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十二个主要朝代的国号是怎么来的?中国古代的国号为什么都是一个字_国号_都是_王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国号 朝代 国号 都是 王朝

本文目录

  • 我国历史上十二个主要朝代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 中国古代的国号为什么都是一个字
  • 南朝齐、梁皇室本是同姓一家,为何萧衍还要改国号

我国历史上十二个主要朝代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闲话少说,中国十二个主要朝代通俗上讲是指夏、商、周、秦、汉、晋、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之所以选择这十二个朝代,也是通俗意义上讲的大一统王朝。

从专业的角度上来讲,其中四个王朝算不得大一统王朝,分别是夏朝、商朝、周朝和宋朝。夏、商、周虽然在地域上算是大统一的王朝,但是政治、经济、分化方面并不没有完成统一,一般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定义为秦朝。至于宋朝,与宋朝相互对峙的辽、金、西夏是并存的,北宋算不上大一统王朝。

不管怎么说,先介绍一下这十二个王朝国号的由来。(大禹治水形象图,大禹是夏朝的奠基人)

错综复杂的夏朝国号的由来。

有关夏朝是否存在在西方史学家的研究中存疑(保持双重史学标准对待中国古代的历史),中国史学界也在寻找夏朝有关的历史遗存,无奈太少夏朝的遗址出现在中国考古史上,但中国人认为夏朝是确实存在的。

夏朝的国号的由来一般有十几个国号的来源,以最为著名的国号来源解释如下:

第一,夏是部落图腾的象形文字,是夏部落的徽号。

根据《史记》、《竹书纪年》等史书的记载,夏部落在成立之前,周边的氏族和部落进行了激烈的战争,为的就是争夺部落联盟的首领,最终夏后氏夺得部落联盟的首领。

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斟灌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

这是夏部落的十二个主要的氏族,他们构成夏部落的主体,以部落联盟的徽号为国号。

第二,大禹封地阳城(也做阳翟),为夏伯,以封爵为国号。

这是唐朝学者认为的,大禹被封夏伯,因而以封爵为国号,不过这一观点漏洞百出。

第三,《说文解字》古文“夏”是“中国之人”。

“夏”这个象形字外国史学家根据古文认为,意思就是“中国之人”,以区别于四周的少数民族。(现存于美国哈佛大学美术博物馆的商代青铜提梁卣(you),上有“文夏提梁卣”五个金文,下面是“文夏”二字的金文)

商朝国号的由封地而来。

有关商朝王室的祖先,在各种史书中都有记载,如下:

1、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

2、有娀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史记.殷本纪》

这个商是谁?这个契又是谁?其实“商和契”是同一个人,商族的祖先。根据以上记载,“契”是母亲简狄吃了玄鸟(燕子)的蛋就生下了他,其实这是神化契的出生而造成的。真实的契是帝喾和简狄的孩子,帝尧的同父异母弟弟。

帝尧将自己的弟弟契(商)分封在“商”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商丘附近,因封地而得到族名、国名,故“契”后来也称“商”。

商国君主商汤在鸣条之战中击败夏朝的主力军队,建立新的王朝,就以封地定为国号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形象图,商朝祖先契的降生充满了神话色彩)

周朝国号的由龙兴之地周原的地名而来。

夏商周三朝的帝王世系都是黄帝的后人建立的。商朝和周朝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帝喾,黄帝的曾孙。周朝的祖先是后稷(又称弃),帝喾的儿子,后稷和商朝祖先契是同父异母的弟弟。

周人的祖先原来的封地在姬水,因而后人得姓“姬”;公刘时期迁徙到“豳”地居住,现在的陕西省彬县、句容县附近;古公亶父时,又迁徙到渭水流域岐山之南的周原,从此定居下来。

周王朝国号的由来是根据地名来定下来的,周原物产丰富、地利较多,因而周兴。(周原遗址及其出土文物)

秦朝国号由封地“秦”而来。

秦国的祖先秦非子擅长养马,成为周孝王的御用养马师,因为养马养得好,周孝王将一块偏远的地方封给了秦非子,这块地方称“秦地”,现在甘肃天水市一带,故这个地方也称“秦州”。秦非子也成为秦国第一代君主。

早先的“秦地”比较偏远,后来由于秦国的扩张,占领了陇右地区和陕西关中一带,这些地方也被称作“秦地”,是秦国第一次扩张之后的疆域。

秦国因封地而得名,建立大一统王朝之后,仍然以“秦”为国号,封地是秦朝的龙兴之地。

汉朝由项羽给刘邦的封号“汉王”而来。

刘邦首先进入咸阳,并未获得关中王的称号,而是被项羽封为汉王,到汉中一带赴任。没想到刘邦在“汉王”的封号下如同开挂一样,短短四年反而将项羽消灭了,建立新王朝的刘邦随即以“汉”为国号。

晋朝的国号由封爵而来。

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在264年获封晋王,封地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太原、上党等十郡为封地。

