”称之,可见当时权势绝非一般人可比

历史上的权臣结局一般都不会好,贾似道也不例外,公元1273年,也就是咸淳九年,元军攻占襄樊,随后迅速进兵,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公元1275年,朝廷命贾似道率13万精锐军队迎战元军,双方在丁家洲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南宋军队战败,贾似道狼狈逃回扬州。此时战败的消息传回朝中,皇帝震怒,群臣激愤,纷纷要求处死贾似道,宋理宗下旨将他贬为高州团练使。在前往就任的路上,当行到一个叫做漳州木绵庵的地方的时候,被押解他的会稽县尉郑虎臣杀死在厕所里。

贾似道的一生可谓是可悲可叹,他其实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但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野心也极速膨胀,他欺上瞒下,通敌卖国,买官卖官,残害忠良,做了很多坏事,尤其是与元军作战的失败,更是加速了南宋政权的灭亡。因此,最终落得个被杀的下场!

我是文史墨客,不当之处,请多指教,期待与您的交流!

贾似道真的算奸相吗为何有观点认为他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宋朝

贾似道在《宋史》中确确实实被列入了奸臣目录,但是从他的生平履历来看,我觉得他最多只能算作是个碌碌无为的权相,还远远算不上是奸相。(更算不上是汉奸)

历史上对贾似道的批评,一般有三条:

一、培植私党、打击异己;

二、向皇帝隐瞒襄阳被围事实,致使襄阳孤城最终沦陷;

三、与忽必烈私自议和后又毁约了,为元灭宋制造口实;

这三条里面,第一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没必要为贾似道辩解。不过第二和第三条,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比如第二条,说他隐瞒襄阳被围的事实。这个事情在史籍上并无记载。

并且在《宋史》中,还清清楚楚写明了宋度宗是知道襄阳被围的记载。

咸淳五年八月戊寅……诏襄、樊将士战御宣力,以钱二百万犒师,趣上其立功姓名补转官资。十二月甲申,以钱二百万命京湖帅臣给犒襄、郢等处水陆戍士。——《宋史·度宗本纪》

咸淳五年就是公元1269年,也就是襄阳被围的第二年,当时宋度宗下诏,为襄阳前线的宋军将士犒赏四百万钱,并令沿江制置使夏贵率军救援襄阳。这一记载,明明白白的写明了宋度宗是知道襄阳被围的情况的。

所以,说贾似道隐瞒襄阳被围的真相,导致襄阳最终沦陷,这属于故意抹黑。他在襄阳战事上确实有失误,但绝没有“蒙蔽主上”。

再说第三条,贾似道有没有与忽必烈私自议和后又毁约?要说清这个谣言的真伪,就首先要说贾似道当年在鄂州之战的表现了。

公元1258年,蒙古全面侵宋,蒙哥汗亲率主力进攻上游的四川,而他老弟忽必烈则率大军围攻中游的鄂州(武昌)。

就在忽必烈围攻鄂州时,时任枢密使的贾似道被临危任命,率军增援鄂州,并以右丞相身份统帅诸军。

围城期间,贾似道为蒙军防穴地攻城,只用了一夜就在城内建成了绕城木栅,此举让忽必烈对他十分赞赏,感叹我手下怎么没有如贾似道这样的奇才?(“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

后来,蒙古军久攻不克,蒙古将领纷纷将罪责推诿给汉人文官,忽必烈呵斥道:对面只有一个文官贾似道,你们十万大军杀人数月而不能破城,明明是自己的罪过,怎能责怪文人士子呢?(“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

鄂州之战的后段,宋理宗下诏,要求贾似道移镇长江北岸的黄州统领全局。贾似道接旨后仅率七百人就突围成功,移镇黄州指挥江北宋军作战,史称“下流之兵始振”。

后来,贾似道的政敌文天祥谈到他在鄂州保卫战期间的表现时,也称赞他是:“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鲁港之遁何哀也”。

