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三国是指哪三国?三国演义武将排名前50名,要理由,100名最好啦_兵力_魏国_蜀汉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三国 兵力 魏国 蜀汉

本文目录

  • 三国演义中三国是指哪三国
  • 三国演义武将排名前50名,要理由,100名最好啦
  • 如何更好了解三国
  • 三国前一百名武将
  • 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
  • 三国时期为什么被称为“三国”
  • 三国时,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情况如何
  • 三国类的游戏,哪个最好
  • 三国是怎样统一的
  • 三国这段历史,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三国演义中三国是指哪三国

三国鼎立,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

  • 魏国:三国时期的魏朝(220年-265年),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曹魏始建。
  • 蜀国:蜀国(221年-263年),即蜀汉、又称季汉。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 吴国:东吴(229年—280年)即三国时代的吴国,亦称孙吴。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是为吴大帝,则东吴也应始于此年。

三国演义武将排名前50名,要理由,100名最好啦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这是公认)续:廖化严颜虽英勇,无奈年纪不等人,程普黄盖武安国,华雄李典和乐进,王平潘璋能力强,可是主帅不争气,高翔陈武公孙瓒,韩当徐盛夏侯霸,蒋钦丁奉小关张,高览刘封和马岱。曹仁曹洪曹家将,赵推赵广赵氏子。

如何更好了解三国

三国时期是一段很精彩的历史,值得仔细品味和感悟。

如何更好的了解这段历史,我认为还是从《三国演义》入手为好。

理由是:

其一,演义尽管有一些虚构的成分,但整体而言,还是大致反应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史实。

其二,演义系统性、连贯性、可阅读性都很高,读起来有趣得多,不至于生涩枯燥。

等基本熟悉了整个历史进程及大致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再去寻找一些这一时期的历史资料阅读。有条件的可以查阅一些史书,如《三国志》、《三国志注解》、《后汉书》、《晋书》、《魏略》等等。

对于史料的阅读,我的体会是:不一定看得很多,但一定要看得很细,而且要多思考,多品味。同时一定要了解著作者的历史背景,便于知晓其著作的可信度。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没有伤害就不会有感悟。

因为,同一个人物、同一个事件,比较以后,就会发现相差很大,甚至会彻底颠覆你的感受。

这种体验是很微妙的,也是最有意思的事。

不看史料,只沉浸在演义的固有思维里,走不出来,看多少遍,即便是倒背如流,也没有多少意义。甚至会形成偏执的根深蒂固的理念,让它左右你的思维,将会贻误你的人生。

说实在的,演义有许多很高明的地方,但也有不少很愚蠢的桥段。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的事也不少。

只有把演义和史料一起阅读,才能更好地了解三国这段历史。

不仅会增加历史知识,而且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启迪。

还要注意一点,即便是史书也不可尽信,尽信书不如无书。

阅读最好是用脑,而不仅仅是用眼睛,无论演义、野史、还是正史,都一样。

三国前一百名武将

大家好,我是游戏枫127,感谢您的邀请....

三国武将排行榜吕布,赵云,典韦,关羽,张飞,马超,许褚,颜良,文丑,张辽,黄忠,夏侯敦,夏侯渊,曹洪,李典,张郃,徐晃,太史慈,魏延,文聘,高览,臧霸,周泰,韩当,丁奉,徐盛,黄盖,庞德后期有:姜维,邓艾,钟会,王睿,羊沽,夏侯霸,邓忠,文莺

1.吕布 独战关羽+张飞40回合 单挑100回合把张飞打鸣金 这就天下第一的吕布

2.赵云 长坂独战曹军83万 四更杀到天明 斩名将50员 镶山独战许诸+于禁+李典 杀高缆 退张合

3.典韦 没有任何装备的醉酒状态下 一人独战张绣整个军团 硬是拖了大半夜 死后都没人敢近身

4.关羽 土山打退徐晃+许诸 或许是诱敌 古城关羽轻易化解张飞全力一击 张飞还是属于偷袭行为 关羽满心欢喜来迎 很难料到张飞会下杀手 斩颜良文丑 虽说有偷袭和马快的嫌疑 但不是人人都能偷袭得手的 颜文都是猛将

