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李绂所担任的直隶总督到底有多大权力?李绂和田文镜本是患难之交又是同年,后来为何反目成仇_雍正_雍正皇帝_总督

本文目录

  • 《雍正王朝》李绂所担任的直隶总督到底有多大权力
  • 李绂和田文镜本是患难之交又是同年,后来为何反目成仇
  • 雍正为何要杀张廷璐和李绂
  • 《雍正王朝》中李绂是个清官,为什么买考题的时候70两,说出就出,不皱眉头
  • 李绂与田文镜互掐处处受制,权倾朝野的恩师张廷玉为何保持沉默
  • 雍正王朝里李绂发现科考舞弊案后去找三阿哥说的东窗事发是什么事
  • 《雍正王朝》刘墨林也一样为李绂求情,为什么众官排斥
  • 《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斩杀李绂,为何没有给老三胤祉任何面子,专等弘历求情
  • 怎么评价《雍正王朝》里的李绂
  • 田文镜和李绂都是雍正的亲信大臣,地位相当,为何在后来的较量中以李绂失败告终

《雍正王朝》李绂所担任的直隶总督到底有多大权力

《雍正王朝》中,雍正整顿旗务时遇到旗人抵制,在思来想去之后,他决定调李绂为直隶总督,继续推行“旗务整顿”。李绂在担任直隶总督后,又有哪些权力呢?

《大清会典》赋予李绂法律上的职权

“总督”二字,最早出现于《汉书》。明朝嘉靖年间,始设总督大臣职位,管理蓟辽保定等地。当时,总督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专管某类事务的技术性总督,比如管理河流的河道总督;另一种是管理地方的总督,为临时性派出的朝廷大员,负责地方军政,其管辖区域的大小,均由官方文书临时规定,并不按当时的行省划分。总督上任之前,都要授命为兵部尚书或者都御史等职务,以此为其本官,而后受命差遣。

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刚开始设置的总督也属于临时性的专派,后逐渐多个省份都设置,于是就形成惯例,成为管理一省或数省的封疆大吏,其所辖区域的巡抚、提督等文武官员均受其节制,为辖区最高军政长官。总督为正二品文官,加尚书头衔者为从一品。

按照清朝官制,各省总督缺出“开列具题”,凡外官不分满人或汉人,应升人员一并开列。总督按惯例应该由都察院左都御史开列,以各部侍郎以及各省巡抚升任。

正常情况下,总督都有兼衔。明朝总督以部、院职位为本官,而清朝各部院的尚书、侍郎、御史等职位都有定额,因此,总督则该兼任部院衔。雍正元年,朝廷规定,凡总督授加尚书衔者,例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其不加尚书衔者,俱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总督的职权:

“掌总治军民,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修饬封疆——《大清会典》”

由此可知,总督要负责辖区的所有军政事务,不仅要负责随时考核下属官吏,其三年大计、分年查阅营伍、考核将军都由总督办理,还要保障区域的民风建设、工程、重大案件等事务推进。此外,对外交涉也由总督办理。

清朝八大总督,直隶总督为执牛耳者,全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管辖今天的河北省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区域。直隶总督衙门的常驻地为保定,署内办事人员分为“书吏”和“承差”,加起来共五十人左右。

剧中,李绂看起来像学者,但他担任直隶总督后,可以调动四营直隶督标以及五营分防官兵,兼节制一营提标、五营镇标。


李绂在担任直隶总督期间,每年可以领取的俸银有155两,养廉银大约二万两,还有公费、役食数十两。如果他因公去世,朝廷还会发放给其家属抚恤金,祭银25两,葬银500两,建碑银350两。处理公务或面见雍正时,李绂的吉服冠顶用珊瑚,朝带上用四块镂金衔玉方版,每具上镶饰一颗红宝石,官服补子为仙鹤。

清流领袖带来的隐性权力

权力并不完全由外界赋予,自身的影响力也是一种权力。影响力越大,调动的资源越多,权力也就相应增强。

李绂一介文人,走的是科甲正途,经过多年努力,成功跃升为清流领袖。这是一个官职上不存在,但实际上影响力又很大的位置。在那个时代,国家的舆论都掌握在清流们手里,他们要捧谁,只要一个人出面,其他人帮忙转发,那个人就能得到很好的风评;他们要抹黑谁,只要写张大字报,其他人跟着起哄,那个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因此,李绂可以左右舆论形势,谁想要好的官声,找他帮忙写个帖子即可。那么多人找个他提字,可真不是因为他的书法有多好,更多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其他目的。

李绂当过考官,从他那里出来的考生,都唯他马首是瞻,大家可以相互照应,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打个招呼就行。此外,李绂是三爷的门人,长期在王府工作,这期间必然结识无数文人士大夫,长年累月的友谊,到了朝堂上就是攻守同盟。所以,他被贬时,才会有一大群人为其喊冤;雍正送他上刑场时,才会有那么多人为他求情;他回乡的时候,还有一大帮人来送行。