从以上可以看出,贾似道在鄂州期间,他的表现其实没有问题。很英雄,也很果敢。如果一定要揪他的毛病,就是他到底有没有跟忽必烈私下媾和。

根据《宋史》所载,贾似道确实存在私自与蒙古议和,许诺割江为界,每年纳贡岁奉银绢二十万的优厚条件,以求忽必烈退军的行为。而贾似道事后不认账,为了蒙蔽世人他还还扣留了蒙使郝经,拼命掩饰自己与忽必烈议和的事实,直到十五年后,忽必烈下旨灭宋时,才将贾似道的这一阴谋昭告天下。

但是,《宋史》是元朝人编写的,大元朝廷的官方说法里有两个明显的破绽。

第一、贾似道早就知道了蒙哥汗死讯,他没有必要急于议和。因为蒙哥汗死于当年的八月九日,而贾似道与忽必烈议和是在当年的十一月份。当时真正着急议和,急着要赶回去抢汗位的是忽必烈,不是贾似道。贾似道根本没必要主动提出议和,也不需要对忽必烈提出如此优厚的退兵条件。

第二、忽必烈所谓的昭示天下,有故意而为之的嫌疑。因为元军围攻襄阳时,忽必烈没把这事吐露,而元军攻破襄阳,正当贾似道率军前来抵抗时,忽必烈却突然把这件事吐露了,这明摆着是有故意抹黑贾似道,扰乱宋军士气的战术企图。

所以我觉得,在贾似道私自与忽必烈媾和这件事情上,他大概率上是被元朝人抹黑了。

PS:明朝修《元史》时,就把这一记载从史籍上剔除掉了。

撇清了两件与贾似道无关的历史谣言。下面正式来说说贾似道为什么在历史上会被称为奸相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他的私德不好。贪污,任人唯亲,贾似道都没少干。而贪污和任人唯亲这在传统道德观里面,是非常下流的。并且贾似道还特别怕死,没有如文天祥那般大义凌然。他任用的人里面,也有很多是没本事的废物。这都给他身上添加了一些不光彩的成分。

第二个原因,是他搞改革,得罪了文人士大夫阶级,得罪了“笔杆子”。再加上他是南宋的宰相,南宋灭亡,必须要找一个人出来背锅,所以对他的评价,自然不可能很高。

关于贾似道搞改革,这里简单讲一下。贾似道继任宰相后,大搞内政改革,企图以牺牲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结果最后玩脱了。

具体的说,贾似道当时推行了四项法令:

一是公田法,把政府掌握的国有田地卖给私人耕种。但为了推行公田法,就必须全面核查官民的田产,确定超标的田亩数。于是贾似道又推行了早已有之的经界法。

所谓经界,就是丈量每一户人家的土地,绘图造册。其实这项法令很早就有了,只是由于南宋官僚和地主隐瞒田产,逃避赋税的情况由来已久,每次推行都是不了了之。而贾似道突然要丈量土地,并且态度强硬,这明显伤害到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于是一时间,举国官僚和大地主便骂声一片。

后来为了遏制贪污,拓宽财路,贾似道又推行了第三条法令,即打算法。不过贾似道在推行打算法期间的所作所为很有问题。或许他遏制贪污腐化的初衷是好的,但推行打算法后,南宋大批军事将领被追责,部份将领投元朝,部份将领被刑责下狱,直接导致了南宋的军事能力每况愈下。这也是事实。

贾似道在事实上,扰乱了南宋内部的团结稳定。

在推行公田法、经界法、打算法期间,贾似道还推行了“置士籍、严复试”法令。想要遏制科举腐败的问题,结果这一手又被他玩砸了,导致他成了天下士人的眼中钉。

贾似道的改革,大致上就是这么个情况。他没啥经天纬地之才,推行的改革措施也都是前人玩过的,只是被他拿到了全国推行。而且还无一例外全玩砸了。所以南宋后期,贾似道闹得天怒人怨,被所有人鄙视。后来南宋灭亡,需要找人背锅,身为宰相贾似道背了这口锅,这便是他被称为奸相的由来。

