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身世是什么呢?唐僧主要事迹10个是什么_唐僧_取经_旃檀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唐僧 是什么 唐僧 取经 旃檀

本文目录

  • 唐僧身世是什么呢
  • 唐僧主要事迹10个是什么
  • 唐僧有什么特点
  • 唐僧的身世是什么
  • 《西游记》唐僧的俗名是什么
  • 唐僧的名字是什么呢
  • 唐僧简介 唐僧是谁
  • 唐僧主要事迹有哪些
  • 唐僧修成正果后被封为了啥,那几个字怎么读
  • 唐僧后来被如来封号读音

唐僧身世是什么呢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称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按说他上一世本是西天如来佛祖门下第二大弟子金蝉长老投胎,地位比那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们还要高。他却不能好好享受这无比崇高尊贵的身份地位,要转世投胎去做个凡人,要说做个凡人倒也罢了,还得冒着被妖怪吃掉的风险千辛万苦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这可真真是极惨的。

唐僧的人生经历:

在他成为僧人之后,很快就把那些经书佛法都研究了个遍,而且很有自己的见解,也正是他在佛法方面的成就让他的名号响彻整个洛阳,直到唐僧28岁的时候,他还在苦学佛法,拜访各地法师。

学习各地佛法,最终他觉得中国的佛法有些地方是不全面的,篇幅欠缺,翻译也不是非常准确,他认为也许去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国可以更加精准地学习佛法。他这一行与其说是填补他所学佛法知识上的空缺,不如说是填补理想心灵上的空缺。

唐僧西行之路的启程就是不顺利的,那个时候正是李世民继位,国家内部并不是很安定,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危,朝廷禁止百姓出国。在一开始他组织了一些有志的僧人。

联合他们向皇帝上书,可结果差强人意,皇帝一一驳回了他们的请求。可是唐僧怎么甘愿放弃探求佛法的道路,就算拿不到签证,就算是偷渡,就算是越过边境,就算是穿过沙漠,他也决意前行。

唐僧主要事迹10个是什么

内容如下:

1、金蝉遭贬,本为金蝉子,感悟众生,取得真经,方成正果。

2、江流托孤,后为方丈所救,出家为僧。

3、唐王临行封御弟,玄奘临行,唐王相送,封为御弟,赐紫金钵盂,御酒白马。

4、五指山收美猴王,大圣脱困。

5、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就是紧箍咒。

6、高老庄收猪八戒,很有意思的一段。

7、流沙河收沙僧。

8、四圣试禅心,就是四圣化身招婿,掉了猪八戒一宿那次。

9、女儿国女王招赘, 师徒妙计巧脱身。

10、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经典故事:

取经前事

唐僧为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唐太宗请他开“水陆大会”,又被观音菩萨选定为取经人,与唐太宗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通天河遇险

僧师徒来至通天河畔陈家庄,得知有妖怪灵感大王。每年一度祭祀,要吃童男童女。悟空、八戒为救陈家庄百姓之苦,变作小儿女,打败了妖怪。 妖怪用鱼女所献之计,作法使夏日满天飞雪,冻结了通天河。唐僧取经心切,踏冰渡河,沉入水底。

妖怪得到唐僧,大喜。欲与鱼女成婚,用唐僧作为婚宴。 悟空、八戒几番营救师父,皆未能胜过妖怪,只得求助南海观音。观音手挽鱼篮,收了鱼精。 唐僧师徒上路,过河时,老鼋自愿前来驮送,并请唐僧向如来询问自己何时方能转为人身,唐僧允诺。

师徒生二心

第一次是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妖怪,遂赶走悟空。

第二次是西行途中,悟空打死强盗,唐僧怒其伤害生灵,责备悟空,悟空心中不平。 唐僧四人借宿于强盗之家。夜间,悟空见强盗杀妻,欲除之,又惧唐僧,故隐忍不发。

唐僧有什么特点

唐僧的三个特点:1,不辞劳苦、不畏艰险、2,一心向佛,3,坚持不懈。《西游记》中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虽然他并没有本领,却领着的三徒弟,走完十万八千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了真经。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只要我们认定的目标,只要坚持走下去,最终会获得成。

