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史上最悲壮的阅兵:德军已兵临城下,斯大林为何不怕被一锅端_阅兵_斯大林_德军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属于哪一个年龄层次,相信阅兵仪式是每一个人都十分关注的。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苏联在1941年的一场阅兵仪式。这是历史上最大胆,也是最悲壮的一次阅兵,尽管时间很短,也没有鲜花彩带,但是这次阅兵在历史上还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1年的11月7日,当时德国军队已经兵临城下,苏联军队不敌德军的铁蹄,被打得节节败退,但是苏联依然决定在这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举行这场阅兵仪式。当时德军与苏军实力悬殊太大,德军的193万兵力、14000门大炮、1800辆坦克和1400架飞机对阵苏军的125万兵力、8000门大炮、800辆坦克和700架飞机 。

实力悬殊之大,似乎让这场对峙已经失去了孰胜孰负的悬念,大家都认为苏军必然不敌德军。这个时候,全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苏联。莫斯科还能守到什么时候?斯大林还能往哪里退呢?

面对世界各国的疑问,然而斯大林却给出了一个强硬的答复,那就是死战!也是为了表明这个坚决的态度,斯大林决定在11月7日这天,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24年前的这一天,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斯大林此举是要向全军战士展示自己的决心,向世界人民展示苏联的坚定。

展开全文

阅兵本就是一件大型的活动,而斯大林将阅兵选择在德军兵临城下的当时,在别人看来,无论如何都应该说是一件疯狂的行动。如果在阅兵仪式进行的过程中,德军趁机发起了进攻,这无疑将对苏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那么斯大林是如何考虑的?难道他没有想到这一点?

其实,关于这一点,苏军几位将军早就有了打算。朱可夫大将认为当时苏联天气寒冷,德军不会发起进攻。而且当时莫斯科的上空早就火力密集,只要德军进犯,哪怕就是对撞战机,也不会让德军飞机进入红场。有了如此决心,苏军还有什么畏惧呢?

阅兵当天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苏军战士全副武装,来到了阅兵仪式的现场。斯大林对着他的战士们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他讲述了敌人并没有那么可怕,讲述了自己必胜的信念,也告诉大家,全世界都在看着他们,最勇敢的战士们,不要辜负使命!

演讲结束之后,阅兵仪式正式开始。苏军大将阿尔捷米耶夫与布琼尼骑马检阅了他们斗志昂扬的部队。在大雪中战士们眼神坚定,义无反顾。他们的武器中装满了弹药,以备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他们知道,下一刻他们就要奔赴战场,很可能就此与自己的家人生死两别。但是为了国家,为了自由,为了荣誉,为了尊严,他们有必死的决心,不惧一战。

这场阅兵仪式仅仅持续了25分钟,现场没有鲜花掌声,但却充满悲壮的气氛。通过这场阅兵仪式,苏军向世界展示了他们信念与视死如归的坚定。而德军方面当他果然没有主动发起进攻,实际上希特勒是在收音机里知道了这场阅兵仪式。当时他十分恼怒,立即命令冯·博克元帅展开行动,轰炸莫斯科红场。可是当德军刚刚到达莫斯科上空时就遭到了苏军的阻击。这场袭击没有成功。

一个月后,苏军在冰天雪地中开始反攻。50万德军被全部歼灭,而这场阅兵仪式也成为二战最大胆的阅兵仪式,永载史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