总的来说。贾似道确实是权臣,他的私德也确实不咋样。不过赵宋皇帝身上的羊毛,人人都在薅,不止是贾似道一人在薅,不能把南宋的灭亡只归咎于贾似道一人。并且相对来说,贾似道在薅羊毛的同时,他还做了一些限制,想了一些办法,不让大家薅得那么快。他能做一点事,在当时也不错。

其实以他的身份地位来说,弃国而去,在蒙古人那边,照样能荣华富贵,可是他最终没有投敌,而是战败后,死在了江南。从这一点来看,说他是奸臣,不是太公正。

南宋的贾似道真的是奸臣吗忽必烈为什么那么看重他

他真的和蔡京、秦桧不能相提并论,他推行的公田制,动了一些权贵的奶酪,肯定会激怒一些人,再一个他领兵打仗,打了败仗,他本人逃走了,并没有投降,忽必烈问士兵们为什么反对贾似道,贾似道忠臣算不上,算奸臣也有点不公平。

贾似道为什么在宋史里被列为奸臣

打服忽必烈言过其实了吧,贾似道只是在追击因蒙哥汗突然死掉撤军回去争夺汗位的忽必烈时,杀了一百多人,连小胜都不算。

贾似道被列为奸臣是因为,一、夸大对蒙战功,骗取权力。二、把持朝政,打击异己,卖国求荣。三、在任贪图享乐,打仗时临战脱逃。这都是其原因。

虽然有人说对他的负面记载是他失势后所谓政敌编造的,但在他任内一些有能力的人被排挤这是不争的事实,帅军出征未战丢下十几万军队独自跑路这也抵赖不了。所以其堕落也无从谈起。

贾似道在抗击蒙元中都做了什么贡献

南宋政权的末期权臣贾似道,出身于官宦之家的妾室,故虽锦衣玉食长大,却品相不端、格调低下,历来为后世史家所诟病。

但是客观来说,贾似道能够青云直上,除了其同父异母的贾贵妃的扶持外,他自身在当时的抗蒙战争中立下的功勋和赢得的声望,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贾似道在抗蒙战场上所赢得的第一个“大功”,即所谓“鄂州之捷”。在蒙哥大汗倾全力围攻川东钓鱼城及重庆时,蒙古的东路军也正攻打京湖,在撤掉行动迟缓、贻误军机的东道诸王首领塔察儿的统帅之职后,蒙哥重新启用了忽必烈担任东路军的主帅。

忽必烈到任后,以霸都鲁、拔突儿等亲信诸王为主力,以严忠济、张柔、董文炳等汉军为攻城拔寨的前锋,一时连夺宋军在湖广的多处要隘,甚至在诸王穆哥自川中遣使告知蒙哥汗死讯后,忽必烈仍以为战机难得,下令全军渡过长江,围攻重镇鄂州城。当时,自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所部,虽为偏师,却也一路纵横湖南、江西,从南面威胁京湖宋军的背后,整个形势对于南宋非常危机。

这时已被迫下了“罪己诏”的宋理宗,任命贾似道总督京湖、江西、两广诸军,应援鄂州。九月下旬,宋军援军分东西两路逼近蒙军,西路自重庆回援的吕文德部,首先在岳州水域的水战中,挫败了拔突儿水军的拦截,冲入鄂州,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士气。几天后,贾似道亲统五万东路援军,以夏贵部为前驱,自汉阳攻击前进,也顺利进入鄂州,自此蒙宋两军在鄂州的局势,已由围城战,演变为对峙会战之势。

忽必烈当时准备孤注一掷,以主力猛攻鄂州城池,守军主将高达率军民浴血奋战,一次次击退蒙军的攻势,而作为名义上主帅的贾似道,则得到了蒙宋双方的赞许,连忽必烈都对扈从众将说,“吾安得如贾似道者用之”。。。。此后政治局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在漠北和林积聚力量,积极联络蒙古宗王们,有称汗之意。忽必烈谋士、部将们都规劝其赶紧收兵北还争位,忽必烈一时犹豫不决。

