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呢?赵光义是不是真杀了赵匡胤_赵匡胤_皇位_后周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呢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虽说抢了柴荣的后周,在后周强盛的国力基础上建立宋朝,但赵匡胤依旧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创者具有超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宽仁大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是个标准的好皇帝。而且他结束了安史之乱后长达200多年的分裂,又开始了一统天下的时代。

前文我们说过,高平之战中周世宗柴荣一马当先,冲入敌军,逆转战场局势,最终大胜北汉。但你不知道柴荣冲出去后紧随其后的便是赵匡胤。时为执掌禁军的赵匡胤稳住周军,一起冲锋。大胜北汉,赵匡胤功不可没,此战后赵匡胤便被任命为殿前都虞侯,领严州刺史。后来赵匡胤跟随柴荣南征北战,立功无数。依靠自己的能力,被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又升为定国军节度使,后改任忠武军节度使。柴荣去世前又任命为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这个官很大,手握重兵。柴荣去世后,七岁的柴宗训继位。赵匡胤再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赵匡胤的官位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但柴荣死了,赵匡胤的偶像死了,赵匡胤不想再给别人打工了。既然唯一一个比自己还优秀的人死了,那他这个优秀男人怎能不坐拥天下呢。

公元960年,赵匡胤派人发布假消息:契丹和北汉发兵南下。赵匡胤领兵迎战,到陈桥驿时,士兵突然兵变,给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披上黄袍,高呼万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是仁慈的,黄袍加身后便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太后和小皇帝不得侵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一般来说抢了别人的皇位必然要斩草除根的,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但赵匡胤却放过了柴氏家族。赵匡胤曾在石碑上刻下留给子孙的遗言,宋朝历任皇帝即位是才能拜读这份遗训。其他人都不得而知石碑上的内容,直到后来金朝打败宋朝时,占领皇宫才发现石碑上刻有三条内容:1、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罪,纵有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2、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3、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jí)之。

所以你看《水浒传》时,柴大官人柴进敢收留各种罪犯,就是因为他是柴荣的后代,有赵匡胤的祖训罩着。这也许是赵匡胤对一手提拔自己的柴荣最合适的补偿。

同时赵匡胤建宋后,对其他几个投降归顺的国家君主:后蜀主孟昶、南汉后主刘伥、荆南国主高继冲、南唐后主李煜也都仁至义尽,给以优待,并享公侯爵位。

赵匡胤的仁慈最佳的体现当然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深知酒桌上面好办事,请来高级军官们一起来喝酒。自己假装喝醉,威胁、利诱双管齐下,让军官们乖乖交出手里的兵权。与汉高祖与明太祖大杀功臣相比,赵匡胤实在是太仁慈了。最终军官们主动兵权,赵匡胤也给了他们优厚的退休金。

虽然赵匡胤没有趁着柴荣打下的丰厚家底收复对中原至关重要的燕云十六州,虽然赵匡胤没有开创出举世闻名的盛世时代,但是他依旧时大宋王朝的缔造者,他以他那完美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

赵光义是不是真杀了赵匡胤

在北宋的历史上,有一件皇家都不愿提起的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那么,赵光义有没有杀死赵匡胤呢?在这里我们不能做肯定回答,我们只能说,赵光义的嫌疑是最大的。

那为什么我们都觉得赵光义的嫌疑是最大的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有杀赵光义的动机和时间。这两个必要的条件他都同时具备。叫人不得不怀疑他。赵匡胤虽然封了赵光义为晋王,但是他却不甘心仅仅是一个晋王,他想要夺得权力,他想做到皇帝的宝位。可是他是赵匡胤的弟弟,皇位并不能顺理成章的传给赵光义。所以说他只有杀死赵匡胤,他才有机会夺得皇位。

我们来看看史书是怎样记载的。有一天晚上,赵匡胤让赵光义召进宫中同他一起喝酒,就仅仅是想喝个酒。这其实也没什么,自己兄弟嘛,喝个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喝完酒后,赵光义没有离开皇宫,而是留了下来,这可不合规矩啊。就在第二天早上,赵匡胤突然驾崩。赵匡胤之前也没有生病什么的,就这样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点顾虑的就驾崩了。赵匡胤死后第二天,赵光义顺利继承了皇位。

从这些巧合和动机来看,赵光义确实像是杀死了赵匡胤,但是我们没有十足的证据,只是凭猜测还不能够完全肯定。按照赵光义的说法那就是,赵匡胤生前就答应了杜太后,死后把皇位给赵光义。其实赵光义继位后,在各个方面也都有了不小的成就,南方地区也被统一的差不多了。

虽然他有很大的嫌疑,但是我们依然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赵匡胤就是赵光义啥的,我们熟知的“烛影斧声”也是来源于野史,所以还有待进一步的发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