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二战输了选举,艾德礼首相是如何击败丘吉尔的?_英国_艾德_首相

二战结束后,作为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携带着胜利参加了英国的首相选举,可能很多人以为这样一个带着英国打赢了二战的首相绝对会连任才对,但结果却出乎意料。

丘吉尔输了,他输给了英国工党的候选人——克莱门特·艾德礼。

克莱门特·艾德礼

如果你对于英国历史没有太多了解的话,应该对于艾德礼这个不会熟悉。

但实际上,艾德礼绝对是在二战结束后对英国影响最大的首相之一,如果抛开带领英国走向胜利的功绩的话,对于今天英国的影响艾德礼绝对是大于丘吉尔的。

在艾德礼首相的手中,大英帝国的明珠印度得到了独立、他首创了英国HNS福利制度到了今天依旧有许多国家在沿用、在美国赖账的情况下捣鼓出了属于英国的核武器……

被誉为HNS福利制度起点的英国医院

并且有意思的是,艾德礼本人也是一个社会主义者。

展开全文

接下来冷局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褒贬不一的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的故事。

Ⅰ:卖枪炮发面包——英国高福利制度的源头

其实关于艾德礼身上争议最大的,还是他在二战时期后于英国实行的“高福利政策”,但当时的英国不说一穷二白,但用地主家里没余粮来形容是不为过的。

拿配给制举个例子,战争结束后的英国配给制度实行的比被德国打残了的苏联还要长久。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地主家里没余粮的年代,艾德礼领导下的英国却要搞“高福利制度”,拿什么去搞?

在看望工厂中的英国女性的艾德礼

无疑是砍预算,特别是军事预算,用“卖枪卖炮换面包”这句话来形容可能会有点类似。

而实际上也确实差不多如此,二战后的英国几乎啥都敢卖,比如就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洛洛发动机卖给了苏联。

甚至有人认为艾德礼的行为几乎是将英国这个老牌的海军强国变成了今天的“嘤国”的罪魁祸首。

甲板上空空如也的英国航母

这是艾德礼身上的争议之处,即有人认为艾德礼为了实现全民高福利制度,几乎把英国从老牌军事强国拉下马成了今天的“大嘤帝国”。

在说起艾德礼为啥要砍大英帝国身上的军事一刀前,笔者觉得有必要将艾德礼从政前的几段经历给说一下。

Ⅱ:大英帝国的荣光与伦敦的穷孩子无关

艾德礼的父亲是一个律师,西方国家的律师是很能恰饭的,因此艾德礼的出身或许说不上富裕,但绝对是称得上“中产阶级”的。

或许是“子承父业”,艾德礼在大学期间也是学的法律相关专业,毕业后也按照父亲的安排老老实实地成了一名律师。

如果艾德礼只是这样规规矩矩地走完一生,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首相生活了,但艾德礼偏偏是个不安分的人。

艾德礼和乔治王子的合照

1906年,23岁的艾德礼跑到了一个慈善俱乐部当志愿者,这段经历大概也可能了艾德礼后来在英国实行高福利的根本源头。

作为慈善俱乐部的一员,艾德礼在伦敦东部的贫民窟见证了许多,这里的穷人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里恶劣的生活环境。

伦敦东区的贫民窟,和艾德礼出生的富裕社区,完全就犹如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极大的震撼了从小几乎就没和贫困沾边的艾德礼。

二十世纪初的英国无疑还是世界第一强国,但有一句话说得好“大英帝国的繁荣与伦敦贫民窟中挨饿的孩子无关”,这些贫民窟中的孩子并没有享受到大英帝国强大所带来的红利。

由于这段贫民窟志愿者的经历,年仅二十来岁的艾德礼认为:民间慈善永远不能够消除贫困,只有由国家领导下的直接行动和收入再分配,才可以改变这些贫民窟孩子的命运。

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显得十分“社会主义”?