5.马超 战张飞200回合不分胜负 2人实力很接近 但张飞被诸葛亮使了激将法 最后还是张飞那边鸣金的 所以马超略强于张飞

6.张飞 战马超200回合不分胜负 张飞是被诸葛亮激过的 最后也是张飞那边鸣金的 所以张飞只能排张马超后面 从战张合的回合数看 马超用20回合 张飞要100回合

7.黄忠 战关羽150回合 黄忠丝毫不露败像 马失前蹄是马太差 不影响对黄忠的武力评价

8.许诸 战马超 战典韦 都是持久战 许诸还能活着 但是许诸战马超200回合后 许诸双手中箭 因该是许诸没力气闪避乱箭才会用手去挡 马超把许诸打到力竭了 许诸的劣势太明显 就这原因许诸排在黄忠后面 而且许诸群殴别人的记录太多

9.姜维 令赵云感到恐惧的家伙 秒杀西凉名将郭淮 郭淮能战平魏延

10.庞德 战许诸 战徐晃 战张合 车轮战不倒 这是曹操的试探 战关羽战关平 也没明显败像

11.文丑 瞬间打败公孙赞麾下4将 战赵云50回合 与曹军的交战中 文丑刚打败张辽+徐晃组合 关羽又来挑战 先后出动3员猛将 文丑难免胆怯 逃跑时关羽以马快的优势斩了文丑 可惜

12.孙策 横扫江东 除太史慈以外 斩将都是5回合之内的事

13.甘宁 打败徐晃 打败曹洪+李典

14.颜良 20回合战退徐晃 攻击犀利无比 一时之间连许诸也不敢贸然挑战

15.张合 战张飞100回合 实力不差 只是胆子太小 被马超赵云打几下 就先跑了

16.曹彰 30回合战退魏延 徒手杀猛虎

17.太史慈 战平孙策

18.夏侯敦 把高顺打的满地找牙 可惜被曹性放箭射中眼睛 救走高顺

19.文鸳 1挑多 没死

20.周泰 秒杀蛮王摩沙可 保护孙权 徒步杀出重围

21.张辽 虽然战绩不错 但张辽+徐晃被文丑弄翻 实在接受不了 战关羽50回合 也可能是关羽放水 他们有交情的

22.魏延 斩魏国名将王双

23.邓艾 后期猛将少 只能拿姜维参照了

24.高缆 战许诸50回合不分胜负 被赵云秒杀 有偷袭嫌疑

25.张绣 董卓麾下4将之首 人称“枪王”

26.夏侯渊 战黄忠30回合不分胜负 后来一时疏忽被黄忠秒了

27.华雄 斩了上将潘风 汜水关一时无人能破 后来莫名其妙的被关羽秒了 孙坚是败在没粮 与华雄的直接关系不大

28.孙坚 秒杀刘表麾下3将

29.徐晃 出场几率够多 和众多名将挑过 但没有胜的 没死已经很不错了 战关羽80回合 可能是关羽右手有伤 也可能是关羽不忍心杀好友

30.关平 战庞德50回合 或许是庞德战关羽时体力消耗过多30强落选名单: 马岱 郭淮 程普 韩当 黄盖 纪灵 王双 高顺 张任 徐盛 凌统 颜严 关兴 张包 曹仁 曹洪 ...还有些猛将、上将、名将 比如:潘风 方悦 俞涉 韩德 刑道荣 ... 演义交代他们有万夫不当之勇 只是遇到强大的敌人而被秒杀 由于表现太少 无法考证他们的武力....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留下个赞。

正史中,三国真实的兵力如何

对于三国时期,各国人口、兵力等基本的数据统计,没有确切、统一、令人信服的资料。

不过,像《三国演义》一弄就就是百万大军的说法,绝对是不靠谱。

整个三国时期,三国一共的兵力恐怕就在一百万左右,最多时也不会超过二百万。

根据零散的资料,先大体看一下。

据钱穆《国史大纲》的说法:

蜀灭亡时,户数是28万,人口是94万。内带甲将士10.2万,占全数的九之一。

吴亡时,户数是53万,人口是230万。内兵23万,占全数十之一,吏3.2万,后宫5000人。

魏平蜀时,户数66.3万,人口是443.3万。

三国合计,户数147.3万,人口767.3万。

这里没有提到魏国的兵力。

我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大都以蜀、吴灭亡时的资料为主要依据,只是解释不同。

看一下《三国志·后主传》注引王隐《蜀记》记载:

刘禅又派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时蜀汉炎兴元年,即263年。

钱穆的数据,恐怕来自于王隐的记载,只是把带甲将士算在了人口之内,没有提及官吏人数。

但我还是认为,带甲人数及官吏人数,在人口数之外。吴国也是这个情况。

但对于题主这个问题,可以抛开这个争议,只关注兵力人数。

著名史学家梁方仲在其著作《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中认为:

