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廖静文_徐悲鸿_浏阳_我想

刘正初

今年4月7日,是廖静文诞辰一百周年。清明前夕,我们从浏阳千里迢迢赶到北京,在八宝山祭扫了徐悲鸿、廖静文合葬墓之后,又赶到西山脚下参观廖静文故居“静庐”。2015年6月16日晚上7时03分,廖静文在这里溘然长逝。在她逝世之后,静庐仍按廖静文生前居住的样子布置,这里的一桌一椅,一纸一字,都散发着幽幽的思念。

室外是一个长满树木的小院落。小院落的一隅,有一块长方形的照壁,照壁上镶嵌一幅瓷砖烧制的山水画。据说是徐悲鸿故里江苏省宜兴市的一位画家手绘之后烧制而成。瓷画上有廖静文的手迹:“九曲浏河,一往情深。”

1923年4月7日,廖静文出生在浏阳社港廖家洞,在这里生活了六年。据廖静文回忆,她6岁(1929年)时随父母举家迁往了长沙,从此离开故乡,踏上了漫长的异乡之旅……

传说徐悲鸿与廖静文约定那年除夕结婚。徐悲鸿风尘仆仆从长沙步行来到社港,走到深更半夜才走到廖家洞,当晚与廖静文结为夫妻,廖家老屋内外红灯高挂,鞭炮齐鸣……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19岁的廖静文从长沙到当时的湖南省会耒阳报考大学,因为错过了报名时间,辗转来到桂林,这时重庆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在桂林为徐悲鸿先生招录一位图书管理员,廖静文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得到了徐悲鸿的亲自面试,自此结识。

廖静文与徐悲鸿的恋爱遭到了父亲和姐姐的反对。廖静文11岁丧母,在家庭的变故中长大。照她自己的说法:“内向、自卑、抑郁成了我的性格。”廖静文为了逃避徐悲鸿的爱情,跑到贵阳读大学的姐姐那里。徐悲鸿多次转车,从重庆赶到贵阳,在黑夜、雨水、泥泞和寒风中步行四十华里,除夕之夜的十二点找到了廖静文的寓所。他们围炉烤火,坐了一个晚上,迎接新年的到来。

1946年的早春,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那年,廖静文23岁,徐悲鸿51岁。

徐悲鸿是一个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死的人,做好他的妻子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1953年9月26日凌晨2时52分,徐悲鸿先生因脑溢血症复发,与世长辞,年仅59岁。留下30岁的妻子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此时此刻,廖静文把家里的钥匙送到文化部部长沈雁冰手中,请他派人到家里把徐悲鸿所有的画作和收藏全部清点出来,都交给国家保存。廖静文曾经向到访的浏阳老乡解释过她的捐赠行为:“我把他的那些画作捐给国家,我没有据为己有。我想,这是湖南人的性格,更是浏阳人的性格。当时我想,我爱的是悲鸿,他没有了,我需要这些东西干嘛呢?”

展开全文

因徐悲鸿的突然离世,她与徐悲鸿先生的婚姻生活在第七年戛然而止。从1957年起,廖静文终身担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这也许是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她撰写的长篇传记《徐悲鸿一生》发行了60余万册,情文并茂,催人泪下,并被翻译成法文、英文、日文、捷克文等国文字,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

走得再远,廖静文仍然心系家乡。她多次提起“是家乡的大山让我性格坚强”。她在为浏阳廖氏新修族谱所作的序言中写道:“我爱浏阳。社港廖家洞那山那水那人,与我生命相连。每一次回乡祭祖扫墓省亲访友,一次次总是难舍难分……”

2006年12月,廖静文带着儿子再回故里。在霏霏细雨中来到父母坟前,她肃立着,泣不成声:“这是我第一次来为父母亲扫墓。我来向爸爸妈妈请罪了!女儿不孝了!”父亲在1959年的离世,母亲在她11岁时就离开人间。她离开故乡几十个春秋,走过了风光且孤独的一生。

2012年10月3日,90高龄的廖静文生前最后一次回到故乡。看到廖家老屋的大部分建筑被毁了,自己小时候玩耍的池塘和老井也败落了,她喃喃自语:“山矮了,树没了……”坐在自己出生的房子里,她画了一座山,一口井。山,可能是象征故乡;而井,应该就是“家”吧。午餐时,她吃了一片乡亲们给她做的腊肉。阳光透过瓦片斜照到房屋里,她再一次流出了眼泪……一座两百多年历史的老屋,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也见证了一个女孩子从襁褓中走向暮年。

廖静文走完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享年92岁。她曾经说过:“如果地下真能相见,我会靠在他的胸脯上,跟他说这几十年我是怎么过的,我要把我的思念都告诉他。”她与徐悲鸿合葬在八宝山上,我相信他们一定在地下相见了。

廖静文逝世的第二年,徐悲鸿廖静文伉俪艺术人生回顾展在浏阳文庙举行,徐悲鸿的真迹第一次在廖静文故里展出;第四届欧阳予倩艺术节,北京曲剧《徐悲鸿与廖静文》来到浏阳演出,徐悲鸿廖静文的爱情故事再现在浏阳的舞台上。廖静文“魂兮归来”,我想,作为浏阳的姑爷徐悲鸿也一定会随廖静文来浏阳做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