一,不辞辛劳,不畏艰辛。

陈玄奘,是跟唐太宗结为异姓兄弟的时候赐给他的姓,他自幼聪明,十一岁时就能诵读佛经,十三岁时洛阳 出家,之后他在全国各地遍访名师,刻苦钻研佛教理论。十八岁时在佛教界已经是小有名气了。因为他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三藏法师”。

但是为了取经,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取经地离他十分的遥远,路上充满了各种危险,但是他不辞辛劳,不畏艰辛,走上了取经之路。

二,一心向佛

在女儿国的时候,唐三藏把自己一心向佛的精神发扬的淋漓尽致。女儿国的国王是算得上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女人,对唐僧一见钟情。她对于唐僧想要的只不过份真挚的爱情而已,但唐僧仍然不为所动。最终无可奈何之下,女儿国国王只好放走了唐僧师徒四人。国王放走了唐僧,但是心里也是十分不忍,临别的时候还是没有忍住叫了声“玉帝哥哥”,然而唐僧快马加鞭终究没有回头,这一难也考验了唐僧对于取经态度。

三,坚持不懈。

1.唐僧告别唐太宗李世民,向西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遇到恶人,跋山涉水,忍饥挨饿,风餐露宿,受尽了折磨,这时遇到了齐天大圣孙悟空愿意认唐僧为师傅一起去西天取经。

2.三打白骨精这段,唐僧怪吾空乱杀人,赶走了孙悟空,但是取经路上,遇到几个厉害的妖怪,猪八戒沙僧打不过,妖怪把唐僧抓起来要蒸着吃,孙悟空被猪八戒请回来救了唐僧。唐僧取经意志没有一点反悔。

3.唐僧师徒四人来到女儿国,女儿国国王是个美女,看中唐僧,百般诱惑。而唐僧忘志坚强,坚决往西天取经。

从以上3个例子可以看出,唐僧取经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坚持到底。

唐僧的身世是什么

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玄奘这位唐代高僧出生于河南洛阳。他13岁时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远游印度。

《西游记》中的唐僧,俗名陈祎,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唐太宗请他开“水陆大会”,又被观音菩萨选定为取经人,与唐太宗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扩展资料:

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虽然他并没有本领,但是极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终却自食其果,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因此,与其说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的思想。

至于唐僧虽然经历诸多磨难但总能化险为夷的原因,一则唐僧是金禅子转世,有佛祖如来和观世音菩萨的庇佑;二则唐僧能够领导好他的三个高徒,能让他们臣服于自己,告状搬来观世音菩萨或是念那紧箍咒,让徒弟们望而生畏。只要有人胆敢为非作歹或作奸犯科,必然要受严惩。

《西游记》唐僧的俗名是什么

唐僧,俗名陈褂,法名玄奘,通称三藏法师、唐三藏,唐僧是他的俗称。

唐僧的原型是玄奘大师,幼年受父亲教导,改姓唐。

俗名陈褂,对儒学略知一二,问一下,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西游记里的叫江流儿。

今河南洛阳偃师境,玄奘出生在读书人家,希望能告诉我历史里唐僧的经历希望要详细的,唐三藏”。

因其取得经书名为三藏真经。后奉观音菩萨之命去西天取经三藏。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

唐僧取经过程

唐僧指的是僧人玄奘,唐僧取经的过程中,从出发到归来,他用了将近十九年,共走了五万多里,到过上百个国家,唐僧孤身一人,沿古丝绸之路,一路向西,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最后完成了取经,他的传奇经历,引无数后人神往。

取经回来之后,玄奘在长安城慈恩寺内的大雁塔里进行佛经翻译等工作。

玄奘取得真经的西天是在印度的那烂陀寺。他是被世人尊为一代佛学大师,功成名就,地位尊崇,但他毅然归国,并将余生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佛经翻译工作。

