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正史的《清史》《民国史》?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和《新元史》,是不是算是二十六史有什么文化地位_清史_清史稿_清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清史稿 清史 清史稿 清朝

本文目录

  • 为什么没有正史的《清史》《民国史》
  • 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和《新元史》,是不是算是二十六史有什么文化地位
  • 清朝只有清史稿吗为什么没有编成正式的史书
  • 清史稿是谁编写的它能成为清朝历史的依据吗
  • 民国编写的《清史稿》到底有多少价值
  • 为什么清史没有纳入到《二十四史》中
  • 历代王朝都有史书,为什么清朝的史书叫清史稿
  • 为何《清史稿》修成后遭人诟病
  • 为什么清史稿对盛宣怀的评价是“误国首恶”
  • 清史为什么叫《清史稿》是还没有定吗

为什么没有正史的《清史》《民国史》

是还没修完。

每一部史书,只有修完之后,才能够称之为史,但是《清史稿》显然不符合修完的标准。

《清史稿》是袁世凯批准,赵尔巽担任总编纂而修订的一部大型清朝史书,跟历朝历代的史书一样,《清史稿》也是根据正史的体例来修订的,也是分为了纪、志、表、传四个大部分。

但是,《清史稿》有两个大问题,让它不能被称为史书。

首先,是因为编纂者有很多都是清朝的遗老遗少,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进行书写的,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对事实的描述和评价带有立场,造成不公正、不客观。以往的史书,多是后世修书,尽可能公正、客观的评价前朝,《清史稿》显然没有达到这一高度。

其次,是《清史稿》的修订不认真,有些用繁体,有些用简体,甚至连事实、地名、人名都有错误,体例也极其混乱。

那位问了,为什么没有修订完呢?这是因为,当时的时局动荡,没有安心修史书的大环境,修订者害怕所有工作毁于一旦,便提前出版了。而事实也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所以,《清史稿》只能称之为稿。现在,我国还在进行《清史》修订。

而民国史也不是没有,中华书局出过一套《中华民国史》,海峡对岸也有一套《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可以算是半官方史书。

但之所以没有官方的中华民国史,一是因为民国说法有争议,因为对岸还用着民国年号呢。虽然我们这边,基本认为是38年,但你得考虑对岸情绪。

另外一方面,清史还没弄完,大概也没功夫弄民国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民国史》是按照本纪、大事记、人物志、载记的方式书写的,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的,跟正史差异不大。

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和《新元史》,是不是算是二十六史有什么文化地位

谢谢。

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首先明确一下,《二十四史》是以纪传体为主导,文言文为叙述的正史。

《二十四史》包括那些内容呢。1.《史记》、2.《汉书》、3.《后汉书》4.《三国志》5.晋书6 宋书7 南齐书8 梁书 9 陈书 10 魏书 11 北齐书 12 周书 13 隋书 14 南史 15 北史 16 旧唐书 17 新唐书 18 旧五代史 19 新五代史 20 宋史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24 明史。

《二十四史》的作者又是谁呢?一般来说都是新王朝给旧王朝修定历史,这是极其认真的工作。因为历史是要给后人看的,是要研究探讨的,不能是随心所欲的。作者都是新王朝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内容涉及领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

《二十四史》加《清史稿》《新元史》算是二十六史吗?

明确的说只有《二十五史》,《清史稿》的”稿”字代表什么?代表它还不是正真意义上的《清史》,因为它还没有编撰完成呢!所以不能算二十六史。

那么《新元史》可不可算《二十五史》呢?答案是可以的,为什么呢。因为《新元史》以《元史》为底本,补充增加了《元史》上没有的历史记录,例如本纪前增加一篇《序纪》,记述成吉思汗以前的史事,这同《金史》的本纪之前增加一篇《世纪》相仿。又如,在本纪的最后增加了元顺帝的儿子《昭宗纪》。 《新元史》的内容比《元史》充实,它补充了元世祖以前的蒙古史事。

《新元史》纠正了《元史》上错误的地方,那就是叙述年代有些混乱,《新元史》重新按照年代顺序续写。这样以来我们看《新元史》,不至于晕头转向。

《新元史》改变了《元史》一篇两传的写法,以详实的文笔记录了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的传记,从韩林儿到陈友谅都一一列传,从而我们就更加了解起义军为什么起义,最后发展到什么程度。

你问有什么文化地位?