而贾似道这时已从其它渠道,知晓了蒙古国内部的情况,料定忽必烈必然北还,而又怕人耻笑,遂当机立断,秘密遣使前往蒙古军营求和。果然,忽必烈得到宋军求和之讯,可谓正中下怀,遂以张柔、拔突儿部断后,全军撤围北还,南宋军民的鄂州保卫战胜利完成,贾似道也就此赢得抗蒙名将的盛誉,次年四月回京时,宋理宗特地昭令百官出城迎接。

但贾似道大权在握后,其昏聩、跋扈之气再现,数年内的清除异己,使得向士璧、曹世雄等敢战之将被迫害致死;更因骁将刘整的背叛,导致整个川东防线崩溃。而贾似道依然迷信吕文德集团在京湖的控制力量,继续醉生梦死。

自1268年以来,以登基汗位、巩固了后方的忽必烈,重新发动了对南宋京湖地区的战争,将固步自封的吕文德集团牢牢封锁于襄阳一带,吕文德所部实力雄厚,本有利用京湖地形,与蒙军运动战的机会,但其自以为襄阳城坚粮足,猥集一处,结果被阿术、史天泽、忽剌等逐个拔出周围关隘,将襄阳地区对外的水陆通道全部截断,吕文德此时方感恐惧,在组织了几次打通粮道的战役失败后,只好向朝廷求援。

7月,贾似道派夏贵率淮西水军赴援,结果在新城一役中,被阿术部和蒙古水军万户解汝楫打得大败。次年二月,在张世杰、夏贵等吸引住阿术主力之际,襄阳宋军精锐由吕文焕率领,水陆并进直扑蒙军万山堡大营,但在史天泽、张弘范、李恒等堵击下,宋军再遭挫败,此役后,襄阳城再无力量组织突围。

十月,贾似道坚持不让与自己关系不睦的高达为主将,另行委任范文虎为主将,率由两千艘战船组成的十万大军再次赴援襄阳。1271年四月,范文虎、呼延德、夏贵诸部试图利用涨水的机会,突进襄阳,但在于湍滩遭蒙军万户阿剌罕等截击,损失战船几百艘仍无功而返。六月,在宋廷多次催促下,范文虎被迫率水军主力与阿术决战,结果是宋军大败,范文虎、刘苏义等趁夜色遁逃。

此后,襄阳城危如累卵,而朝廷上让贾似道统军的呼声高涨,但他本人知道自己斤两,遂以各种借口予以推托。1273年正月9日,元军水军总管史弼等攻占樊城。而近在咫尺的襄阳城里军心也已不稳,吕文德死后成为吕氏集团首脑的吕文焕此时已无斗志,在刘整派人招降后,元将刘国杰又以回回炮队予以打击,吕文焕终于崩溃,于二月二十八日向元军统帅阿术献城投降,这样耗时数年,宋元双方均投入重兵的襄阳战役,以南宋一方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一直躲在京城不敢出战的贾似道,在两年后的1275年初,因其心腹吕师夔、范文虎也先后降敌,在一片抨击声中,贾似道终于还是被逼上了战船,当年正月十六日,贾似道统帅诸路调集的精兵十三万、战船两千五百艘,出军芜湖去抵挡正顺江东下的伯颜大军。两军会于丁家洲水域,当时元军水军不到十万,而贾似道汇合夏贵后,水军达十五万之多。故元军统帅伯颜令沿岸回回炮队轰击宋军战船,宋军阵势开始混乱,前锋副都统姜才见状,率水军直扑阿术、解汝楫水军,企图咬住元军,避免炮击。不想,这时姜才的上司孙虎臣,因一直垂涎于姜才爱妾的美色,竟然乘机登上姜才爱妾所在的后方大船,欲行非礼,本已军心动摇的水军士卒,这时遂鼓噪大乱起来,被元军战船突进阵中,夏贵见状,不战而逃,经过贾似道座舰时还大呼道:“彼众我寡,势不可支矣!” 随后竟扬长东去。贾似道闻言惊慌失措,也不辨真伪,下令收军东撤,这下整个南宋水军阵势彻底瓦解,孙虎臣弃舟登岸而逃,姜才等东奔扬州,伯颜挥军追杀,大获全胜,俘虏宋将三十余人,士兵五千余人,战船千余艘。