265年9月,司马昭去世,司马炎承继了晋王的爵位。266年2月,司马炎逼迫曹奂禅让帝位,建立晋朝。国号就是以封爵晋王为国号了。

隋朝、唐朝、宋朝皆是以封地封爵为国号。

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因功封为“随国公”,封地在古随国的疆域内。杨坚承袭了这一爵位,建立国家之后国号为“随”。因为随字有走之旁,不吉利,因而改国号为“隋”,把走之旁去掉了。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被封为“唐国公”,封地在古唐国的地皮之上,唐国公这一封爵一直承袭到李渊,李渊建立新的王朝后随即以“唐”为国号。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为帝,他自认为自己龙兴之地是在宋州归德节度使任上,故以“大宋”为国号。宋州是现在河南商丘睢阳区,是西周宋国的封国所在地。

元朝以《易经》文字取名。

成吉思汗建立的是大蒙古国,古代也翻译为蒙古大朝国、大朝蒙古国、大朝国这样的称呼。

1271年,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以《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取名“大元”,又有解释说:

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经世大典》)

意思就是大到了极致。

明朝国号“大明”来源不明?

明朝的国号大明,一般流行三种来源说法:

第一,来自于明教。

第二,来源于白莲教。

第三,来源于《易经》。

窃以为明教主要来源于起义军的组成,各地红巾军起义军大都有明教教徒、弥勒教教徒、白莲教教徒,也就是说朱元璋手下很多是这三方的教徒,都有“光明”、“明王出世”等相同的说法,朱元璋不解释“大明”国号的由来是照顾了起义军们的信仰,把话挑明了,反而对朱明王朝十分不利。

至于第三种来源于《易经》中的“大明终始”,和“大元”国号如出一辙,这大概是后人意会而已。朱元璋更注重有效用的国号——大明。(福建福寿宫被认为是明教全国唯一遗存庙宇,主神为明教文佛,雕塑)

清朝国号的模糊含义。

1616年,努尔哈赤将国号定为“金”,历史称为“后金”。但很多其他民族对历史上的“金国”并不感冒,起码汉人、蒙古人都对之前的“金国”没有什么好感。

1636年,皇太极为了团结其他民族共谋大业,因此摒弃了原来的国号,改为“大清”,登基称帝。至于大清国号的由来,皇太极也没有明白讲清楚,不讲清楚更有利于清朝的发展,话说明了反而不好。

元朝的“大元”展现了蒙古人建立元朝的极度自信,天下唯我独大;“大明”、“大清”的国号则是含糊其词,目的是团结大多数。汉语词汇有多重含义,很容易扯到有利的因素,明清的皇帝们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古代的国号为什么都是一个字

每个朝代不尽相同,但是为什么都是一个字?甚至连一些少数民族政权都争相效仿,主要原因是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的背景、经历甚至文化水平,封地,爵位,官位有很大的关系。

从头往下缕:

夏:据传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於周原(今陜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镐(今陜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朝代两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其中汉高祖刘邦曾被封为汉王,故而其国号为汉。晋、隋、唐、宋几乎都是仿汉。

晋:司马昭发兵攻蜀后,被当时魏帝封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取其父爵号“晋”为国号。

隋: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后改为“隋”。

唐:可以说和隋的国号由来如出一辙,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反隋后,李渊自称“唐王”,后废隋帝杨侑立国,遂以“唐”为国号。

宋: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前,做过五代后周归德节度使,常驻扎于宋州,其称帝后以“宋”为国号。

元:元的建立者是蒙古人,其祖上在我们当时的汉人看来那都是放马为生的,属于下三类,要从其祖上找个又光荣又体面的封号做国号,那是相当滴难。只有搬书一条路可走,于是忽必烈翻来翻去翻到《易经》中的“大哉乾元”这一句时,觉得挺靠谱儿,拍板儿定国号为“元”。

明:明朝的朱老八做皇帝以前讨过饭、做过和尚,最后才抄家伙走上革命道路,文化水平可想而之,想想其祖上也都是“超级赤贫”,实在拿不出手。因其造反时曾经加入的元末农民大起义中的红巾军中多白莲教徒,首领韩林儿又称“小明王”,这个“明”就和《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有关。立国后遂以“明”为国号。

清:清朝入关前原为“金”国,而明朝之“明”五行属火,火克金,努尔哈赤被袁崇焕打得大败,皇太极当家后把其老爸定的国号“金”改为“清”,族名都改为了“满族”,“满清”二字均属三点水,水克火(明),希望最后能灭掉明。后来入关后继承了原来的国号“清”。