秋媚说:李绂是清流,舞文弄墨与谈经论道是其专长,但缺乏实际的政务能力,是一个被仕途耽搁的文人。他做官,只能徒有虚名;做自媒体,肯定是大V。

李绂和田文镜本是患难之交又是同年,后来为何反目成仇

我上网查了一下百度,好像李绂和田文镜没有过共患难的经历,也不是什么同年。李绂和田文镜后来反目成仇这倒是事实。

李绂是江南大儒,是进士及第,康熙时候都受到了重用,当了高官,写有很多文章传世,是江南文坛领袖,为官清廉务实,敢做敢为,但在雍正朝对推行的有关“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火耗归公”等政策有抵触情绪,认为有辱斯文,对士绅不敬。田文镜出身就很不如李绂了,他没有进士及第,康熙时只是以监生得了功名,没受多大重用,只是到了雍正朝,一力支持雍正维新,在自己官任上大力推行雍正的革新政策。本来田文镜和李绂都很受雍正重用,田文镜被任命为河南巡抚,后升任河南总督,李绂被雍正从南方总督任上调为直隶总督。但雍正很忌讳官员交结朋党,他对科举及第的官员拜恩师、相互认同年很反感,认为这就是在交结朋党。李绂是当时文人学士的领袖,他自然很维互儒家倡导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维护儒家道统,对雍正打压科举及第官员自然心存不满,但他不敢明着与雍正对抗。田文镜不是科举出身,他一路进阶都是经自己努力,直接得到皇帝提拔的,自然只感激皇帝,努力做好皇帝交办的事,对那些科举及第的官员,很是不屑。他在河南巡抚任上,大力推行雍正新政,对科举出身的官绅多加严苛。李绂到直隶去任总督,路过河南,二人以前本无恩怨,田文镜也很好地招待了他,但李绂看到田文镜如此苛对儒绅,心里很是不满,觉得有辱斯文,同时也正好向雍正表明自己对儒家道统的思想,就上书弹劾田文镜;田文镜呢?也上书指责李绂对新政的抵触。这时的雍正皇帝,本就想打压科举及第官员相互交结的情况,自然就贬压李绂,支持田文镜。最终李绂被贬,田文镜得到宠用。然而儒生治世是中国的传统,历史也多由儒生所撰。李绂虽没得到皇帝的认可,却在士绅中博得了好名,后来乾隆帝一登基,就恢复了李绂的名誉;而雍正皇帝和田文镜,却在以后的历史中,成了暴君和酷吏的形象。

说到底,李绂和田文镜之争,是儒家道统思想与法家法治思想之争。法家思想推崇公平法治,人人守法,严刑苛法,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征令畅通;而儒家提倡仁政爱民,但也推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对官绅士大夫给予优待量刑。其实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不是根本对立的,因为宽猛相济才是治世之道。

雍正为何要杀张廷璐和李绂

谢谢邀请。一个皇帝

可以忍受臣子嚣张跋扈,

可以忍受臣子贪污受贿。

可以忍受一个臣子大权在握。

但有三条红线,皇帝绝不会忍受:

一是谋逆叛乱。二科举舞弊。三结党营私。

雍正年间的张廷璐和李紱正好是踩了这两根红线。

1.我们先说张廷璐参与的科场舞弊案。

雍正帝在继位之初,伴随着得位不正这样的流言蜚语,顶着莫大的压力。在雍正初年。便举行了一场浩大的恩科考试。

而本次考试的主考官,便是当时实权人物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本来雍正让张廷璐做主考官的目的,就想借助张家的清廉。但谁也没有想到,雍正初年便发生了震惊天下的科考舞弊案。

雍正爷亲手封装起来的三道考题竟然,在伯伦楼被公然叫卖。雍正一怒之下要求彻查此事。于是便引发了震惊天下的科场舞弊案。

作为主考官的张庭路,肯定逃脱不了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收了别人的银子来泄露考题,他还没这个胆子。他能做的无非是在试卷上做好印记,以便将来在取进士的时候,以权谋私。

那考题到底是谁泄露的呢?最终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当时的皇子——弘时(就是和后来的乾隆争皇帝位的那个)。但张廷路不敢指认弘时,因为这毕竟是皇帝的亲儿子。就把所有的责任揽到了自己头上,最后被雍正腰斩而死。

所以张廷璐该杀,死的一点都不冤。不过就是给人背了黑锅。

2.我们接着再说一说李紱结党营私的事。

雍正爷在当了皇帝后拿出了一个改革措施叫雍正新政。这其中有一条叫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在封建社会家里有当官的,家里是读书人的话是不用当差,也不用上交税的,这就造成了很多平民将自己的土地挂靠到这些人家里,以求避税,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土地兼并的盛行)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雍正爷在登基后便颁布了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

