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善待赵普(历史对宋太祖赵匡胤的评价如何)_赵匡胤_太祖_世宗

本文目录

  • 历史对宋太祖赵匡胤的评价如何
  • 宋太祖登基后曾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杀死婴儿,他是如何处置的
  • 历代开国皇帝对功臣都是大开杀戒,为何赵匡胤能够杯酒释兵权
  • 为什么宋太祖临死前听她母亲的话传位给他弟弟,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
  • 宋太祖雪夜访赵普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对宋太祖赵匡胤的评价如何

要说宋太祖赵筐胤是宋朝的开山鼻祖一点都不不错,文治武功和侠肝义胆和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的明君,在他的治理下,从一个被五代十国頻繁战争推毁成山河破碎、百业凋零朝代很快恢复了蓬勃发展,人口、贸易和农业都全面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平定了内乱,稳定四周边境军冲突风险,建立了对外帮交策略,为后来王安石变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北宋带来了近百年的和平发展机遇,文化、贸易好经济空前繁荣昌盛,重文轻武也给北宋咩亡卖下了伏笔,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和国防缺一不可,虽然赵筐胤杯酒释兵权迎得了善待功臣的美名,但一个富裕的国家并不代表是军事强国,只有经济和军事都?大才能称强国。

宋太祖登基后曾在皇宫发现周世宗的幼子,群臣劝他杀死婴儿,他是如何处置的

赵匡胤并没有杀掉这个婴儿,反而将他送给了大将潘美收养。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后,被部下拥立为帝,而赵匡胤的旧主,也就是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国号为宋。

在赵匡胤登基后,对于原后周的皇室成员逐一进行了处置,周恭帝柴宗训被降封为郑王,不久后与其母符太后迁往房州,并在开宝六年去世,年仅21岁,

除了柴宗训之外,周世宗柴荣还有一个幼子尚在人世,这个孩子被赵匡胤在皇宫中发现后,身旁的大臣们本着斩草除根的原则,都力劝赵匡胤杀掉这个婴儿。

但最终,赵匡胤拒绝了大臣们的要求,不仅没有杀掉周世宗的幼子,反而将其送给了大将潘美,由他进行收养,终赵匡胤一生,再没有过问过这个孩子的情况。

一般来说,在古代新王朝建立后,对于前朝皇室成员,大多数都会赶尽杀绝,以免后患无穷,但赵匡胤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留周世宗幼子性命,还安排人进行收养,赵匡胤此举究竟是何用意?作为周世宗的血脉,这个孩子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

赵匡胤在宫中发现周世宗幼子一事,记载在北宋文人王巩所著的《随手杂录》中。

赵匡胤在登基后,周恭帝柴宗训等人均搬离了皇宫,搬到了附近的天清寺居住,赵匡胤成了皇宫的主人,在大臣的簇拥下,赵匡胤来到了皇宫,准备看一看他的新家。

到了皇宫之后,还没来得及搬走的宫女们列成两排,以迎接新皇帝的到来,扫视一圈后,赵匡胤发现在队伍的末端,有一个宫女抱着一个婴儿。

赵匡胤对此十分的好奇,便问周围的大臣,宫女怀中所抱婴儿是谁?怎么会在皇宫里出现?

谋臣范质上前一步回禀道,这个婴儿,是周世宗柴荣的幼子。

周世宗柴荣是赵匡胤的旧主,早在他刚当上后周时,就十分欣赏赵匡胤,并将其擢升为禁军统领,之后赵匡胤随柴荣攻打北汉,表现十分英勇,多次救柴荣于危难当中,这就更让柴荣对他看重。

之后,赵匡胤官运一路亨通,短短五年,就做到了忠武军节度使这个位置,可以说,柴荣对赵匡胤着实不薄。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北伐契丹,赵匡胤随行,在归途中,柴荣得到一个皮口袋,打开后里面有块木板,上书“点检做天子”,这件事,让柴荣十分的郁闷。

点检是后周的一个官职,全称为殿前都点检,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皇宫大内的安保工作,手下掌握着万余精兵,这个职位,关系到皇帝本人的人身安全,所以,一般都由亲信担任。