贾似道一个月前督师出京时,浩浩荡荡,不料仅仅一战就输了个精光,东逃沿途竟无法成军。“丁家洲”一战后,南宋朝廷基本失去了抵抗之力,覆亡已在眼前。而贾似道也正应了当时的一首打油诗所绘:

丁家洲上一声锣,惊走当年贾八哥。

寄语满朝阿谀者,周公今变作周婆。

“蟋蟀宰相”贾似道,到底是奸臣,还是罪臣

贾似道算不上特别大奸大恶,但处于宋理宗已经失去锐气本身十分昏庸的后期,贾似道和宋理宗基本是一丘之貉,起初两人搭档还不错,他的崛起是裙带关系,姐姐是理宗的贵妃。宋理宗在位时间长,前期十来年还有一些气象。因为宋理宗是 在史弥远扶持下登位,对史弥远当年的权势非常不满,宋理宗初期还试图扭转一些局面。但过了一段时间就懈怠,贾似道的地位的问题在于误国,南宋后期已经十分紧张,蒙古步步紧逼,重要的两次大战,如钓鱼城之战,贾似道在鄂州前线,本来守得的确艰苦,但在忽必烈急于撤退回去争夺汗位时,贾似道以屈辱求和的方式松了一口气,本该及时布置,却反过来欺瞒宋理宗说蒙古不可怕,他出城去追着退却的蒙古军杀了一百多个退的比较慢的,就夸大其词说是得胜还朝。贾似道就是这种见过南宋军民守城艰苦,却没心没肺只想要偷着享受,只顾自己的昏庸之人。宋度宗时期,襄阳被困六年,贾似道隐瞒实情不上报,躲在葛岭别墅玩蟋蟀,玩女人,典型的末日狂欢景象,他非常清楚就要玩完了,但是皇帝和其他许多大臣被蒙在鼓里,本来是可以早做准备的,但时机就这么一再错过。最后躲不过去了,皇帝要他这个经常有胜利光环的重臣出征丁家洲,贾似道向伯颜求和不成,临阵逃跑,扔下十三万将士不管,也不通知临安做准备,临安因此处于没有防备下遇到元军围困,无奈之下投降,贾似道本人不算大奸大恶,也有一些能力。但是令后人读史总是非常气愤,他是十分误国的那种人

南宋贾似道是如何挽救南宋朝廷多活20年的

谢谢邀请。

说贾似道延长了南宋二十年寿命基本是无稽之谈!国际笑柄!

先给贾似道做个简描,看看这是个什么人,是不是奸贼!

贾似道(1213---1275)浙江台州人,二十五岁时候中进士,殿试时成绩优良被宋理宗欣赏,然而贾似道的姐姐还是理宗的妃子,这下可好,人生巅峰提前到来。

贾似道任宰相后,推行公田法,把过多的地主田地收回政府,还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是个人才啊,怎么就奸臣了?殊不知公田收入小部分支付了军费其他大部分都归了皇族亲贵挥霍、朝廷大臣贪腐的小金库!发行纸币造成通货膨胀百姓苦不堪言!

贾似道对军事是一窍不通,居然装的跟军神一般挂帅,亲临前线!然而暗地里却私通蒙古人议和,背着朝廷皇帝开出了无耻卖国条款。忽必烈一看还行遂指挥各路蒙古军退去,给了贾似道吹牛掰的机会,他上奏皇帝吹嘘大捷,蒙在鼓里的朝廷和皇帝被骗的屁颠屁颠的。后来襄阳被围五年之久,上报朝廷的请援请粮军报都被贾似道拦下隐瞒,襄阳都人吃人了临安还是歌舞升平一片繁华,最终襄阳城破南宋门户洞开提前进入倒计时(襄阳保卫战是国运之战)!说贾似道延长了南宋寿命从何说起?

