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何拖了将近一个半世纪才灭亡)_安史之乱_唐朝_藩镇

本文目录

  •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何拖了将近一个半世纪才灭亡
  • 安史之乱中唐朝怎么没有直接灭了河北三镇,而是让三镇继续割据
  •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
  • 为何人们对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历史很模糊
  • 唐朝为何在安史之乱以后屡次被外族入侵
  •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这是杨贵妃之过,还是唐玄宗之错
  • 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朝是怎么开始收复被吐蕃占领的失地的
  • 如果安史之乱没有发生或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唐朝的辉煌还能持续吗,最终又会怎样衰落
  • 唐朝作为一个强盛的多民族王朝,为什么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就不行了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还能坚挺百年真正原因是什么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为何拖了将近一个半世纪才灭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唐帝国至所以没有昏然倒塌,关键是统治阶级的核心价值观依旧在运行,王公大臣藩镇氏族的利益和财富依旧维系着这个惨破的巨舰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相对于150多年,那8年安史之乱是短小的,说明大唐天下还未到积重难返万劫不复的地步,随然产生了大量割据政权,但封建社会的制度体系依旧强大。可以毫不掩饰的讲,关陇氏族对封建社会起了决定性作用,天下为公大道至行,军阀列强的再昏庸无道,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自找没趣,但当朱温这头骚公猪上位后,一切皆在发生巨大反转,因为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后将关陇氏族,文人雅士们几净斩尽杀绝,一但一种上流社会奉行的价值体系崩盘,那么以流民土匪为首的朱温集团就没有那么对王公氏族客气啦?土匪示杀无义无天下大仁德善之心。一次次一步步杀净忠臣良将,天下的根本儒家思想讲求仁者爱仁,以仁孝治天下。当天下各州府郡县全是目不识钉的大老粗和流氓为父母官,那么曾经令人崇尚的文化制度和封建思想体系如同行尸走肉。大唐天下也就名存实亡了,看一下五代十国有几个超过二十年的,天下之根本在于文化底蕴和天下大义,文化人和仁人志人才是天下的根本。思想倒了国就亡了,大唐覆灭于朱温惨杀文武大臣和关陇贤臣。

安史之乱中唐朝怎么没有直接灭了河北三镇,而是让三镇继续割据

安史之乱持续了七年多,大唐国力消耗过多,皇帝也期待赶快结束战争,再加上大将仆固怀恩的私心,才导致了河北三镇的割据。

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讨伐杨国忠的借口,起兵攻向长安。

大唐内地由于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所以安禄山的叛乱直接让各州县望风而逃,很快控制了整个河北。太原东面的州县有人报告李隆基安禄山已经反叛,但是唐玄宗根本不相信,认为是有人诬陷安禄山。

等到六天后,前线传来了很多安禄山反叛的消息,李隆基才不得不相信安禄山反叛的事实,于是李隆基派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募兵前往洛阳防守,但是由于临时招募的士兵没有战斗力,导致洛阳失守。

李隆基没有思考洛阳失守的原因,而是临阵斩杀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被杀后,以哥舒翰为主将防守潼关。

哥舒翰向李隆基建议,只要我们能守住潼关,那么安禄山自然会失败,如果出城应战,由于我们的军队都是临时招募的,没有战斗力,在野战中根本很难取胜,这样潼关肯定守不住。

其实哥舒翰的建议是对的,安禄山反叛以来,已经拉的战线过长,很多占领的地方并不牢靠,并且叛军所到之处无恶不作,失去了民心,叛军肯定会发生内乱,到时候再收复失地,成功率很高。

并且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进展顺利,马上就可以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这样一招“围魏救赵”的策略肯定会让安禄山很快的失败,但是李隆基没有了当年的英明,被宦官所误,催促哥舒翰出战。

结果就是哥舒翰被俘虏,潼关失守,长安危在旦夕,皇帝出逃,在马鬼坡发生了兵变,李隆基逃到了蜀地,太子灵武继位,安史之乱进入高潮。

安史之乱本来有数次机会可以早结束的,除了李隆基的指挥失误,包括后来的唐肃宗一样也出现过指挥失误的时候,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持续了长达七年多,一直到唐代宗初期,大将仆固怀恩带领朔方军终于收复失地,打的叛军节节败退。

