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副春联是孟昶写的,那最出彩的春联是那一副?李煜、孟昶、钱俶这三个亡国之君是不是都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的_赵匡胤_春联_宋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孟昶 赵匡胤 春联 宋朝

本文目录

  • 第一副春联是孟昶写的,那最出彩的春联是那一副
  • 李煜、孟昶、钱俶这三个亡国之君是不是都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的
  • 孟昶所作的新年对联
  • 南唐后主李煜、吴越国王钱俶、蜀后主孟昶和宋太祖赵匡胤这四个人是不是被毒死的什么情况
  • 后蜀皇帝降大宋后,启程去开封,为何孟昶到达开封后七天就死了
  • 春联的诞生跟后蜀皇帝孟昶有什么关系

第一副春联是孟昶写的,那最出彩的春联是那一副

最出彩的春联,是全中国人在同一时代使用了十多年的一对红联,左联上联:听毛主席话,右联下联:跟共产党走。横额:革命到底。还有一对旧春联,也是百万众生年年贴的对联:右联上联:和顺满门添百福,左联下联:平安二字值千金。横额:五福临门。

李煜、孟昶、钱俶这三个亡国之君是不是都是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的

宋太宗赵光义,真的是历史上最阴险、城府最深的皇帝。这大兄弟好像一出生就想着耍阴谋诡计。他不擅长打仗,就擅长在背后搞小动作。

哥哥赵匡胤打下了大宋江山,他来了个斧声烛影,就把哥哥弄去跟阎王斗地主了自己一声不吭不顾众人反对地坐上了皇位。

此后南唐后主李煜被关在阁楼上闷闷不乐,写了一首《虞美人》,赵光义一看,这分明就是打算复国啊,所以就把他弄死了。

吴越国的钱俶,本来叫钱弘俶,因为跟赵匡胤的老爸赵弘殷重了一个字,所以就把弘给抹掉了。他倒是乖巧的很,早就纳土归宋。在他投降宋朝十周年的日子里,恰逢60大寿。赵光义派来几个使者陪着钱俶喝酒喝到了半夜,第二天他就挂了。

唯独孟昶的死跟赵光义是没什么关系的。孟昶是后蜀的末代皇帝,公元965年,赵匡胤打下了蜀地,孟昶被扭送到汴京,7天以后便离奇去世。他死的时候,年仅47岁,当时赵光义还没上台。

赵匡胤对李煜不错,赵光义就太可恶了。

赵匡胤算得上是个仁慈之君,这位大哥在夺取天下以后,一个功臣不杀,只剥夺了他们的军权,让他们回家各自成为了富家翁,这在历朝历代是很少见的。

他对李煜其实也是不错的,李煜的南唐被他灭了以后,李煜只好拖家带口前往汴京城,成为了宋朝的俘虏。

太宗即位,始去违命侯,加特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二年,煜自言其贫,诏增给月奉,仍赐钱三百万。太宗尝幸崇文院观书,召煜及刘鋹,令纵观,谓煜曰:“闻卿在江南好读书,此简策多卿之旧物,归朝来颇读书否?“煜顿首谢。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宋史》

赵匡胤封他为违命侯,意思就是他曾经对抗过宋朝,属于忤逆之人。但是因为他昔日也是帝王,所以依旧给他爵位。

赵匡胤在位期间,李煜虽然长期受到监禁,却被好吃好喝地供着。这段时间他也创作了不少诗词,流传到了街头巷尾。

可见赵匡胤对李煜挺不错了,至少给了他相对的自由。而赵光义上台以后,情况就完全转变了。据部分史料记载,赵光义早就垂涎李煜的媳妇儿小周后。

为此赵光义一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把小周后召进宫。李煜只能是垂泪对宫娥,有苦说不出。为此他更加奋笔疾书,写出了若干伤感的词作。

在李煜创作完著名的《虞美人》后,赵光义勃然大怒,他认为李煜这家伙不识抬举,居然有谋反的嫌疑,所以一杯毒酒,将李煜给赐死了。李煜死了以后,小周后也就跟着自尽了。

钱弘俶再卖乖,也逃不过被杀的厄运。

钱弘俶这个吴越国王,一点骨气都没有。当初后周在的时候,钱弘俶就向后周世宗柴荣称臣纳贡,等到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钱弘俶又跑来跟着赵匡胤混。

 雍熙元年,改封汉南国王。四年春,出为武胜军节度,改封南阳国王。俶久被病,诏免入辞。将发,赐玉束带、金唾壶、碗盎等。俶四上表让国王,改封许王。端拱元年春,徙封邓王。会朝廷遣使赐生辰器币,与使者宴饮至幕,有大流星堕正寝前,光烛一庭,是夕暴卒,年六十。---《宋史》

