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薇:我不和徐悲鸿复合,离婚要一百幅画_徐悲鸿_两人_分居

蒋碧微原名蒋棠珍,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复旦大学的国文教师。

1917年,二十三岁的徐悲鸿上门拜谒,对十八岁的蒋棠珍一见钟情。

因为蒋棠珍的名字有“棠”字,徐悲鸿就送她一幅海棠画作。

徐悲鸿俊朗清瘦,才华横溢,蒋棠珍也很喜欢他,只是她早在十三岁时就与他人有了婚约,心里满满都是“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心酸。

蒋棠珍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留下一封信后就与徐悲鸿远走东京。

女儿和男人私奔,这样的脸蒋家丢不起,于是对外宣称蒋棠珍因病去世了,还举行了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

蒋棠珍这个名字随着棺材入土一起被厚厚的黄土掩盖,徐悲鸿为蒋棠珍取了一个新名字叫“蒋碧微”。

展开全文

生活虽然清苦,好在有感情的温润:蒋碧微曾为了给徐悲鸿买一块流行的怀抱可以半个月不吃晚饭;徐悲鸿则打了两枚水晶戒指,一枚上刻着“悲鸿”,一枚上刻着“碧微”,他将刻着“碧微”的戒指戴在手上,四处炫耀:“ 这是我未来太太的名字。 ”

在徐悲鸿进修的时候,蒋碧微也不断地修缮自己,学习法语、学习社交礼仪,夫妻俩成了别人口中的“璧人”。

清寒皆成为往事,夫妻的感情却大不如从前。

蒋碧微慢慢发现徐悲鸿的冷漠和自私:

家里进了强盗,强盗还开了枪,听到枪声的徐悲鸿根本不管老母妻子小儿,第一反应是自己跑去躲了起来。

徐悲鸿带着两个孩子出门,坐火车时给自己买了二等座,却给两个孩子和佣人买了三等票,被蒋碧微质问还辩解是为了省钱,蒋碧微面上轻笑,心里的活动是,那你怎么不把自己的座位也换成三等的,不更省钱?

徐悲鸿和蒋碧微去看戏,因为男女的座位不在同一层,看完戏后徐悲鸿完全把蒋碧微给忘了,和友人说说笑笑先离场。

而徐悲鸿也嫌弃蒋碧微的强势与挑剔。

1930年,蒋碧微回家奔丧期间收到了徐悲鸿的来信,信中写道:“ 你赶紧回来,不然我要爱上别人了。 ”

是的,徐悲鸿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孙多慈,他把孙多慈的赠予的红豆镶金做成了戒指,刻上“慈悲”二字,用它把刻有“碧微”的戒指换下。

1934年,两人分居。

后来徐悲鸿还登报申明,大致内容是 他和蒋碧微已经分居,今后互不干涉。

在法国蒋碧微还是徐悲鸿的爱妻时,她有一名狂热的追求者——张道潘。

作为与徐悲鸿称兄道弟的张道潘,曾偷偷写信给嫂子蒋碧微表白:“ 你不必问她是谁,也无须想她是谁,如果你对我的问题觉得有兴趣,请你加以思考,并且请你指教,解答和安慰:以你心里的猜度,假如我拿出英雄气概,去向她说:我爱你。她会怎么样?假如我直接去问她:我爱你,你爱我不爱?她又会如何回答我? ”

对于张道潘的表白蒋碧微没有回应,两人断了联系。

直到1937年,张道潘听说蒋碧微和徐悲鸿分居的消息,他又出现了。

此时的张道潘已有妻儿,可蒋碧微还是做了他的情妇。

曾经将她弃之如履,现在被别人甩了又来求她复合,这不把她当垫脚石吗?蒋碧微决绝表示: 我不和徐悲鸿复合。

就这样,两人保留着夫妻的名分,却没有半点夫妻的情义。

1943年,徐悲鸿与廖静文相恋,又再次登报发了与蒋碧微的分居声明,并提出要和蒋碧微离婚。

要说蒋碧微绝对是个聪明的女子,她的晚年正是靠着卖徐悲鸿的画作换钱把日子过得潇洒自在的。

第二任妻子廖静文和蒋碧微都写过关于徐悲鸿的回忆录,两人笔下的徐悲鸿天差地别,而且对于徐悲鸿的死因她们也是各有各的说法。

廖静文: 徐悲鸿的死跟终日作画供养蒋碧微有关。

蒋碧微: 徐悲鸿1943年检查出肾病,医生说他最多再活十年,而徐悲鸿是1953年去世的,刚好十年。

谁是谁非就不表态了,有兴趣的可以找《徐悲鸿一生》和《我与悲鸿》读一读。

注:图片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