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枪的时候枪口会往上跳,后坐力不应该是向后吗那么开枪不应该把人往后推吗?枪械的出口动能是什么意思火药枪和现役主要枪械的出口动能有多少焦耳_枪口_后坐力_子弹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枪口 枪口 后坐力 子弹

本文目录

  • 为什么开枪的时候枪口会往上跳,后坐力不应该是向后吗那么开枪不应该把人往后推吗
  • 枪械的出口动能是什么意思火药枪和现役主要枪械的出口动能有多少焦耳
  • 枪上的瞄准器和枪口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如何保证射击的准确性
  • 枪械的制退器对精度有影响吗
  • 用手指堵住枪口,枪里的子弹真的射不出吗
  • 为什么二战步枪不安装枪口制退器
  • 和平精英各种枪口优缺点,该如何选择
  • 为什么有的步枪枪嘴是斜口
  • 为什么有些机枪的枪口是喇叭形的
  • 射击时枪口为什么是向上跳动,而不是向下如果准星朝下,是不是向下跳动

为什么开枪的时候枪口会往上跳,后坐力不应该是向后吗那么开枪不应该把人往后推吗

其实,开枪时枪口并不总是会向上跳,它还会向下,还会向左,还会向右。

大家都知道在开枪时枪械会有后坐力,而这个后坐力,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在连发时做到精准射击。这里以步枪射击为例,说一下射击后坐力与枪口跳转方向。

枪口向上跳

枪口向上跳的实际原因是:由于射手的整个上半身是可以以腰部为中心旋转的,而射击时枪械处于肩部位置,那么当后坐力传递到肩上后,就会存在一个力矩将整个上半身以腰部为轴心进行旋转,从而将枪向上抬。所以,有经验的射手在射击时都是将上半身前倾,背部肌肉绷直,从而利用重心来抵消射击的后坐力带来的扭力,从而减小枪口上扬。

TOB姿势(马盖普握枪法),枪托抵在非常靠近脊椎的位置。

枪口向左向右跳

射击时除了会出现向后的后坐力,也会出现向左向右的后坐力。

这种向左向右的后坐力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枪械抵肩位置的不同。很多人由于不是正面抵肩,腰部的肌肉无法完全崩紧来克制后坐力在肩上带来的扭力,所以在射击时,整个人会沿着腰为轴心,右手持枪的向右偏离,左手持枪的向左偏离。而TOB姿势(Thumb Over Bore,俗称马盖普握法)的一个重要核心,就是两肩与目标平行,并且将枪械抵在躯干上尽可能靠近脊椎,而不是手臂上。而如果训练欠佳,AK步枪上稍微偏右的枪口装置可以利用枪口气流将枪械向左推回。

AK的歪枪口,可以利用枪口气流将枪械向左推回

枪口向下跳

使枪口向下跳转的这个力,则是来自于枪机复进所带来的动量。这个向前的力量可以帮助射手更快地射击。在步枪上,这个力可以有效的告诉射手,枪械中还有子弹(仅限于有空仓挂机功能的枪械)。当AR步枪的子弹耗尽时,枪机将不会向前复进,所以这个感觉就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告诉射手:你该换子弹了。如果射手经验足够丰富,他还可以感觉出这是卡弹还是没子弹。而在手枪上,这个力量可以辅助射手将枪口回到原来指向的位置从而缩短两发射击之间的间隔,提升射击速度,也就是常说的双击(double tape),并且保证两发子弹的弹孔基本在一起。

我是轻兵器爱好者,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了解更多轻武器文化,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

枪械的出口动能是什么意思火药枪和现役主要枪械的出口动能有多少焦耳

出口动能就是枪口动能,是指子弹在出膛时候所携带的动能,可以套用动能公式计算。

一般现代手枪的动能在3-600焦耳之间。突击步枪的动能在1500-2500之间。

题主问黑火药枪,那就选亨利马提尼

马提尼使用.557/450的口径换算过来是14.7mm 弹头重31克、发射初速为410m/s,那么套入公式

0.5x0.031x410²=2605焦耳

二战时期的98K,弹头重12.8克,初速800m/s 动能公式为0.5x0.0128x800²=4096焦

而现代突击步枪虽然初速比98K高,但是弹头轻了许多,因此从动能看差了很多。

比如M16的5.56mm弹头重4克,初速940m/s,0.5x0.004x940²=1767焦耳

9mm手枪,弹头8克,初速350m/s,0.5x0.008x350²=490焦耳。

枪上的瞄准器和枪口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如何保证射击的准确性

这道题总记得以前回答过好几次

咱们首先得知道子弹这弹道他就是一条抛物线没错吧

如果说子弹和枪口是处于一条水平线的话(先不管这种设计你压根没法瞄),那么子弹就是呈一条平射的撒尿弧线,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在顶着枪口,子弹最后的落点永远比你瞄点要低一点。

那咋办呢?