当时担任殿前都点检的,是柴荣的妹夫张永德,虽说是亲戚,但并不代表柴荣对他没什么戒心,尤其是在捡到这块牌子后,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在回到京师后,柴荣就找了个借口,把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一职给下了。

但该职位关系重大,不能长期空缺,在深思熟虑后,柴荣叫来了赵匡胤,委任他为新的殿前都点检。

此事之后,柴荣很快病重,不久便驾崩,其长子柴宗训登上皇位,是为周恭帝,当时柴宗训只有七岁,因其年幼,朝政则有符太后以及一帮老臣搭理。

在周恭帝登基的次年,也就是显德七年,有人传闻说契丹要大举入侵,符太后与周恭帝慌做一团,最终,在大臣的推举下,赵匡胤挂帅,率军出征,但在大军行至陈桥时,发生了著名的“黄袍加身”事件,赵匡胤带兵返回,周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成了天子。

若是柴荣知道,当年那块木板上所说的“点检”指的是赵匡胤,不知道他会做何感想?

而此时此刻,听闻范质说这个孩子是周世宗的幼子时,赵匡胤的反应十分奇怪,沉吟半天,都没有说一句话,当时在他身旁的,除了范质以外,还有赵普、潘美等人,想了半天,赵匡胤转头看向了赵普。

赵普是赵匡胤的军师,陈桥兵变中,赵普居功甚伟,因为他向来足智多谋,因此,赵匡胤看着他的意思就是,眼前的这个孩子,该怎么办?

赵普当然明白赵匡胤的意思,当下几乎是没有犹豫,便脱口而出“去之!”

去之,就是杀掉的意思,赵普这样的做法,从某种角度来讲,确实是很正确的,斩草除根的道理,所有人都明白,只不过赵普将这句话说出来而已。

一旁的范质,看到赵普如此回答,也跟着附和,但站在最后的大将潘美,却一言不发。

赵匡胤对于潘美的沉默,也是看到了眼里,直接点名潘美,问他该如何处理。

潘美支支吾吾半天,才说道:“我曾经与陛下(指赵匡胤)同为世宗皇帝的臣子,如果现在我劝陛下杀掉这个孩子,那么就是对不起世宗;但如果我劝陛下放过这个孩子,那么就会招致陛下对我的怀疑,所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潘美

听闻潘美的回答,赵匡胤也是哈哈一笑,说道:“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现在已经夺了周世宗的皇位,如果再杀他的儿子,他赵匡胤也不忍心啊,换而言之,就是赵匡胤决定不杀这个孩子了。

但不杀,这个孩子该如何处置呢?总不能任由他长大,日后成为隐患怎么办?

最终,赵匡胤下令,把这个孩子交给了大将潘美(谁让你刚才话多来着),由其收养,并特意对潘美交代了一句话。

”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赵匡胤

自此,潘美多了一个大侄子,而赵匡胤在此事之后,再也没有过问过这个孩子的情况,而潘美也从没对赵匡胤提起过,仿佛世界上不存在这个孩子一样。

俗话说,凡事有果必有因,赵匡胤的这个举动,并非随意而为,结合他之后的杯酒释兵权等操作,就知道赵匡胤不是一个大脑简单的人,反而是一个极富谋略的一代雄主,而没有杀周世宗的幼子,并安排潘美收养,这一系列的行为,背后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而这些原因,直接关系到赵匡胤的皇位以及大宋江山的稳固与否。

第一个问题,赵匡胤为何不杀周世宗柴荣的幼子?

众所周知,赵匡胤之所以能登上皇位,除了与他本人的谋略英勇之外,更重要的是,和周世宗柴荣分不开,可以说,没有柴荣对赵匡胤的赏识,就没有赵匡胤的今天。

而今,在柴荣死后不久,赵匡胤便“黄袍加身”,年幼的周恭帝和符太后这个妇道人家,根本不是赵匡胤对手,更何况,满朝文武也基本上站在了赵匡胤这一边,这样一来,周恭帝不得不禅让。

禅让之后,赵匡胤对于周恭帝,自然是要优待。

为何?周恭帝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禅让剧”里的男主角,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包括一些反对赵匡胤的势力,因此不能对周恭帝有什么别的想法,只能好好养着,这样才能把这出“禅让”大戏给演下去。