这时候叛军里面的安禄山和史思明都已经死了,只剩下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并且叛军经过多年与唐朝的战争,早就实力大减,平定叛乱指日可待,仆固怀恩率领大军追击史朝义。

史朝义逃到莫州,手下将领田承嗣看到史军已经没有任何希望,早晚都会被唐军镇压,于是他骗史朝义去范阳搬救兵,自己在莫州死守。没想到史朝义相信了他,率领五千人前往范阳搬救兵救援莫州。

史朝义走后,田承嗣就献莫州投降仆固怀恩,并且还把史朝义母亲和妻子献于唐军。史朝义带领五千多人往范阳退去,范阳守将李怀仙知道莫州被围都不发兵,原因是也想投降唐朝,等史朝义走到范阳时,李怀仙已经投降了唐军。

史朝义走投无路,在林中自尽,其余叛军投降唐朝,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但是河北等地仍然被叛军将领管理,并且后来还成为了河北三镇,河北三镇数次挑战中央权威,在境内自任官吏,自取赋税,名义上虽为朝廷藩镇,却从未履行过臣子的义务,河北三镇也是唐朝后期的心腹大患。

那么安史之乱中,朝廷为什么没有直接灭了河北三镇?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里面有仆固怀恩的私心,也有唐代宗的目光短浅在里面。

先说一下仆固怀恩的私心。

仆固怀恩是唐朝中期的名将,听名字就知道他不是汉族,是铁勒族仆骨部人。仆固怀恩家族也是铁勒族九大姓之一,当年李勣灭亡薛延陀汗国时,横扫漠北地区,铁勒九姓率部投降唐朝。

仆固怀恩是朔方军的大将,跟随郭子仪镇压叛军,仆固怀恩还曾经向回纥借兵,帮助大唐平叛。仆固怀恩的三个女儿嫁给回纥首领,为国和亲,并且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

安史之乱后期,由于唐肃宗害怕郭子仪和李光弼功高盖主,并且担心他们这些将领拥兵自重,数次更换主帅,所以最后是仆固怀恩统领大军讨伐史朝义等叛军。

公元763年,随着田承嗣献莫州投降,李怀仙也献范阳投降,史朝义自尽,基本上叛军已经被平叛,人们都觉得这场浩劫终于结束了,大唐可以再现往日光辉了,可是事与愿违。

仆固怀恩这时候,可以轻松的把剩余叛军解决掉,即使叛军投降,也可以把田承嗣和李怀仙看管住,把他们的部队收编。

可是仆固怀恩没有这样做,因为当时唐朝的情况是皇帝猜忌武将,如果河北三镇彻底剿灭,那么自己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皇帝宠信宦官容易误信谗言,那么自己的下场就危险了。

并且前面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就是例子,郭子仪为大唐立下不朽功勋,皇帝却剥夺了他的兵权,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勇将来瑱因为的罪了宦官,被皇帝赐死,大将李光弼也因为怕被宦官诬陷,拒绝回到长安。

有这么多前车之鉴,仆固怀恩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有意将安史旧将引作外援,帮助田承嗣四人统辖河北各郡。仆固怀恩还上表唐代宗,封安禄山的降将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

薛嵩是薛仁贵的孙子,朝廷封他为节度使后,算是表现不错,没有割据一方,还帮助唐朝镇压藩镇。而剩下的三个藩镇被称为河北三镇,仆固怀恩带兵回到朔方后,三个藩镇等朝廷大军走后,发展自己的势力,恢复元气,后来再次与朝廷作对,唐朝皇帝最头疼的就是河北三镇。直到朱温崛起后,河北三镇才被灭掉,当然河北三镇灭亡时,唐朝也进入灭亡倒计时了,最终唐朝被朱温所灭。

所以,当时主要是仆固怀恩的主意,让叛军的将领继续在河北三镇为节度使,最终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其次,也有唐代宗的无奈和目光短浅。

唐代宗当时听说叛军投降,也是很高兴,觉得安史之乱可算是解决了,大唐终于可以恢复生产了,所以仆固怀恩上表让叛军投降继续为节度使,急于结束战争的唐代宗就同意了。

很多人觉得唐代宗为什么要同意呢?