实际上瞄准线和枪管轴线并不是两条平行线

归零点:只考虑垂直的情况下,子弹正好落在瞄准中心的点位

其实从上面图就可以知道,瞄准线和枪管线是一条相交的直线,他们的交点是前归零点。

而弹道又是一条抛物线,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出现第二个归零点。

所以说,在子弹出膛到第一个归零点之前。世纪子弹落点是低于瞄准点的(这很好理解,你用枪抵着人家鼻孔,而你瞄准镜里出现的应该是那斯惊恐的眼睛)

而在子弹通过前归零点之后,子弹实际落点又高于瞄准点

比如下图,前归零是25米,弹道的后归零点在200米,但是在25-200米中间这个区间。尤其是在100米左右那会,子弹落点比瞄准点高处3英寸(7.62厘米),差不多就是瞄着你天灵盖,但没打中你...

等子弹落到后归零点,不考虑风偏之类乱七八糟的因素,那正好是子弹又回到瞄准点。再之后,子弹开始往下落。

因为弹道曲线的存在,小口径的直射效果才显得极其重要

题外话就是,弹道和瞄准实质上是一道数理题...咱们在追求射击精度的时候,是不是想瞄具套哪儿就打哪儿?你想啊,同样遇到一个200-300米左右的目标,M16甚至都不用多考虑,直接套上就打。

而AK47呢?就得先估摸这家伙到底是多少米,然后表尺调一下,不然瞄头打中胃很正常。这还是人家得站着,万一人家趴着呢?

下图里边.223(5.56)和AKde 7.62抛物线弹道就可以知道,弹道越平直,越不费脑子

枪械的制退器对精度有影响吗

有,咱们看制退器原理

火药燃气从枪管喷出去之后,撞到了制退器的前壁,形成一个向前的力(这就抵消了一部分向后的后坐力)

然后再从后边或者侧后边排出,形成反推力(同样是一股往前的力,抵消部分后坐力)

那这么个玩意对精度有没有影响呢?肯定有

一个是本身如果子弹出膛之后和燃气就分手了,义无反顾。但是装了制退器之后,燃气撞到制退器前壁会出现扰流。影响弹道,而且这个扰流的小脾气还挺难琢磨。

第二个是枪管前面装了这么个破玩意会影响枪管震动固有频率。虽然说这个规律不是说不可循,但很吃制退器的工艺。

所以你们可以看到高精度狙很少用这玩意,但是12.7mm这种有时候带来的后坐力又不得不让你用这玩意。小提示:用制退器打巴雷特记得带耳罩...因为声音会往后面来,巨响

用手指堵住枪口,枪里的子弹真的射不出吗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有些主角面对敌方开枪的千钧一发之际,选择勇敢地用手指堵住对方的枪口,然后枪支在开火瞬间炸膛,最终主角拯救了自己也拯救了同伴,还把坏人打跑了。可是在实际中,用手指堵枪口的行为是不会有主角光环的,枪里的子弹不会被堵住,最终也不会有好结局。

解释手指堵枪口无效就必须从枪支的原理说起。现代枪支最开始是从火枪发展过来的,那时候的火枪就是把一颗铁弹丸装进枪管,后面加上火药,发射时把火药点燃,通过火药燃烧产生动能,弹丸在得到足够的压力后就会被射出到枪管外面。

由于那时的枪支枪管强度不高,如果用手指或者别的什么异物将枪管堵住,火药把枪管里面的空气燃烧殆尽,产生的巨大压力又因为枪口被堵住而无法释放,最终枪管就变成了一个炮仗,无处释放的压力最终就会产生炸膛的效果。

但是现在的枪支已经不是落后的火枪,子弹也使用自带底火的一体装药,火枪时代的情况已经不会再出现了。枪支在扣下扳机以后,撞针会击向子弹的底火,装在子弹里面的火药会在瞬间被点燃,压力会立刻产生,然后赋予弹头强大的动能,接着子弹在得到高速后旋转射出枪管。

