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王维、孟浩然齐名的韦应物,结局为何如此唏嘘_韦应物_齐名_结局

曾与王维、孟浩然齐名的韦应物,结局为何如此唏嘘,唐朝是一个盛产诗人的时代,彼时潇洒不羁有诗仙李白,忧郁现实有诗圣杜甫,诗风诡谲有诗鬼李贺,边塞有岑参,田园则有王维、孟浩然。但是还有一位同样擅长田园派,是与王维、孟浩然齐名的韦应物,也是唐朝诗人里的一位重要角色。

曾与王维、孟浩然齐名的韦应物,结局为何如此唏嘘

提起韦应物,可能很多人略感茫然,但是提起他的成名句“野渡无人舟自横”,大多数人都会有印象。或许是因为他擅长田园派,也或许是这一句充满乡野气息的名句,提起他,人们总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隐士形象。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韦应物不仅出身于唐初关中第一望族,还曾担任过唐玄宗的侍卫。《旧唐书》记载:“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

强盛的宗族最容易出纨绔,毕竟连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少年之时,也免不了沉醉在富贵温柔乡里,韦应物自然也不例外。在宗族和唐玄宗的双重纵容之下,他“横行乡里,乡人苦之”,背地里不知道被扎了多少小人儿,可是谁都不敢当面惹他。那时的韦应物,大约算得上京城一霸。

曾与王维、孟浩然齐名的韦应物,结局为何如此唏嘘

可惜,天道好轮回,善恶终有报——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自顾不暇,自然没办法继续纵着他,韦氏宗族也逐渐没落,没有了任何倚仗的韦应物,终于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修身养性,立志读书,到了代宗继位之后,终于凭真才实学当上了洛阳丞。上任之后,他也没有故态复萌,反而开始忧国忧民。例如,他在晚年写给朋友的诗中提到,“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然”,意思是说,他在重病期间依旧关注民生问题,常常因为自己做得不到位觉得愧对俸禄。

故事发展到这儿,韦应物早已洗心革面,改过自新,他也从原本倚仗家族的纨绔子弟,沦落到小小的京官,又一步一步爬上了一方刺史之位,如果这是一部小说的话,应该马上就要迎来大团圆结局了。

曾与王维、孟浩然齐名的韦应物,结局为何如此唏嘘

可惜,现实往往比小说更令人唏嘘——年少时横行霸道,被百姓痛恨的韦应物,有无数人奉承,从来不用为生计发愁,可是等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变成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之后,却一贫如洗,满之后回京领取先任职的路费都没有,而且接替他的官员入住官邸之后,他甚至无处栖身,只能借住寺中,最终客死异乡。

仅看韦应物年少时的表现,可能大多数人都觉得他落得这样的结局罪有应得,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当他改过自新之后,结局反而正加凄惨,实在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或许这就是世事无常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