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慈禧、武则天、赵飞燕、骊姬、吕后、贾南风、客氏、陆令萱、萧绰、李太后)_十大_女强人_中国历史上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慈禧、武则天、赵飞燕、骊姬、吕后、贾南风、客氏、陆令萱、萧绰、李太后。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往往会看到女配角心狠手辣的一面,她们或是为了自保,或是为了夺宠,或是因为嫉妒,可以陷害周围的人,或者是残杀周围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都有谁。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骊姬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骊姬

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 ,名不详,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

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阴险狡诈,献媚取怜,逐步博得晋献公信任,参与朝政,但骊姬仍不满足,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

前651年,晋献公病危,嘱托大夫荀息主政,保护奚齐并辅助他继位。晋献公死后,荀息遵旨立奚齐继位,骊姬为太后。但在丧礼过程中,里克杀死奚齐,荀息于是改立卓子为君。不久,里克又杀害卓子。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贾南风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贾南风

贾南风(257年-300年5月13日),小名峕,字南风,平阳郡襄陵县(今山西省襄汾县)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孙女,西晋太宰贾充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皇后。

贾南风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而随后的八王之乱则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赵飞燕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赵飞燕

赵飞燕,其原名未被正史记载,通常认定为宜主,是西汉汉成帝的皇后,汉哀帝时的皇太后。赵飞燕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人物和神话般的妓女。在《汉书》中对她的描述仅仅只有少数几句,正史上对她的记载很少,然而关于她的野史逸书却又很多,赵飞燕与妹妹赵合德的故事是一个不断流传并逐渐丰富发展的过程,尤以《西京杂记》、《飞燕外传》最为影响深远。

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她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赵飞燕出身平民,父亲赵临是官府家奴。赵飞燕在生下后就被抛弃,三天后竟然还活着,便把她抱回家中抚养。长大后出落成美女,成了阳阿公主府上的歌妓,开始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

《飞燕外传》中赵氏姐妹的出身则被演绎的更为传奇,江都中尉赵曼的家伶冯万金与江都王孙女姑苏郡主通奸淫乱,之后姑苏郡主怀孕,姑苏郡主生下两个女儿,就是赵氏姐妹,随后姑苏郡主将两个私生女抛弃,三天后姑苏郡主发现她们还活着,于心不忍,又将她们抱回来,交给冯万金抚养,后因父亲逝世,冯家衰败而从姑苏流落到长安,被人唤作赵主子,后用刺绣讨好阳阿公主的总管赵临,成为他的义女。《赵飞燕别传》中还曾描述姐妹俩因孤苦无依在集市上卖草鞋为生。

1909年在甘肃发现的南宋平阳木刻年画《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也称为《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杨玉环四位古代美人。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陆令萱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陆令萱

陆令萱(504年—576年),鲜卑族人,北齐女官。陆令萱生子穆提婆,为北齐高官,母子二人权倾一时,对北齐政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北齐末年,君主高纬昏懦荒淫,奸臣弄权,陆令萱身处后宫,以她曾为小皇帝高纬乳母的特殊地位,加之强烈的权欲控,使北齐朝中奸邪之臣都聚集在她的手下,任她驱使,她操纵国柄整整八年,乱政祸国殃民,终使北齐王朝君死国灭。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吕后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吕后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今山东菏泽市单县)人,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慈禧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四十六首。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萧绰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历史上统治中原二百年间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辽大将先锋官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前线察看地形督战时被射中头部,当晚死去。辽军士气受挫,又孤军深入,十分疲惫,加之后方宋军袭击其后路。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

1006年(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萧绰归政于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次年,葬乾陵。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客氏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客氏

客(qie)氏(?-1627年),原名客印月,又名客巴巴,河北人,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被封为“奉圣夫人”。客氏原为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姿色妖媚,为人狠毒残忍、生性淫荡。明熹宗继位后,赐婚客氏与魏忠贤,使他们成为“对食”夫妻。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无子而逝,其弟明思宗即位后,籍没宦官魏忠贤及客氏。魏忠贤自杀,客氏被笞死于浣衣局,并在净乐堂焚尸扬灰。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强人:李太后

李太后是万历皇帝母亲,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不到十岁,李氏是朝政的掌控者,李太后极具亲和力,但又不失威严,她不是一个权力欲很重的女人,更多时候退居幕后静掌大局,在她的扶持下执宰张居正进行了对明帝国后期最有影响力的改革,创造了万历初的盛世“万历中兴”。李太后的强势是一种隐忍却不怒自威的气场,让她掌控住了复杂的政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