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襄樊市有哪几所大学?古襄阳和现在的襄阳(襄樊)是同一个城市吗_襄阳_襄樊_街道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襄樊 襄阳 襄樊 街道

本文目录

  • 请问襄樊市有哪几所大学
  • 古襄阳和现在的襄阳(襄樊)是同一个城市吗
  • 襄樊市和襄阳市的区别
  • 襄樊改名襄阳之后,变化大吗
  • 隆中在南阳还是在襄阳
  • 湖北消失了两个地名“樊城”、“襄樊”留下了“襄阳”,一个老地名在地理上是什么意义
  • 襄阳、襄樊,为什么要三番五次的改名改来改去有何意义
  • 襄阳和襄樊是什么关系
  • 襄阳市的刘集飞机场应该改名吗

请问襄樊市有哪几所大学

襄阳市有六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武警黄金技术学校。

1、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位于山水名城、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是省属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襄阳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3月,襄阳师范专科学校、襄樊职业大学、襄樊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襄樊学院,2000年湖北工艺美术学校整体并入。

2011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文理学院。学校被财政部纳入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高等学校,得到中央财政的直接拨款支持。

2、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原襄樊学院理工学院),位于襄阳市,是由湖北文理学院举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6月成立的民办独立学院,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

学院依托母体学校的雄厚师资力量和优质办学资源,为确保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专业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多科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1905年襄阳府师范学堂创建,是原襄樊师范学校的前身;1914年美国教会创建襄阳同济医院及其附设高级护士学校,是原襄樊卫校的前身;1935年留法博士张富春创办襄阳农业学堂,是原襄阳农校的前身。

2000年8月在三所学校的基础上组建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4月,更名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4、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由襄阳市人民政府举办,湖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北省唯一的一所汽车类高职院校。紧紧围绕汽车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的产业链开设专业,与大型汽车企业合作办学,前校后厂,订单培养。学院突出实训环节,强化技能培养,实行“三证毕业”(高职毕业证、职业资格证、汽车驾驶证)。

5、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

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培养我军基层后勤管理和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前身最早是东北民主联军供给学校,1947年7月成立于佳木斯市,1952年9月改建为军需学校,1984年2月,改为军事经济学院,在湖北省襄阳市设有分院: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分院。2011年9月5日,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正式更名为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

6、武警黄金技术学校

武警黄金技术学校是位于湖北襄阳市的一所学校,其前身是基建工程兵第五技术学校。是黄金部队培养行政、技术人才的学校,被誉为黄金部队的“黄埔军校”。学校的级别是正师级。

招生对象为具有初、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士兵,培养目标为武警黄金部队排长、地质勘查官、财务助理员,分大专和中专层次。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襄阳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湖北文理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武警黄金技术学校

古襄阳和现在的襄阳(襄樊)是同一个城市吗

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古襄阳和现在的襄阳同属一个城市。

襄阳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己有2800多年的建城史。西汉初年置襄阳县。三国以后,襄阳一直为郡、州、道、军、府、专署治所。1950年5月,以襄阳县襄城、樊城两区设立襄樊市(县级),属襄阳专署辖管。1979年6月,襄樊市(县级)升为省直辖市。1983年8月,襄阳行署撤销,所辖行政区域并入襄樊市。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统辖襄城、樊城、襄州(原襄阳区)3区,南漳、谷城、保康3县,枣阳、宜城、老河口3市,以及二汽高新区、东津新区、鱼梁州开发区,延续至今。

襄阳为千年古邑、文化名城,是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文化富集地、汉水文化核心区,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4年10月,首届中国魅力城市评选颁奖词是这样描述襄阳的:“这才是一座真正的城!古老的城墙仍然完好,凭山之峻,据江之险,没有帝王之都的沉重,借得一江春水,赢得十里风光,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襄樊(襄阳)自古就是商贾汇聚之地。今天,这里已成为内陆重要的交通和物流枢纽,汲取山水之精华!“

襄樊市和襄阳市的区别

襄樊市和襄阳市的区别: 没有区别,襄樊=襄阳! 没改名之前叫襄樊市: 包括:襄阳区,樊城区,襄城区! 后改名为襄阳市! 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襄阳的前世今生: 襄阳城的前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渡口!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有名的战争约172场都发生在襄阳! 最著名的就是长达6年多的元宋之战,让铁打的襄阳城名噪一时! 汉末至魏晋, 到近百年的群雄逐鹿,风起云涌的三国!朝代更迭,沧海桑田,襄阳城已有2800年历史了! 荆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都发源于襄阳! 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楚赋典故流传至今! 今生我们还能欣赏到古隆中,襄阳古城墙,仲宣楼,米公祠,广德寺,习家祠,襄阳王府,襄阳北街,昭明台……等等古建筑!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熠熠生辉!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诸葛亮先生的: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亮品格,依然让我辈受益!图文均原创!