你可以同意叛军投降,但是不可以让他们继续在河北为藩镇,这样谁也不敢保证他们没有异心啊!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唐朝政府没有一支可以自己控制的军队,虽然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任用郭子仪和李光弼平定叛乱,但是这些平定叛乱的部队也都是别的藩镇,仆固怀恩是新任的主帅,他的朔方军也是唐朝的藩镇。

并且仆固怀恩手握兵权,他上表封安禄山降将为节度使,唐代宗没有办法,只能同意,兵权没有在皇帝手里,代宗也是没有办法。

并且,河北地处边疆,如果拿掉了安禄山降将,还得派别的将领去镇守,时间久了,一样会发生叛乱,唐朝的藩镇制度本来就存在问题,不是换几个将领就可以解决的,唐朝如果想解决藩镇问题,就要有制约藩镇的制度,但是多年的问题,确实很难解决。

当然,除了无奈,还有代宗的目光短浅,其实当时河北三镇还是有很多解决的方法的,比如派郭子仪前去平叛,或者采用一些措施制约藩镇都可以,但是代宗也是厌倦了战争,最终妥协了,这样为以后的皇帝出了难题。

唐代宗不能算是一个明君,比如河北三镇之一的田承嗣割据一方,不听朝令,魏博镇就和独立的王国一样,唐代宗则采用姑息的政策,还把公主嫁给他,想笼络田承嗣,还封他为平章政事,这样只能使各地藩镇更快娇纵。

朝廷亦厌苦兵革,苟冀无事,因而授之。《资治通鉴》

河北三镇还给别的藩镇起到了带头作用,无论怎么叛乱,只要投降唐朝,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节度使,这样的情况下,别的藩镇也慢慢的效仿,最终唐朝灭亡于藩镇。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自己组建了神策军,那么唐朝灭亡的会更快。唐代宗的目光短浅,为后世埋下了祸根。

小结:安史之乱唐朝没有趁势灭了河北三镇,确实比较可惜,毕竟那时候安禄山的降将手里没有多少兵了,放任他们继续为节度使,得以喘息,所以以后皇帝再想剿灭河北三镇就困难的。唐代宗后面的唐德宗,就不惯着藩镇,结果河北三镇起来叛乱,德宗没有办法只能下“罪己诏”,后来虽然平定了叛乱,可是也妥协的承认了藩镇的权力,使唐朝的藩镇割据更加严重。

其实,如果当年一直重用郭子仪和李光弼,不让宦官弄权,对郭子仪用人不疑,唐朝的藩镇确实可以解决,可惜的是安史之乱还没镇压成功,就数次更换大将,使大将们过早的看到“兔死狗烹”的事情,这样为难怪仆固怀恩不剿灭河北三镇,要“养寇自重”。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如果用这条原理解读网站的提问?那么是唐代开元盛世,封建社会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都发挥出来了。然后这一社会形态,无可奈何地开始走下坡路。唐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其主要表现是腐败太快。特别是汉族统治者,其本人、家族、集团腐烂变质,如同风卷进残云,一代接着一代烂下去。

给人印象很深的是,明王朝统治者。现在人去参观北京13陵,全部都是无字碑。实际上除明成祖朱棣之外,其他皇帝本身也无可写可述之处。《李自成》一书,就记载了许多明王朝腐败的现象。最搞笑是崇祯帝某次,要大臣们出点钱——银子打仗。结果是银子没有要到,还把自己最爱的小皇子害死。

朱元璋用下圣旨的方法,试图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过衣食不愁的生活。到了明王朝灭亡时,朱皇帝的子孙后代,已经超过100万人!结果是清康熙帝,一边多次朝觐,埋葬着朱元璋的明孝陵。一边下达圣旨。把朱皇帝的子孙后代,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无法取代封建主义。他们力量不如帝国主义,人数和资历都不如无产阶级。在反封建的时候,要么被镇压,要么和封建主义同流合污。只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共党人,建立新中国挽救了整个中华民族。小平同志领导改革开放,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无论那方面看都已经半壁江山。央视的广告用语,“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新的局面坚持下去,我们的明天将会更美好。

