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书法欣赏(如何看待明代艺术家徐渭)_书法_米芾_自己的

本文目录

  • 如何看待明代艺术家徐渭
  • 徐渭的字可以学吗
  • 明代徐渭的书法应该如何欣赏
  • 徐渭的书画特点是什么
  • 如何评价徐渭书法在徐渭的时代会有怎样的评价呢
  • 徐渭的书法自然有力,真的好吗
  • 徐渭的字欣赏起来,是否有贝多芬《命运》的感觉

如何看待明代艺术家徐渭

单从书法角度看徐渭,他属于精神病人,书法中带有狂躁之气。所以他的书法只能作为欣赏,不能作为正常人学习之用。

徐渭的书法狂放不羁、焦躁颓唐

徐渭的书法和他的个性一样狂放不羁。他主张学书要独出于己,目的在于“寄兴”,即表现自己的真面目。

袁宏道评价他的行书草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徐渭的狂草气势磅傅,笔墨恣肆纵逸。

其实徐渭的书法不符合古代传统审美标准的,他的书法在当时应该也被视为“丑书”。但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自云:“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徐渭一生坎坷,精神分裂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阴布衣等。

徐渭天资聪颖,20岁中秀才,不过此后屡试不第,终身不得志于功名。但他文华横溢,诗书画全能,又多结交文人名上,因此声名渐起。

后来被新间总督胡宗宪召入府中做幕僚,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多有寒划,并参与过东南沿海的抗传斗争。后来胡宗宪获罪下狱,徐渭深受刺激,精神一度失常,因杀死妻子而入狱,七年后经朋友营救出狱。晚年以书画为生,穷困而终。

齐白石对徐渭崇尚有加

徐渭的代表作品:

一是《三江夜归诗》,行草纸本,是徐渭风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此幅行笔娴熟迅急,纵横狂放,点画狼藉,满纸烟云,变幻莫测;

二是《夜雨剪春韭诗》,行书纸本。此幅笔势奔放,气势豪迈,用笔沉着浑圆,中锋提顿,颇有黄庭坚一波三折之意;而飞动跳跃之笔致,又有米节的情趣。通篇一气贯注,于萧散爽逸之中逞其刚健奇崛之势。

徐渭生前不得意,生活穷困潦倒,直到死后20年,其诗文书画却越来越为人所推重,朱耷、郑板桥等名家无不对其崇拜有加,近代之木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我一直不喜徐渭书风,总感觉他的字看多了令人心燥不安。

徐渭的字可以学吗

徐渭的字可以学,但不可以强学。我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因为每个书家的书法风格是同本人的性格特征、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后世之人无法还原徐渭的时代,也就无法完全模仿他的书法精髓。

徐渭的书法是现代书家喜爱的范本

徐渭是明代著名书法家,他的字打破当时流行的馆阁体和规矩的唯美书风,代之以充满叛逆色彩的狂草,在当时的时代,应该则属于典型的“丑怪”书法。

但是,徐渭的行草书大气磅礴,粗犷刚果,如高瀑倾泻,气势恢宏。现代人学习徐渭的书法,主要学习他的笔法和章法。至于他的书法中的神韵,我们学不来,也无法学。

徐渭的书法鼎盛时期正是他精神分裂的特殊阶段

徐渭的一生窘迫潦倒,一度精神分裂。他的书法最好时期,应该是大量酗酒,在疯疯癫癫的状态下写出来的。我们作为正常人,无法进入徐渭创作时的精神境界,也就不能写出他的书法神韵,不必强求。

说到这里,顺便说点题外话。很多人学习毛主席的“毛体”,只能大致模仿笔法和章法,至于书法里边的霸气和豪气,也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明代徐渭的书法应该如何欣赏

徐渭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可怜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可怜人”,却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徐渭的书法风格

徐渭的书法师法王羲之,但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米芾。他广泛研习米芾作品,对米芾书法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曾赞米芾书法:“潇散爽逸”,“辟之朔漠万马,骅骝独见。”

徐渭的书法打破了以“台阁体”为主导的书坛风尚,引领了晚明“尚态”书风。

他最擅长的是狂草,但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他的风格,笔墨狂放,满目狼藉。但他自己却认为“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他对自己的书法水平相当自信,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然此言亦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

徐渭的知音人

也确实,徐渭得大名,是在他死后二十年。“公安派”领袖人物袁宏道偶然发现徐渭的诗文稿,拍案叫绝,大力宣扬,还为徐渭著书立传。袁宏道,是徐渭的第一个知音人。

他认为徐渭书法“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征明之上”;又说“不论书法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徐渭作品如何欣赏

徐渭的诗书画作和人一样,都有一种“奇”气,明梅国桢说:“文长病奇于文,人奇于时,诗奇于字,字奇于画,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

欣赏他的作品,就如同欣赏他的精神、气度与才情,不去过度在意他偶尔出现的一些败笔,把眼光放在他的笔墨与节奏的上,感受他汪洋恣肆,追求个性解放的气魄。

我是【写字吧】,期待你的【关注】!