魏 : 户数 103万, 人口443万, 兵 60万
蜀 : 户数 28万, 人口 94万, 兵 10.2万
吴 : 户数 52.3万, 人口230万, 兵 23万

这一研究成果,是目前主流认识,教科书一般采用这个说法。

这一数字,蜀汉是灭亡时也就是263年的数据,吴灭亡是在280年,西晋时期。时间上不同。

但据《晋书》之《地理志》记载:刘备章武元年(221年),其户二十万,男女九十万。

经过四十多年,蜀汉户数变化较大,但人口数没有很大变化。

因此,从蜀吴灭亡时的人口、兵力,基本可以推知三国时期,各国的兵力情况。

我认为,之前的兵力一般会比灭亡时的兵力多一些,但不会多很多。

不管三国的兵力是否在人口数之内,各国兵力占人口的比例都很高。蜀吴在10%左右,魏国居然是13.5%,魏国基本是每户一兵的程度。

先看一下蜀国的情况:赤壁之战后,刘备大约接受了五六万刘表原有的部众,三万由关羽统领镇守荆州;两三万由刘备率领入蜀。我在其他问题回答时详细论证过这个数据,因为没有明确的史料佐证,此数据是我的分析推算。

益州牧刘璋如果有十万兵力的话,刘备占据荆、益后,兵力达到十五六万。

汉中之战,刘备除掉关羽守荆州的三万,留二三万镇守益州其他战略要地,能够与曹操对峙的兵力最多在十万。

曹操估计也会在十几万的兵力上,另外与东吴的边界线较长,东吴势力更强。曹操没有二三十万防御孙吴是不可能的,同时还要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最后双方消耗都很大,即便刘备损失1/3,也会减少三万多的兵力。

襄樊之战,关羽三万兵力全部损失,夷陵之战,刘备三万多兵力至少损失两万多。

等到诸葛亮接手时,蜀汉兵力大约在七八万左右,不会超过十万。

经过诸葛亮五年的休整,最多时兵力也就恢复到十万左右。

我一向认为,诸葛亮北伐兵力就在五万左右,不会超过很多。毕竟江州、夷陵、成都等方向都需要驻兵,这个不能总唱空城计吧。

再看一下吴国的情况:

赤壁之战,周瑜提出要五万精兵抵抗曹操。孙权说:五万一时难以凑齐,先调集了三万精兵做先锋,孙权继续调集兵力做后援。

周瑜与程普就带领这三万精兵以及刘关张带领的二千人马,打败了号称八十万的曹操。

其实,当时曹操的人马恐怕在二十二三万左右。

理由是刘表占据荆州,带甲十数万。曹操南征刘表,没有十几万是不可能的。演义 说周瑜为孙权分析曹操势力,说从北方带来十五六万,这事靠谱。再加上刘表江北驻军及水军六七万,大约有二十二三万。

夷陵之战,刘备带领三万多人马,加武陵蛮夷沙摩柯带来的一万多,大约五万人马;孙权派给陆逊五万人马,就击败了刘备。

就三国时期的兵力来看,虽然说是兵士,真正具备战斗能力的要少很多。

那时候,运输粮草是个大活,不仅需要运送,还需要部队保护,这就占据了很大兵力。

汉中之战,就已经把刘备搞得“男战女运”的程度。

在本土作战还好一些,进入敌国作战,粮草的供给就是个大问题。

就算是一比一的比例,刘备的五万人马,能有多少兵力投入战斗。反观陆逊那五万人马,后勤保障就好多了,毕竟在吴国境内。这也是刘备失败的原因之一,绝不是陆逊一把火就可以把刘备五万大军全部烧死了。

再参照看一下官渡之战:

袁绍动用十万大军,曹操就约两万左右。

没有资料说明双方后勤保障的力量对比。但可以想象,袁绍已经离开冀州较远,需要大量的兵力运输、保护粮草的补给;曹操虽说是两万兵力,如果再用一部分去运粮,再抽调五千精兵偷袭乌巢,那么官渡方面还有几个人在把守呢?袁绍还不能攻破,实在也说不过去了。

比较可能的解释,就是曹操两万是全部投入战斗的兵力,不包括战斗辅助人员;袁绍的十万大军,包括后勤保障人员在内。

就犹如淮海大战,我方是八十万打败了蒋方一百二十万。有资料说,仅仅为我军后勤服务保障的民工就有二百万,而蒋军这一百二十万人员一定包括后勤保障人员在内吧。

这是我所理解的三国时期的各国兵力的情况分析,敬请大家指教。

三国时期为什么被称为“三国”

