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挺【原名庆甡,中国历史学家】_清史_北大_史学

郑天挺简介

郑天挺(汉语拼音:Zheng Tianting,1899~1981) ,中国历史学家。

原名庆甡,字毅生。

福建长乐人。

1899年8月9日生于北京,卒于1981年12月20日。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及五四后的进步活动。

30年代,任北大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兼学校秘书长。

撰写《多尔衮称皇父之臆测》、《墨勒根王考》、《多尔衮与九王爷》等著名文章,饮誉史坛。

1938年,任昆明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

次年,北大在昆明恢复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任副所长。

1940年开始兼任西南联大总务长。

在此期间,发表了《发羌之地望与对音》、《隋书西域传附国之地望与对音》、《隋书西域传薄缘夷之地望与对音》、《历史上的入滇通道》等论文。

并出版《清史探微》一书,用大量史实证明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驳斥了日本侵略者为侵占中国东三省而制造的“满洲独立论”。

抗战胜利后,仍担任北大史学系教授、系主任,并任秘书长,还兼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明清史料整理室主任,主持校中明清档案的整理工作。

1949年后,郑天挺任北大校务委员、史学系主任、秘书长。

1952年,奉调南开大学,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并在1963年任该校副校长。

他创建明清史研究室,主持校点《明史》。

1961年 ,与翦伯赞共同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8册;主编《史学名著选读》6册。

1980年出版学术著作《 探微集》和《清史简述》。

同年,中国史学会恢复活动,担任常务理事、主席团成员、执行主席。

晚年还担任《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组负责人、中国档案学会顾问等。

198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