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哪些鼎盛时期?春秋鼎盛的意思_汉武帝_匈奴_西域

本文目录

  •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哪些鼎盛时期
  • 春秋鼎盛的意思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哪些鼎盛时期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有两种社会是为世人所歌颂的,一种是“治世”,另一种是“盛世”,“盛世”是比“治世”高一个等级的“鼎盛之世”,封建社会中的“盛世”主要有以下几个:

汉武盛世

西汉时期的“汉武盛世”,西汉的汉武帝刘彻(前141-前87在位)是该盛世的缔造者,因此得名“汉武盛世”,我们耳熟能详的“强汉盛唐”中的“强汉”便是从这是开始的。

前141年汉景帝驾崩还未成年的太子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刘彻年少继位,虽然继承了父亲汉景帝留下的“文景治世”,但是刘彻并不是个只会享受败家底的主,反而他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要将祖宗的基业发扬光大。

▲刘彻(前141-前87年在位)

首先就是当然就是解决外患——匈奴

匈奴崛起于冒顿单于时期,秦末汉初当中原大地陷入战乱之时,北方的草原之上匈奴的“冒顿单于”杀父自立,汉初冒顿单于一统草原后时常南下侵略汉地,有时甚至能威胁到汉都长安。汉朝的统治者也不是没想到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汉高祖刘邦曾经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但是却被匈奴冒顿单于的大军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若不是刘邦的属下陈平献计,刘邦怕是会做匈奴的俘虏,史称“白登之围”。刘邦脱险后认识到当时的汉朝百废待兴,实力比不上匈奴,所以向匈奴采取防御政策,并实行屈辱的“和亲”,但是匈奴统治者仍然时不时的寇边进犯,边患问题始终很严重。汉武帝继位后利用汉初历任皇帝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招兵买马,又任命了许多年轻有为的将领把匈奴的打那叫一个爽啊,史书记载“漠南再无王庭”。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遣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时年22岁)各率5万骑兵及数万步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并组织步兵数十万、马数万匹以保障作战。漠北之战最终以汉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这次战役中,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使其一时无力渡漠南下。西汉亦损失兵力数万人,马10万余匹。匈奴左右两王所部主力几乎全部被歼。经此一战,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西汉与匈奴的漠北战役,是汉武帝向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也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

▲漠北之战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

外患问题解决后当然就可以安心的开疆拓土了:

1、张骞通西域

建元三年(前138年),汉武帝招募张骞为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于长安出发,历经多年的艰难险阻和张骞的坚持努力,终于联系到了西域的许多国家。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让西域许多国家派使者到了汉朝,西域各国看到了汉朝的强大,纷纷表示臣服,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张骞通西域

▲西域都护府地图

2、征服南越国

秦亡之时,在岭南地区的秦国官吏赵佗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在汉朝建立后一直作为汉朝的藩属国。后因南越国内乱,并且对汉朝心怀不轨,所以汉武帝于公元前112年夏季出兵10万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并于同年灭亡南越国,至此自秦末中原王朝失去对岭南地区的控制权之后,岭南地区又重新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

▲南越国全图

▲汉武帝征伐南越

在征伐南越之后,汉武帝又让西南夷地区的夜郎国、滇国纳入西汉王朝的疆域之内

▲西南夷地区古国

至公元前87年,汉朝的疆域已经比汉初大了许多

▲汉初疆域图

▲前87年西汉疆域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四处征伐,特别是打的匈奴人夜不能寐,食不果腹,狼狈败逃,在外交中更是让周边国家纷纷臣服,扬我国威。可以说我们现在通行的西汉版图是在汉武帝时代才基本成型的。

▲常见的西汉疆域图

汉武帝的赫赫武功当然不仅仅只有开疆拓土。在经济上,汉武帝打击大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势力,并且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还采取了“盐铁官营”等措施,从经济层面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加强是汉代延续400年国祚的重要原因,在此过程中他还启用了一位年轻有为的财政长官——桑弘羊。

▲盐铁官营

汉武帝在取得对西域地区的控制之后,开通了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享誉西方世界,“丝国”甚至一度成为西方人眼中中国的代名词。

▲古丝绸之路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还有很多,在这里我也不一一列举了。

史学家司马迁评价汉武帝说: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脩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

新中国的建立者伟大领袖毛泽东对汉武帝的评价也很经典:“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由此可见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王之一,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发展高峰。

