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森【中国历史学家】_清史_断代史_讲义

孟森简介

孟森(汉语拼音:mèng sēn),(1869~1937),中国历史学家。

字莼孙,号心史。

江苏武进人。

早年攻读国学,后赴日本留学,进一步接受了西方近代学术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撰写翻译了一些有关法学及经济学的著作。

中年时,孟森作幕广西龙江兵备道,又为著名实业家张謇亲近幕友。

他留心于地方政治经济现状,曾参与了清末立宪运动。

清末民初,孟森逐渐脱离政治活动,开始专力于治史。

1930年,孟森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后受聘于北京大学。

孟森开创满洲开国史的研究。

他着力于对清朝入关前后的历史资料进行发掘、梳理和考订。

此间,孟森还讲授明、清断代史,著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对史实进行考订叙述,多有发明创见;所作评议,亦具精辟独到之处。

其中《清史讲义》,是一部水平较高的断代史专著。

他还先后发表明清史及其他断代史论文近百篇。

1937年冬,孟森病逝于北平(今北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