而对于周世宗的幼子,也就是周恭帝的弟弟,是万万杀不得的。

如果赵匡胤杀了这个孩子,那么,就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他所塑造的仁义形象,就会轰然崩坍,而所谓的“禅让”,也会成为一个笑话。

这样一来,那些反对赵匡胤的势力,就会聚拢在活着的周恭帝身边,从而形成对刚刚建立的宋朝极大的威胁。

所以,这个孩子,有不能杀的理由,同时,由于发现这个孩子时,在场不止一人,所以,秘密处理这条路,也被堵死,如此一来,只能放这个孩子一条生路。

但放了之后,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任其自寻出路,他日流落街头,只有两个结果,一是夭折,二是被有心人收养并利用。

这种给未来埋下隐患的事情,赵匡胤是万万不会做的,所以,最稳妥的方法,就是找个值得信任的人收养,这样才能避免节外生枝。

第二个问题,赵匡胤为何选择了潘美?

自然不是因为潘美话多,实际上,赵匡胤选择潘美,是因为潘美是在场的人中,最为稳妥的。

收养周世宗幼子这件事,必须要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那谁是值得赵匡胤信任的人呢?从感情上来讲,应该是他的“义社十兄弟”,但虽说这些人值得信任,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目标太大。

让这些人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孩子,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世人皆知,而赵匡胤要的,是越隐蔽越好,显然这些人不符合标准。

那么在场的范质和赵普可以吗?也不可以,因为他们已经明确表达出要杀这个孩子的意思,难保日后他们会做出一些“意外”,这就与赵匡胤的初衷相违背。

而潘美就是最佳人选。

潘美虽说没有“义社十兄弟”名气大,但他和赵匡胤的交情却很深厚,包括在“陈桥兵变”之后,就是他受赵匡胤的委派,与当时的文官们洽谈,让他们接受新政权,而私底下,赵匡胤经常拉着潘美,两人喝酒聊天,直至深夜。

“太祖无事时,常召潘美禁中议政,或与之纵饮,至令宫女解衣,无复君臣之礼。”

名气不大,不引人瞩目,但关系颇深,值得信任,所以这件事,交给潘美去做最好,也只有这样,既能方便监控,又不至于发生意外,赵匡胤找的这个人选,甚好!

而最绝妙的是,赵匡胤的那句郑重交代,告诉潘美,虽是收养,不能当儿子,而是要当做侄子,理由是周世宗的儿子不可以再当潘美的儿子。

自古以来,收养都是为子,但赵匡胤却创造性地发明了收养为侄子这个说法,是因为他考虑到,自己和潘美都曾经是周世宗的臣子,身为臣子,怎么能收养国君之子为儿子呢?

不得不说,赵匡胤想得真周到,既照顾了周世宗的面子,也解决了问题。

第三个问题,这个孩子的结局如何?

根据史料记载,这个孩子在被潘美收养后,也随了潘姓,改名潘惟吉(一说为潘惟正),在潘美的教育下,他做事勤勤恳恳,且十分懂礼法。

在其长大后,先后担任了天雄军驻泊都监、浔州刺史,并在此期间成家立业。

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宋真宗赵恒遣派潘惟吉出使契丹,在临行前,潘惟吉便染病,但其为了完成使命,谎称没病,之后便抱恙上路,结果走到雄州时,病发身亡。

潘惟吉的后人中,大部分都默默无闻,但在宋仁宗时期,出了一个名将潘夙,但因为其身世的关系,所说有勇有谋,并立下不少战功,但始终没能得到重用,最终郁郁而终。

小结: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在皇宫中发现了宫女所抱的周世宗幼子,在大臣都劝他将这个婴儿杀死,以便斩草除根时,赵匡胤却拒绝了,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杀这个孩子容易,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就会因此倒塌,同时也会让反对势力有了借口,所以,将周世宗的幼子交给了大将潘美收养,而选择潘美的原因则是,潘美的名气小,不会成为目标,同时潘美也值得赵匡胤信任,在这个孩子被收养后,成为了潘美的侄子,他的一生,也因此改变。