相比较而言,李煜比钱弘俶有骨气得多。至少李煜在面对国破家亡的时候,他是做出过抵抗的,而钱弘俶什么都没有做,只是一味地奉承对方。

  1. 当赵匡胤大军南下的时候,李煜相邀钱弘俶一起奋起抵抗,可钱弘俶居然帮助赵匡胤来对付李煜。结果李煜的南唐被灭了以后,钱弘俶也只能拱手把吴越国送给了赵匡胤。
  2. 说好听点,他这么做是为了吴越国的百姓,说难听点,他这么做就是没骨气。钱弘俶本打算留守自己的吴越国的,可是在前往汴京朝贡的时候,被赵光义给扣下了。
  3. 为了活命,钱弘俶只好把吴越国全境都送给了宋朝。此后钱弘俶再也没有回到过自己的封地,而是在汴京城居住。

他60岁大寿的时候,距离他纳土归宋已经10年了。这天晚上的宴会上,赵光义派来了几位贺寿使者,这帮人陪着钱弘俶喝了很长时间酒,等到华灯初上的时候,钱弘俶便去世了。

呆子都知道,这件事跟赵光义完全脱不了干系,他这么做就是要消灭那些对他皇位有威胁的所有人。

赵光义下手的对象,包括身边的亲人。

这皇位本来不是赵光义的,因为赵匡胤还有两个儿子活在世上,而且都已经成年了,分别是赵德昭和赵德芳。

可是赵光义知道,他这俩侄儿的资历太浅,完全竞争不过他,为此他就抢了皇位,还用金匮之盟作为幌子。

按照金匮之盟的要求,等到赵光义百年之后,应该把皇位再传回给赵德芳或者赵德昭,因此暂时稳住了俩侄儿。关于这一点,赵光义也想了很久,他当然希望把皇位传给自己儿子。

  1. 为此赵德昭和赵德芳一个被赵光义逼着自杀了,一个离奇死亡。这么一来他就高枕无忧了,至少哥哥这一脉暂时他不用担心。
  2. 可是他还有一个弟弟赵廷美,要知道,金匮之盟里杜太后说得清清楚,国家必须要有长君,也就是老成持重的君主。
  3. 显然跟赵廷美比起来,赵光义的儿子就显得太年轻了。为此赵廷美也被赵光义各种贬谪,最终莫名其妙地死去。

这么一来,赵光义所有的障碍物都被清理掉了,他只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了。

哥哥、弟弟、俩侄儿的死,都跟赵光义有说不清楚的关系,基本可以断定,这几个人都是赵光义害死的。他又怎么可能放过李煜、钱弘俶这些外人呢?

总结:赵光义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赵光义辛辛苦苦抢来了皇位,可是他真的不会做皇帝。这家伙一辈子最大的功绩,或许就是灭了北汉。此后打算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被人家大辽打得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经历了雍熙北伐的失败以后,赵光义再也不敢北伐。这也导致宋朝以后的皇帝,全都变得消极惧战。所以说整个宋朝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差的,这都是赵光义开了个好头。

参考资料:《宋史》

孟昶所作的新年对联

孟昶所作的新年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从字面上看,“纳”即“享受”;“余庆”,旧指“先代的遗泽”,《易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联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下联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南唐后主李煜、吴越国王钱俶、蜀后主孟昶和宋太祖赵匡胤这四个人是不是被毒死的什么情况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说起李煜,这句千古名句,不免让人感到一丝丝愁绪。

李煜是词人里面级别最高的——南唐后主。只可惜在亡国后,被赵匡胤押解回开封。976年,被囚禁于开封人李煜。978年,李煜因写下那首亡国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在七月七日自己生日当天,被赐酒毒死。

吴越王钱俶(chu第四声),是吴越王钱镠的孙子。在位三十年,赵匡胤平南时,他按照遗训保安为民,将国土献给了赵匡胤。赵匡胤封他为大元帅,仍为吴越王。

钱俶之死,并不确定是被毒死的。但是他是在六十岁寿诞之日死的,据说,赵匡胤亲自派人前去庆祝的。但是,钱家一直是除了赵家之外的望族,“赵钱孙李”,钱姓排第二,也是指的吴越钱家。

蜀王孟昶(chang第三声),后蜀孟知祥的儿子。孟知祥去世后,孟昶继位。赵匡胤攻打后蜀,孟昶虽尽力抵抗,但也抵不住宋军势大。965年,孟昶投降宋朝,后蜀灭亡。

孟昶虽好大喜功,却促进蜀地农工的发展,深得百姓爱戴,他被押解到开封的路上,蜀地百姓连绵百里跪地想送,据说哭死的就有百人之多。

孟昶之死,有很多说法,有人说他是路上劳顿,到开封七天就病死了。更多的说法是,赵匡胤知道孟昶的夫人花蕊夫人貌美,故意一起接见他们夫妻。结果一看到花蕊夫人,赵匡胤就不能自拔,就下令毒死了孟昶。这里面也应该有演绎的成分吧。