为何人们对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历史很模糊

白天我们看不到星辰,并不是星辰不在那里,只是太阳过于耀眼夺目,星辰光芒被掩盖了。

唐朝为何在安史之乱以后屡次被外族入侵

唐朝强大对小国来说太过于危险。

北方的突厥和东方的高句丽,南方的安南国,都是在其内忧外患或弱小之际被唐朝所折服,唐朝的因利乘便很快的征服了周边的势力,然而就以突厥为例,他们的势力曾经是如此强大,却被趁火打劫般地征服,表面上迎合着唐朝的旨意行事,暗地里却是恨之入骨,仇恨积累到一定程度终将会爆发,毕竟唐朝征服周边势力并没有像汉朝那样光明正大,汉朝都是凭借自身的实力去战斗,虽远必诛,用十余场大战将匈奴征服得心服口服,所以说唐朝有着鲜为人知的危险。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这是杨贵妃之过,还是唐玄宗之错

老陈替杨玉环击鼓喊冤。

杨玉环原本是个好人家的女娃,因为样貌耐看,成了皇帝的儿媳。这当然没错。有本钱的女孩,谁不想找个好婆家,除了傻子。

因为公爹的人品不怎么样,而这个公爹又偏偏是生杀只在谈笑间的皇帝,而杨玉环只是个柔软女人,不得不委身唐玄宗这个糟老头。

成了贵妃,当然想给娘家人帮点忙,如同现在的女孩,嫁了个有钱人,就想在钱财上给兄弟姐妹帮点忙,让父母过得舒服些,自己心里也舒服。这也应该没啥错。错就错在唐玄宗这个糟老头身上,知道自己六、七十岁的人了,有些地方满足不了杨玉环这个美女,所以用尽办法想弥补一下美女的缺憾,不惜违法违纪,为杨玉环的娘家人办了很多不该办的事。

唐玄宗这个糟老头从政数十年,脑瓜贼精,不可能受到可以当自己孙女的这个杨玉环的干扰。而且呢,杨玉环只知道唱唱歌,跳跳舞,对参政也没产生过兴趣。所谓贻误政事,只能说唐玄宗迷恋享乐,而不能让杨玉环背锅。

杨玉环之死,更说明唐玄宗并没有真真正正爱上这个美女。大难临头时,让女人背黑锅,这样的男人实在不怎么样!

所以老陈说,安史之乱,罪在唐玄宗。

安史之乱平定以后,唐朝是怎么开始收复被吐蕃占领的失地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为了平叛,逐渐抽调安西陇佑军队平叛,边关空虚,逐渐控制安西四镇和陇佑18州,公元763年还攻破长安,在郭子仪的故布疑阵下,吐蕃不知虚实退走,后来在大唐联合南诏,回鹘打击吐蕃,西方大食人又多次打击吐蕃,802年大相论莽热战死,十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与唐朝的交战未讨多大便宜,唐朝依靠尖关狭隘,吐蕃损失很大,年年征战,国库空虚,再加上吐蕃内部出问题,宗教对立佛教和苯教对立,各大将佣兵自重,最终在877年吐蕃分裂,在这过程中张义朝带领义军收复河皇,动摇吐蕃

如果安史之乱没有发生或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唐朝的辉煌还能持续吗,最终又会怎样衰落

谢谢邀请。

如果安史之乱没有发生或者得到很好的解决,唐朝的辉煌顶多就是再延续百年时光,最终还是会衰落的,至于衰落的结局不外乎是以下几个:

权臣篡位,宦官作乱导致统治崩塌,地方诸侯割据。

很明显,封建王朝有几个致命的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法子得到有效地解决。

第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朝廷和地方诸侯的问题,朝廷强大,地方弱小,那么就是宋朝的状况,强干弱枝,枝干强壮,分枝细弱,很容易压制不住地方的治安,甚至抵抗不了入侵;朝廷细弱,地方强悍,那么就是汉唐的状况,强枝弱干,枝条强壮,躯干细弱,撑不住局面,崩溃是注定的。

这个老大难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只有小国寡民或许还能解决,可一旦是大一统的局面,正所谓山高皇帝远,鞭长莫及,朝廷要么授权地方诸侯更多的权力,允许其便宜行事,否则事事都得禀报朝廷,肯定是治理不好地方,要么就是收缩,这就好比郑和下西洋,明明有很好的机会开疆拓土,但为何却收缩了,显然就是皇权治理的极限所造成的,与其让人拿着自家的资本去建立基业,倒不如不要,这就是皇权的致命点,自己要不了,也不想让利与他人。