襄樊改名襄阳之后,变化大吗

我都是襄樊的,襄阳改名字的不知不觉有好几年了,襄樊叫了将近60年,对于老襄阳人来说,还是习惯叫襄樊,襄樊名字的由来是建国的时候,将汉江两岸的城市合并而来的,北面的是商贸中心樊城 汉水南门是古城襄城,二者名字一合并就叫襄樊。虽然历史在襄阳2800年的建城史中只有区区60年,但是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襄樊这个名字还是承载了太多回忆,不知不觉有时还是张口就来我是襄樊的。00后的襄阳人才能真正的认同自己是真正的襄阳。几十年老襄阳人一时半会还是改不掉叫自己襄樊人。对于本地人来说,改名襄阳无形中带来了很多麻烦,因为换身份证,换营业执照,换名片地址,一系列更名工作,着实一段时间内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但改名在对外宣传上,着实增强了襄阳的知名度,毕竟一部射雕,一部三国,很多笔墨对襄阳的刻画,着实让襄阳在老百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襄樊,大多数外省人是陌生的。

改名襄阳对于我们当地的旅游业,以及政府招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塑了襄阳古城往日的辉煌,随着汉城,唐城两大旅游基地,影视基地的建成,襄阳在全国的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这就是我作为一个襄阳人对襄阳改名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隆中在南阳还是在襄阳

“南阳隆中”与“襄阳隆中”名称渊源探讨。

南襄两地关于诸葛亮躬耕地学术之争的讨论中还派生出另一个小小的问题,即“隆中”这个地名何指?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隆中位于襄阳城西二十里是没有问题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南阳卧龙岗在古代亦称“隆中”,这也是一个不能否定的事实。只不过南阳人似乎对“隆中”这个地名不太感兴趣,只认与诸葛亮有直接关系的“卧龙岗”,不经常提及这个名称罢了。

襄阳隆中最早出现是东晋习凿齿的野史《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号曰”就是给这个地方安个名字的意思。那么,这个“号曰”的“隆中”又来源于哪里呢?

据襄阳专家考证,隆中一名源自王隐的《蜀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襄阳专家认为,这里边的刘弘登临的“隆山”,《蜀记》标明的“隆中”,习凿齿的“号曰隆中”是一脉相承的,隆山就是隆中,隆中就是隆中山。

如果这样,那问题又来了,刘弘祭拜诸葛故宅时登临的“隆山”在李兴碣文里明明白白是位于“沔之阳”的,山南水北为阳这是一个常识,“沔之阳”即汉水北岸,怎么也不能误读成汉水南岸吧?而隆山在《水经注》也有清清楚楚的记载,就是位于南阳郡湖阳县的“隆山”(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现今隆中风景区当时只有乐山,没有隆中山。而王隐所说的“隆中”毫无疑问又是李兴文里“隆山”的延续,隆山在哪里,隆中也应该是哪里。当然,李兴碣文里没有提及南阳和襄阳的地名,而《蜀记》似乎也不应该记载蜀地之外的事情,所以这个“沔之阳”也有可能是三国时期属于蜀国、位于汉中“沔之阳”的沔阳(今勉县)武侯祠。用勉县武侯祠来解释“沔之阳的隆山”毫无违和感。所以,习凿齿的“号曰隆中”很有可能和刘弘、王隐所说的“隆山”“隆中”毫无关系,习凿齿也就是在襄阳借用了《蜀记》“沔之阳隆中”这个地名而已。

至于襄阳“隆中”这个名字的来源,专家们还解释说:襄樊古隆中位于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我又奇怪了,这是在说隆中地下有溶洞啊,所以才能“行其上空空然有声”,请问,今天的隆中风景区有溶洞吗?有谁在此地“行之上”听到过“空空然有声”?“隆”是隆起的地形,现在的隆中风景区在山沟里,那个地方有“隆”的感觉吗?所以,无论从历史记载和现实地理环境来看,隆中风景区都与“隆山”“隆中”不符,尽管现在这个地方的的确确叫“隆中”。