历代开国皇帝对功臣都是大开杀戒,为何赵匡胤能够杯酒释兵权

因为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皇位得来并不是一刀一枪打来的,所以当他坐稳江山后,为了防止自己的故事在他人身上重演,在一次酒宴上对拥戴自己的武将杯酒释兵权。以至整个宋朝重文抑武。

为什么宋太祖临死前听她母亲的话传位给他弟弟,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

对于宋太祖传帝位给弟弟赵光义,历史上一直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宋太祖为了保证赵家江山稳定,把帝位传给能人圣君,并有“金匮之盟”佐证。第二种观点认为宋太祖被弟弟害死,赵光义抢夺帝位,有“斧声烛影”佐证。我赞成第一种观点。

【宋朝建立的背景

唐朝末年,藩镇林立,王室衰微,政权旁落。五代时期手中掌握兵权的将领朝为兄弟,暮为君臣。从公元907—959年短短53年之内,共更换了五个朝代,更换了八姓十三君。因为政权更迭,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社会经济衰退。宋太祖在多年的战场厮杀中深刻认识到“枪杆子里出政权”。大宋王朝通过陈桥兵变建国,貌似属于政权和平演变,但是由周恭帝禅让而建立的宋王朝,也是在赵匡胤掌握兵权的前提下完成的。

【宋初大事】

北宋建国初期,摆在宋太祖面前的大事有很多: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巩固赵家政权;完成国家统一,消灭周边敌国势力;收回燕云十六州等等。在这些大事之中,宋太祖最看重的稳定政权。只有存在,才有发展机会。

宋太祖为了防止政权被他人窃取,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他通过“ 杯酒释兵权 ”,解除禁军宿将的兵权。这是从外部采取措施,降低政权被更替危险。从赵家统治者内部考虑,如何保住江山不变色?只有把帝位传给能力强大的能人圣君。

【金匮之盟】

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

原文】:后(宋太祖母杜氏)聪明有智度,尝与上(宋太祖)参决大政。·····疾革(病危),召(赵)普入受遗命。后问上曰:“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上呜咽不能答。·······上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余庆也。”后曰:“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汝与广义皆我所生,汝后当传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谓(赵)普曰:“汝同记吾语,不可违也。”普即就榻前为誓书····上藏其书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解析】公元961年,宋太祖的母亲病危。召见宰相赵普入宫接受遗命。太后聪明有大智慧,曾经给宋太祖提建议治国安邦。太后问宋太祖“你的皇帝怎么得来啊?”宋太祖说“全依靠祖宗及母亲您的恩德才有今天的帝位。”太后说“你说的不对,因为后周让7岁的幼儿当皇帝,群臣不支持他,如果是一个成年人当皇帝,你哪里会有今天做皇帝?你要记住后周孤儿寡母失去帝位的教训,你死之后把帝位传给弟弟广义。能人圣君执政是天下的福气”。宋太祖哭泣磕头说“一定遵守母亲教诲”让赵普记下母亲的话,藏在金柜子里。命可靠的宫人保护起来。这就是历史上的“金匮之盟”。这是宋太祖驾崩后传位给弟弟的一个证据。

还有史书也记载了这件事情。例如《涑水记闻》、《建隆遗事》等。下面是《建隆遗事》记载:

原文】(宋)太祖孝于太后(母亲杜氏),友爱兄弟,旷古未有。万机之暇,召晋王、秦王(他的弟弟赵广义、赵光美),及皇侄子、公主等,共宴太后阁中。酒酣,上白太后曰:“臣百年后传位于晋王(赵广义),令晋王百年后传位于秦王(赵光美)。”后大喜:“吾久有此意而不欲言之,吾欲万世之下,闻一妇人生三子。·····吾不知秦王百年后将付何人?”秦王曰:“愿立南阳王德昭。”······太后又谓上曰:“可与吾呼赵普来,令以今日之约作誓书,与汝兄弟传而收之”。

解析】这个记载更加详细,宋太祖传位给弟弟(宋太宗),宋太宗传位给弟弟秦王赵光美。赵光美再传位给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母亲杜氏高兴的说“天下会赞扬我一个妇人生了三个皇帝啊”。