所以啊,古代封建王朝为了解决朝廷和地方诸侯的强弱问题,总是找不到适合的平衡点,不偏不倚是做不到的,随着双方力量变化,天下格局就会发生变化;

第二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后宫和朝堂,后宫问题有外戚和宦官干政,甚至连太后也是后宫干政的主要力量,而朝堂则是权臣把持朝政。

外戚问题在汉朝的时候是十分严重的,当然有好也有坏,比如霍去病、卫青等人,在帝王强大的时候,这些外戚是很好的助力,但一旦帝王孱弱的时候,这些外戚就是可怕的老虎,搞不好就会向朝堂的权臣转变,架空皇权。

至于宦官,唐朝除了安史之乱的地方节度使和藩镇问题之外,其实更严重的是宦官作乱,他们窃取了皇权,架空了帝王,搞得天下大乱,政令成了乱令,民不聊生,治理成了奢望。

所以啊,朝廷和地方的博弈,后宫和朝堂的皇权旁落的危机,无一不是封建王朝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安史之乱不外乎就是这些老大难问题发生的一个缩影,它的发生与解决,其实只是整个唐王朝衰败的映射,即便解决了,哪怕是完美解决,但只要老大难问题解决不了,那么衰败是不可避免的。

唐朝作为一个强盛的多民族王朝,为什么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就不行了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代,尤其是唐玄宗在位时期,更是巅峰中的巅峰,这么强大的大唐,它为何只是被安禄山搞了一下,说跨就跨了呢?

一,安禄山为什么要反?

我们先把目光放在安禄山身上,问他2个问题,他为什么要反大唐?他反大唐的资本是什么?

(安禄山剧照)

安禄山反大唐,主要是唐玄宗的平衡术,唐玄宗治国法宝就是平衡,哪方势力强大,就要弹压一下。

比如,唐玄宗一日杀三子后,太子之位空悬,寿王李瑁是最好的太子人选,但是李隆基却不声不响的选了李亨。

为什么?因为寿王的势力太大了!寿王是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的儿子,爱屋及乌之下,唐玄宗就很喜欢寿王,而且权相李林甫也支持立寿王为太子,最要紧的是寿王早年是由唐玄宗的大哥——李宪抚养长大的。

当所有有利因素都集中在寿王身上时,唐玄宗就习惯性运用平衡术,把寿王踩上一脚——立了无背景、无势力、无人缘的李亨为太子。

除了皇嗣问题,大臣他也搞平衡,比如张九龄下台后,为了平衡朝堂,他把大舅哥杨国忠提拔上来,专门制衡李林甫,不让其一家独大。

与此同时,军中也是大肆搞平衡术,唐玄宗最重视的东北边军与西北边军,早先西北边军是王忠嗣为代表,但是他势力一度膨胀,曾兼任四镇节度使:河西、陇右、朔方、河东。令唐玄宗忌惮无比,指使李林甫大力一脚踩下,先贬为汉阳太守,后转为汉东郡太守,一年后暴毙。(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唐玄宗弄死的)

王忠嗣,其实就是安禄山的一个前例!只不过安禄山与王忠嗣不同的是,他是胡人,对国家没有那么高忠诚度,他有野心,他不甘心被唐玄宗摆弄,甚至有可能丢掉性命。

安禄山在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后,就开始野心膨胀了,加之在平衡术下杨国忠不断地给他上眼药,终于打出了“清君侧杀杨国忠”的旗号起兵。

这就是为什么安禄山要反的原因。

二,安禄山有什么资本反大唐?

均田制崩溃,导致府兵制的消亡,募兵制崛起,才让安禄山有了造反的资本。

我们可以把国家财富资源看成一个大蛋糕,这个蛋糕让全天下的人来瓜分。其中统治阶层占了大头吃肉,广大地主阶级占一部分啃骨头;最后剩下小部分汤水,给全天下的贫民,这是2000年来不变的封建资本结构。

北魏时期,由于以前常年征战,人口调零,大量无主土地被国家捡了便宜,因此北魏孝文帝把这些土地分配给无地的贫民,这就是均田制。

50年后,宇文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制定了府兵制,它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即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国家给农民土地,那么农民就要为国家打仗,打仗还要自备衣甲、马匹、武器等等。

大家看《木兰诗》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府兵制中,士兵要自备武器军需。

二百年后的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再也无法运行下去了,为何?