这个新政当时在河南作为试点,由河南总督田文镜全力实施。但这个新政得罪了士绅阶层,官僚阶层以及读书人阶层。

大家便群起而攻击田文静说他是酷吏,不遵循圣人之道。李紱作为当时的清流领袖。也便参加了这场攻击田文镜的运动中,与很多读书人,很多官员一起写奏章,弹劾田文镜。

但在雍正爷眼里:这就是结党营私,反对田文静,就是反对新政,反对新政,就是反对雍正。为他一怒之下要把李紱,以达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当然最后在宝亲王红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的求情之下,李紱也没死,这就是后话了。

3.总结:张廷璐和李紱都是属于不长眼的,就算他们本身做了很多对的事儿,但关键时候站错了队。最后被杀头的杀头,罢官的罢官。也算是咎由自取。

备注:本次回答基本上基于雍正王朝这本书,有正史有野史,大家可当个故事去看,别当真正的历史去看。

《雍正王朝》中李绂是个清官,为什么买考题的时候70两,说出就出,不皱眉头

在《雍正王朝》里,李绂是清流,也是一个清官,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是穷官。但在伯伦楼花70两买考题,眉头都没皱一下,是因为考题事关考试公平,再多钱李绂也会去买。

的确在正史上,李绂少时孤贫,但是自幼比较聪颖,10岁就能作诗,12岁就能和家乡的那些文化人结诗社了。对于李绂幼时的家贫,有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那就是李绂曾经在大冬天仅靠300文铜钱,从家乡江西临川到湖北汉阳,走了3000多里投靠家兄,一路上差点没饿死冻死。但是这也培养了李绂坚强的意志。

因而李绂在康熙44年(1705年)曾经是江西乡试第一(全省第一),康熙48年(1709年)的进士,随即选庶吉士。按照文官正常的仕途进程,这也是入阁(或军机)的正轨。

李绂后来的一切都是科举赐予他的。因此科举的公平性,对于他而言,几乎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所以他才敢不惜一切代价,要捅开“雍正元年恩科舞弊案”的黑幕。

再来说钱,在《雍正王朝》里,他曾经在胤祉府里,参与《古今图书集成》等书的编撰工作,这也就李绂“有钱”开了后门。

正史上李绂因为参与编撰《古今图书集成》,曾经受到过康熙的褒奖。但李绂不是在胤祉的府里,而是在翰林院,当时他的职务应该是编修,本来就是做这份工作的。但是剧情需要,硬是把李绂描绘成了三爷胤祉的门人。

如果李绂单单只是翰林院的一个编修,那么他是没有多少俸禄的。至少一口气要他出70 两银子,他不会那么痛快。毕竟年俸才百十两银子,加上各种书墨银子,一年下来也就勉强生活而已。但是把编书的地点挪到了胤祉的府里,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知道胤祉为了修书,还跟国库借了30万两银子,最后还是康熙给垫还的。

名堂也就在这里,三爷胤祉为了编书,借了那么大一笔外债,的确我们相信这里有很大一部分的确用于史料的搜集,笔墨的采买等等,但是编书不是一个人的活,聘用相关研究人员才是主要开销。李绂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待遇不会太低。但是无论李绂拿多少银子,这影响不到李绂的清名,因为李绂修书拿工资,靠知识赚钱,既未贪墨,也未受贿。

因此李绂实际上就被胤祉给“收买”了,胤祉因此就成了李绂的政治背景。

《雍正王朝》里,追比户部欠款案的时候,老四胤禛跑到胤祉府里要钱,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胤祉,而是李绂。

胤禛只是说了一句“借国债著韵书,恐对国计民生裨益不大。”这是一句对胤祉说的话,但是李绂立马怼道:“照四爷这么说,仓颉造字也是多此一举了?”怼得胤禛一点脾气都没有。

但是这只是李绂中产生活的养成计划,等到李绂放任出去为官的时候。由于编书受到了康熙的表彰,而且仕途光明,未来也是入阁(或军机)人选,逐渐声明日起,成为了文坛的领袖级人物,以及士绅阶层在官场和在民间给李绂营造出来的这种氛围,使得愿意投资李绂的人会更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绂是清流,但是清流从来都缺乏“清廉”的取财途经。

在后来李绂和田文镜顶上之后,李绂进京去见胤祉,第一件事情就是送了一方“鸡血石”给胤祉,胤祉喜欢得不得了,对于文人墨客而言,这些石头可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但是,当胤祉问到这块“鸡血石”来源的时候。