《二十四史》《清史稿》《新元史》它们的文化地位有非常高水准,因为写”史记”要求需用文言文来著述。文言文要求作者要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又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即有高度概括,又要有文章行云流水的文采,不能是以臃肿的语言来表达。可见文化水平的深邃,文学艺术的精湛。

又说《清史稿》的编撰,如果用我们现代写作手法去写,简直写不了,为什么呢?字数太多了,恐怕《清史》写完了,几卡车也装不下。用文言文去写的话,一大段话,几句文言文就完事了。所以《清史稿》没有完成任务,一是涉及的内容太繁杂,二是文言文不过关。

综合来说史记:一是记录了中国文明史,让后人知道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二是文学艺术成就,《二十五史》的文学成就是其它世界史上不曾有的,它的文体形式和写作手法,是创新的。《二十五史》的文化地位是记载中华民族发展史,记录人物传记史。其地位至高无上,因为它是我们昨天的记忆。

清朝只有清史稿吗为什么没有编成正式的史书

回答:谁说清朝只有《清史稿》,没有正式的史书?《清史》是我国一个重大学术性文化工程,编纂于2004年全面启动。

国家投入经费约6亿元人民币,携手台湾专家学者参与编纂工作,是《清史》编纂的一个特点。在讨论确定《清史》的体例体裁过程中,编纂委员会先后邀请了台湾大学、台北政治大学、台北故宫等七八个台湾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前来中国内地,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2015年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史研究》部主办的“清史研究百年学术史”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从200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启动《清史》编纂工作至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已六易其稿,拟定了共92卷的《清史》目录,计划每卷约35万字。

2019年底,已有30余卷出版发行。后续《清史》尚在出版中。

清史稿是谁编写的它能成为清朝历史的依据吗

清史稿,顾名思义,就是清朝历史未定稿,清史稿是谁写的?写完之后为什么未经校正就直接发表了呢?能作为研究清史的依据吗?且容我依据史实,为大家介绍一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我们知道,历史上每朝每代都有为前朝编写历史的传统,目的是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

1914年,也就是民国初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专门用于编写清朝历史,主编为赵尔巽,其余多为清朝遗老和文人共117人,历时13年,终于在1927年完成初稿,当时时局动荡,战争频发,且赵尔巽年已古稀,他担心自己时日无多,又担心数十年心血毁于战火,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刊印出版,标注为未定稿。全书记载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296年历史。全书536卷,仿《明史》体例,也分为记、志、表、传四部分。

清史稿史料丰富,内容详细,为后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很好参考资料,但因编写者所站立场不同、知识结构陈旧、未经校正等等原因,清史稿存在很多瑕疵,甚至是明显错误。这需要我们研究清史时,去伪存真,仔细斟酌。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问题呢?

因为编写者多为是清朝遗老和文人,虽然他们熟知经史,学识渊博,但年龄偏大,观念陈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他们对清朝有着难以割舍的依恋和同情,他们对待新事物新时代有不自觉的厌恶和排斥,编写历史时不自觉的会将个人情绪和看法融入其中,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套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他们政治立场不对。同时部分编写者缺乏科学素养和知识结构陈旧,出现了很多明显的遗漏和错误。

如记载李自成、张自忠、白莲教、太平天国等等一律称之为匪、贼、寇、逆,对反革命份子大加赞颂,称之为忠国义士;对武昌起义、兴中会、同盟会等等重要史实没有记载或者一笔带过,而对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等等清政府丧权辱国的史实轻描淡写,避重就轻。

总之,虽然清史稿有很多漏洞和不足,但其依然是后人研究清史的重要依据。

同一件事物,因为立场不同,观念不同,竟有如此大的差别!

我们看待事物时,要擦亮双眼!

民国编写的《清史稿》到底有多少价值

对于历史朝代的编写,是历代王朝的必修课,后世评论前朝,好处是不用太考虑政冶的因素,能客观评论多一些。历代君王都爱编写,以突出现时之荣,究竟何为正史,何为野史,不好说,也说不清

为什么清史没有纳入到《二十四史》中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那么,为何”二十四史“之中,没有清史呢?

