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州府今小镇有王府葬十代王爷30多名王妃及郡王,盗墓贼频光顾_王妃_郡王_都昌

当地俗话说,蕲州古城,王者乐土。蕲州位于湖北省蕲春县南端的一个农村镇,这个地方,别看今天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那从前可是王者乐土,有王城王府,历代为路,府、州、县治所,也就是现在说的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史载,元世祖至元十二年置准西宣抚司于蕲州路,朱元璋改“蕲州路”为“蕲州府”,后降蕲州府为州,隶湖广布政司。清后设蕲州卫道成县治,至今成了蕲州镇。

蕲州镇一部1400多年的历史,从北周到清初,一直由大到小一路走来,多少历史如过眼云烟。然而,真正最辉煌的时候还是在明代,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荆宪王朱瞻堈自江西建昌迁王府于蕲州麒麟山下,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得了皇帝位置,死后传位明仁宗朱高炽,荆宪王朱瞻堈就是朱高炽的第六个儿子,荆宪王迁来蕲州之后,就在这里一直传了十代近二百年,据史记载,古蕲州城墙高耸,湖泊沟濠环绕,城内居民繁错,滨江四十里长街,商船泊岸者众,商贾云集,贸易繁荣。南宋时期是中国六大商贸中心之一,税收占中国百分之五。城中九十九座牌坊,九十九口水井,九十九座庙宇,至今还留有昭化寺,东岳庙、钵莲庵、金陵书院和古城北门——雄武门。

荆宪王所建的蕲州古城,名叫荆王府,恰似一颗镶嵌在长江之滨的明珠。这里山水秀美:其地东南低,西北高,西侧紧邻长江,东北侧深入大别山腹地,“左控匡庐,右接洞庭”,东北的麒麟山如麒麟蹲伏,气势磅礴;西南的凤凰山山势轩昂,如一只凤凰展翅欲飞,雄伟壮观。“以吴头楚尾、荆扬交会之区称之”。蕲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处要冲,交通便利。

展开全文

荆王府盛极必衰。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陷蕲州,焚荆王府,结束了荆王府在蕲州近两百年的历史,有诗为证:

“麟山十里路横斜,昔时王府今人家。

秋深绿满侵人草,春尽红飞帝子花。

花草似知亡国恸,王孙冷落宫车梦。

今天,在蕲州这座小镇上荆王共传10王(另有1人死后追封荆王),子孙受封郡王的28人,受封王世子或郡王长子、因故未袭王(郡王)位的5人,受封将军、中尉的,难计其数。荆王一脉的王公贵族大多数死后葬在蕲州山水间。现有大量的明代墓群。由荆宪王陵、荆靖王陵、三角山荆王陵、荆和王陵、荆恭王陵、荆敬王陵、荆康王陵、荆定王陵、樊山王朱翊金氐墓、永新王朱翊键墓、都梁王朱见溥墓、荆宪王妃桂氏墓、荆宪王妃周氏墓、荆康王妃冯氏墓、荆康王妃吴氏墓、德安王朱翊鐯墓、都昌王朱见潭墓、都昌王朱祁鉴墓、樊山王朱祐构墓、荆靖王妃王氏墓、荆靖王妃魏氏墓、东都昌王朱东轩墓、桐城王朱祐椫墓、荆端王妃刘氏墓、富顺王朱常湢墓、荆和王妃何氏墓、富顺王朱厚焜妃王氏墓、永新王朱厚熿墓、都昌王朱载塎墓、樊山王朱载埁墓等30座墓葬组成。其中荆王陵8座,荆王妃墓8座,郡王和郡王妃墓14座。墓葬大多有封土堆,部分墓葬曾出土金凤冠等珍贵文物。明荆王墓数量多,保存较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个中部地区的农村小镇,有如此巨大的王爷墓葬实属罕见,那次来到一个山头,寻找到一个岁月沧桑,战乱频繁洗礼,早已经被盗墓贼光顾,破败荒芜的明荆王墓,站在墓前眺望四周,只风山峦环抱,绿树掩映,清溪环绕,风景秀丽。蕲州当地的朋友说,要是这地方是一个县城的话,境内有如此多的王爷墓,如果加以修复,开发的话,肯定是一笔珍贵的旅游资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