李绂讲到,“是从武昌的一个缙绅那拿来的。”胤祉脸色大变,扔还回去,要他立刻还给人家。

然而,后面李绂的解释虽然化解了胤祉的疑惑,但实际上暴露了更多的信息。

首先,李绂原本打算拿500两银子去买的,结果人家高低不卖。重点是500两银子,李绂眼皮都没眨一下,目的就是为了博胤祉的欢心,因为胤祉是他最大的政治靠山。对于一个外放的官员,拿500两银子出来买个喜欢的东西,不算过分,因为此刻他的正常收入里多了火耗,所以500两应该还是出得起的;

其次,李绂知道人家喜欢宋版书,于是拿了两本宋版书去换,人家依旧不换。宋版书那是喜欢物,即便放在清朝,那也是古董,对于文人而言,这些都是命根子。市价肯定要高于500两银子。所以此刻对于李绂而言,他家里的钱绝对不止正常俸禄加火耗收入;

再次,过了一年,人家主动找他来替自己死去的父亲写墓志铭,开价2000两。这就是李绂的另外一个收入渠道,那就是帮人代笔写墓志铭之类的文章,但是很显然,李绂的身价要比街头的代笔先生要高出上万倍。帮个普通缙绅写个墓志铭,人家报价就2000两,如果加上讨价还价,只会更高。问题来了,真的是因为李绂的文章写得好,才值这么多钱吗?

最后,李绂一篇墓志铭换了人家一方“鸡血石”,胤祉大喊对方不亏。很显然这“鸡血石”是肯定超过2000两的。而鸡血石对于这些清流们,不过就是手中的一个把件而已。“清流”之所以能清高俯视众生,其实都是用大把的银子浇灌出来的。而真正能够花大把钱浇灌出他们孤傲性格的,实际上也就是这些缙绅阶层。

所以为什么李绂后来至死反对田文镜“侮辱斯文”?因为田文镜推行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切切实实地动了他背后那个阶层的奶酪。

虽然李绂少贫,而且为人不贪,正史上数得着的大清官,但是回望清朝的清流们,哪个是穷得揭不开锅的?真的穷得揭不开锅,他怎么又能成为清流呢?清廉只是品行,而清流却是一个阶层。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李绂与田文镜互掐处处受制,权倾朝野的恩师张廷玉为何保持沉默

《雍正王朝》中,关于田文镜与李绂之间所爆发的那场激烈冲突与争斗,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

雍正三年(1725年),广西巡抚李绂升任直隶总督,在其途径河南的时候发现,监生出身的田文镜以极为苛刻的方式对待河南的读书人。一方面田文镜用重典强制推行“士绅一体当差”的政策,并且经常苛责、弹劾科举出身的官员;另一方面,田文镜重用与他一样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对于其下属虐待、羞辱读书人的行为不仅置之不理,反而还加以纵容。

于是,整个河南省的读书人以及士大夫阶层对于田文镜是极为不满,怨声再道。而见到此情此景,进士出身的李绂对于田文镜的做法也是非常的反感。

“身任封疆,有意蹂践读书人。”

之后,李绂便以此向雍正上疏弹劾田文镜,两人的关系就此将至冰点。

对于自己两位宠臣之间的争斗,雍正当然希望双方能够各退一步、息事宁人,然而李绂和田文镜已然摆出了一副“死磕到底”的架势,不互相让。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李绂与田文镜交恶的原因也是在于田文镜的“有辱斯文”,这也是作为清流代表、读书人领袖的李绂所不能接受的,于是《雍正王朝》版的“田李争斗”上演。二最终的结局也依旧是田文镜取得了胜利。

可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在田文镜与李绂争斗的整个过程中,作为内阁首辅、军机大臣的张廷玉,却始终没有发表看法。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张廷玉的明哲保身之计,害怕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利的舆论环境。可如果真的这样想,那就太小看《雍正王朝》中的张廷玉了。

剧中的张廷玉之所以能够一直以来为人所钦佩,除了他的能力、胆识与担当,还有他高超的办事风格以及处事哲学,这一点通过其在“田李争斗”中的沉默,就完全表现了出来。

张廷玉的沉默,不是两不相帮,恰恰是对两人的最好的保护。

此时的田文镜与李绂,两个人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既有功,但是同样也有着过失。

对于田文镜来说,他认真遵照雍正的指示安排,坚定不移的在河南省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制度试点,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增加朝廷的钱粮收入,可谓是功不可没。特别是他对于雍正的这份忠诚以及他办事尽心尽力的拼搏态度,更加是只得称赞的。

然而,田文镜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太过于急功近利,并且不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在对待读书人的的态度上,他的尖酸刻薄可以说是引得了众怒,这才导致了河南省考生的罢考事件,对于因此产生的严重后果,田文镜可以说是难辞其咎。

而更加令人不满的是,田文镜的行为颇有一种侍宠骄纵的感觉,完全是仗着雍正皇帝对其的宠爱而更加的肆无忌惮,这样一来,不仅让其自身遭受到了巨大的反对声音,就连雍正都因为他陷入到了非常不利的舆论局面,而这也是田文镜的最大过错。