都知道赵匡胤是“黄袍加身”当上的皇帝。但他的死,在历史上是一个迷。多是说“烛光斧影”,公元976年,赵匡胤召见弟弟赵光义喝酒,在宫中共宿,第二天,赵匡胤暴毙。

有说是赵光义毒死了哥哥赵匡胤。但是,并没有证据说明这些。

总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后蜀,南唐,南越这几个割据的小国家,无法抵抗赵匡胤的强大攻势,三位都是亡国之君,心中知味可想而知。历史的潮流就是这样的,赵匡胤怎么也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北宋的灭亡,也同样的凄惨。

后蜀皇帝降大宋后,启程去开封,为何孟昶到达开封后七天就死了

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两人皇帝用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他们所消灭的政权的末代皇帝,绝大部分都是昏君庸主,比如北汉刘承祐,南汉刘鋹,南唐李煜等,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大部分得到了赵匡胤和赵光义的优待(刘鋹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可以说是五代中难得的明君、仁君,所以在他投降宋朝之后并抵达开封之后仅仅七天,便不明不白地突然离世了,此人便是后蜀末代皇帝孟昶。

孟昶是后蜀的第二任皇帝,他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二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不久便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全国策略,在消灭了荆南和武平之后,他便将矛头对准了富庶的后蜀。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赵匡胤派大将王全斌帅军三万南下,大宋军队的此次出征出奇得顺利——消灭后蜀政权仅仅用了六十六天时间!

孟昶出降之后,北宋军队便奉命押解他北上汴京,但是途中却出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万民拥道,哭声动地,昶以袂掩面而哭。自二江至眉州,沿路百姓恸绝者数百人”(北宋张唐英著《《蜀梼杌》),也就是说,有上万名后蜀遗民冒着杀头的危险,自发前往孟昶北上路线上给他送行,他们对皇帝被俘而痛心疾首,甚至有数百人因过分悲伤而晕厥。

从百姓送行一事上来看,孟昶虽然亡国了,但是他至少是一个深得民心的末代皇帝。北宋灭后蜀之战虽然只持续了六十六天,但是后来却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来平定叛乱,因为孟昶投降之后不久,王全斌便下令处死了两万七千名后蜀降兵(甲辰,遣皇城使窦思俨迎劳孟昶……庚申,王全斌杀蜀降兵二万七千人于成都),同月,后蜀爆发了大起义(是月,两川贼群起,先锋都指挥使高彦晖死之,诏所在攻讨)。而孟昶地道汴京之后,赵匡胤便派弟弟开封府尹赵光义接待他,随后又亲自在崇元殿接见,但仅仅七天之后,孟昶就离奇去世了(乙亥,遣开封尹光义劳孟昶于玉津园。丙戌,见孟昶于崇元殿,宴昶等于大明殿。壬辰,宴孟昶及其子弟于大明殿。六月甲辰,以孟昶为中书令、秦国公,昶子弟诸臣锡爵有差。庚戌,孟昶薨。秋七月壬辰,追封孟昶为楚王),史上中没有关于他死因的任何记载。

在现存的《五代史》及《宋史》等正史中,孟昶都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比如《宋史》中说“西川孟昶赋敛无度”,并且亲佞臣,远贤臣。但是后蜀建国三十三年中有三十二年半的时间是孟昶在执政——高祖孟知祥仅仅在位半年时间便驾崩了。孟昶留在史书中的事例不多,但是有十六个字却在以后的一千多年时间中被刻石立在全国所有的衙门口,它就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十六个字即后世所说的《戒石铭》。

从孟昶的得民心以及他的《戒石铭》来看,他应该不至于是一个暴虐百姓的昏君,并且,他在位期间后蜀几乎没有爆发过叛乱,而宋朝管辖后蜀之后却先是爆发了全师雄领导的持续两年多的叛乱,又爆发了王小波等人领导的持续三年多的叛乱。这两场动乱,在整个北宋历史上来看都是空前绝后的,这也正印证了孟昶不至于是后世所说的昏君。

春联的诞生跟后蜀皇帝孟昶有什么关系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很多家庭都在准备春联,方便一点的超市里有印刷品春联,格调高的,会请人来写几副春联。当然很多人会觉得平时工作很忙,手机刷头条、刷抖音都来不及,根本顾不上春联啊,那你就错了!再苦、再累、再烦躁,也别忘记过年时在家门口贴一幅春联,因为中国春联的发明者后蜀皇帝孟昶就是亡国前的最后一个春节,顶着国败家亡的巨大压力,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

时间回到公元公元964年,这时北宋赵匡胤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孟昶的后蜀帝国摇摇欲坠,game over已经进入倒计时,就在亡国前的那个春节,孟昶突然心血来潮,将周代以来盛行的新春桃符进行了改进,写下了春联史上的开山之作: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因为过去的桃符就是在木板上刻着门神的名字,形式单一,而春联就不一样了,给人无穷无尽的创作空间,所以春联很快就C位出道,成为五代至今的爆款产品。

最后说一句:亡国之君还努力发明了春联,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写(买)春联呢!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头号号:硬核发布者,内容很硬,也很搞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