不是笑话又是什么?

贾似道跟秦桧、史弥远等奸贼如出一辙,专权弄擅打击、残害其他大臣毫不手软!连透露给皇帝襄阳被围消息的宫女都不放过。自己的小妾夸了路上的小帅哥就被他斩掉头颅供人观赏!这种大奸巨恶说他加速了南宋灭亡才有道理!

宋廷败落后贾似道被追究责任流放,押解途中押送他的小县尉郑虎臣一路上不停提醒他自尽省的我动手,知道自己下场的贾似道吞食中药冰片自尽,结果可想而知!拉的一塌糊涂就是死不了,不耐烦的郑虎臣在厕所结果了这个国人皆曰可杀的奸贼!

《宋史》:“(贾)似道既专恣日甚,畏人议己,务以权术驾驭,不爱官爵,牢笼一时名士,又加太学餐钱,宽科场恩例,以小利啖之。由是言路断绝,威福肆行。”

“蟋蟀宰相”贾似道,为什么能登上高位呢贾似道是不是奸臣呢

贾似道出生官宦世家,祖父贾伟和父亲贾涉都是颇有正义感的抗金将领,但贾似道却从小不学无术,吃喝嫖赌,特别喜好促织,也就是斗蟋蟀,当年蒙古军队围困襄阳城,情急之下贾似道还在斗蟋蟀置国事不顾,足见此人因玩物误国误民。早年的贾似道靠着父亲的军功,换了个嘉兴司仓的闲差,本来是碌碌无为的一生,却因一场机会平步青云,成为南宋宰相。

《促织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蟋蟀著作,由祸国奸臣贾似道所著,从书中论述来看,贾似道玩蟋蟀境界很高。

1231年贾似道姐姐被选中秀女,封为才人,因貌美狐媚,不出2年就蹿升为贾贵妃,把宋理宗迷的神魂颠倒,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平,1238年贾贵妃因裙带关系入朝为官,封为太常寺丞,摇身一变为皇亲国戚的贾似道仗着姐姐受宠,开始罗织关系网,1241年升为湖广总领,这是管理湖广地区的财政赋税的官,肥缺,贾似道大揽其财,打击不肯阿附自己的官员。

图为杭州葛岭的半闲堂,据说此地曾为贾似道的别墅。

1250年贾似道任两淮安抚使,成了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1258年任知枢密院事,兼两淮宣抚大使。此时的北方蒙古已经打到了长江北岸,另一路在四川与宋兵鏖战。面对蒙古人的攻势,宋理宗把防守长江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无将才的贾似道,任命他为枢密使兼右丞相,节制四川、湖南、湖北、江西、两广军政,力抗蒙古大军。

图为福建木棉庵,奸臣贾似道被诛之地,明朝将领俞大猷行至于此时,立碑“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

可贾似道根本没有军事才能,到任后就向蒙古人进贡求和称臣,达成后蒙古人撤兵,昏聩的宋理宗认为贾似道解了大宋之围,封他为卫国公,赐少师,从此贾似道开始吃喝享乐,斗蟋蟀,1272年蒙军再次南下,围困襄阳城时,贾似道还忙于斗蟋蟀,一次上朝时,蟋蟀还从他衣袖里蹦出来,而襄阳重镇的险情被贾似道左右搪塞,糊弄一番,直到蒙古军攻克襄阳、鄂州,进抵安徽时,贾似道领着13万精兵,不作抵抗再次求和,但此时蒙古人不理睬,贾似道弃军逃跑,朝廷震怒,将其贬往高州地区,押送他的县尉郑虎臣,早年受过贾似道迫害,于是在路上杀了他,误国奸臣贾似道终于毙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