东汉末年,在赤壁之战后,奠定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它们相互牵制,各椐天险,各自为政,呈三国鼎立状,故史称三国。

三国时,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情况如何

在古代,国力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人口、兵员、土地面积上,在这里我们采用《三国志》的数据,来对比一下三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蜀汉:“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蜀书-后主传》)

东吴:“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吴书-嗣主传》)

根据地图测算,蜀汉的面积大约为106万平方公里;东吴大约为145万平方公里。

有关曹魏,陈寿没有记载其禅位时的相关数据,但是根据后世地图测算,其领土面积在灭蜀汉前约288万平方公里,人口在灭蜀汉前约为一千三百万。

这三家一对比,就可以知道——魏国对蜀汉和东吴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南方的两个国家联手都未必抵挡得住北方,真不是一句空话。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三国类的游戏,哪个最好

我玩过很多款三国类型的游戏了,但对率土之滨的感情依旧是最深的。我也算是老玩家了吧,没办法,就是念旧~下面来说下玩这款游戏时的感受吧:

1. 背景还原度高:在率土里,一张小小的游戏地图中,地名都会按古代地理位置名称还原:像青州,荆州等等。像我是湖北襄阳的,就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家乡,还挺有亲切感的。

游戏内部模拟地形中的山川与河流,还设置了天气系统。

有意思的是,玩了一阵子我才发现游戏内置的天气系统是根据现实的天气来判定的,天气系统造就了不同的环境效果。就像原本我们要抢先攻打城池,结果来了一场暴风雨导致了洪涝灾害,让无主野地无法占领,打城的计划完全泡汤了。从此以后兄弟们出征之前都得先看看天气预报,有时还能起到改变战局的作用!也是一道独特风景线了哈哈。

说起游戏里的武将,我最喜欢的还是王佐之才荀彧。大家可以看看荀彧的背景介绍,游戏的三国历史背景是用史书《三国志》为标准的,这点比较难得,当然也有《三国演义》的内容啦。

仔细看可以发现,荀彧的战法是驱虎吞狼,是他曾使用过的精彩一计。除了驱虎吞狼,其他战法也都是成语或者有典故的词语组成的,成语类的有十面埋伏,浑水摸鱼等,典故类的有吕布的自带战法辕门射戟等。

2. 颜值

没错就是颜值!是的,我就是这么肤浅!刚玩率土的时候对游戏理解得并不是很深,但就觉得这游戏配图真挺好看,吕布非常霸气,貂蝉也很迷人(没错我就是颜控)。

洛水佳人,甄姬,定位是奶妈,是不是柔媚如水?

当然还有我认为最帅的小哥哥荀攸啦~完全是为战争策略游戏中的妹子谋福利!荀攸被曹操奉为谋主,才智过人,配图是不是很有书生气质,俊朗秀气?

3.交流

当然除开颜值,率土之滨也很在意玩家们游戏中的交流,真的有种率土文化圈的感觉。在世界杯期间,官方就推出了特殊的足球频道,让大家在玩率土的过程中能够谈论足球。

率土里面的兄弟们,感情那也是一级棒,就算平时不玩游戏,也会在群里吹吹水,发发红包,不信可以看看我们盟的逗比对话:

玩了这个游戏,我才知道原来逗比这么多,很幸运遇到你们这群逗比呀~率土之滨让我记住了这里的人和事,我不后悔入坑。

三国是怎样统一的

答:一想起三国,都会想到那么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也不是说没有原因的,司马懿在魏明帝病逝后,逐渐掌控了曹魏集团,而当三足鼎立之时,诸葛亮,姜维多次北伐都为能有所大的收获,而且蜀国吴国联盟也是勉强抗衡曹魏。所以,魏国的强大,也慢慢为三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首先从当时的国力上说,蜀国是攻不下魏国的,因为蜀国的人口不及魏国的十分之一,就算吴蜀联合还是无法抗击魏国的,举例说明,就拿蜀国为例,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到,“以一州之地与中国抗衡”。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还是在北方,随着北方经济逐渐的恢复,实力的差距被越拉越大。而且连年北伐,造成国内的空虚。蜀国政权并没有很好的完成本土化,使得蜀中俊杰不能大量的补充,从而使后期出现了人才短缺的荒唐局面。而且到了后期阿斗宠幸奸佞,政局混乱腐败。导致内部矛盾众多,内讧严重。反观魏国呢,以司马懿为例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也加以劝谏,魏明帝驾崩后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识拔人才上,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在扳倒曹爽后,司马懿或以剿杀,或以监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为日后其子孙篡魏开晋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我们来说说这个统一三国的皇帝司马炎,根据史料记载,司马炎有着很锐利的眼光,不仅重用元老,对拥戴功臣的人才也提拔,他亲近贤臣,远离小人,在他执政期间忠臣羊祜、张华、杜预三个人的作为使得司马炎稳坐江山,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忠臣羊祜主要负责战备工作而且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为一统大业做很多贡献,再则就是张华擅长战术,担任镇南将军一职,在伐吴期间充当主帅,立下汗马功劳,执行者杜预,雷厉风行,有胆识和军事能力,所以统一有必然性。