因为土地是固定的,就那么一点,这200多年来,经历了隋朝一统,唐朝盛世,人口不断的增长,土地不断的分出去,能分的土地越来越少,到了唐玄宗时期,全国人口达8000多万,是北魏的几倍,早就无地可分了。

而土地兼并却日益严重,尤其是繁华地带的土地。兼之国家赋税又是以人身为本,本来他们家就没土地,还要交税,那当然是逃到偏远人烟稀少的地区,继续想办法生活,这就是浮逃户的来源。

由于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当府兵的经济基础,他们加入到逃亡的难民阵营,府兵制因为无兵可调而名存实亡。

但国家要用兵咋办?这时候募兵制就应运而生。募兵制在唐高宗时期就开始了,到了唐玄宗时期,更加蓬勃发展。经过开元、天宝的大治,国家积累了很多钱财,为募兵制提供了无限的动力。

因此,李林甫主政年代,唐朝实行了长征健儿制度,健儿指军人,长征指久住边境。

唐朝前期和之前的朝代,府兵制核心,都有一个政治底线,即在军队部署方面,保持内重外轻的局面。也就是说,全国的兵力,要有差不多一半是部署在长安周边,以拱卫京师,威胁地方。

到唐玄宗实行长征健儿制度后,军队是国家花大钱养的,有投入就要有产出,不然养那么多军人白白吃饭?于是,唐玄宗时期,特别多对外的战争,又因为对外战争多,不可能一直把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京师长安附近。因此,唐玄宗把全国大部分兵力,分别交给十个节度使管理。

久而久之,国家军力部署变成了外重内轻,中央掌控的军队处于绝对劣势,这十个节度使掌握了大唐90%的兵力,尤其是安禄山,是继王忠嗣之后又一势力庞大的军官,他掌握着三个镇的兵力,而且是长期对外征战的精锐,用来对付中原老弱残兵组成的军队,简直是绰绰有余。

安禄山是胡人,他在边关镇守多年,威望甚高,加之他手头军队中的长征健儿,很多都是当地的胡人,与安禄山是同种,他还通过提拔一些亲信来掌控全军。

“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皆拔于行间。”——《旧唐书·安禄山传》

三,安史之乱带来的后果

安史之乱后,全国各地的节度使有样学样,成了割据的军阀,中央无法集权,皇帝的权威也一落千丈,文化也造成了割裂。

安史之乱前,唐朝人对胡人是很开放,很包容的心态,因为李唐皇室也有胡人血统。但是爆发安史之乱后,唐人对胡人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知识分子对胡人的反感,产生了华夷之辩。

以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等为代表,他们在作品中或多或少的夹杂了华夷之辩的思想,尤其是韩愈,他因为反感蛮夷,导致对夷狄文化的佛教也反感,并力排痛斥。

军事上,安史之乱后是军阀割据,这些藩镇不但不听中央的命令,还多次叛乱。比如,唐德宗在削藩的时候,就接二连三遭到叛乱。刚开始,平乱战争还比较顺利,但后来各个藩镇联合起来反对他,有所谓的“四王”。

泾原兵马使的防秋兵,在路过长安的时候,发动了兵变,唐德宗被迫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结果遭到了朱泚的长期围攻,差点命丧奉天,后来帮他平定叛乱的朔方军节度使李怀光,紧跟着又发生了叛变,德宗又逃往了凉州。

国家在这些军阀的不断折腾下,民不聊生,越来越衰落,想搞生产,搞发展都搞不了,到处都在打仗搞破坏,处处白骨露于野。真应了那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看现在的伊拉克)

宋朝成立后,吸收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杯酒释兵权,又重用士大夫制约武人集团,造成华夏尚武精神的衰退,所以终宋一朝,处处积弱屈辱。