徐渭的书画特点是什么

徐渭是明代少有的全才,集诗、文章、杂剧、书法、绘画、军事于一身。但命运坎坷,仕途失意,最终仅为胡宗宪做了一段时间幕府。虽然仕途失败但在这书画方面却是影响深远的宗师。其书法绘画有强烈的个性。

书法的特点:

1、随性适意,以才率气,往往一笔下去如黄河之决堤,酣畅淋漓。他的书法才人书法,不好学,正如李白诗,学也学不好,也学不像。

2、书法率真,尤其精于草书,在笔法上以破笔为特色。代表作为《春园细雨七律》草书《千字文》草书狂放开张,气势强劲。

3、取法于二王、米芾,尤其是八面出锋之意。

绘画特色:

1、写意花卉最有魅力,是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其创作自成一家惊世骇俗,用笔狂放,酣畅淋漓,不拘形似,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2、多借物讽喻时世之作,如《四时花卉图轴》《墨葡萄》《菊花图》《雪竹》等。

3、重神似而不太在意形的描绘,但又十分精准地捕捉到了物之神态。往往是一笔到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精神享受。

如何评价徐渭书法在徐渭的时代会有怎样的评价呢

古代,很多文人都有些臭脾气,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徐渭也是如此,他是性情中人,性格豪放,一生不得志,晚年精神失常,曾自杀9次而不死,命也是真硬。

徐渭所处的时代,受台阁体影响,书风沉闷,他一扫萎靡之风,大气磅礴,打破字距、行距的限制,酣畅淋漓。

徐渭开启和引领了时代“尚态”书风,将晚明书法引向了新的高度。

徐渭是明代将感情与艺术风格结合得很出色的一位草书大家,他的书法很难懂,看起来似乎很“脏”,学他的草书要在气势上多体味,要师其气而不师其形。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徐渭的书法自然有力,真的好吗

谢谢好友邀请!

徐渭是画画的,但他的书法造诣也是颇高的。说徐渭的书法自然有力,主要是徐渭认为书法必须要表现真实自我。徐渭学书的态度,一向是从前人吸取精华而表达自己的精神。徐渭学书法,主要研习王献之和张旭、怀素和黄庭坚的字,后又取法北魏碑体和经体,他善于取诸家之神,融汇成自己的风格,独树一帜。

上图为徐渭书法作品。

特别是晚年,徐渭的行笔如排山倒海,线条充满了奇异纵肆的激情和力量。在章法处理上,徐渭亦是不拘古法,其狂草作品,有时字与字的间隔几乎不留,有不通风,不透气的感觉。还有就是徐渭在书写时,笔势连绵不绝,有些表面上不相连的墨块点线,却笔断意连,真气贯通。

上图为徐渭书法作品。

上图为徐渭书法作品。

上图为徐渭书法作品。

说实话,我是不喜欢徐渭的书法的,可能是我的境界还没达到吧。需要说明的是:我不喜欢并不代表别人不喜欢。回答问题,就是要表明自己的立场!随波逐流,不可取。

多年来,为什么没人学习徐渭的书法呢?这个问题值得书界的思考……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徐渭的字欣赏起来,是否有贝多芬《命运》的感觉

百日丧父、九岁能文、四段婚姻、七年牢狱、八次落榜、九回自杀……这一串串数字造就了明代文学史上最特立独行的人物--徐渭徐文长。


徐渭少有才名,九岁就能写出像模像样的文章,十岁即可“文不草而竟”---不打草稿,一挥而就。然而,虽有神童之名,科举之路却充满了荆棘坎坷。两次考试都是名落孙山,后来是被破例录取为山阴县秀才。徐渭为何久试不中,后人分析,应该和科举腐败有关。但徐渭狂放的性格和随意的性情,也是徐渭始终不能过关的重要原因。如果徐渭能够想孟浩然一样洒脱也就罢了,可偏偏他又十分看重,于是造成了他终生的苦痛。

徐渭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言语中对自己的书法相当自信。徐渭的书法以行草见长,这也符合他狂傲的性格。像他这样的个性,写四平八稳的楷书和隶书,恐怕得憋死他。徐渭的书作有癫狂之势,犹如醉中舞剑,堪称汪洋恣肆。这一点像极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看上去有极强的表现力和震撼效果。“那正是命运在敲门。”正如贝多芬所说,徐渭的字恰好也有那种阴暗而悲壮的意味。

他的书法代表作《草书诗轴》,此帖笔势纵横,简直有不可一世之态,字体横倒竖歪,粗头乱服,怪态百出,但其中你能感受到一种排山倒海,奔腾如虎的气势,令人不觉中激情澎湃……

不过我还是最喜欢他的画作《墨葡萄》上的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