所以最后由司马家完成了统一三国的伟业。可能在这之前谁也没想到,司马家会是最后的胜者,曹魏也只是昙花一现。最终三家归晋

回到开头第一句话,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趋势下,公元263年,实力最强的魏国将实力最弱的蜀国灭掉了。可当时司马家族已经一手遮天,终于在公元265年篡魏立晋,并在公元280年灭吴大一统。

三国这段历史,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人口下降,经济受损,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由于战争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较大发展。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是东汉灭亡开始。广义一般认为有184年东汉黄巾之乱开始。这源自汉灵帝为解决黄巾之乱而成立州牧制度,该制度导致地方割据,天下分裂。其他观点还有: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开始,这时东汉朝廷已经崩溃;208年赤壁之战后开始,这时三国鼎立形成雏型。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已开始失去政权实体、群雄割据,形成三国雏型直到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这段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在唐宋诗词中出现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期间,三国事迹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明代罗贯中以这段历史为蓝本,编撰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亚洲及世界各地,影响了这些地区。晋代陈寿所作《三国志》,后经裴松之注引,颇有参考价值。直到今天,三国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详,成为电视、电影或游戏题材之一。

189年,灵帝驾崩,刘辩继位被立为少帝。执政的何太后之兄何进联络袁绍,杀宦官蹇硕。绍、进等密谋尽杀宦官,并召董卓入洛阳为援。当宦官杀何进,而绍又尽杀宦官之时,董卓率兵入洛阳,尽揽朝政。他废黜少帝,另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之专横激起了东汉朝臣和地方牧守的反对,酿成大规模的内战。董卓入洛阳后,绍出奔冀州,桥瑁假东汉三公名义,要求州郡兴兵讨伐卓,关东州关东州郡纷纷响应。他们分屯要害,推绍为盟主,相机进攻卓。190年,董卓避关东兵锋,挟持献帝西迁长安。关东联军彼此欺诈并吞,不久就分崩离析了。193年长安兵变,董卓被杀,关中混乱不已。经过激烈的混战以后,到196年时,全国形成许多割据区域: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操占据兖、豫二州,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公孙瓒氏辽东,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扬州的淮南部分,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孙策占据扬州的江东部分,士燮占据交州。此外,张鲁以道教的组织形式保据汉中地区,置祭酒以治民。在这些割据者中,势力最强也最活跃的是袁绍和曹操。

汉献帝入洛阳后,曹操逃至陈留,聚兵反抗,成为关东联军的一支。他在济北诱降黄巾军三十万众,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又陆续收纳一些豪强地主武装。建安元年,他把献帝迁到许县,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之势;屯田续资。200年,曹、袁两军进行官渡之战,操以弱胜强,全歼袁军主力;又利用绍二子的矛盾攻占袁氏的邺城,相继占领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统一了北方大部。207年,曹军出卢龙塞,打败侵扰北方的乌桓。208年,曹军南下,攻占刘表之子刘琮所据的荆州。依托于荆州的刘备向南奔逃。鲁肃受孙权之命与备会晤,商讨对策,诸葛亮又受备之命,于柴桑与孙权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迫使曹军退回中原。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曹操北归以后,用兵于关中、陇西,把统一范围扩及整个北方。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曹操派徐晃增援,孙权又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刘备军相持。 222年,汉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蜀中。猇亭之战以后不久, 汉、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

184年 2月 黄巾起义。

10月 张角病死。

187年 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 9月 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 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 1月 各路诸侯起兵反卓。卓令李儒毒死弘农王 ,卒年15。

2月 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 孙坚破卓,斩华雄。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 4月 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卓。