后语:历史上,每逢大的动荡,都是因为社会资源分配出现了问题。

比如,草原民族为何老是入侵我们中国,经过历史学家竺可桢研究气象得出结论,每到天气寒冷的年代,草原民族一定会入侵,因为他们的牛羊大量死亡,没有吃的了,只能南下抢劫。(谁也想不到胡里改人竟然抢出了一个满清王朝)

同理,我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动乱,基本都是草根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起兵。

再比如,东汉黄巾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清末太平天国等,历朝历代,无数大小的农民起义,都是因为要活不下去了才要搞事的。、

安史之乱亦不例外。

文/梁生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还能坚挺百年真正原因是什么

说到古时候的唐朝小编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非常的繁荣,确实,中国古代的唐朝可以用极盛来形容,当时的人们雍容华贵,人们以肥为美,以肥为贵来作为审美标准,不过,极盛的唐朝最后也是走向了衰败,唐朝走向衰败重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安史之乱,那么,小编今天也是看到一个搞笑的话题,那就是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还能坚挺百年?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一下子从盛唐走到中晚唐,从开元盛世变为军阀混战的局面,内有藩镇不听号令、频频造反,外有吐蕃虎视眈眈、屡犯边境,中晚唐时期战火纷飞,可谓是实打实的内忧外患。

在这一时期,发生过泾原兵变、吐蕃侵袭,甚至连长安城都被攻陷,皇帝不得不逃亡避难。那么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大唐为何还能坚挺到黄巢起义,直到公元907年才走向灭亡呢?

中晚唐时期出现过元和中兴、会昌中心,皇帝们为了夺回皇权进行过很大努力,也出现过一大批忠君的功臣名将,他们守卫京师,抵御外寇。

此外,一支驻守京畿地区的常备武装力量也不容忽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关中得以和平,唐朝得以坚挺百年,它就是唐朝禁军神策军。

一、起源:玄宗——肃宗

神策军起源于安史之乱前夕。公元754年,大将哥舒翰在击败吐蕃、收复黄河九曲后,上表请求设置洮阳郡,以成如璆为太守,同时兼任神策军使,这就是最早的神策军。

此时的神策军是作为抵御吐蕃的边防军出现的,编制在两千人左右,只是一支普通的戍边军队,与日后的大唐禁军还相差很远,甚至没有进入大唐割据势力的中原大战。直到安史之乱后,朝廷征调大量边军平乱,神策军也在征调之列,赴难中原。

公元759年,神策军兵马使卫伯玉率领千余神策军参加相州之战。

此战,唐肃宗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互不统属,各自为战,结果唐军大败亏输,卫伯玉只好带着本部人马逃亡陕州。然而,卫伯玉发现神策军原来的驻地已经沦陷吐蕃,神策军突然无家可归,只好留在陕州,站在抵挡史思明进攻的最前线。

恰好此时深受肃宗信用的鱼朝恩也在陕州,自然而然就成了神策军的监军,在卫伯玉的努力下,他们大败史思明三千人马的进攻。此战也让神策军得到肃宗褒奖,他们与陕州节度使郭英乂手下的人马共同镇守陕州,完成从戍边军到藩镇军的转变。

之后,卫伯玉、郭英乂先后被征调入朝,鱼朝恩成为神策军统帅。从此以后,神策军在鱼朝恩这位权宦的率领下,迅速成为唐朝皇帝的嫡系禁军。

公元763年,吐蕃攻占长安,代宗出奔陕州,鱼朝恩率领神策军护驾有功。待吐蕃退去后,神策军护送代宗至长安;此后又发生仆固怀恩诱吐蕃进逼京师,鱼朝恩率神策军护卫京师,待吐蕃退去后,神策军正式成为中央禁军。

二、上升:代宗——宪宗

得益于吐蕃军的屡次进犯以及深受皇帝信用的统帅鱼朝恩,神策军在护驾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皇帝的嫡系部队,另外,神策军是从戍边军到抵抗史思明一步一步打出来的,其战斗力是其他禁军无法比拟的。因此,代宗以及后来的皇帝都十分重视神策军,在其成为禁军之后,鱼朝恩对其进行扩军。

扩军的主要来源是邢君牙、尚可孤、郝廷玉、阳慧元、侯仲庄等部曲,这些部曲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是实打实的实力派,他们的加入使神策军实力大大提升。另一方面,代宗从鱼朝恩之请,将好畤、普润、兴平、武功等地划入神策军名下,使神策军有了物资和财赋来源。