我们再看南阳隆中。南阳专家认为:南阳卧龙岗隆中因其地形得名,《尔雅》云:“宛中,隆”。位于宛县西边的卧龙岗正是这种地形的真实写照。明叶桂章《武侯记》也记载:卧龙岗因“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故曰隆中,盖南阳伟观也。”明赵均《金石林时地考》:“登其顶可瞰南阳,因势隆然,蜿而起伏,其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这些记载与今天的南阳卧龙岗地形非常契合,所以,长期以来,南阳卧龙岗亦称隆中就是一个不争的史实。明代徐学谟《游隆中记》有:“跨汉江南北不三百里而近,盖有两隆中云。”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科书在解释“隆中”地名时也强调,隆中“一说在湖北襄阳,一说在河南南阳”。

当然,对于“隆中”这个地名,“襄阳说”有近乎于疯狂的宠爱,这我们可以理解,因为习凿齿之后一提“隆中”多数指的都是襄阳。但是,襄阳对“隆中”不分青红皂白的宠爱而否定南阳卧龙岗亦称隆中就不对了,明代以后,南阳人可能更喜欢“卧龙岗”这个与诸葛亮有直接关系的名称,故而“隆中”逐步为襄阳所有。当然,襄阳人现在占有“隆中”地名我们不反对,但一股脑把历史上所有的“隆中”都收入自己名下就有点不对了吧。例如:《隆中志》第125页所收录的《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四百六十一,亦见《诸葛忠武侯集》卷一五的明代杨士奇《武侯祠记》有:“当汉之际,诸葛武侯隐于隆中,躬耕陇亩,讴歌梁浦,去南阳城七里,有冈焉,曰卧龙。”在诗词方面,《隆中志》第194页收录有明代薛瑄《望诸葛草庐》:“晓出南阳门,马渡消河急。举目眺西冈,林木半苍碧。及来隆中耕,日以老所益,贤哉刘豫州,三顾何汲汲”等等,这些稍有文史知识的人都可以看出来这是“南阳隆中”的记载,襄阳专家非要当成襄阳隆中记载到《隆中志》去,这如果不是愚蠢那就是“卑鄙”了吧?

襄阳“晖光日新”网友发帖说他没有见过一个写“南阳隆中”的诗词,这就有点儿孤陋寡闻了,篇幅所限,咱们下一个微头条再探。

湖北消失了两个地名“樊城”、“襄樊”留下了“襄阳”,一个老地名在地理上是什么意义

要知道那么出名的汉口就消失了,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襄樊让它存在无意义!

具体上樊城区还是存在的,当然樊城还可以拆分,

襄阳市区划调整具体方案如下

1樊西区:王冠街道(原王寨)街道,杜甫街道(原市铺街道),摩诘街道(竹条,樊西商贸城区域),牛首镇,朱坡乡,陈家湖街道,太平镇以及省级樊城开发区

2樊城区:雍州街道(原汉江街道),米公街道,定中门街道,屏襄门街道

3樊东区:三江口街道(原清河口街道),太白街道(原中原街道),紫贞街道(七里河,紫贞两地合并)

4邓城区:邓都街道(邓国遗址,邓城村马棚村等地),云长街道(余岗,汉北产业园,水淹七军文化产业园),邓侯街道(团山镇其他区域),邓源街道(原马集乡),黄忠镇(原黄集镇),邓湖乡(由伙牌析出),龙王镇,石桥镇,黑龙潭镇

『其中云长街道,团山镇为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范围,行政上由邓城区代管』

5襄州区:张湾街道,肖湾街道,云湾街道,东风街道,米庄街道,刘秀街道(原刘集街道),伙牌街道,古驿镇,程河镇,朱集镇,双沟镇,张集镇,黄龙镇,峪山镇,东津街道(新区核心),鹿门街道(鹿门山及以北区域),津港街道(古渡区域),浩然街道(六两河区域),

『其中东风街道,米庄街道,刘秀街道,古驿镇为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范围行政上由襄州区代管

&东津街道,鹿门街道,浩然街道,津港街道为襄阳经济开发区范围俗称东津新区行政上由襄州区代管』

另伙牌街道和双沟镇为襄州开发区经济拓展范围

6凤雏区:庞公街道,庞统街道,伏羲街道(余家湖襄城开发区),相阳街道(秦代襄阳故城渭河附近),子龙街道(欧庙),翼德街道(欧庙潼口),鱼梁洲洲头街道(鱼梁洲省级开发区,本区代管),鱼梁洲洲尾街道(鱼梁洲省级开发区,本区代管)

7襄侯区(区别于河南襄城具体让步暂用名仍俗称襄城):昭明街道(襄阳城中轴线以北),景升街道(襄阳城中轴线以南),北津戌街道(襄阳西门外以及胜利街以西,真武山,此地为襄阳城市之源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北津戌比邓城樊城还要早,至今有3100年),檀溪街道,玄德街道(尹集乡),法龙镇,山南街道(余尹路沿线!)

