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时哪些人变节投降(崇祯帝是昏君吗奸臣有哪些他的哪些行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_崇祯_明朝_大臣

本文目录

  • 崇祯帝是昏君吗奸臣有哪些他的哪些行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 崇祯帝是昏君吗奸臣有哪些他的哪些行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么
  • 崇祯死后吴三桂有三个选择,他为何会选择最差的一个
  • 明朝人太有骨气了,崇祯上吊,有哪些大臣随之殉国
  • 明末最无耻的首辅,率先开门跪地投降,为何却被夹碎脑袋处死

崇祯帝是昏君吗奸臣有哪些他的哪些行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皇帝上台后,勤奋工作,宵衣旰食,试图力挽狂澜,重振大明雄风。但是悲催的是,他不但没能重振大明雄风,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还促进了大明的灭亡。虽然在最后吊死煤山的时候,他说他不是亡国之君,那些大臣是亡国之臣。但是,谁都知道,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他是一国之君,是绝对的领导。

国家亡了,他应该负最主要的责任。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显然是不恰当的。当然了,明朝之所以灭亡,还是有其它很多特殊原因。比如遇到了当时连续多年的大面积的自然灾害。比如遇到了明朝需要同时对付农民起义军与清军的双线作战。比如明朝末年朝廷党争的历史原因,造成大臣们之间勾心斗角,出工不出力等等。

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原因,崇祯皇帝就推脱责任。崇祯皇帝确实是一个努力想做得更好的皇帝,但是他没确实没做好。那么,他究竟是哪些地方没有做对,才造成了国家的灭亡呢?我认为,崇祯皇帝的问题,是他作为一个领导者,根本就不懂得该怎么来管理。因为不懂得管理,所以最终才造成整个团队乱成一片。

其一,崇祯没有明确清晰的用人标准。一个管理者,要让职工知道怎样做才是好的,怎样做才是不对的。这样一来,职工们才会避免做那些错误的事情,向好的员工看齐。但是崇祯上台以后,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他一开始,是把魏忠贤等阉党打下去了。这给人一种感觉,崇祯是想在朝廷中弘扬正气,重用那些正直忠良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正直忠良的人?就是那些“纯臣”。这一点,在很多朝代都体现得非常明确。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就对“纯臣”非常看重。“纯臣”就是那些品行忠良正直的人,比如他认为尉迟敬德、魏征这样的人,就是“纯臣”。尽管这些人多次反对他。但是,这些人是一心为国家,非常忠于他的。但崇祯皇帝却没有这样的标准。

本来杀了魏忠贤后,已经给大家一种他要弘扬正气,重用“纯臣”的感觉了。但是,接着,他重用袁崇焕一年,一开始表现出极端信任他,接着就把他杀了。而且袁崇焕还是受阉党的谗言,被杀的。那么,大臣们就迷惑了,你崇祯想干什么呀?你究竟是想用忠臣纯臣呢?还是用奸臣佞臣呢?

其二,崇祯对大臣缺乏基本的信任。崇祯作为一个皇帝,却一直高度怀疑那些大臣。他一生发出去很多尚方宝剑。把尚方宝剑发给大臣,本来是对大臣极为信任的表示。但是,他根本没有让大臣发挥尚方宝剑的作用。还是说袁崇焕。他给袁崇焕尚方宝剑,但是,当袁崇焕杀掉不听话的毛文龙时,他却把这个作为一个理由,把袁崇焕杀掉了。这还有信任吗?

此后崇祯用过很多大臣,都是一会儿表现出极端信任,一会儿又把他杀掉了,以至于那些大臣们有一种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感觉。这样,谁还会为他拼命呢?再看看他的对手皇太极,看看皇太极是怎么劝降洪承畴和祖大寿的。

皇太极对洪承畴和祖大寿相当耐心。就算他们不愿意投降,就算他们投降以后,又再一次反叛,再一次反叛后又投降,皇太极都没有为难过他们。所以,最终洪承畴和祖大寿等人,愿意死心塌地跟着皇太极,就算背负一个汉奸的名声,他们也愿意这样干。

其三,崇祯不能给大臣提供进取动力。大臣当初十年寒窗苦读,最终走上仕途,他们的目标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进取?为什么要积极向上拼搏奋斗?这个核心价值必须有。汉朝的时候,那些大臣们的核心价值非常明确,就是要当将军,带兵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拜将封侯。而且那时候干了什么,杀了多少敌人,杀了哪一级别的敌人,获得了多少牛羊土地,该得怎样的封赏,都非常明确。

以至于班超这样的文官,也不愿意做文官了,要投笔从戎。但是崇祯当皇帝的时候,大臣们的核心价值不明确。就算魏忠贤当政的时候,核心价值都是比较明确的。只要巴结他老魏,就可以升官发财。但崇祯皇帝时候不一样。你就是对崇祯忠心耿耿,都很可能被杀,升官没有明确的标准。

因此,那时候的大臣,就只能自己干。要么大家结成朋党,形成利益集团,排斥异己,让自己这个集团利益最大化。要么就努力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闷声发点大财。这样一来,大臣们还有什么进取心呢?没有进取心,怎么能打胜仗呢?

