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纪年(李定国之子)_清史_编纂_荷兰

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郑成功的资料
  • 2、达到荷兰侵岳收服台湾的人名英雄是哪个
  • 3、清史的编纂工程

关于郑成功的资料

1、郑成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明天启四年农历7月14日(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

2、郑成功,162026-1660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3、郑成功(1624年—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明朝最后一个强调反清复明的官员,并透过实质的武力攻击让当时 *** 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之人员撤退,死后葬于台 *** 南鹿耳门港附近。“Koxinga”一词是外国人对他的习称,即源自“国姓爷”。

达到荷兰侵岳收服台湾的人名英雄是哪个

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

此次战役,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也使郑成功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本名郑森,1624年8月26日-1662年6月23日),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1],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郑成功。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

清史的编纂工程

第一,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是一个大项目,涉及方面众多。与以往朝代修断代史不同,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涵盖面众多,既包括主干工作,即清史的纂修,也包括对清史档案资料的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与官修史书的延续有一定关系。在中国古代,官方的史书通常由官方组织编撰,称为官修史书。这些史书的编纂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记录和宣扬皇朝的传统和历史,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和管理。

为做好体裁体例和总体框架的设计工作,从2003年开始,清史编纂委员会用近一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并面向社会印发调查问卷,广泛征求各界意见。

为做好纂修工作,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通过立项形式,将编纂、档案文献整理、出版等工作逐一落实到分散于各地和各领域的专家手中。截至目前,共立项353个,参与专家及有关人员1828人。

目前,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已整理清代中央级档案160余万件、地方档案30余万件。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