对于李绂来说,他的出发点和本意是好的,毕竟读书人精英阶层是整个国家运行和治理的根本,关系到整个国家统治的基础,因此,他选择替读书人说话,保证读书人的权益,维护士大夫精英阶层的荣耀和颜面本无可厚非。更重要的是,尊重读书人阶层,是历来的文化传统,这也关系到的是朝廷的体面与国本的尊严。

然而,李绂的做法也是同样太过于激进,并且在表达对于田文镜不满的同时,也是在直接抨击雍正推行的新政,这必然是不能为雍正所容忍的。况且更为重要的是,李绂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包括陆生楠、谢济世等一大批清流士大夫,也选择了跟随李绂一同弹劾田文镜,而这也必然被雍正扣上了“缘结朋党”的帽子。

此时的张廷玉身为宰辅,在朝中颇有权势和地位,他的表态本就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朝堂上的舆论动向。

如果张廷玉贸然支持田文镜和李绂二人中的一方,另一方必然会跌入深渊之中,可即便是二人得到了张廷玉的支持,也同样要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

如果张廷玉支持田文镜,依照田文镜的性格,有着皇帝的支持,有着内阁首辅的支持,朝中的反对声音必然会遭到压制,在这样的情况下,田文镜将会更加失去外界的约束,其行为也必然是愈发的跋扈与激进。如此以来,不仅河南的地方矛盾会愈演愈烈,甚至还会对其他地方的新政执行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雍正也将背负更加巨大的压力。而这不仅是坑苦了河南地方的百姓与读书人,最终田文镜也必然是难得善终。

而如果张廷玉支持李绂,那么朝堂上对于田文镜的反对声音将更加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可这并不是对于李绂的支持,因为此时的李绂等人已经为雍正打上了朋党的标签,如此一来,不仅会将自己陷入其中,难以自圆其说,更重要的是,将会有许多官员因为一念之差,在跟风中遭到打压,而李绂也会因此更加为雍正皇帝所记恨,其最终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处于对田文镜和李绂负责,更是对朝局负责的角度来说,张廷玉只能保持沉默,而张廷玉的两不相帮,却又是对于田李二人最大的帮助与保护。

张廷玉的沉默,恰恰是雍正非常希望看到的。

雍正已经明确表现出了对于田文镜的支持态度,如果张廷玉支持雍正,那么就是将自己置身于众多清流士大夫的对立面,而他自己也将背负上的是诸如“沽名钓誉”、“利欲熏心”这样的字眼,对其名望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而如果张廷玉支持李绂,虽然从情理上来说是有情可原,但是这样的举动会愈发的让雍正陷入不利的境地,这是张廷玉断然不会如此的。况且,即便是雍正不处罚张廷玉,两人之间也没有产生隔阂,可毕竟是与君主意见相左,这对于张廷玉未来的朝堂上的地位,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廷玉确实面临着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选项,雍正对此必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实际上,不仅仅对于张廷玉,包括同为上书房大臣的马齐,以及自己的儿子弘历和他最为信赖的十三阿哥胤祥,雍正都不想让他们过早的牵扯其中。

雍正需要的是这些人继续保持在朝堂上的正面形象,即获得所谓的“人心”。

正如雍正对弘历所说的:“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天下的读书人。”可他实行的诸多新政,包括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等,都是直接触动到了读书人士大夫阶层的利益,但这在当时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的现状下,雍正也是颇有一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感觉。于是他选择将所有的骂名扛了下来,不让此牵连到其他人。

弘历是雍正心中的接班人,雍正需要保全弘历的名声,而张廷玉作为雍正的肱股之臣,并且在此之后仍将承担重要作用的心腹大臣,雍正在这个时候也是断然不会因小失大,而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让张廷玉名望有所折损,进而影响到未来张廷玉作用的发挥。

所以,雍正并不希望张廷玉支持自己,也不希望他支持田文镜和李绂中的任何一方,对于此张廷玉也与雍正保持了高度的默契。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雍正的用心良苦与张廷玉的大局观。

当然,事情的最后,雍正还是用一个非常高明而又体面的方式,给了张廷玉等人一个重要的台阶。

雍正向几位权臣宣布要处死李绂、陆生楠、谢济世,并且以免职作为威胁,逼迫张廷玉等人支持。这样一来,雍正用非常严厉的口吻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算是明确表明了处死上述几人是他自己的决定,几位军机大臣只是奉命行事,甚至可以说是被迫行事。朝臣们即便是有怨言也会单纯的是针对雍正的,对于张廷玉等人,则没有了任何不满,相反,可能还会多一些的崇敬与尊重。