原来,二十四史是由清朝的乾隆皇帝钦定的。所以,按照各代修史的传统,《清史稿》是民国时候编的,当然二十四史之中没有了。

历代王朝都有史书,为什么清朝的史书叫清史稿

前些年我读研究生时,系里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曾在课上说,某次他主持研究生考试的面试,问了一个问题,就是二十四史当中最后一部是哪部,有人就回答了清史稿。

但实际上,二十四史并不包括清史稿,最后一部是明史。因为《清史稿》不过是草稿而已,并没有经过最终修订,所以并未被列入中国古代官修史书系列之中。

《清史稿》是在清朝灭亡后,根据后代人修前代史的原则,于1914年由北洋政府下令编纂。同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由赵尔巽担任主编。

清史的编修工作历时十四年之久,但后来由于时局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接收了清史馆以及故宫博物院的所有清朝档案史料。1927年时,主编赵尔巽将全稿已成形但尚未经过最终修订的清史刊印出版,并命名为《清史稿》,以示其为未定本。

《清史稿》虽然是未定本,但至今尚无比之更好的版本。1949年后,台湾当局曾试图编纂过清史,但与《清史稿》差距太大。所以在清史研究领域,《清史稿》仍是必须参考的重要史料。

2002年,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启动,清史专家戴逸担任总负责人。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朝代,清朝当然需要这样一部官修正史。

为何《清史稿》修成后遭人诟病

《清史稿》最大的问题是全书贯穿着封建正统思想,反对民主革命,表扬清朝。

这是因为当时参与编书的,大部分都是清朝的遗老遗少。另外在书籍成稿之后,缺乏总阅和审定,仓促刊行,造成了体例不一、繁简失当和史实上的诸多错误,甚至造成了一个人有两个传的重大失误,在志中也杂有很多封建迷信的部分。

因此,《清史稿》在正式刊行之后,受到史学界许多人的反对和抵制,有的人甚至提出要将此书加以禁毁。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史学界没有一部更好的清史来取代它,而清史稿也有它的价值,比如它汇集并整理了大量资料,能使读者得到比较详细和系统的清代历史的素材,有一些志和清末的人物传记并不是取材于常见的史料,而是另有所本,因此仍有它的参考价值,所以不少人就把它当做了解清朝历史的基本书籍而加以使用,现在的通行版本,是1977年中华书局整理的标点本。

【中华书局本】

《清史稿》前后一共有五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1928年出版印刷的,此时正值北伐军向北京进发,当时担任校刻的金梁就携带了其中的一部,跟随奉军张作霖来到关外。金梁将原稿篡改了很多,并且增加了张勋等人的列传以及校刻记,这就是所谓的“关外本”。

【金梁】

“关外本”发行之后,遭到其他编纂人员的强烈反对,他们就把原来保存在北京的稿子做了抽换,和“关外本”并行出版,这个版本被称为“关内本”。

在这之后,金梁又将“关外本”进行了一些改动,刊印发行,被称为“关内二次本”。

1942年,上海联合书店根据金梁之前改动的“关外本”,作了一番修改,影印成精装二册厚本进行出版。

上述的四个版本,在内容上有一些出入,到了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标点本的《清史稿》,这个本子是按照金梁第二次修改的“关外本”作为底本,参考其他的版本作了校勘,将原书中脱漏和错误的部分修改了过来,对人物、地名、官名、部落名称作了统一。

在以上五种版本中,目前中华书局的版本是最好的。

为什么清史稿对盛宣怀的评价是“误国首恶”

盛宣怀和同时代的袁世凯等人类似,都是富有传奇性、成就耀眼的风云人物,但同时也是争议很大的人物。

慈禧太后评价盛宣怀是“不可少之人”,李鸿章赞誉他“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识敏瞻,堪资大用”,张之洞评价他“可联南北,可联中外,可联官商。”

《清史稿》里把盛宣怀和瑞澂二人并列记入“列传二百五十八”,叙述了两人的生平之后,评论盛宣怀为“误国首恶”、瑞澂是“罪首”。

这两人都出身于清朝的官宦世家,地位显赫,曾是重臣、功臣,为何会被《清史稿》如此恶评呢?

盛宣怀是著名的政治家。他是李鸿章的得力助手,职位显赫,担任从一品的邮传部大臣、皇族内阁成员,还受赐太子少保衔。

他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是秀才出身,接受了中国传统教育,但也善于吸收西方的一些现代化模式,融通中西,能力超群,是个“实业官僚”。他斗倒了“红顶巨商”胡雪岩,被誉为“晚清首富”。

他创办了十多项“近代中国第一”:

第一家官督商办的企业、第一家轮船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第一家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第一个勘矿公司,以及第一所官办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的前身)、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第一座公共图书馆,还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等……

他还热心公益,积极出面支持赈济救灾活动,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赈济人士之一。

他创办了许多开辟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等诸多领域。

因而,盛宣怀被称为企业家和慈善家,被后人尊称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闻名中外,影响深远。

这样一位实业救国、成就非凡的杰出人物,为清廷续命,创造了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的朝廷功臣,为什么会被《清史稿》评为“误国首恶”呢?