象其他的少数民族王朝辽、金啊,都是取的金属名字之意,“辽”的本意是镔铁的意思,女真为了灭辽,取其国号“金”,比镔铁牛逼,先从气势上压倒敌人。

还有很著名的三国:魏蜀吴。

曹魏的“魏”来自曹操占领的一个叫“魏郡”的地方,这个魏郡的治所在邺城,而邺城原来是袁绍的幕府所在地。曹操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后,占领了邺城,把邺城当作了自己的统治中心。可能曹操认为占领邺城是自己一生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所以便有意突出邺城的地位,那么魏郡的政治地位也相应地被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魏郡是曹操的福地,于是曹操便把“魏”当成了他的政治代码了。后来,汉献帝策封曹操为魏公、魏王,都是曹操这个想法的反映。最后,曹丕代汉称帝,“魏”自然而然地成了这个国家的国号。

蜀汉的“蜀”本来不是这个国家的国号,但后人为了记忆方便,便以这个蜀字代替。这个国家的创始人刘备是汉代皇室的后代,汉代灭亡以后,刘备自然成了汉代的延续,所以这个国家自然继续叫“汉”,也就是“西汉”“东汉”之后的“汉”。当时,刘备的这个政权就是直接叫“汉”,并不是“蜀汉”,更不是“蜀”。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在刘备部队的旗子上直接写上“蜀”字,那是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的。当然,刘备的这个政权当时就有人叫它“蜀”,那是曹魏和东吴方面。这是他们对另一个政权不承认的一种方式,但这并不影响刘备对自己是“汉”政权的认可。后来,史学家陈寿在著作《三国志》时,为了区别于西汉和东汉,就将这个国家命名为“蜀”。此后,这个政权被人们叫做蜀汉,以区别于历史上的若干个“汉”政权。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个政权的本来名称是叫“汉”,就一个字,而不是“蜀汉”,更不是“蜀”。

孙吴的“吴”来自他们国家的发源地“吴郡”的“吴县”,这个“吴县”就是现在江苏省苏州市。孙策在扫平江东的时候,吴县曾是他的政治中心,而且直到后来,吴县一直是孙权的幕府所在地。所以,孙氏政权便以这个地名为其国号,叫做“吴”。至于“孙吴”,那是后人为区别于历史上的一系列“吴”政权而叫的,历史上的这个政权只叫“吴”,而不是“孙吴”。

还有什么五代十国啊,各种后 都是延续原来历史上存在的。

南朝齐、梁皇室本是同姓一家,为何萧衍还要改国号

南朝是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其中齐和梁的君主都是萧氏家族建立的,他们都自称是萧何的子孙,这个不一定是真实的,但不失是抬高自己身份的措施。但是齐和梁的皇姓都是萧,他们二者也都是出自兰陵萧氏。

我们先来看看南朝时候齐和梁的世系——

可知在南齐时代梁武帝萧衍是旁支,还是个连爵位都没有的萧姓子弟罢了!萧衍和南齐皇室最近的祖辈就是淮阴令萧整,萧道成是萧整的四代孙,萧鸾和萧衍都是萧整的五代孙,如果再推的话最远的祖宗就是萧何了,萧衍是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第一功臣萧何,其后代中出了21位皇帝

算下来萧衍只不过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是族子,篡位者萧鸾的族弟,由于血液的疏远,南齐的前期萧衍几乎就不是什么大官。

他先依附于齐武帝萧赜之子竟陵王萧子良,与沈约、谢朓、范云等人号称“竟陵八友”,不过做的官都不大。后来萧鸾势大,萧衍由于襄助萧鸾谋废萧昭业有功,萧鸾登基之后,没有忘记萧衍的谋划之功,把他提拔为中书侍郎,后来又升为黄门侍郎,萧衍的地位开始显赫起来。

萧鸾在位五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东昏侯萧宝卷即位,这位可是南朝的小魔王,看谁不顺眼就能干死谁。他的暴虐引起很多大臣的不满和规劝,其中萧衍的哥哥萧懿就是其中一位,萧宝卷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萧懿的,于是冤杀了萧懿。

就这样萧衍起兵反抗萧宝卷,最后打下了建康城,废掉了萧宝卷改立其弟萧宝融为帝。由于萧衍拥戴萧宝融有功,封为梁王,升任为大司马,掌管中外军国大事,还享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殊荣。

一般这是权臣的典型官职,萧衍的参谋自然不想久居人下,个个都想做开国功臣,于是劝萧衍非掉齐帝自立,于是逼迫萧宝融禅让帝位,萧衍登基为帝,改国号为“梁”,萧本就是皇姓,那么为什么萧衍要改国号为“梁”呢?

第一、古人讲究名正言顺,萧衍得为废黜前朝找出正当理由,当年萧鸾篡位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朝野非议不绝,四海叛乱时常出现,逼得萧鸾屠戮高武子孙。萧衍认为自己是顺天应命,他废黜萧鸾子孙是位萧道成子孙报仇。所以为了正统就必须要改国号。

第二、萧衍将国号改为梁,其实就是根据自己在南朝齐时所获的封号为依据的。

第三、 萧衍登基时,国号未定,他所信任的有“山中宰相”之称的陶弘景遣弟子奉表,引诸谶记,皆成“梁”字,告知“梁”是运符,所以,萧衍最后下定决心改国号为“梁”。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历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