【反对意见】很多人否定“金匮之盟”。

疑问一,宋太宗为什么在继位时不公布“金匮之盟”?我个人认为,金匮之盟是后来赵普提出来的,时间较晚。原因有,第一,宋太宗的权威不容质疑,没人敢于挑战太宗的帝位,没有必要公开“盟书”。第二,宋太宗有私心,不愿以后传位给弟弟赵光美。他打算传位给儿子。不愿意公开盟书。所以盟书对太宗有利有弊。

疑问二,赵普主动上书宋太宗,公开“盟书”的时间为什么这么晚?我认为“盟书”对宋太宗、赵普是把双刃剑。赵普可以凭借它向宋太宗邀功,博取太宗的欢心求升迁自保。战胜他的政敌卢多逊,夺回自己的宰相大权。另一面,宋太宗想传位给儿子,赵普公开盟书,给皇帝惹麻烦。宋太宗要设法除掉弟弟秦王,除掉侄子赵德昭。历史证明他后来确实设法除掉了盟书上明确的两个接班人。

【太祖、太宗兄弟感情如何】

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

原文】上以晋王光义所居地势高仰,水不能及,庚子,步(行)自左掖门,至其第,遣工为大轮,激金水河注第中,且数临视,促成其役。···尝疾病,····上···亲为灼艾,王觉痛,上亦取艾自炙。····间谓近臣曰:“晋王龙行虎步,且生时有异,必为太平天子,福德非吾所及也”。

解析】太祖亲自为太宗解决府邸用水问题,弟弟病了。亲自为他针灸治疗,还在自己身上试验疼痛与否。可见太祖是个宽厚仁爱的哥哥。还对身边的大臣夸赞弟弟以后是个好皇帝。

总结】我认为宋太祖是同意传位给弟弟宋太宗的。如果他不同意,应该早就明确安排太子继位的事情。太祖死时,儿子赵德昭早已成长。太祖为江山社稷作长久计,传位弟弟。但是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宋太宗改变初心,设法除掉赵廷美,赵德昭两个接班人,是他私心太重所致。直到南宋赵构退位,才把帝位传给太祖一脉的后人。北宋南宋,太祖太宗兄弟两脉各有九位皇帝,也许是天意吧。

宋太祖雪夜访赵普的目的是什么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而与之齐名的就是宋太祖“雪夜访普“了.

为什么皇帝要半夜冒雪去一个大臣家里呢?

因为老赵睡不踏实啊!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后,又经过一通操作一步步将权利集于一身,内政算是逐步稳定下来了,但是地盘还小,当时赵匡胤虽然已经称帝,但不过只是刚平定了原后周境内,即黄河的中下游地区。五代十国留下来的还有北汉,南唐、南平,南汉,吴越,后蜀,北方还有辽国,夏国等大小割据势力。所以当时还是群雄割据,虎狼环伺,若要统一全国,就要制定一个长远计划,先南征还是先北伐,是个问题,于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一人来——赵普!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雪夜访普”。

为什么是赵普呢?国为彼老赵信任此老赵啊!

而赵匡胤之所以信任赵普,是因为赵普不但有运筹帷幄、把控全局的能力,还有很好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此人虽然读书不多,不是个地道的读书人,但其著名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可也不是盖的!在帮助赵匡胤称帝的过程中居功至伟,头功就是参与策划了“陈桥兵变”,尔后“禅让文书”、“黄袍加身”,再后“杯酒释兵权”等,都是此人精心策划的!说到这儿应该明白赵匡胤为什么如此信任这个赵普了吧,并且当时的赵匡胤刚称帝不久,还是比较平易近人的,喜欢微服私访,经常去大臣家串门,去的最多的就是赵普家,整的赵普平时下朝都不敢轻易更换官服!

这天下大雪,可想着皇帝不会来了,就换下官服,不想赵匡胤还是来了,还约了三弟晋王赵光义一起来了,赵普赶紧让老婆炖肉上酒,三人坐定,喝酒吃肉,赵普老婆做陪,就这样君臣三人定下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

后来赵匡胤和赵光义哥俩先后在与赵普商议的路线上平荆南,灭湖南,收后蜀、克南汉、后灭南唐,再后来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北汉,历十九载,终于实现了初步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