崇祯帝是昏君吗奸臣有哪些他的哪些行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么

崇祯皇帝在加速明朝灭亡的过程中犯了哪些错误?

崇祯皇帝实际上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皇帝,但他改变前任留下的不合理措施太快太早。

因为当时的局势无法进行激烈的政治改革。

明朝的两大势力【阉党和东林党】控制着明朝的政治制度,而阉党一直控制着实权。

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集团是最具代表性的。在权力的巅峰,魏忠贤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称九千岁。

可见魏忠贤有多厉害,阉党有多厉害。

在登基之前,崇祯皇帝目睹并听说了阉党集团的所作所为。此外,他一直与东林党人有密切接触。

东林党对当时的崇祯皇帝影响很大,所以他一登基就开始了政治改革。当然,改革的对象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改革是完全成功的。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彻底退出了大明,的政治舞台,但明朝的噩梦从此开始。

东林党主要是公务员,他们的权力争夺会大得多。过去,当阉党在那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东林党。

因此,当东林党处于统治地位时,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保卫边境和缩小土壤的进攻就会失败。

正是因为如此,各地将兵心中都有极大的不满,最终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江山在大明的死亡。

留在崇祯皇帝身边的最后一位老太监叹息说.如果忠贤在这里,事情就不会是这样了。

此时,崇祯皇帝可能已经想到了他的兄弟临终时告诉他的话,这取决于魏忠贤的伟大事业。

因此,崇祯皇帝可能会后悔杀了魏忠贤,所以他只能叹了口气,失望地登上了京山公园(景山)的哪棵树。

这比死了几百年的大明好。

这其实也是每个王朝末期官僚体系的普遍状态,对朝廷没有什么认同,对皇帝也无所谓忠诚不忠诚。

只是当成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只做上级交代的任务,上级没有指示,哪怕是再大的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也不会去做。

因为在这种氛围下,如果谁这样做,反而显得别有用心,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最后被其他人逆向淘汰。 

崇祯死后吴三桂有三个选择,他为何会选择最差的一个

崇祯死后吴三桂选择投降清军,其实是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了他认为最好的一方。

吴三桂本来是明朝的将领,他深受崇祯皇帝信任,担任山海关总兵。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军队攻占北京,当时的崇祯帝上吊自杀,作为手握重兵的将领,吴三桂被几方势力拉拢,他最后选择了投降清朝,引清军入关。

一、吴三桂当时驻守山海关,缺少粮草无法自立。

吴三桂是明朝的将领,他被崇祯皇帝派遣,带兵驻守山海关,防止清军入关。当时明朝被李自成灭了之后,吴三桂有三个选择,他可以自立为王,也可以投降李自成或者投降清军。

吴三桂虽然手下有不少士兵,并且有城池可以驻守,但是他当时没有后援,粮草无法持续供应,他最终很难自立,因此他只能选择一边投降。

二、李自成没有善待吴三桂家属,导致吴三桂选择清军。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对明朝的官员并没有优待,而是抄了很多官员的家,其中吴三桂的家也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炒家, 吴三桂的父亲没有受到优待,刘宗敏强占了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

虽然当时李自成一直想拉拢吴三桂,但是他非常倚重刘宗敏,因此没有处罚刘宗敏,吴三桂本来想要投降李自成,但是他得知自己的家人这种待遇之后,选择投降清军,共同对抗李自成。

三、吴三桂权衡利弊之后,选择投降了清军。

吴三桂当时投降清军,其实是想让清军和李自成的大顺军对战,自己能够渔翁得利,但是李自成的军队攻打了山海关,当时清军的首脑多尔衮,要求吴三桂接受自己的条件,否则不会帮忙。因此吴三桂在权衡利弊之下,选择投降了清军。

吴三桂选择投降清军,是当时的环境导致,他投降其他人下场未必更好。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明朝人太有骨气了,崇祯上吊,有哪些大臣随之殉国

