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程婴(搜孤救孤的典故)_晋国_孤儿_忠义

本文目录

  • 搜孤救孤的典故
  • 忠义背后隐藏人性的冷酷与惨烈,赵氏孤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搜孤救孤的典故

搜孤救孤的典故:

晋灵公无道,荼害百姓。赵盾劝谏不听;奸臣屠岸贾残害赵盾全家。赵媳庄姬公主避入宫中,产生一子,由赵门客程婴乔装救出。屠岸贾闻公主产子,进宫搜孤不得,下令十日内若不献出婴儿,即将国中与孤儿同庚的婴儿均杀死。程乃与公孙柞臼计议,程婴舍子,公孙舍身,救出孤儿。后孤儿成人,魏绛回朝,怒打程婴。程述真情, 回府绘图,告知孤儿过去情景。孤儿遂与魏锋等,计诛屠岸贾报仇。

忠义背后隐藏人性的冷酷与惨烈,赵氏孤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感谢邀请。赵氏孤儿(来源于剧本,基本史实尊重历史)讲的是在战国末期晋国的赵武忍辱负重20年,最后杀掉仇人为家族报仇的复仇故事。

下面我们从4个人物、3个细节、2个真相,1个道理这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再次强调一下故事来源于剧本,尊重基本事实,但略有夸张)

故事中主要涉及的人物有4个:赵盾,赵武,程婴,屠岸贾

赵盾:原晋国的大臣,执掌晋国20余年。甚至达到了任意废立国君的程度,一手遮天。

赵武:赵盾的孙子,自小家人被杀光。被屠岸贾养大成人,是屠岸贾的义子。

屠岸贾:晋国大臣,奉君命屠杀赵盾一家300余口,后来将赵盾的孙子赵武养大成人,但被赵武所杀。

程婴:原为赵盾谋士,后来在赵盾灭家时携赵武逃跑,最后在赵武成人后告知历史真相。

故事中涉及到的三个细节:

1.赵盾并非忠臣,在其当政时,把握朝政,一手遮天,置国君于不顾,甚至插手国君废立。

2.屠岸贾是反面人物,他杀了赵盾一家300多口。与赵家有血海深仇,后来屠岸贾把赵武养大成人,养了他20年

3.程樱为了保护婴儿赵武,狸猫换太子,用自己的孩子代替了赵武去死。

故事中的两个真相

1.屠岸贾杀赵盾一家300余口,是奉了君命。

2.程婴为了保护赵武而牺牲的那个婴儿,并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买来的一个孩子。

故事中讲述了一个道理:

家仇不可忘,但养育之恩就能忘吗?赵武在向屠岸贾动刀子的时候,就没想想屠岸贾这20年来的养育之恩吗?

故事讲完了。赵氏孤儿里面实际上不含什么忠义的道理。屠岸贾奉命灭了赵盾一家,赵武作为唯一的遗腹子,又亲手杀了养育他20年的仇人屠岸贾。没有谁对,也没有谁错。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国仇,什么叫家恨,什么叫养育之恩不如生身之恩罢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