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曾赠给林徽因一首诗,短短3句,却道破徐志摩与林徽因结局_泰戈尔_林徽因_自己的

词有两种大体上的分类,一种是豪放派,一种是婉约派。前者常常与建功立业搭边,后者常常与离愁别绪有关。而在民国时期,人们创作出来的文字也是如此,一种是关心着国家,一种是关心着自我,而徐志摩显然是第二位,他的爱情诗是一绝,因为他本就是一个多情的人,短暂年华里的几段爱情常常被后人提及。

他的妻子是张幼仪,但是他第一个喜欢的人却是林徽因。1921年,16岁的林徽因跟着父亲在欧洲游玩,遇到了当时已经成婚的徐志摩,后者作为一个多情诗人,在与林徽因的接触中,被这个女子深深吸引住了。这时候的他将一切都抛之脑后,忘记了他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忘记了他是一个女子的妻子。他为林徽因写下无数诗篇,只是为了歌颂少女的才华与美丽。

只不过,那时候的林徽因还小,不愿意与一个成婚的男子有所牵扯,她叫父亲帮忙拒绝徐志摩,但是此时的徐志摩似乎陷入了疯魔之中,他不惜伤害另一个女人,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只不过他的目的始终没有达到,因为此时的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陷入了爱情之中。

这段三角恋一时在民国文学界流传,就连来访华的泰戈尔也从中看出了苗头。

1924年,已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在梁启超和蔡元培的邀请下,决定来中国看一看。这一消息令中国的文学界大为吃惊,等泰戈尔乘坐的轮船到了上海时,迎接他的有林徽因和她的父亲、有胡适、徐志摩也有梁启超和他的儿子梁思成。

展开全文

在这一批接待团中,梁思成并未全程陪伴,而林徽因和徐志摩这一对感情破裂的情侣之间还是有些许微妙,毕竟徐志摩这时还不愿意放弃林徽因。泰戈尔在这对年轻男女的陪伴下,既体会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也感受到了她们俩之间凝滞又跳动着爱意的气氛。

在当时,只要林徽因出现,徐志摩便喜形于色,而梁思成一出现,徐志摩便推推搡搡不愿前来,即便来了也彷如蔫掉的茄子一般。

因而,泰戈尔在临走前,给林徽因送上了一首诗“蔚蓝的天空俯瞰/苍翠的森林/他们中间吹过一阵喟叹的清风”,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三句,却道破了徐志摩的结局。

徐志摩、林徽因不就是天空和森林吗?在这首诗中,徐志摩被比喻为蔚蓝的天空,因为他敢于追求爱情,而林徽因则是森林,因为她脚踏实地,而天空与森林之间有的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预示着这对年轻的男女将永远相望不相依,至于那缕清风,就是是泰戈尔自己还是梁思成,我们便不得而知了。

事实上,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结局本就和泰戈尔诗中写的那般,他们在这次别离后的第四年才再度相遇,而这时候林徽因早已和梁思成成为了神仙眷侣,而徐志摩和陆小曼也在吵吵闹闹中演绎着他们的爱情。

只不过,多情才子的命运最终还是令人惋惜的,他在1931年冬天坐着飞机去到了天国,而梁思成听说了此事后赶到现场处理后事,他还捡了一块飞机残骸交给自己的妻子。在徐志摩去世后,林徽因专门为他写了一首悼亡诗,来怀念这个诗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