8伏龙区『诸葛文化园,诸葛又称伏龙』,孔明街道(新建,街东,东合,毛量),卧龙镇(原原卧龙镇其他区域),隆中街道,隆中风景区管委会,八卦岭镇(隆南等五村区域),七里山镇(原南漳七里山林场),茨河镇(原谷城茨河以及承恩寺)

9光化区(河口街道,,)

10谷城区(谷城街道,石花街道)

11宜城区(楚都街道,,,,)

12自忠区(原宜城汉江以东区域)

13金漳区(楚源街道,水镜街道,元直街道)

14枣阳市

15保康县

襄阳、襄樊,为什么要三番五次的改名改来改去有何意义

提问者叫“西岭66”,他提过很多故意挑拨襄阳和南阳地域关系的问题,对于此人我不做评价,我来说说这个问题,说说事实。

“襄阳”一词存在并延续两千多年。

“襄阳”一词出现在西汉,因城在襄水(今称南渠)之阳,故名“襄阳”,从名称的出现到现在一直存在了两千多年,从未中断过。对于提问者一直说的“襄阳”和“襄樊”的问题很简单,那是现代产生的问题。1950年襄阳行政区划发生重大变化,将“襄阳”和“樊城”两座城合并为一个城市,为了照顾两个城市人民的情绪,所以各区一个字,组成了“襄樊”二字,但是襄樊市下面任管辖着襄阳县,也就是说,即使有了“襄樊”这个名字,“襄阳”也一直存在,更何况“襄阳城”一直叫“襄阳城”,所以“襄阳”不存在改名之说。

两次政治事件,迫使襄阳两次更名

如果你非要说改过名,那确实也是有两次,这两次都是政治事件。第一次就是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王莽篡汉后将“襄阳”改为“相阳”,虽然字变了,但音没有变化。在汉光武帝的时候又恢复了“襄阳”的名称。第二次就是明末“闯王”李自成在襄阳建立大顺政权,将襄阳改为“襄京”作为首都,当然随着李自成的失败,“襄阳”名字又回归了。

“襄樊”这个名字是因战役而来

“襄樊”名字来源于战役“襄樊战役”。对于战争的命名往往取两个城市的其中一个字。比如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牺牲,“枣宜”二字就是取自枣阳和宜城。“襄樊”也就是在1948年7 月出现在了电文中,由于“襄樊战役”大获全胜,“襄樊战役”是当年闻名全国的“五路大捷”之一,是解放军“十大城市攻坚战”之一。受到中央的高度赞赏,“襄樊”这个名字也让很多人记住。正是有了这一次的叫法,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决定将“襄阳”和“樊城”合并为一座城市,取名“襄樊市”。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点赞哈!

襄阳和襄樊是什么关系

襄阳是从三国后就有的地名,是兵家必争之 地,现为一县巿,现仍有襄阳城,为市区

襄樊是解放后建立地区市。包括襄阳,樊东,樊西三镇。

襄樊市为中国历来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远在60万年前,人类已在此繁衍生息。襄樊系襄阳、樊城两城合称,樊城因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而得名,襄阳以地处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樊城始于西周,襄阳筑城于汉初。自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襄阳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襄樊市始建于1950年5月,1979年6月升为省辖市,1983年9月与襄阳地区合并,实行市带县体制。1982年8月被评为全国“明星”城市,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7月经国家建设部公布为全国大型城市。

襄阳市的刘集飞机场应该改名吗

个人认为应该改名。理由如下:1.刘集用襄阳话叫刘集(儿化音)外地人根本听不懂,普通话刘集和留级同音,让人感到不适。2.刘集是襄阳机场刘集镇,地名名气太小,地位太低(可参考深圳宝安机场,最早也是深圳黄田机场,因名称不好听,地名地位低名气小而改)。3.今后襄阳机场开通国际航线,也不利于宣传,感觉刘集机场是不是哪个集市。

建议襄阳刘集机场改名,备用名称有,1.唐白河国际机场,2.两河口国际机场(因机场位于唐白河边上离唐河,白河汇入口也不远),3.汉江国际机场(国家规划襄阳市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取汉江国际机场名符其实)4.襄阳襄州国际机场(取市名和所在区的区名,如深圳宝安机场)。

以上是本人的建议,有想法的朋友可以留言评论,有更好的名称评论区继续探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