开元盛世

唐代初期之后的“开元盛世”,这是唐朝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下出现的盛世局面,因唐玄宗的年号“开元”(712-741)而得名。开元盛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经济和军事两方面。

经济上唐玄宗执政后,政治的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开元时期,土地开辟,许多“高山绝壑,耒耜亦满”。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

开元时期大唐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据统计,开元时期共修水利38处,天宝时又修8处,合为46处。玄宗还在全国各地大兴屯田,加上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导致各地官府仓库了的粮食堆积如山。

手工业方面,开元时期的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陶瓷业也出现了景德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

▲唐三彩瓷器

开元时期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主要分布在中国,例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长安城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其建筑形制不但影响了后世各个王朝都城的建立,还影响到朝鲜和日本。日本政府的“大化改新”便是受到唐朝文化影响才产生的。

▲唐代长安城

可以说开疆拓土也是这时封建王朝处于鼎盛时期的标志之一。自唐高宗以后,吐蕃强大,成为唐朝西方严重威胁。武后时期,后突厥复兴于漠北,契丹崛起于东北,又造成唐朝北方形势的紧张。许多在贞观﹑永徽年间归属唐朝的地区重又脱离控制。玄宗加强邻接地区的军队,开立屯田,大大充实了防务,又从东北到西北和南方设立了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伊西北庭﹑剑南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以统一指挥战守军事。

于是在开元五年,收复陷于契丹二十一年之久的辽西十二州,于柳城(今辽宁朝阳)重置营州都督府,漠北的同罗﹑拔也古等都重新归顺。唐玄宗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后突厥与唐之间的战争也逐渐停止而代之以友好往来,唐又在西域设置安西四镇节度经略使,阻止吐蕃势力的北上,在陇右﹑人往来河西之西增置军镇,巩固河西走廊的安定,保证了中国和中亚﹑西亚的交通顺畅。当时唐朝的声威远达西亚,各国使者和商不绝。

▲唐玄宗时唐朝疆域

对了还有当时唐朝在文化方面的成就也名留青史,典型的就是“唐诗宋词”中的“唐诗”,社会经济的繁荣必然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唐诗最为后世称道,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杜甫都生活在这个时代。

▲李白的诗

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唐朝走向发展的顶峰,更是让唐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鼎盛时期,至今许多国家还称呼中国人为“唐人”。

▲唐人街

康乾盛世

清朝中期的“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鼎盛时期,持续时间一个世纪左右,因为这时的清王朝正处于“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人的统治之时,因此得名“康雍乾盛世”。其实说是“盛世”,但是我个人感觉就是封建王朝的末日余晖,所谓“盛世景象”更多的是和“明末”相比较之下凸现出来的。

我这么说当然是有根据的,首先经济上因为“闭关锁国”这一点就比不上盛唐和富宋,再者文化方面因为对思想的绝对控制的加强,许多文人和文学已经沦为统治阶层的统治工具,毫无“文艺”可言,大兴文字狱就是表现之一。政治上就更不用说了,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已经再无继续强化的可能,所谓“盛极必衰”,清朝制度上的衰败在清末一览无余。

清朝的外强中干在“马戈尔尼访华”时便被这位外国使者敏锐的察觉到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封闭社会的典型。同时马戛尔尼也指出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不稳定,例如贫穷、饥荒 、弃婴和民变、兵祸等。

▲英国马戈尔尼访华

之所以被称之为“盛世”我想更多是因为“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和疆域上奠定了如今中国的基本版图。

首先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安定程度主要体现在人口的快速增长上。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现在人口的增长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五千万,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然后就是疆域了,清朝幅员辽阔,清朝在1760年达到领土极盛,在东北、外蒙、新疆则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实行因俗而治;又在科布多设立参赞大臣辖区和西藏办事大臣及达赖喇嘛辖区、西宁办事大臣辖区、青海玉树四十族等负责管辖辽阔的藏区。在云贵地区则推行土司制度,并在雍正年间完成改土归流。晚清则在台湾和新疆正式建省,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境内共分为二十二省及特殊政区。至1820年国土面积达1316万平方公里,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国。

▲清朝疆域图

清朝在康雍乾三朝时达到顶峰,被视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华时期。

春秋鼎盛的意思

春秋鼎盛 成语解释: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成语出处: 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