于是,雍正通过这样的方式,继续保全了张廷玉等人的名望,也算是达成了其预期的目的。

雍正王朝里李绂发现科考舞弊案后去找三阿哥说的东窗事发是什么事

导读:这个各位千万别想多了,这个东窗事发绝不是什么三王爷有什么夺嫡的心思而就是说的科考舞弊案本身。在《雍正王朝》整部剧中三阿哥产生夺嫡的形式只在举报大阿哥胤遈魇镇太子时隐晦的暴露过,结果都被康熙识破一顿臭骂直接让三阿哥直接失去了夺嫡的想法。从此以读书人自居的三阿哥彻底偃旗息鼓,在雍正登基的时候在阿哥们中还是第一个下跪表示臣服的阿哥。因此还获得御前免跪的特权,所以诚亲王口中这个“东窗事发”指的就是科考舞弊案本身。

雍正登基后新朝新气象,雍正在蛰伏多年后得偿所愿登上大位正打算大展身手。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清理各省藩库亏空,结果山西巡抚诺敏放了一个卫星半年完成清理山西藩库亏空。经田文镜彻查发现纯属欺君,八爷党也趁机鼓噪舆论给雍正上眼药。轻信诺敏的雍正在清理藩库上还没大展身手就胎死腹中,这让雍正恼火至极。在十三爷胤祥的建议下,打算开恩科真正选拔一批自己人。

雍正元年科考舞弊早有预兆

恩科的主考是老八廉亲王举荐的张廷璐,张廷玉举荐副主考人选是清流文人李绂。二人在拜见雍正后拿到了皇上亲自手书、亲自密封的考题,按规定是在考试前才能打开试题。但是很快副主考李绂就发现了不对,在伯伦楼有人售卖考题。李绂花了70两银子买到考题后来找“老东家”三王爷。

诚亲王态度也很明确,雍正对于科考的期望值很高在没有缺失证据前不要去向皇帝奏陈。清理藩库案办砸了雍正正在恼火,李绂没有证据就不要去火上浇油了。所以诚亲王建议李绂暂时当做事情没有发生,如果考题真的一样立刻上奏朝廷。

“听我的你就装着没事儿,准备好当你的副主考吧”

正是李绂曾经与三阿哥胤祉在案发前说过考题可能被泄露了的事,所以当考题真的一样时这才是诚亲王口中的“东窗事发”。这和夺嫡什么的插不上关系,再说诚亲王手下只有一帮读书人怎么和雍正去争?

“东窗事发”后诚亲王指示李绂找雍正的心腹李卫顺利及时圆满的抓到了作弊证据

李绂在发现考题完全一样的时候知道必须立刻找到证据,否则可靠完毕后就会不了了之。但是文人出身诚亲王没有兵权啊,所以作为雍正心腹的李卫就成了最佳选择。只有李卫查抄考场才能在雍正哪里过关,所以李绂也放下文人的清高寻求李卫帮忙。果然李卫率领军队查抄考场搜出了证据,李绂作为副主考才没有吃了瓜落。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雍正王朝》刘墨林也一样为李绂求情,为什么众官排斥

其实以大历史的角度来细看雍正王朝电视剧的话,会发现这部电视剧并非那种脑残剧,而是一部烧脑的神剧,全剧的主题在于“改革”,而围绕“改革“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其中雍正是改革的推行者,老八自然是守旧派的最大代表。

雍正为了大清的江山万年推行了新政,动了士大夫阶级的蛋糕,士大夫阶级的代表百官自然不答应了,而刘墨林身为士大夫出身的一员,却被雍正和弘历父子推到了支持改革的前沿,自然被百官所排斥甚至攻击了。

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通过以探花出身的刘墨林可以看出,雍正在下一盘大棋。

雍正能推行新政的基本在于他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更是通过老十三紧紧的握住了兵权,才敢推行新政的。但雍正并没有一味的鲁莽行事,比如说先是用自己信得过的田文镜和李卫分别在河南和江苏试行新政,同时还拉拢新的力量,转化为支持自己的一方。

像雍正二年的科举考试,雍正就已经开始布局。先是刘墨林和王文昭等人为了风花雪月之事去了淑玉院被人告发,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这可是伤风败俗之事,雍正竟然大度的不予追究。

殿试之时,雍正更是亲自为王文昭掌灯,就是一个有意识的拉拢人心举动。同时有才华和不拘一格的刘墨林也被雍正发掘出来。

刘墨林当时第一个交卷,雍正惊讶之下说这么快。没想到刘墨林竟然说跟皇上每天批奏折的上万字比算不得什么。区区一个考生如此说话,大家见状都是不高兴,甚至隆科多站起来呵斥他“你放肆,你是什么人,敢拿自己跟皇上相比”。直接扣给刘墨林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刘墨林淡定的回道“追比圣贤本是读书人的愿望”。这样一来,不仅化解了这个罪名还不着痕迹的拍了雍正马屁。