如你所想,艾德礼确实是一个社会主义者。

1908年,艾德礼加入了英国独立工党(ILP),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Ⅲ:从史蒂夫市开始

艾德礼的职业经历很复杂,几乎可以说他在各个阶层都有过亲身经历,他当过律师、慈善俱乐部志愿者就不说了。

在08年至14年这段时间中,艾德礼先后担任了英国官方解说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讲师。

而在一战期间,他又参加了英国陆军,并且参与了加里波利战役中和土耳其军队的一线战场。

艾德礼(中)在当兵期间

除了这段军旅生涯外,在战争结束后他又多次担任英国地方行政区的市长。

艾德礼在英国斯蒂芬市担任市长的这段经历笔者觉得是值得着重讲一下的。

当时的史蒂夫几乎是英国内陆最贫穷的地方之一,艾德礼于1919年担任了这的市长。

在史蒂夫市,艾德礼干了啥呢?

笔者个人觉得,在史蒂夫市艾德礼几乎将其当成了“社会主义设想”的试点。

在艾德礼在史蒂夫市在任期间,他解决了城市贫民窟中的土地拥有者收取高额租金的问题,甚至还将一批房屋分给了贫穷的家庭。

艾德礼位于莱特豪图书馆外的雕像

除此外,他还在史蒂夫加强了贫民窟的卫生控制,极大的降低了该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并且对退伍的军人进行了就业安排等一系列措施。

总之,艾德礼在史蒂夫市实施的政策,不管怎么看都很有“社会主义的味道”。

而影响艾德礼在上任后对英国实施的政策,绝对是离不开他在史蒂夫市担任市长的这段经历受到的影响的。

Ⅳ:国会议员艾德礼

1922年,艾德礼正式成为了斯蒂芬选区的国会议员。

其实在艾德礼中的二十至三十年代的经历中,其实并没有太多可以值得称赞的地方,无非不就是和普通政客的晋升之路差不多。

这段时间中的工党其实在英国并不是特别受欢迎,当时它们的官方政策为“反对国家增加国防预算以及支持国际联盟下的集体安全”。

说点人话就是砍战争预算,以同盟的形式维持大英帝国的地位,并同时以福利政策的形式提高英国人的生活水平。

如艾德礼在1936年4月的一次演讲中提到:预算是现任政府性质的体现,但增加人们生活、教育和健康的服务预算几乎没有增加,一切都致力于堆积死亡的工具(喻指保守党不断增加战争预算不顾英国人的生活水平)。

艾德礼、杜鲁门以及斯大林的合照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艾德礼于1935年12月3日正式成为了工党的领导人,并且于1940年成为了英国副首相。

当时英国工党内的斗争和艾德礼与执政党扯皮的经历笔者就不多提了,毕竟意义不是特别大,下面笔者要说的还是艾德礼在成为英国首相后的一系列政策。

Ⅴ:赢了二战输了选举的丘吉尔

1942年,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所著《贝弗里奇报告》中提到:维持充分的就业岗位,并且为福利国家提供基础是战后英国政府应该做到的任务。

贝弗里奇的观点在英国迅速传播,而他的著作在发行后更是售出了几十万本。

贝弗里奇的观点给艾德礼为首的英国工党在1945年击败保守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战后的英国首次选举中,工党更是以“让我们面对未来”为话题,击败了率领英国赢得了二战的保守党。

艾德礼在伦敦奥运上

1945年7月26日,艾德礼为首的工党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英国执政党的位置。

而在艾德礼正式执政后,他开始了自己在史蒂夫中所设想的一系列政策,其核心为通过公有制和市场控制力来废除极端的财富分化以及贫困,并将英国社会建设成道德的国家。

以健康卫生为例,艾德礼首相在任期间成立了国家卫生服务局(NHS),并与英国内的卫生机构进行合作,对贫困的英国公民提供免费的治疗服务,仅仅是48年即NHS成立的首年,HNS就接待了超过80万名牙科患者,为视力障碍者免费提供了超过五百万副眼镜。

