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头盖骨飞了gif图(肯尼迪遇刺后,第一个冲上去挡子弹的保镖,后来怎样了呢)_肯尼迪_子弹_达拉斯

本文目录

  • 肯尼迪遇刺后,第一个冲上去挡子弹的保镖,后来怎样了呢
  • 肯尼迪遇刺后他老婆到底是逃跑还是捡头盖骨
  • 肯尼迪坐敞篷类似的梗
  • 肯尼迪被枪杀子弹从哪进从哪出

肯尼迪遇刺后,第一个冲上去挡子弹的保镖,后来怎样了呢

196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3年的时候,就开始筹划着大选连任的问题。美国的总统很大一部分都是靠选民的投票选出,所以历任美国总统想要连任,就需要得到这些选民的支持。

肯尼迪大选造势,不幸被人射杀。

在德克萨斯州民主党内,有着两大正派。其中一个是亚巴勒为首的自由派,另一个则是以州长为首的保守派。两个派系矛盾不断,经常在议会上面“大打出手”。

为了调节两个派系的矛盾,并且得到他们的支持,总统肯尼迪带着夫人前往了这里。在1963年11月22日的上午,冒着大雨进行了一次演讲,第2天坐的飞机前往了达拉斯。

在11月22日快要12:00的时候,肯尼迪的专机到达了达拉斯地区。下车之后转成专门的车队,按照之前的计划,通过达拉斯最繁华的街道。

目的是希望可以和民众有一场最直接的接触,既然是为了和民众直接接触,车速肯定非常慢,不过还是保持在每小时15公里左右。

1963年11月22日12:30左右,肯尼迪的车队经过德克萨斯州教科书仓库,突然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一声枪响。虽然现场的声音比较嘈杂。但是枪声的声音太刺耳,还是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只见随着一声枪响之后,后面的特工保镖立刻追上前车。但是还没有来得及的时候,另外一声枪声响起,德州州长约翰-康纳利中弹。

此时保镖已经来到车屁股上,但是还是没有来得及护住总统。随着最后一声枪响,只见肯尼迪总统的头部中弹,倒在了夫人杰奎琳的身上。

保镖第一时间上前,但已经于事无补

枪击事件发生之后,肯尼迪的夫人杰奎琳趴在肯尼迪身上痛哭。后面的保镖克林特·希尔立刻爬上车子,试图把杰奎琳肯尼迪推回车子座位,因为担心她会掉下去。

当时杰奎琳已经吓得惊慌失措,她试图爬上车子的后盖,去捡一块肯尼迪崩掉的头盖骨。身上脸上都扎满了肯尼迪的鲜血,不知道是当时趴在肯尼迪身上沾的,还是枪击的时候迸溅出来的。

在枪击事件发生半个小时左右,医生宣布了肯尼迪抢救无效死亡。但是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奥斯瓦德,在刺杀事件发生两个小时左右,便被当地的巡警抓获。

经过调查之后发现,之所以会去刺杀,是因为他对于政治和社会不满。但是在三天之后转到另一个监狱的时候,意外的被一名酒店老板射杀。具体原因不清楚,不过总之整件事情当中充满着各种诡异。

当然今天不是探究肯尼迪死亡的原因,当时他后面的保镖什么情况?其实正如全文所述,在第一声枪响之后,特工希尔立刻准备爬上汽车的后盖,希望可以用身体来挡住肯尼迪和肯尼迪夫人。

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在这之后又有两声枪声,其中一枪打中了州长,另外一枪就打中了肯尼迪。也就是说当时虽然保镖极力保护,但是人再快也快不过子弹,结果还是酿造了悲剧。

根据他后来的回忆,他当时的动作完全只是下意识,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全,只是想最大可能的保护总统的安全。

肯尼迪遇刺后他老婆到底是逃跑还是捡头盖骨

第一枪后他老婆杰奎琳先看了他一下,发现他受伤了,还没有反应过来,第二枪打上去了,正中脑门,杰奎琳马上被吓得往车后面爬上去,保镖这时也站在后备箱后面的阶梯上接她,然后车子这时已经全速冲向医院了,枪手已经不可能再打到了。

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遇刺。据官方消息,暗杀肯尼迪的刺客是美国前海军陆战队队员李·哈维·奥斯瓦德,系个人单独作案。两天后,达拉斯警察局准备把他押送联邦监狱。当奥斯瓦德被带出来时被人开枪打死。

扩展资料

影响

这一由美国民意测验机构齐格比国际公司代表一家名为APB的网络犯罪新闻公司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肯尼迪的遇刺对即将过去的100年造成的影响最大。在受调查的1006名美国人中,36%的人将肯尼迪遇刺列为本世纪头号犯罪案件。

《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称,当年正好是美国二战后婴儿潮的时候,是美国历史上最多的一波出生人口,无数美国人从电视上亲眼目睹了惨剧的全过程,虽然不在现场,但也万分惊吓。这是这波婴儿潮的人经历的第一件历史性事件,他们至今仍然能听到、看到或者想到这个悲剧。

肯尼迪坐敞篷类似的梗

暂时没有类似的梗,因为过于残忍。当时肯尼迪所乘坐的是1961年产的林肯大陆豪华敞篷车,本来这辆轿车是安装有防弹罩的,但是,为了让达拉斯市民一睹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的芳容,没有让特工人员安装防弹罩,在下午12:30当汽车缓慢经过教科书仓库大楼,肯尼迪向群众挥手致意时,枪声突然响起。正中脖子,鲜血直流,第二枪直接击碎了他的头盖骨,这也是致命的一枪,第三枪击中了坐在汽车前排的德州州长。

肯尼迪被枪杀子弹从哪进从哪出

  沃伦委员会报告和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结果,都一致地认为刺杀现场只射出了三颗子弹。但沃伦委员会认为这三颗子弹中,一颗子弹射偏,一颗子弹从肯尼迪的背部射入,并从喉咙射出,继而射中康纳利州长,致命的第三颗子弹直接击中肯尼迪总统头部。争论由此产生,很多人质疑刺杀现场射击的子弹的数量。

  通过对伤口的研究,沃伦委员会也试图从理论上证明一颗子弹造成7处伤口的可能性。他们假设子弹从教科书仓库大厦的6层射出58米后,以与水平线呈19°的角度击穿肯尼迪的第六块颈椎骨。在肯尼迪总统脊柱右下方51毫米处,子弹留下了一个4×7毫米的伤口,伤口四周是棕红色和黑色的血瘀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擦拭轮”。根据尸检报告,子弹在总统体内造成第一节胸椎的损伤,但是由子弹击中所致,还是由于子弹的冲击力造成还无定论。子弹从肯尼迪右肺叶上方擦过,没有造成穿透。紧接着子弹穿过总统的脖子,从喉结下方射出。总统衬衫衣领上的痕迹,证明了子弹是从后背射入,而不是从喉咙射入。在整个过程中,子弹的速度从射出时的560-610m/s(即米每秒),降到了518m/s。值得一提的是,肯尼迪总统当时还佩戴了领结,子弹打掉领结后,速度迅速降为457m/s,方向也发生偏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