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是什么意思?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全诗_这首诗_垂钓_碧空

孟浩然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是什么意思

孟浩然是唐代一名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写过很多著名的作品,其中为人们所称道的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一首诗。这首诗也被编入进了中学教材,引导同学们对这首诗进行学习。如果只是粗略的阅读,可能认为这首诗只是为了夸赞“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壮丽景象,雄伟景观,但是细细品味会发现这首诗最后一句才是这首诗想要表达的重点,也就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想要入朝为官,希望得到人引荐的想法。这首诗的题目叫《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张丞相其实就是张九龄,也是唐代的一一名大诗人。当时写这首诗的时候,张九龄刚刚入朝作为宰相。唐代虽然是科举制比较完善的时期。

但是在当时,做官也是需要熟人引荐,也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出身门第的限制并没有被完全的打破。门阀制度的森严,使得当时的知识分子必须要写上自己的作品,向上递交,希望得到他人的引荐,一旦被发现,才有可能有任用为官的机会,在政治上寻找出路。作者孟浩然就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张九龄的引荐,于是便写了这样一首诗。感情十分的含蓄。先夸赞了岳阳城的雄伟景象,最后才含蓄的委婉的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心意。这首诗实际上是一首干谒诗。

全诗的亮点其实在于最后一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作者将自己入朝为官的想法与垂钓限于这两个意象结合在一起。整首诗浑然一体。前六句写洞庭湖的美景,岳阳楼的壮观,最后一句又恰当地引出这时江边有垂钓者,代指张丞相,路人代指自己看着垂钓者也有羡慕的神情。十分的委婉,也不会将自己的心意表达的很突兀。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全诗

出自《宿建德江》,作者是唐代的孟浩然。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全诗为: 移 舟 泊 烟 渚, 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旷 天 低 树, 江 清 月 近 人。 [注释] (1)建德江:即新安江流经浙江省建德县附近的一段江面。(2)烟渚(zhu主):指傍晚雾气笼罩着的江中小洲。(3)客愁新:是说在这苍茫暮色中,明显地、格外地感到客中的愁绪。新,显豁鲜明的意思。(4)野旷:四野空旷。天低树:是说空旷的四野,远远望去,天比树还低。(5)月近人:因江水清澈,月映江中,人在船上俯身而望,似觉月亮在向人亲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的名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注释:
  ①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座“碧山”。
  ②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