6月 傕、汜围长安,杀允,败布。操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壮大。坚击表,战死。

193年 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 布击操。谦病亡,备领徐州牧。

195年 10月 操领兖州牧。孙策攻江东大败刘繇。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 7月 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回长安。布占徐州,刘备投操。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 袁术在寿春称帝。操讨伐张绣,失败。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 9月 布攻打备,破小沛。

12月 操擒杀布。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 11月 绣降操。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操。策袭取庐江,败刘勋。备讨伐术,术病死。

200年 操诛杀承等。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 操偷袭乌巢。

201年 操败绍于仓亭。备投奔刘表。

202年 5月 绍病死。

203年 权讨伐黄祖。

204年 操平定冀州。辽东公孙度死,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 操平定青州。

206年 操平定并州。

207年 8月 操大破乌桓,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操从匈奴赎回蔡文姬。

6月 操封为汉丞相,郭嘉病死

7月 操南征表。

8月 表病死。操杀孔融。

9月 刘琮降操。

11月 赤壁之战,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 10月 备与权之妹成亲。

210年 操建成铜雀台。瑜亡。公孙康遣公孙模、张敞等兴兵伐韩、濊,建带方郡。

211年 操攻破马超。备入川。

212年 10月 操南下进攻濡须口。备驻扎霞萌关。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 5月 献帝封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 5月 权攻破宛城。

7月 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 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操,事泄,操诛杀众人。刘璋投降备,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 7月 操征张鲁。

11月 鲁降操。逍遥津之战。操在濡须打败权。

216年 操称魏王。

217年 2月 操进攻濡须口,权败。

218年 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 7月 备进位汉中王。关羽水淹七军。

10月 羽失荆州,被权杀害。

220年 1月 操病亡。

10月 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 4月 备称帝。备伐吴。张飞遇害。

222年 权称吴王。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备。

223年 4月 备死于白帝城,禅继帝位。

8月 丕五路伐蜀。蜀吴重修和好。雍闿叛乱。

225年 亮南征。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南方。

226年 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 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 亮上书北伐。

228年 亮一伐中原。姜维降蜀。马谡失街亭。周鲂诈降诱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亮二伐中原。

229年 权称帝。亮三伐中原。

230年 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亮四伐中原。曹真病亡。

诸葛亮231年 亮第五伐中原。

234年 亮六出祁山。

8月 亮病逝于五丈原。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 1月 曹睿封懿为太傅。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 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 5月顷 魏明帝遣刘昕、鲜于嗣取带方、乐浪

8月 懿平辽东,杀公孙渊。日本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亲魏倭王”。

239年 1月 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 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魏带方太守弓遵遣梯俊赴倭。

241年 魏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 权派军攻打海南岛。高句丽东川王位宫叛,寇西安平。

244年 曹爽派兵攻打蜀不利,伤亡惨重。

8月 幽州刺史毌丘俭从玄菟出发攻高句丽

9月 百济臣智袭取乐浪边民,后慑太守刘茂威归还

10月 魏军攻克丸都,东川王奔沃沮

11月 毌丘俭以王颀东追至挹娄界,刘茂、弓遵别遣伐濊

245年 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死。

5月 魏军各路征伐高句丽的军队皆告捷,毌丘俭刻石纪功并凯旋。

246年 毌丘俭两破高句丽。

247年 蜀将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王颀继任带方太守,遣张政携诏书、黄幢等赴倭。

248年 懿封为丞相。

249年 1月 懿杀曹爽一伙。夏侯霸降蜀。维伐魏。

250年 权废孙和为庶人,赐孙霸死,立孙亮为太子。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 魏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懿平定。

7月 懿亡。

252年 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权亡,孙亮继位。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 诸葛恪进攻魏,无功而返。维攻魏狄道失败。吴孙峻诛杀恪。

254年 9月 师废曹芳。

10月 曹髦继位。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 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师。师亡。昭为大将军。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 4月,昭讨伐诸葛诞。维伐魏被邓艾击败。吴孙峻死,弟孙琳专吴政。孙綝杀滕胤等人。

257年 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 魏军破寿春,斩诞。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孙休与丁奉设计杀綝。

260年 5月 贾充、成济杀死曹髦。

6月 曹奂继位。

262年 10月, 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 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 钟会维密谋失败被杀。昭称晋王。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 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 炎废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 吴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 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6年 2月 东夷八国归化

7月 东夷十七国内附

277年 晋文鸯击破鲜卑人。

278年 羊祜死、杜预驻扎襄阳。

2月 东夷六国来献

279年 西晋出六路兵马攻打吴。

280年 西晋灭吴,皓降,吴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