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抗如果和羊祜子死磕到底,会不会成全一段战史佳话?羊祜和陆抗怎么回事儿_晋国_吴国_东吴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陆抗 羊祜 晋国 吴国 东吴

陆抗如果和羊祜子死磕到底,会不会成全一段战史佳话

1、肯定不会了,这个时候的情况是陆抗是吴国著名的大将,用兵如神,多次击败晋国的入侵,但是由于国家实力下降,朝廷昏暗不堪,比起晋国来说实力要相差很多,所以军事战略以守为主;这边的羊祜则是认识到在军事指挥方面晋国没有能胜过陆抗的,他自己也做了努力,也是不能打败陆抗,但是晋国的国力明显比吴国好的多,于是他就采用了这种相持的对策,在等待吴国唯一有威胁的战将陆抗的老去,这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2、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逊次子,孙策外孙。年二十丧父,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死后不久吴国为晋所灭。3、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娶夏侯霸之女为妻。曾拒绝曹爽和司马昭的多次征辟,后为朝廷公车征拜。司马昭建五等爵制时以功封为钜平子,与荀勖共掌机密。晋代魏后司马炎有吞吴之心,乃命羊祜坐镇襄阳,都督荆州诸军事。在之后的十年里,羊祜屯田兴学,以德怀柔,深得军民之心;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做好了伐吴的军事和物质准备,并在吴将陆抗去世后上表奏请伐吴,却遭到众大臣的反对。咸宁四年(278),羊祜抱病回洛阳,同年十一月病故,并在临终前举荐杜预自代。

羊祜和陆抗怎么回事儿

羊祜和陆抗之间的交集就是西晋与东吴交战的时候,羊祜是西晋的大将,而陆抗是东吴的大将。在西陵战役后,羊祜和陆抗都是本国在荆州的最高指挥官,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开始停止战争,将重点放在了心理战上。

羊祜和陆抗这样的相处模式,让边境地区显得非常平静,百姓们也免受战乱之苦。但是当时东吴掌权的孙皓却不这样认为,一直要陆抗加紧攻打羊祜。陆抗与他讲了许多道理,孙皓都听不进去,朝中也没有什么大臣站在陆抗这一边。终于在两年后,陆抗病逝了,东吴失去了最后的支柱,羊祜也失去了一个可敬的对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