鱼朝恩被杀后,神策军由刘希暹、王驾鹤、白志贞等武将统率。

此期间,神策军能征善战,跟随李晟打败过吐蕃,“逾漏天,拔飞越,廓清肃宁三城,绝大渡河,获虏首千余级”;军纪严明,德宗征调军队防秋,临行时皇帝和大臣设酒食践行,其他军队都受命饮酒,独独神策军不饮,“上深叹美,赐书劳之”。

可以说,神策军是关中地区最值得皇帝信赖、也是最能打的一支军队。

而接下来的奉天之难则使神策军被宦官一手掌控。奉天之难中,许多文臣武将叛变,与之相对比的是德宗身边的宦官一个都没跑;同时神策军在此次叛乱中表现突出,是平乱的主力。

因此,在叛乱平定之后,德宗将自己最信赖的人与最能打的军队结合起来,让宦官任神策军统帅,任命窦文场、霍仙鸣为神策中尉,同时设置多个军职由宦官担任。此时的宦官统帅与鱼朝恩是不一样的,他们对神策军的掌控已经成为一种制度确立下来,一个宦官倒下后,势必会有千千万万个宦官站起来重新领导神策军。

自此,神策军与宦官紧密结合在一起,两者荣辱与共,兴衰相倚,同时走向兴盛,也同时走向灭亡。

三、衰亡:宪宗之后

宪宗朝的神策军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德宗时期,神策军已经“至十五万人”,作为京师禁军,同时也是镇守京畿的精锐之师,神策军多次出征地方,是朝廷打压藩镇最直接的力量。宪宗即位之初,神策军即跟随李晟打败西川军阀刘辟,并将其生擒。不过在接下来的一次出征中,神策军吃尽苦头。

公元809年,成德节度使王士真去世,宪宗为了改变河北藩镇父死子继的传统,决定兴师讨伐不听话的王士真之子王承宗。但是这次的统帅吐突承璀屡战屡败,战事迁延日久,最后还是王承宗上表谢罪,神策军才撤回京师,草草收场,本质上此战是皇权在与藩镇的斗争中落败。

此战过后,神策军威名不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很少大规模出兵征讨地方,而是留在关中镇守京师,并逐步走向衰落。

神策军的衰落是各方面因素导致的。比如在宪宗之后,神策军较少参加战争,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而朝廷给神策军的各种优惠政策反而助长了他的腐朽:神策军待遇优厚,补给是其他军队的三倍;代宗之后的每次大赦天下最优待的就是神策军;神策军在法律上不受御史监察,在人事上可以优先升迁转任,在经济上可以自己经营买卖。

一系列优厚政策让神策军成了香饽饽,无数富家子弟挤破头皮也要挤进来,但是他们又不能打仗,在晚唐时期主要就是跟着皇帝打猎游乐、营建宫楼、习“角抵、杂戏”,打仗的时候就花钱弄来更不会打仗的老弱病残代替自己。

因此,在黄巢起义时,宦官田令孜率数万(号称十万)神策军把守潼关的时候,起义军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攻克潼关,神策军竟毫无一战之力。

此战过后,神策军死伤殆尽,之后虽然有田令孜、昭宗募兵建神策新军,仍由宦官统领。但是神策新军与宦官绑在一起,被卷入与朝臣的斗争,同时卷入的还有朱全忠与李茂贞两大藩镇势力,最后朝臣依附的朱全忠获胜,宦官被屠戮殆尽,神策军也被正式废除。

曾经不可一世的神策军就此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神策军的鲜明特征就是宦官的兴衰决定了神策军的兴衰,在穆宗之后的九位皇帝中,有七位是宦官所立,其余两位之一的敬宗虽然不是宦官立的,但他却死于宦官之手。宦官之所以如此嚣张,完全得益于他们对于神策军的掌控。

但是神策军的存在对于唐朝的延续是有积极作用的。神策军在抵御吐蕃、平定叛乱方面立下诸多功劳,从神策军镇守关中以来,关中出现过近百年的和平,这在中晚唐是很难得的。难怪入唐求法的日本僧人圆仁曾说“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