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阳明心学是怎么解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_格物致知_孔子_理学

本文目录

  • 你认为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阳明心学是怎么解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

你认为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程朱理学“纠治”女德“滑坡”!

宋代学术是继先秦诸子之后,华夏文脉道统的“第二座高峰”,而程朱理学最重要,奠定之后的千年中华文明基因与走向。写出十几卷《中国科技史》的李约瑟博士还认为,程朱理学是推动中国“科学进步的关键”!

程朱理学最大的价值是拆除、吸纳蛮夷外邦之学,“中学为体西学(佛教)为用”,建构本土学术,为华夏文明争话语权。

其内容是提出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文化“范式”系统,主要有:理一元本体论、理一分殊、存天理灭人欲。编定了“四书五经”,对《大学》“格物致知”说提出了一套新的“解释学”,影响深远。

提到程朱理学,最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以礼杀人”之类高级黑的套话。对于朱熹甚至整出了“两个尼姑”之类的花边佐料,煞费苦心啊!让人觉得这圣贤当得还不如当个小人自在!

对朱熹这样的影响中华文明千年的大儒,我们要理性看待,还原事实。

许多言论都要放到当时的语境情势之下才好理解。

比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本来是针对“笑贫不笑娼”这种社会现象而发。当时北宋面临北方异族凌辱,边关红灯区风纪不振,道德滑坡,勾栏瓦舍表演下作,有类似现在酒吧搞某种服务的女性,十分普遍。

有人询问程伊川某寡妇因饥饿再嫁的事,为了提醒那些以生计为借口不顾及人伦者,他便随口说出这句话,就是让那些操皮肉生意者顾些颜面,如果把这句发泄情绪的话,要认真追究就好像太歹毒了。其实前一段时间,俞敏洪演讲说中国现在女德“滑坡”,说的是当今同样严峻的社会问题,只不过没人挑破得罪“半边天”而已。

另外还有一个高级黑误解,宋代根本没有反对寡妇再嫁的礼法,有资料可查。连当朝皇后就有几位是再嫁的,民间更普遍,和现在没有什么差别。这些无端的泼墨言论要澄清。

现在,我们把宋明理学放到一个国际视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审视,会有许多新的正面的信息。

一、程朱理学对中国学术的贡献是复兴了传统“文脉道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道统说”,而且高过学统、皇权,彰显文人“心性的独立与自由”。北宋的文人权利和待遇是历史上最好的,就是读书人有属于自己的圈子,可以“价值中立”,皇帝无权干涉。学术上也很独立,所以涌现了“北宋五子”等学术大家。

二程、朱熹的新儒学,直接继承孔子孟子的心性之学正统,吸收了周敦颐的无极思想,是对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进一步深化。

二、完成对异族文化的包容统摄

程朱理学的提出,是在文化上防止四夷之学的“文化入侵”,并且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理论思辩优势,从此儒家思想也具有了形而上学的高规格,枯枝开出新枝焕发生机,维护传承了华夏文脉道统。

三、宋明理学的高度至今未有能超越仍有价值

现在复兴传统文化,而宋明理学是一笔思想资源,和开掘的矿藏,许多价值被忽视。现在应对近代工商文明的局促和话语缺失,社会道德沦丧,可以利用传统的这些思想观念,整顿风俗,建构本土的学术共同体。

我们对阳明心学研究者很多,但对程朱理学重视挖掘的不够,其实朱熹的学说是近代西方认识论的启蒙来源,而被我们认为是与科学对立的障碍,这实在荒唐,应予以重视。

乐活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学术共同体,共勉!

阳明心学是怎么解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

格物致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é wù zhì zhī,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格物的意思就是割除物欲,致知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物欲割除的越彻底越干净,就越容易获得通达宇宙万法的真是智慧,就越容易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

问题根源

儒家思想一直都是随著时代思潮而迁变演化。孔子虽是儒家的开创者,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乃是继承了春秋以前中国文明的民本思想传统。孔子一生的思想著述,主要在关心现世的政治与道德,并未在心性修为问题上多所关注,正如《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子贡对于孔子学问的感想:“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然而孔子当时的时代,早已有学者论述天道心性;例如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就在《老子》一书讲述“道”之玄理,还有《关尹子》一书也是当时的道家著作。即使是《管子》一书,也有〈心术〉〈内业〉等篇论述心性修为。可知此种後来形成道家传统的心性修为传统,决非是起于老子,正如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并非起于孔子;否则,需要心性修为才能成就的中医传统,就不可能发生于老子之前。所以孔子逝後的儒家学者们,为了弭补孔子学说的不足之处,遂企图要吸纳融合当时道家与阴阳家的心性修为与自然哲学的传统。《子思子》之“五行观”与《公孙尼子》之“养气说”,就是战国初期儒家学者的此类努力成果。战国初期的子思,作《中庸》,首先以孔子的“中庸”思想为基础,而建构了儒家的心性理论。然而先秦时期典籍从未出现“格物致知”的相关词汇,所以“格物致知”应该不是先秦儒学思想,而是汉朝学者融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观念产物。而因为涉及了道家思想,所以也就造成後世儒者理解上的困难,也就形成了千馀年来的观点争议。

“格物致知”之所以难于解释,而使儒学界争论达千馀年。首先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宋儒理学兴起後,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学历史上宋儒为排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孔子论道而未论理),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其次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的字义训诂难以适当,以致于不能适切解释字义;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遂使以後诸儒各家解释,往往各自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遂造成至今儒学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