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中印象最深的历史人物是谁?宋代书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_米芾_北宋_黄庭坚

本文目录

  • 宋朝中印象最深的历史人物是谁
  • 宋代书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 宋朝的名人有哪些
  • 宋朝时期有哪些名人
  • 宋朝的名人

宋朝中印象最深的历史人物是谁

印象最深的应是范仲淹,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为当政者的行为准则,心中时刻想着人民,想着国家的兴亡。他做人的准则一直受到世人的敬仰。

宋代书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宋朝书法艺术的发展代表人物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简称“苏黄米蔡”,又称“宋四家”。

苏东坡,又名苏轼,号东坡居士,生于公元1037年1月8日,卒于公元1101年8月24日。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人、士大夫。

苏东坡一生豪迈,为人真诚,才华横溢,道风飘逸。他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者,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他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书法代表作有《表忠观碑》、《祭黄几道文》、《黄州寒食诗帖》、《赤壁赋》等等。其中《黄州寒食诗帖》气势磅礴、跌宕起伏、光彩夺目、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有疏有密、或重或轻、恣意洒脱、疾稳刚健,是其精品之作。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生于公元1045年8月9日,卒于公元1105年5月24日。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市)人。北宋书法家、文学家。

黄庭坚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有一天,其舅舅到他家串门,见黄庭坚伏案读书,便想试试他的才学。正好院子里有桑树,便以桑、茧、丝、锦缎相关联为题,出一上联:桑养蚕,蚕结茧,茧抽丝,丝织锦绣。黄庭坚才思敏捷,从手中握的毛笔得到启发,马上作对:草藏兔,兔生毫,毫扎笔,笔写文章。舅舅一听,大为震惊,料定外甥长大后必成大器。黄庭坚于公元1067年考中进士。但一生官运多舛、几经跌落,直至以幸灾谤国罪客死于宜州(今广西宜山县)贬所。黄庭坚书法造诣极高,擅长草书、行书、楷书,自成一家。传世作品有《松风阁诗帖》、《刘明仲墨竹赋》、《王长者墓志稿》、《游青山云诗》、《龙王庙记》、《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李白忆旧游诗卷》、《苦笋赋》、《砥柱铭》等等。黄庭坚的书法作品全是精品,代表作《砥柱铭》2010年在香港拍卖,以3.9亿元成为中国书画在全球拍卖的最高记录。

米芾,字元章,号海岳外史,生于公元1051年7月8日,卒于公元1107年3月15日。湖北襄阳人。

米芾是北宋宋徽宗时期的著名学者,和宋徽宗志同道合,被诏为书画学博士。米芾为人高傲自信,一生桀骜不羁,举止行为颠狂,个性夸张怪异,时人称之为"米颠”。米芾的书法以篆、隶、楷、行、草书见长。主要传世作品有《苕溪诗帖》、《虹县诗卷》、《拜中岳命帖》、《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向太后挽辞》、《蜀素帖》等等。米芾书法作品的特点:“老不巧、润不肥、稳不俗、险不怪”,气韵颠放,舒展自如。米芾的书法技术:挥洒用墨、注重细节、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书法作品堪称绝世精品,无以伦比。

蔡襄,字君谟,生于公元1012年3月7日,卒于公元1067年9月27日。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书法家、文学家。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客。他为官清正廉明,勤政为民,在政界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宋代第一臣。蔡襄在做好官的同时,书法作品也十分了得。其书法恬静优雅、浑厚华滋、酣畅淋漓、苍劲老辣、自成一体。主要传世作品有《大研帖》、《京居帖》、《远蒙帖》、《谢郎帖》、《离都帖》、《安道帖》、《海隅帖》、《门屏帖》、《虚堂诗帖》、《思咏帖》、《楷书告身帖跋》、《脚气帖》、《贫贤帖》、《谢赐御书诗》、《万安桥记》等等。

宋朝的名人有哪些

太多的名人:

1.先说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宋恭宗、宋端宗、末帝赵昺

2.再说将相:赵普、石守信、李处耘、曹彬、杨业、潘美、寇准、丁渭、童贯、高俅、蔡京、蔡襄、杨戬、种师道、狄青、范仲淹、岳飞、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万俟卨、岳云、杨再兴、牛皋、韩侂胄、虞允文、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秦桧、李纲、宗泽、吕蒙正、杨延昭、包拯、张邦昌、陈东、王钦若、王坚、吴玠、刘豫

3.文人雅士:欧阳修、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曾巩、朱熹、程颐、程颢、陆九渊、米芾、黄庭坚、李清照、晏殊、晏几道、朱淑真、陆游、辛弃疾、柳永、姜夔、杨万里、刘克庄、张择端、沈括、毕升、秦少游

4.其他:李师师、宋江、方腊、钟相、杨幺、王小波、李顺、严蕊、梁红玉、王彦、道济法师、青原行思禅师

宋朝时期有哪些名人

(1)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永昌陵。

(2)欧阳修——宋朝文坛领袖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3)包拯——人称包青天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佑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4)王安石——变法革新派领袖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5)司马光——《资治通鉴》的主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佑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6)朱熹——继孔子孟子之后,人称“朱子”,开创礼教先河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7)岳飞——人称“岳爷爷”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8)沈括——宋朝著名科学家

沈括(1031-1095) ,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佑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9)文天祥——抗元最激烈的代表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10)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汉族。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而且是南宋重要的,力主抗金北伐的爱国政治家。从小习得文武全才。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也是千古传颂的佳话。

(11)李清照 (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宋朝的名人

1、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3、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