再看艾德礼实行的福利政策,艾德礼政府为英国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年龄福利保障计划,即要求在职人员缴纳一定比例的金额为国家保险,作为回报他的家人有资格获取养老金、疾病津贴以及失业保障等一系列福利政策,这其中也包含了儿童福利保障以及失业人员保障等多项内容在内。

即使到了今天,西方依旧有许多国家在使用艾德礼政府所创的社会保障体系。

再拿房屋政策为例,1949年艾德礼政府出台的政策明确规定,当地政府有义务向身患疾病以及贫困者提供公共住房的租金补贴。

并且不止如此,艾德礼在任期间还建立了大量的“公租房”,让许多低收入家庭也能体面地负担得起住房费用。

除此外,在儿童妇女以及工人权利保障上,艾德礼政府在欧洲也几乎是首创性提供了一系列福利。

其中的内容过多,笔者就挑几条简单来说说吧:引入工人病假工资计划、提高工人薪水待遇、增加警务人员的薪水、为五岁以下的母亲(含孕妇)提供免费的家政服务、保障已婚妇女的财产权……

除此外,艾德礼政府还推行了许多重要行业的国有化,诸如能源、铁路、公路运输以及航空以及通讯等行业,在艾德礼政府期间也被纳入了公有化中。

可以肯定地说,艾德礼在1945年51年在任英国首相期间,对英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是不可估计的。

Ⅵ:如何评论艾德礼的在任政策?

艾德礼首相的高福利政策放在今天的欧洲来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像当时英国那样的强国,底层生活还如此糟糕怎么说也不应该。

但问题是,战后的英国即艾德礼首相在任期间的财政情况实在是太糟糕了。

艾德礼与美国国务卿

政府没钱,只能“卖老底”去给民众换福利了,这也造就了英国从一个老牌的海军强国变成了现在连航母上面飞机都没几架的情况。

海军部门要预算?抱歉,民众们要面包你们海军就先等着吧,有钱了再说。

但英国的财政自战后就开始一蹶不振了,殖民地没了又因为二战欠了一屁股债,所以英国军事力量的衰落也大概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其实关于艾德礼首相的争议,笔者觉得这就涉及到了一个“要大国尊严,还是要小民生活”的问题。

二战结束后,美苏无疑是要顶替英国从前的霸主地位,而加上殖民地的独立,英国无论如何也是担任不了“世界性强国”的角色的。

艾德礼是一个十分务实,或者说看得清楚形式的人,尽管这个时候成了以丘吉尔为首的保守党在叫嚣着动用武力强行保留殖民地(艾德礼45年上台,印度47年独立,这个时候保守党和工党在印度问题上的独立或保持现状起了很大的冲突,这个话题很大就不多聊了)。

艾德礼主导的印巴分治

在野党可以瞎扯,作为执政党的艾德礼不行,更何况他身为当时的英国首相更加地了解英国的虚弱。

从艾德礼战后的言论中可以得知,当时的艾德礼已经做好了英国会从世界霸主跌倒地域性强国位置的打算,这也是他砍军事预算给民众发面包的众多原因之一。

如何评论艾德礼这人?

这个话题真不好说,作为英国首相他无疑是合格的,他的在任期间英国底层民众的生活质量更是大大提升。

艾德礼与外交大臣

而英国从帝国变成“嘤国”也不能将所有锅摔在艾德礼头上,有限坚持、部分削减、加速撤退这几条原则几乎是保守党和工党都同意的,只能说艾德礼不走运的接手了一个正在步入下沉期的国家。

或许现在的欧洲国家的高福利政策有矫正过度的嫌疑,但艾德礼时期实行的福利政策几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十来岁的儿童不学校而是在血汗工厂受到剥削,工人一天累死工作十来个小时也无法给家庭换取充足的食物……

这些情况合理吗?

不合理,但当时的英国就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于是艾德礼上台了,并且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改善,让孩子回到学校去,让工人拿到更高的酬劳,给予失业者最低的生活保障。

单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艾德礼首相不管怎么样都算一个“伟大的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