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跳梁的故事(小丑跳梁出自:《宋史·张景宪传》)_小丑跳梁_皇上_宋史

小丑跳梁的故事

小丑跳梁的故事(小丑跳梁出自:《宋史·张景宪传》)

宋代的张景宪是河南人,曾做过淮南的转运副使。当时在山阳那个地方有一个叫郑昉的官员,***,常是想方设法搜刮民脂民膏,自家屯积了成千上万的财富,他的很多亲戚都是达官要人,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在当地骄横霸道,为非作歹。对此,老百姓很是愤恨,但又难以申冤报仇,只好把怨气深深地埋在心里。

张景宪为人正直,嫉恶如仇。他上任后不久,便将惩治贪官郑昉的案子列为首先要办的大案,经过周密的查实,终于将郑昉法办,将他流放到岭外。听到郑昉受到法办的消息,其他一些平时经常抢占、搜刮老百姓财物的官员一个个心惊肉跳,纷纷逃得远远的。

后来,张景宪因做官颇有政绩,被提升做了户部副使,经常到边疆地区巡视,处理一些边防事务,对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情很是了解,对那些想侵占、攻打宋朝城池的外族人也是了如指掌。

元丰初年,张景宪做了河阳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个时候,正好是朝廷要出兵去抵制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入侵,张景宪特地前去给皇上进言。他说:“那些骚扰边关的外族人,都是些跳梁小丑。但他们的老巢地处偏僻、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假如皇上下命令调动大军前去攻打,路途遥远不说,万一供应部队的粮草给养跟不上,就会影响军心,士气败落,部队将陷于重重围困之中,那样反而对我们不利。”皇上听了张景宪的话,思前想后,觉得张景宪的分析入情入理,于是说:“你说的话非常有道理,但朝廷也是没有办法啊,出兵前去征讨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否则更将不堪设想。”听了皇上的话,张景宪便没再说什么。

张景宪在宋仁宗执政时做部使者,当时法律比较宽松,可张景宪却坚持严明法律、整治贪赃枉法者。等到了熙宁年间,法律严峻,张景宪管理国家、查处违法案件反而从宽,在新法颁布施行之前,没有向皇上弹劾一人。做官秉公执法,不畏强权,平时不是为了国家的事是从不到权贵之家去拜访、结交的,这就是张景宪。

后来,成语“小丑跳梁”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小人兴风作浪。

小丑跳梁出自:《宋史·张景宪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