刘墨林这种个性鲜明之人,想必已经被雍正记在心里,认为可以拉拢为支持新政支持改革的力量。因此之后再有大臣以刘墨林嫖娼之事做文章时,雍正力排众议以刘墨林的考试成绩,定其为探花。

后来雍正微服私行去看江苏李卫的新政如何之时,带的是刘墨林。河南生员罢考,雍正派宝亲王弘历前去查明的时候,还是让其带着刘墨林一起去。很明显这是要潜移默化的改变刘墨林,使刘墨林成为支持新政支持改革的一员。

宝亲王弘历回京以后被雍正召见,雍正对他说了很多肺腑之言,意思是让弘历千万不要得罪天下的读书人,有什么罪名他担着就好。

次日上朝,因为河南生员罢考而弹劾田文镜的大臣被召见,由从河南归来的宝亲王弘历来回答。这时候雍正和弘历父子俩就推出了刘墨林来对答,刘墨林可能也知道他们的意思,因此说出河南的新政成绩时,时不时的提到是跟宝亲王一起查明的,但并没有什么用,此时的刘墨林已经开始被众大臣归为支持田文镜支持新政的一派。

从这个时候起,可以说雍正和弘历已经把刘墨林强迫性推到支持改革的前台,刘墨林是骑虎难下,不管愿意不愿意也只能当这个排头兵了。

加之刘墨林区区一个晚辈后生,入朝为官以后,先后得到雍正和宝亲王的重用。(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青云直上是指日可待,自然使那些苦熬多年的官员更加对他看不顺眼了。

这样一来,刘墨林成为既支持田文镜支持新政,还见风使舵取媚于皇上的斯文败类了。

所以后来自然出现了刘墨林替李绂下跪求情时,旁边下跪的百官马上离他远远的景象。

在李绂被赦免以后,刘墨林前去送行,李绂也并没有喝他的酒。刘墨林是不管愿意不愿意,彻底成为雍正棋盘之上支持新政支持改革的棋子了,而雍正又继续拉拢刘墨林,晚上召见刘墨林说道“李绂不跟你喝,朕同你喝”。得到如此殊荣,刘墨林感动的自然是一塌糊涂。

雍正还要赐刘墨林内阁学士,军机章京行走,以示重用刘墨林之时。刘墨林哭着并没有谢恩,反而是拒绝,说现在恩师被罢官的罢官被杀头的杀头,如果此时自己再升官,将何以为官。可见刘墨林还是清醒之人,虽然被逼加入支持新政的战团,但不想做一个迎和皇上的小人,勉强保住了自己的尊严。

刘墨林追究还是回不了头,成为雍正新政改革棋盘中的支持新政支持改革的新生力量,但被皇帝还有下一任皇帝(宝亲王弘历)重用,也是不错。可惜弘历被弘时派人刺杀时,刘墨林被杀,没有为雍正的新政改革大局发挥了更大作用。

不久雍正也逝去,影视中的新政改革梦想,也终究如同现实历史一般半途而废。弘历登基以后,果然是什么都忘记了,只记得父亲雍正那句“千万不要得罪天下读书人”,雍正的棋盘,彻底崩了。清朝也在自封自闭的落后深渊中,披着所谓康乾盛世的外衣一落千丈,开起了历史倒车,打下了清末百年国耻之基础。

雍正王朝这部烧脑改革电视神剧,现在大家看明白了吧?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162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斩杀李绂,为何没有给老三胤祉任何面子,专等弘历求情

首先,我们看一下李绂的身份。众所周知,老三胤祉是一个标准的文人,计划编撰一部非常全的书籍。在古代社会,想编撰书籍是非常费事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一个烧钱的工作。为了编撰书籍,老三胤祉向户部借款30万两银子,基本上都是用于编撰书籍。在追缴国库欠款的时候,雍亲王胤禛认识了老三胤祉王府里的编撰李绂。李绂这个人才高八斗,但是恃才傲物,属于古代标准的清流官员。历朝历代的历史上,皇帝们并不喜欢这样的官员,但也缺不了他们。清流就行皇帝的一面镜子,不能没有。在雍亲王胤禛成为了雍正皇帝之后,开始提升一些官员的地位。

由于在科举舞弊案件中的表现,雍正皇帝对李绂非常的欣赏,提升李绂为湖北巡抚。李绂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对自己的同僚田文镜很不满。田文镜担任了河南巡抚,与李绂属于平级。田文镜在河南省推行了乡绅交税纳粮和摊丁入亩等政策,但是有点操之过急。田文镜有点酷吏的味道,这让李绂很不满。李绂有一点文人的傻气,他联合了一系列官员弹劾田文镜。但是他忘记了一件事,这些政策不是田文镜发明的,而是雍正皇帝颁布的。换句话说,田文镜的后台是雍正皇帝,田文镜的一系列表现让雍正皇帝很满意。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绂弹劾田文镜,等于是以卵击石。 雍正皇帝勃然大怒,将李绂等几个为首的官员们全部关入了大牢。随后,命令把这几个人在菜市口斩杀。

