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鉴赏步骤(鉴赏怀古诗三步曲描写人何事)_怀古_古迹_思古

本文目录

  • 鉴赏怀古诗三步曲描写人何事
  • 咏史怀古诗赏析
  • 如何鉴赏咏史怀古诗

鉴赏怀古诗三步曲描写人何事

定义: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咏史怀古诗一、赏析三部曲:1、弄清史实:写了什么人和事?2、体悟主旨:为什么要写这些人和事?3、分析技巧: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技巧?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三、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四、常见意象:古迹:乌衣巷、赤壁古代都城:咸阳、金陵、长安、姑苏、洛阳、汴京发生重大事件地方:骊山、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柳营名人故居、陵墓:乌江亭、陈琳(“建安七子”之一)墓、李白坟、湘妃祠。古代历史: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宋史、南唐后蜀;重要人物:周瑜、诸葛亮、廉颇等。具有荒凉意味的景物:鹧鸪、丘冢、荒草、残月五、内容及情感要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奢侈;昏庸无道、社会不合理名地—昔盛今衰;吊古伤今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六、思想情感A、理性反思:诗人置身事外,冷静评述历史事件,表达对历史事实的独特看法。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咏史怀古诗赏析

  咏史怀古诗顾名思义指的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的诗歌创作。这里所说的历史题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既可以指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某个事件,也可以指某个历史时段。怀古诗则指作者登临古地、凭吊古迹时(或之后),追念往事、抒发感慨而作的诗。从题材和内容上说,各有不同的侧重,咏史诗大多是针对具体的历史时间或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则多为登临旧地有感而作。两者又有共同之处,他们都是以古代的人物、事物、地点等为描写对象,都是可以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或者发表评论、或者抒发感慨、或者借古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诱发咏史怀古之幽情的因素,外因有古迹、古物以及与古代的人事有关联的名称等等,内因则是诗人的特殊处境引起的’内心震动。怀古之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好古,对古人、古物、古事有着深厚的感情;二是伤时哀今,于是借古咏今;三是彼时彼地的心境与某一古迹的偶然契合,一并寓之于诗。写这类诗首先要知古,其次要善于运用想象和联想,使往昔的物事焕发出新的夺目的光彩来。

如何鉴赏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怀古以伤己,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即凡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古迹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怀古诗。因为诗涉历史,所以在鉴赏时难度较大。无论是方若虚“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的理解,还是学生对教材中咏史怀古诗的梳理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咏史怀古诗的结构、类别一般是临古地,忆古事,怀古人,思古史,以抒己志,叹人事,刺时事,论史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