所以想要阻止子弹射出,只有两种方法。一是阻止撞针击发子弹的底火,二是将枪口彻底堵住堵死。一旦子弹被击发,火药开始燃烧,堵住枪口就是阻止子弹的唯一选择。这里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将枪口完全阻挡,枪管成为一个密闭的空间,子弹的能量不能推开阻挡物,比如枪顶在水泥上,火药燃烧后的压力会作用到枪膛,就会出现炸膛。

另一种是枪口没有被完全堵住,比如用手指去堵,这时候子弹即使受到一些阻碍,最终也还是照样会射出去,而且还会扫清阻碍。所以手指不仅不能挡住子弹,还会导致手指受伤,像影视作品里面的演绎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二战步枪不安装枪口制退器

为啥二战步枪要安枪口制退器啊?

制退器说白了是一种改变膛口火药燃气的流量和方向,让燃气于后坐能量对冲,起到降低后坐力,减少枪口上跳的一种装置。

比方说上边这个制退器,他将火药燃气想后排,使枪获得一个向前的冲量,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后坐力。

但你想,这种原理是不是两种枪比较合适?一种是后坐力特别大的,一种是全自动的

后坐力大的比如二战时期的反坦克步枪,他们都有这种膛口装置

毕竟反坦克步枪动不动两三万焦动能~ 不加这玩意很容易左肩一枪、右肩一枪、回家养伤,铁十字勋章。

而自动武器控制后坐力方便更好的泼水,你别看PPsh41好像挺粗糙的,其实它的枪口也是一种简单的补偿器

汤普森的早期版本,M1929A1也有这玩意

而步枪的话,为什么要制退器啊?后坐力又不算大(就算有那么一点大,但绝对是可适应的,犯不着浪费成本去加装制退器),又是栓动,即便是半自动的。大多也是打精度,制退器用途不大。

当然也不是全部步枪都没有制退器,比放下边中间那杆SVT40,枪口就有制退装置(粗中带细的老毛子)

和平精英各种枪口优缺点,该如何选择

和平精英中的枪械是否好用,枪口配件决定了很大的因素,三种枪口配件对枪械的影响完全不同,一款好用的枪口配件往往能帮我们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每种枪口的优缺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枪口(仅限于步枪和射手步枪)。

1、消音器

属性:消除枪口火光降低了武器声音以提升隐蔽性

效果:-5.00%后坐力效果

适用:AKM,M16A4,M416,SCAR-L,G36C,QBZ,M762,MK47,Groza,AUG,SKS,Mini14,Mk14,SLR,QBU.

2、补偿器

属性:减小水平方向后坐力以及垂直方向后坐力

效果:-25.00%后坐力效果

-10.00%平行方向后坐力

-15.00%垂直方向后坐力

适用:AKM,M16A4,M416,SCAR-L,G36C,QBZ,M762,MK47,AUG,SKS,Mini14,Mk14,SLR,QBU.

3、消焰器

属性:消除枪口火光以及减小后坐力

效果:-10.00%后坐力效果

-10.00%平行方向后坐力

-10.00%垂直方向后坐力

适用:AKM,M16A4,M416,SCAR-L,G36C,QBZ,M762,MK47,AUG,SKS,Mini14,Mk14,SLR,QBU.

根据我们以往玩FPS游戏的经验来讲,大部分人会认为消音器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消音器能降低枪声提升隐蔽性,还能消除火光,但这一定律在和平精英中并不适用。和平精英中枪声会显示在小地图上,玩家可以根据微小的枪声和地图显示图标来确定你的位置,这样就导致消音器最强大的隐蔽性已经完全没用了,在失去这一最强属性后,消音器对比其他两大枪口就不够看了。

再来看补偿器,能很大程度的减小后坐力,非常适合那些比较难压的枪,在用AKM,M762,SLR时,可以很有效的帮我们掌控此类武器,其他武器用补偿器就更好掌控了,在配上握把和枪托,基本可以把弹道压成一个点。

如果你对自己的压枪本领比较自信,那么推荐你使用消焰器。消焰器的优点在于消除火光的前提下,还有不错的减小后坐力效果,在雾天或者树林中与敌人遭遇时,我们就能凭借消焰器的作用多输出0.5~1s的时间,这就能帮你在对枪中取得极大优势,所以结论为:新手推荐使用补偿器,大神推荐使用消焰器。

以上就是对和平精英中各个枪口的分析,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为什么有的步枪枪嘴是斜口

那玩意叫“斜口防跳器”,是用来减轻枪口上跳的,一般在AKM步枪(第三型)上能见到,如下图所示,可以很明显看到枪口处的斜口防跳器!

