芾字怎么读?芾怎么发音_茂盛_米芾_读音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芾怎么读 茂盛 米芾 读音

本文目录

  • 芾字怎么读
  • 芾怎么发音
  • “芾”字怎么读
  • “芾”的读音是什么
  • 芾怎么读 芾的读音
  • 芾的读音是什么
  • 米芾怎么读

芾字怎么读

“芾”有二个读音: 。

1、芾

解释:小树干及小树叶。

2、芾

解释:草木茂盛。

笔画:横、竖、竖、横、竖、横折钩、竖。

组词:

1、蔽芾

解释:茂盛貌,引申为荫庇。

2、赤芾

解释:赤色蔽膝。为大夫以上所服。

3、棠芾

解释:喻惠政。“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蔽芾,树木茂盛、浓荫覆蔽貌。此为周人怀念召伯德政的颂诗。

芾怎么发音

芾是一个汉字,读作fèi、fú,本意是指小树干及小树叶,引申义是草木茂盛。该文字在《国风》和《诗经》等文献均有记载。

解释:

1、芾

(1)草木茂盛。

(2)同“黻”。宋朝书画家米芾,也作米黻。

(3)同“绋”。牵引棺材的绳索。

2、芾

小树干及小树叶。

扩展资料:

组词:

1、蔽芾

解释:茂盛貌,引申为荫庇。

2、赤芾

解释:赤色蔽膝。为大夫以上所服。

“芾”字怎么读

芾是一个汉字,读作fèi、fú,本意是指小树干及小树叶,引申义是草木茂盛。该文字在《国风》和《诗经》等文献均有记载。下面是我带来的“芾”字怎么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基本资料

拼音:fèifú

部首:艹,部外笔画:4,总笔画:7 ; 繁体部首:艸,部外笔画:4,总笔画:10

五笔86&agmh;98:AGMH仓颉:TJB

笔顺编号:1221252四角号码:4422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2BE

基本字义

●芾

◎ 汉典

fèi ㄈㄟˋ

◎ 汉典

◎ 小树干及小树叶:蔽~(形容树木枝叶小而密)。

其它字义

◎ 汉典

●芾

◎ 汉典

fú ㄈㄨˊ

◎ 汉典

◎ 草木茂盛。

诗经作品出处

诗经.国风.召南.甘棠

全文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注释

①蔽芾(fei):树木茂盛的样子、甘棠:棠梨树;落叶乔木,果实甜美. ②翦:同“剪”,意思是修剪.③召伯:即召公养,西周的开国元勋. 茇(ba);草屋,这里是指在草屋中居住。④败;破坏,毁坏。⑤憩(qi):休息。③拜:用作“拔”,意思是拔除.③说(Shui):休息, 歇息。

译文

梨棠枝繁叶又茂,

不要修剪莫砍伐,

召伯曾经住树下。

梨棠枝繁叶又茂,

不要修剪莫损毁,

召伯曾经歇树下。

梨棠枝繁叶又茂,

不要修剪莫拔掉.

召伯曾经停树下。

赏析

前人栽下的树木,可供后人乘凉;前人创下的基业,可让后人坐享。后人不忘前人,留下树木睹物思人;后人为了感念前人, 把基业代代相传。人类的历史进程,大概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

人们常说,忘记历史就意味著背叛。还说,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都是告诫我们不要割断历史,不要割断传统,保持历史发展进程的’连续性。

不过,历史总是在既保持连续性,又不断创造更新之中向前发展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浪推浪不断,就有了连续性;后浪推动前浪,是新陈代谢,不断更新,不断补充新的活力。只强调连续性,可能会趋向守旧;只强调创新,可能会趋向背离传统。

在实际当中,保守和革新总是在其它合力的影响下交互作用的。

正如生物的延续和发展一样,遗传和变异构成了两股矛盾著的推动力、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延续;没有变异,就没有新的物种的产生。有遗传也有变异,便形成了世界上生物的多样性。

“芾”的读音是什么

组词:蔽芾、鞞芾、燊芾、赤芾、棠芾

1:词语:蔽芾                读音: 

释义:1.茂盛貌。   2.引申为荫庇。   3.植物幼嫩或树叶初生貌。   4.相传西周的召伯曾在棠树下听讼断狱,办理政事,公正无私,使官民各得其所,天下大治。后人因作《甘棠》诗歌颂其政绩,诗中有“蔽芾甘棠”之句。后因以“蔽芾”、“甘棠”等颂扬有政绩的官吏或其政绩。

2:词语:鞞芾               读音: 

释义:刀鞘和蔽膝。 芾,通“ 韍 ”。借指达官贵人。

3:词语:燊芾              读音: 

释义:火木旺盛

4:词语:赤芾              读音: 

释义:赤色蔽膝。为大夫以上所服。

5:词语:棠芾             读音:

释义:《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 所茇。”蔽芾,树木茂盛、浓荫覆蔽貌。后因以“棠芾”喻惠政。 宋 李昴英 《贺新郎·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词:“清明官府歌棠芾。且萧闲事外,下看玉城珠市。

芾怎么读 芾的读音

1、芾发音:fei,fu。

2、芾是一个汉字,本意是指小树干及小树叶,引申义是草木茂盛。该文字在《国风》和《诗经》等文献均有记载。

3、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芾的读音是什么


拼音:
部首:艹部
笔画:7笔
五笔:AGMH
释义:
小树干及小树叶:蔽芾(形容树木枝叶小而密)。
草木茂盛。

米芾怎么读

米芾的读音: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扩展资料:

米芾书工各体,尤以行草见长,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其“刷字”书风至今盛行不衰。他首创以繁密的墨点堆叠成山峰,表现云雨中山峦的浑厚润泽,效果独特,前无古人,画史称“米点山水”,推为文人山水画的开山巨擘。

可惜没有真迹流传于世,我们只能从他儿子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以及后世无数仿学之作中见其端倪。米芾雅好奇石,留下过“米颠拜石”的典故。作为书画家,他还特别喜欢罗致名砚和各种文房佳器。历代名家的书画精品当然更不肯放过。凡经他收藏、品题之物,无不身价倍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