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太守赵祯的简介?宋仁宗赵祯_在位_宋朝_皇帝

夔州太守赵祯的简介

赵惇,赵祯是宋仁宗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禅位,赵惇登基为帝,改元绍熙。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或“光宗内禅”。庆元六年(1200年)九月十七日,因病崩于寿康宫,在位5年,终年54岁,葬会稽永崇陵。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上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赵祯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至明道二年(1033年)始亲政。在位期间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最终于庆历四年(1044年)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朝趁机重兵压境,迫宋朝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任用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改善政局,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五十四岁。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赵祯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善书法,尤擅飞白书。有《御制集》一百卷。《全宋诗》录其诗。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