那么,这个斜口能减轻枪口上跳的原理是什么呢?原理就是通过改变高压燃气从枪口喷射而出的方向,给枪口带来一个斜向下的反作用力,从而达到减轻枪口上跳的目的,大概的受力分析如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燃气的喷射方向(红色箭头)是斜着向上的,再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同时会给枪口带来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蓝色箭头),而这个反作用力的就是用来减轻枪口上跳的!

大家都知道,AKM其实就是AK-47的改进型(里面的字母“M”是Modernizirovannyi的缩写,有改进型、现代化的意思),AK-47有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枪口上扬严重,这个跟AK-47的枪托设计有关,AK -47的枪托是有点斜向下的,这种设计导致的后果就是后坐力的方向和枪托抵肩点作用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如下图所示,图中的黄线表示后坐力的方向直线,红线为抵肩点作用力的方向,可以很明显看到这两条直线是没有重合的,所以,导致的后果就是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是斜向上的(大家做个受力分析就明白了),所以,这就是AK-47会出现枪口上扬的原因之一!

而改进型AKM为了提高精度,解决枪口上扬的问题,从而降低散布,除了在枪口部分加装了斜口防跳器之外,枪托设计也有所改变,那就是使用了直枪托(相对于AK-47没有那么倾斜),这样一来,后坐力的方向和枪托抵肩点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大概就在同一条直线上了,如下图所示,因此,使用了直枪托设计和加装了枪口防跳器的AKM,在射击精度上是要好于她的前辈AK-47的!

为什么有些机枪的枪口是喇叭形的

枪口是啦叭形部件,其实就是为机枪加了一个消焰器,对于子弹弹丸的飞行轨迹没有任何的影响。消焰器能减小连发射击时的枪口火焰,减小暴露目标的概率。要知道,机枪作为灵活的重火力支援,不可能完全隐藏自己,光学途径不暴露机枪手的位置,还有声学特征,声学特征不暴露,还有战术经验指引敌人掌握你们机枪手的部署位置。因此,我认为消焰器其实是一种聊胜于无的部件,更多的是对士兵的人性关怀,它的作用与重机枪的水冷装置完全是两回事。

同时消焰器能为机枪手保障良好的视线,射手瞄准时防止被火光刺眼、晃眼,这一点就不是聊胜于无了,是实实在在的作战性能。机枪在火力支援和火力覆盖时也要进行瞄准,不可以扣住扳机随便放。这在战时可能不明显,但是在平时的机枪手训练考核中,是再明显不过的了,不瞄准就没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单位成绩就不能总评优秀,不能总评优秀连长指导员是会不高兴的。

第三,我认为消焰器还能使机枪更漂亮,大喇叭口,那是80年代最美的时装,装在机枪上也是一样的审美体验。如果像我国的五六式机枪和日本小鬼子的歪把子机枪那样没有消焰器的,枪口光秃秃,给人一种为它们使用生发剂的冲动。

轻武器的美学研究,其实可以写一篇博士论文,国防大学的装备学教研室博士生就可以写,就是张召忠和李莉教授的那个学科,挺火的,建议有志军官都去报考,拼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射击时枪口为什么是向上跳动,而不是向下如果准星朝下,是不是向下跳动

一个基本物理学知识:力矩

上图里边A是子弹发射之后从枪管方向传来的后坐力,B是握把或者肩托作为力臂支点。C是支点和后坐力传递轴线的距离。因为C的存在,所以会导致一个力矩旋转,因此枪口就会上跳了。

能不能减少这种情况呢?也可以,上面我们知道因为支点和后坐力方向的距离导致了力矩旋转的发生,那么如果我们把支点尽可能的和后坐力方向一致呢?

比如这把犀牛左轮,它将枪管下置,握把主支点提高。这样就尽可能的将后坐力和支点成直线,大大减少了枪口上跳。

同理的,一些直托步枪也是这个套路。比如AR15的枪管和枪托是直线的,因此他枪口上扬的问题不大。

而反观AK47因为后座轴线和支点距离较大,因此枪口上扬问题就严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