文/野史趣事

导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之中,朝代的更替怕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殉国的事情却是不多见的。而且殉国大多数都是后宫的妃嫔,因为她们在一般情况之下,若是被敌方抓住就会被流放、做苦力等等。在崇祯上吊之后,周皇后便上吊自杀了,紧接着嫔妃们也拿出了绳子,太监宫女也有上百人自杀死了。但说起官员的殉国,像明朝这般,文武官员大规模殉国的情况则是极为少见的。下面,我们不妨一道来了解一下,几位为明朝殉国而死的大臣。

一、倪元璐

他不仅是明朝户部、礼部的尚书,还是一位书法家。

二、范景文

崇祯帝自缢之后,官至工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的范景文立即投井自尽了。在他所留下的遗书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心怀愧疚的心。范景文因为不能够为明朝除去逆贼,洗雪明朝的耻辱,而万分遗憾。

三、李邦华

身为左都御史的李邦华在李自成破城之后写下一首绝命诗,便上吊自尽了。后被追赠为吏部尚书。

四、施邦曜

这位官员可是自杀了两次。第一次,在崇祯上吊之后,他深感只有如此才能够报国恩,便上吊自杀。但是却被仆人救了下来。施邦曜在醒过来之后,立即让仆人买来砒霜,将砒霜和酒吞服,遂死。

五、凌义渠

官至大理寺卿,凌义渠还是文学家和雕版印书家。在他得知崇祯上吊的时候,凌义渠悲痛万分,甚至用自己的头去撞柱子,撞得鲜血流了一脸。面对门生的劝慰,他也是大声地喝止,一人独坐着,将平生所爱的书一一焚烧。等到第二天,凌义渠写下辞别父母的遗书之后便悬梁自尽。

六、王家彦

北京城被攻陷之时,身为兵部右侍郎的王家彦便跳下了城以殉国。只是,王家彦在跳城之后并没有死,但他之后又上吊了。

七、吴麟征

任太常寺卿的吴麟征在得知崇祯死讯之后,便走到了路旁的宗祠之中,解带自缢。

八、刘理顺

这位任职左中允的大臣在得知崇祯上吊之后,便和自己的妻妾、家仆共十二人自杀了。

九、孟兆祥

他的官职为刑部右侍郎。在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孟兆祥便被家人劝导先逃命,但是他是坚决不肯,一直守着正阳门。直到北京城被攻陷的时候,孟兆祥也没有屈服,最终死在正阳门门下。之后,他的妻妾、孩子也一道投了井。

除了这几位官员之外,还有上千官员殉国,只是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的并不多。

明末最无耻的首辅,率先开门跪地投降,为何却被夹碎脑袋处死

要说大明朝那个时期内阁首辅换得最勤快,毫无疑问就是明末崇祯时期,十七年间崇祯一共换了五十个内阁成员,说当时的朝政是多么的混乱,这些人还都尸位素餐,在其位不谋其政,只知道党同伐异是一点作为都没有。

但是在这些人中要说最无耻的人,那就非内阁首辅魏藻德莫属了,魏藻德直隶人,崇祯十三年的时候,考取状元,为人擅长写文章,而且口才非常好,能呀善辩,崇祯清唱被他忽悠的晕头转向,那是开怀大笑。

到崇祯十七年,因为前任内阁首辅周延儒这位神人虚报战功,结果被崇祯一撸到底,然后处死。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就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魏藻德的身上,火速提拔,魏藻德也如愿的成为了内阁首辅,但是成为首辅的他是毫无建树,唯一出了个主意就是捐款。

最后自己提的捐款建议,自己之捐了几百两了事,最终崇祯发起的捐款项目成为了笑柄,一共募捐20万两不到,当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来的时候,着急崇祯皇帝就让首辅魏藻德拿出主意来,说:“只要你提出的主意,我全部照办”,而魏藻德是跪趴在地上,屁股是翘得老高,就是一句话都不说,平时的能言善辩哪里去了?气的崇祯皇帝是肺都快炸了,一脚踹翻龙椅拂袖而去。三天后北京城破,崇祯自尽。

然而魏藻德早早的就跪在地上,笑眯眯的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问他:“你为何不自杀殉国?”,魏藻德却说:“我要留着有用之身效忠大王您呢。”可见这是得有多么的无耻才能说出这句话,最后他被刘宗敏抓去逼迫交钱,最后交了几万两银子。

但是刘宗敏不信他就这么少钱,就连续五天五夜日夜拷打,在牢房里凄惨的魏藻德虚弱的说道:“早知道落得如此境界还不如为国殉国的好”,最后魏藻德被脑袋被夹碎而死,可以说是凄惨无比,也是咎由自取。小伙伴们有啥看法,欢迎留下评论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