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歌,你喜欢吗为何有那么多人喜欢好在哪里?古代著名的《越人歌》是怎么“破译”出来的呢_王子_楚国_让人

本文目录

  • 越人歌,你喜欢吗为何有那么多人喜欢好在哪里
  • 古代著名的《越人歌》是怎么“破译”出来的呢
  • 如何赏析《越人歌》

越人歌,你喜欢吗为何有那么多人喜欢好在哪里

我很喜欢《越人歌》,对它情有独钟。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相信总有一首会让你一见钟情,开篇之句或是当中的某句就深深地吸引了你,惊艳了时光,惊艳了世人,惊艳了千年。譬如,李白的《三五七言》:“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江》:“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柳永的《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张先的《千秋岁》:“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元好问的《摸鱼儿二首其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纳兰性德的《虞美人》:“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哪一句不是直抵人的心灵?让人怅惘,让人唏嘘不已。

本人却喜欢《越人歌》,一起来分享。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歌时,是在席慕蓉写的诗《在黑暗的河流上》:“我是飞蛾奔向炙热的火焰/燃烧之后 必成灰烬/扑向命运在暗处布下的诱惑……”诗歌写得凄美、无奈、悲壮、决绝,读了让人伤怀欲绝。

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歌的起源。相传是中国第一首译诗。鄂君子晰泛舟河中,打桨的越女爱慕他,用越语唱了一首歌,鄂君觉得悦耳动听,则请人用楚语译出。

《越人歌》和楚国的其它民间诗歌是《楚辞》的艺术源头。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歌,诗的全貌是:

越人歌

作者/佚名 (先秦)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pī)好兮不訾(zǐ)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说君兮君不知。

第一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在一个月光皎洁、多情的夜晚,船在河中慢慢地漂流。此刻四周一片静谧,只听见虫儿在唱着呢哝的恋歌,莹火虫在低低地飞舞着。一切是那么地美好!

第二句“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今天是什么日子呀,居然有幸与王子同舟。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今日的遇见是三生的慈悲种下的善果,而非偶然。目光相交接的那一刹那,惊艳了越女五百年寂寂的时空,花羞羞地绽放,音缓缓地萦响,低眉含笑间,绵邈的深情绚烂了三生石上的一见倾心。

第三句“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承蒙赐予美食披着好衣服,不因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训斥我,令我无比羞愧。情到深处会令人自卑,惊世才女张爱玲遇到胡兰成时,自卑到低到尘埃里去。何况越女与王子子晰的等级是天壤之别。这令她更自卑了,但并不妨碍她暗恋呀!那晚水流脉脉,清风为歌,子晰伟岸挺拔的身影,温柔了越女的梦想。

第四句“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多么渴望认识王子呀,今天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此刻子晰就在眼前,可是越女却不敢抬头看他。

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得想起纳兰容若写的词:“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凝情只为恐人见。”羞涩不敢看,想表达又没有勇气,爱情竟是如此地折磨人。

最后二 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说”通“悦”,好感之意。

山上有树木,树木有枝桠。我是如此地眷恋你呀,可你却不知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这世间最折磨人,最令人梦魂萦绕的是暗恋。暗恋让人神伤、孤独,独自咀嚼这痛苦的滋味,然又充满着一丝希望。甚至有时暗恋会让人自卑,自卑到低到尘埃里去,严重的会根植在骨子里,刮骨疗毒都无法干净了。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说:爱情这个简单的字眼,对男女实际上表示两种不同意思。女人对爱情的理解是非常清楚的,这不仅是奉献,而且是整个身心的奉献,毫无保留地、不顾一切地。她的爱所具有的这种无条件使爱成为信仰,她唯一拥有的信仰。

足以可见,女人用情极深,似汪洋大海。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这二句用了兴的手法。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先写山有木木有枝,然后兴起心说君不知,“枝”与“知”谐音。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这里先写成双成对的雎鸠,然后才引出君子所要追求的淑女。

爱情是世间最美,最令人销魂的事情,人人今生为它而苦苦追寻。张晓风说:“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终止的契约,爱情在最醇美的时候,却可以跨越生死。”足以可见,爱情的力量是多么地强大啊!

遇见子晰是越女今生最美的事情,今生她就是为寻子晰而来。如同林黛玉下凡追寻贾宝玉,就是为了还他前世神瑛侍者三生石畔的灌溉之恩。

有人说鄂君子晰在读了这首译歌之后,明白了越女之心就欢喜地把她带回去了。

世人都喜欢大圆团结局,所以,就安排了“从此,白马王子与白雪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俗套结尾。殊不知,这才是人生的开端,之前的才是序幕。正剧往往要落在日后许多年的柴米油盐锅碗盆瓢交响曲里,锱铢较量,不到白头偕老不算剧终。

婚姻光有爱情是不能长久的,还要掺杂很多元素。

越女与子晰语言不通,地位悬殊犹如隔着天堑,其实从初见便注定了结局。

没有结果又如何?让美丽的记忆依旧封存在脑海里,记住了那晚温柔的月亮,温柔的河水,以及温柔的子晰。月光皎洁耀眼,却不如坐在船首的子晰光华夺目,子晰像一轮金黄的明月高高地挂在越女的心中,此时此夜,此生此世,便心满意足了。

古代著名的《越人歌》是怎么“破译”出来的呢

古代著名的《越人歌》,据记载传说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译诗译歌。即是一首美丽的情诗传唱,表达了女子对鄂子君的爱慕之情,也是一首经典的古老民族语言之歌。

《越人歌》据《说苑.善说篇》记载,公元前528年,楚国令君鄂尹举行舟游盛会,百官云集,盛况空前。在盛会上,越人歌手对鄂君拥辑而歌。经楚人翻译,歌词优美。表达了越人对鄂君的感戴之情,体现出了融恰的君民关系。

原文: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悅君兮君不知。

译文: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驾着小舟在江上飘行。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竟然能与王子在同船泛舟。承蒙王子看的起我,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责怪我。我的心里竞然如此的紧张,而停止不住。因为我知道他是王子,山上有树木,树木也有枝。可是我的心里是多么的喜欢王子啊,而王子却不知。

这首译文诗,也和《楚辞》一样优美,在古老的民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如何赏析《越人歌》

《越人歌》

作者:佚名    年代:春秋 

历史地位:楚辞的源头,第一首翻译诗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最后一句流传千年的情话,表达暗恋的心情:山上有树木树有枝,我喜欢你你却不知道。

这首诗据传有两个故事,但我更愿意相信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南方的第一大国,越国是楚国的邻国,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方言,虽为领国确语言不通。第二句今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中的王子,是当时楚国的王子字子晳。受封到鄂估计是现在江汉之间,举行游舟庆祝自己受封大典。

子皙正在游湖泛舟欣赏美景之时,听到船头摇桨的越人女子委婉动听的歌声顠荡过来。于是子皙问随从翻译,越女所唱歌词大意是什么,翻译告诉他,越女对他心生仰慕之情不知如何表达。

用白话说翻译就是:在今天这样子日子,有幸和王子同舟漫游,王子没有因为我只是摇船桨身份低微而看不起我。心生爱慕而觉得烦乱不已,不知如何才能结识王子。山上树木上面有树枝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可是我喜欢你你却不知道。

子皙听出了歌声中越女对她的倾慕之情,也被歌声打动,邀请越女一起随行泛舟后带回封地,成就一段唯美的爱情佳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