唐僧的名字是什么呢

玄奘。
西游记唐僧叫玄奘。唐僧,也叫唐三藏,唐僧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人物,前世为如来二弟子金蝉子,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于今河南洛阳,俗家姓名“陈_”,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取得真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早在西夏时期的敦煌壁画,就有唐僧取经故事,唐僧、还有人相似猴的孙悟空手牵白马。后来不断演绎,就有了《西游记》。
三藏是佛教术语,藏原本是指装佛教经典的竹箧,后来代指佛教经典文献。佛教经典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经藏、律藏和论藏,简称“经律论”,所以有了三藏的说法。玄奘西行取经,带回来的佛教经典包含“经律论”。三藏法师这个称号对玄奘来讲,当之无愧。

唐僧简介 唐僧是谁

1、唐僧,姓陈,法号“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世俗称为“唐僧”,小名叫“江流儿”。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原型为唐代高僧玄奘。

2、唐僧前世为如来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因轻慢佛法而被如来佛祖贬到下界,在观世音菩萨的指点下,奉了唐太宗旨意,不远万里前去西天求取真经,路途上收得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徒弟,经历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返回大唐,修成正果,被如来佛祖封为“旃檀功德佛”。

唐僧主要事迹有哪些

唐僧主要事迹有险渡通天河,受阻狮驼岭,遇仙孔雀台等。唐僧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又善良但又不分青红皂白。唐僧心地善良,虔诚取经,当大唐急需用人时,他挺身而出。唐僧取经的意志极为坚定,他不以色乱,人蝎子精百般诱惑,但唐僧还是不以理会,表现出他一心向佛,意志坚定,只以取经为己任。

险渡通天河

唐僧师徒来至通天河畔陈家庄,得知有妖怪灵感大王。每年一度祭祀,要吃童男童女。悟空、八戒为救陈家庄百姓之苦,变作小儿女,打败了妖怪。妖怪用鱼女所献之计,作法使夏日满天飞雪,冻结了通天河。唐僧取经心切,踏冰渡河,沉入水底。

受阻狮驼岭

八百里狮驼岭上,有几个魔头为害,一为青狮,二为白象,三为大鹏。孔雀公主对他们所为甚为不满。大鹏却暗恋着孔雀公主。唐僧师徒行至狮驼岭,公主幻化人形,警告唐僧。却见唐僧仪容潇洒,芳心为之所动。

遇仙孔雀台

公主愿与唐僧结百年之好,唐僧不为所动。却劝公主珍惜千年修行之身。公主恼怒,将唐僧迷倒,欲强生成婚。却被大鹏一起捉入了狮驼岭。悟空打败了青狮、白象,驱赶着他们去狮驼岭寻大鹏讨要师父。

唐僧修成正果后被封为了啥,那几个字怎么读

旃檀功德佛 旃檀功德佛的拼音: zhān tán gōng dé fó。

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据说在唐代时,楚地有个文通塔,供奉旃檀佛。吴承恩认为旃檀佛应是一个了不起的佛,于是在创作《西游记》时,最后运用了生活中鲜活的素材,确定唐僧的佛家封号为旃檀功德佛。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成佛不是封官职,是修行达到一定程度的称谓。也是一种授记。 授记,就是佛以无碍天眼,遥见无量劫的未来,得知某弟子应在某世界,化度若干众生,成佛时名号是某佛,住世多久时间。然后给面前的弟子授记,你将来过多少劫在什么世界成佛叫什么住世多久,等等。

扩展资料:

旃檀功德佛记载于佛经《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以及《决定毗尼经》。在三十五佛中,位于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蓝色,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持诵此佛名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阻止斋僧的罪业。

旃檀功德佛,是佛经《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以及《决定毗尼经》所载的三十五佛之一。为《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所列。在三十五佛中,位于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蓝色,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持诵此佛名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阻止斋僧的罪业。

唐僧后来被如来封号读音

唐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汉字】旃檀功德佛

【拼音】zhān tán gōng dé fó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