盛宣怀和瑞澂“晚节不保”

盛宣怀在任期间,倡导“铁路国有“政策,力主将全国的铁路权收归清廷中央。

于是清廷于1911年5月宣布:各省原已准交商办的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

随之,盛宣怀受命与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签订了《借款合同》,把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修筑川汉铁路的股东,分布于社会各阶层。清政府收回铁路权,却没有退还补偿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股东们的强烈反对。广东、湖南、湖北等省人民也纷纷抗议。

于是,这几省各界群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清政府则派兵镇压、屠杀保路人士,更使全国人民看清了清政府卖国求荣的行径。

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保路运动”,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斗志。

革命烽火燃遍四川全省,清政府则从湖北调集军队前往四川镇压。从而清廷在武昌的军事空虚,给武昌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提供了一个良机。

于是,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

随后,中华民国成立。很多省份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显然,盛宣怀力主的“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进而引发了武昌起义及辛亥革命,清朝专制帝制被推翻。

武昌起义爆发后,盛宣怀遭到清廷很多人的谴责,被革职、永不再用,被迫逃亡日本。

而瑞澂,全名为博尔济吉特·瑞澄,满洲正黄旗人,祖父是大学士琦善、父亲是黑龙江将军恭镗,家世显赫。瑞澂先后担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等封疆大吏。

武昌起义爆发前夕,时任湖广总督的瑞澂获得武汉革命党人秘密名册,便按名抓捕、诛杀。于是军心骚动,提前发动武装起义。瑞澂则弃城逃至上海。随即被清廷革职。

也即,盛宣怀推行的“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进而引发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前夕,瑞澂处置不当、激化了兵变,随即放弃抵抗、弃城而逃,使得武昌起义更加顺利。

由此,盛宣怀和瑞澂将清廷推向深渊,自身也从清廷的重臣、功臣一落千丈,被视为清廷的掘墓人。

《清史稿》的政治立场,决定了对盛宣怀和瑞澂的评价。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经袁世凯批准、赵尔巽为总担纲,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清朝历史的纪传体大型历史著作。

由于长期没有依照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之《清史稿》本身史料确实丰富,因而它的影响力很大。

但是《清史稿》也有自身的硬伤。

《清史稿》虽编成于辛亥革命以后,但编者基本上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编写的。

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参加编撰《清史稿》的人,大多是清朝遗臣。

袁世凯,曾在清廷担任要职,辛亥革命期间力主以和平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竟然复辟帝制。赵尔巽,是清末汉军正蓝旗人,历任多个地方的封疆大吏,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力图维护清廷统治。

因此,《清史稿》中贯穿着反对民主革命,颂扬清朝正统的思想。例如诬蔑明末农民起义军为“土贼”,称太平军为“粤匪”,视辛亥革命为“倡乱”。

以致于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在1929年12月呈请政府下令禁止《清史稿》发行,列举了十九条理由:反革命、蔑视先烈、称扬诸遗老、鼓励复辟、反对汉族、为清朝讳等内容。

而且,《清史稿》仓促成书,记述的史实中有不少错误。

当时由于时局动荡,众人编纂、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审核、校对,以至于《清史稿》中记述的史实过于粗陋,有不少错误。

编者对此也心知肚明,因此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此书仅仅是“作为史稿披露”,因而才叫《清史稿》。

因而,盛宣怀被《清史稿》评为“误国首恶”,也就不奇怪了。

几十年后,鲁迅在《从盛宣怀说到有理的压迫》一文中,说盛宣怀是“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

其实,评论者的立场、角度不同,评价、结论就不同。

在盛宣怀的生前和身后,褒贬毁誉一直存在着两个极端的评价。

清史为什么叫《清史稿》是还没有定吗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当时主编者也是谦虚称是尚未定的史书,但《清史稿》并不失为有价值的史书。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主要记载了清朝历史的正史,被称为“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编修工作历时十四年,自1914年设立清史馆起至1927年,柯劭忞等一百多人参与编修,主编是赵尔巽。1927年,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决定先刊印出版,原因之一是担心时局多变,怕成的稿件遇到意外状况;而是考虑到他年纪大了,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表示该书稿为“未定本”。

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并非视为成书“。当然,《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且是按本纪、志、表、列,且以纪传为中心编写的史书,应该说,《清史稿》对于了解清代历史,认识传统史书的编写方法等,还是很有价值的,《清史稿》基本算是“成书”的,称为“稿”有当时的具体原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