李绂曾经在胤祉的王府工作了很久,而且和老三的关系很不错。得知李绂要被斩首,老三胤祉立刻进宫哀求自己的四弟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上台以后,表示自己的三哥可以不用下跪。但是为了挽救李绂,老三胤祉还是跪下苦苦哀求。在午门外,上百名官员跪在地上求情。但是看样子,雍正皇帝没有一点表示,似乎必须杀掉李绂。此时,雍正皇帝的第4个儿子弘历赶到,弘历当时已经被加封为宝亲王。弘历也请求赦免李绂,在老三和弘历的请求下,雍正皇帝从袖子里拿出了早就写好的圣旨。请注意,早就写好的。 按照清朝的规矩,犯人在午时三刻斩首。雍正皇帝拿出圣旨的时候,已经接近午时三刻。

从时间计算,即使宝亲王弘历跑得再快,也救不了李绂。但是,宝亲王弘历最终成功救下了李绂。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李绂是清朝清流文官们的领袖,如果杀了李绂,天下很大一部分文人都会寒心。雍正皇帝很明白这一点,因此,杀李绂仅仅是做做样子。从雍正皇帝早就写好的圣旨来看,雍正皇帝早有准备。但是面对三哥胤祉的请求,雍正皇帝不想把这个顺水人情给老三。自己的儿子弘历赶到以后,雍正皇帝很快就掏出了圣旨。在弘时被囚禁之后,弘历成为了最有希望的皇子。 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弘历属于雍正皇帝的重点培养对象。面对自己儿子的哀求,雍正皇帝拿出了圣旨。

让弘历前往菜市口营救李绂,等于为弘历增加了一份功劳。在将来弘历登基之后,这些清流们能够为弘历所用。从时间计算,在弘历赶到的时候,李绂应该早就被斩首了。但弘历急急忙忙赶到了菜市口,发现李绂等人还没有死。由此可见,雍正皇帝早就安排,命令监斩官故意拖延时间。在一系列安排之下,这件事情变成了这样:雍正皇帝盛怒之下,准备斩杀李绂。在宝亲王弘历的努力下,李绂被成功解救。不得不说,这是雍正皇帝的良苦用心,一心为自己的儿子铺路。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怎么评价《雍正王朝》里的李绂

我对李绂没有好影响,道先他哭张庭玉的儿子是假戏,就行无耻,他反田文镜,就是反雍正的改革,他不敢明反,所以拿田文镜作文章。

田文镜和李绂都是雍正的亲信大臣,地位相当,为何在后来的较量中以李绂失败告终

田文镜和李绂,恰好代表了两类人。

田文镜是监生出身,没有功名,但做事雷厉风行,执行力极强,属于实干派的代表。

李绂呢,不仅是进士出身,更因为文章出众,被尊为清流的领袖,属于清流派的代表。

李绂败给田文镜,不过是清流败给了实干派而已。

史料中的各种迹象表明,雍正内心是厌恶清流派而倚重实干派的。

为何?因为雍正是个实干的皇帝,做皇子时就办过很多差事,对于民间疾苦,对于清廷的吏制弊端,心中早就门儿清。

但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对于现实的了解未必有雍正透彻,因此有时会让雍正觉得迂腐,不堪大用。

雍正登基后,立即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进行了很多改革。比如火耗归公、摊丁入亩。

从本质上,这些改革措施都是对百姓很有好处的。但又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火耗归公,就触及了官吏的利益;比如摊丁入亩,就触及了大小地主们的利益。

如果说以上这两条改革措施,还没有让清流派大力反对的话,那么“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改革措施一祭出,就让清流派大跌眼镜。

为什么?因为以前考取了功名的读书人是不需要纳粮当差的,如今却和普通百姓一样需要纳粮当差。这触及了读书人的利益,而清流派正是读书人的代表。所以,他们极力反对,甚至闹出了读书人科场罢考的事情。

而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的巡抚田文镜,坚决不让步,即便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把新政推行下去。

这一切,雍正皇帝都看在眼里。

田文镜推行的是雍正的新政,而李绂带头反对的,也是雍正的新政。换作是你,是支持田文镜还是李绂呢?

如果雍正杀了田文镜,平息李绂等读书人的怨气,倒是药到病除,但以后谁还敢替雍正推行新政?

而且,田文镜虽然行事暴戾,但终归是出于公义;而李绂等人虽然打着孔圣人的道德招牌,却只是为了维护自己人的利益。两相对比,雍正当然会支持田文镜而打压李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