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王爷到底能够拥有多少女人?清朝的王爷是如何消遣时间的_王爷_亲王_郡王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王爷 王爷 亲王 郡王

本文目录

  • 一个王爷到底能够拥有多少女人
  • 清朝的王爷是如何消遣时间的
  • 明朝不准王爷进京,清朝不准王爷出京,哪种做法能更好的解决藩王问题
  • 古代的王爷都有哪些名称
  • 古代的王爷在当时起什么作用
  • 古代王爷的等级
  • 清朝的贝勒和王爷哪个大他们的关系是父子吗
  • 历史文化中,老天爷和阎王爷谁更厉害
  • 明朝先杀功臣后削藩,为何偏偏在云南留了个沐王爷
  • 阎王爷到底有几个前世又是谁

一个王爷到底能够拥有多少女人

  在中国历史上一夫多妻制实行了几千年,平民百姓可以有很多妾室,那么皇亲国戚就更不用说了。

  在秦汉的时候,因为没有妻妾数量的限制,一个王爷可以娶很多老婆,所以会生很多的孩子,由于朝廷规定生下的孩子还会加封,所以随着后代的增多,这些人就成了朝廷的一大负担,在明朝时期尤其如此。

  明朝时期,朱元璋规定皇族的爵位可以世袭,除了亲王的嫡子是亲王外,其他的儿子都封为君王,随着种族的繁衍,这些郡王越来越多,导致国家无力应付。清朝建国后,吸取了这个教训,规定这些爵位不再世袭,而是一辈比一辈低,这就使许多王爷的后代不再享受王爷的待遇,减轻了国家的负担。

  在清朝除了铁帽子王是世袭外,其余王爷的后代都依次降级。清朝还在妻妾方面有所规定,比如王爷都是只有1位福晋、2位侧福晋,再多就是几个侍妾了,这就使皇族的后代得到一定的遏制,不是那么多了,而且王爷也遵守国家法度,一般也不敢多娶。

  在清朝,正妻的地位要比妾室高很多,一般丈夫去世后正妻是有权利把妾室赶出家门的,所以妾室都对正妻毕恭毕敬,除了正妻没办法生育后代,而妾室生下了儿子,妾室的地位才有可能稳固,而且清朝对于是不是嫡子没有太多要求,许多不是嫡子的皇子也是可以当皇帝的。

清朝的王爷是如何消遣时间的

清朝王爷很有钱,比如亲王一年俸禄一万两银(相当于如今五百多万元),可却时常不够花,有时还得向别人借钱,因为他们生活太烧钱!

清朝王爷要么有权没钱,要么有钱没权力

满族入关之后创立了清朝,将皇族爵位分成12个等级,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同时,对八位战功赫赫,功勋最大的王爷进行封赏,俗称“铁帽子王”,他们的爵位可以代代相传,子孙爵位同级继承,这叫“世袭罔替”,以此表明铁帽子王对国家建立作出的极大贡献。

其他王爷的子孙在继承爵位时需要降级继承,但降到奉恩将军就不再降了,可以同级继承,这叫“降等承袭”,以此保证皇族血脉基本生活待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守边将领战功赫赫,可以根据军功大小进行授封,进入到十二等级序列。

不过,经历了顺治、康熙、顺治数朝,“八大铁帽子王”已名存实亡。乾隆41年,因为王爵制度比较混乱,因此乾隆将王爵定为“军功”和“恩封”两种方式。凡获得战功所得的王爵,一律按照世袭罔替方式进行,凡子孙继承得到的爵位,一律按照降等承袭方式进行,由此让王爵等级更加清晰明确。

只要奉恩将军以上都可被称为王爷。

不过,顺治入关后意识到明朝建国后分封土地导致的政权变动,建国之初便规定:

  • 留在京城的王爷,除了皇帝的手谕,不得擅自离京,方便接受监督。
  • 没有皇帝的命令,任何王爷都不得担任重要职务,就算担任了重要职务,也不会给予很多的实权。
  • 王爷的亲兵人数不得超过36人,一旦超过,便按照死罪论处。
  • 那些在外镇守的王爷,不得轻易回城,否则也将处以重刑,由此杜绝王爷拥兵自重,篡夺王位的可能。

所以王爷要么有权没有金钱没有自由(权力限定在京城之外),要么有钱有自由没钱(自由限定在京城之内)。

不同王爷的消遣方式略有不同

一般来说,京城外的王爷光地方事务都处理不完,玩的时间比较有限。但京城内的王爷只剩下金钱和时间可以挥霍了,比如雍正皇帝第12子和亲王弘昼,就有一项特殊的爱好:活人葬礼。

弘昼特别喜欢给自己举行葬礼,每次举办“活人葬礼”,自己都坐在棺材供奉的位置上,声称“自己已经死了”,让家人们围着他祭奠、哀悼,谁哭的声音越大他就越高兴,同时还吃着别人给自己准备的祭品,以此为生活乐趣。

虽然这种方式相当滑稽,但却有一个重要目的:敛财。

作为王爷,去世不是小事,王公大臣必须要供奉重礼进行祭奠,礼品收完之后,弘昼立马会从死亡中“活过来”,死而复生更是十分值得庆祝的事情,因此王公大臣又要送上一笔价值不菲的贺礼,光这一死一生便能大捞两笔,而这种“活人葬礼”并不是一次就结束,而是隔三差五就来上这么一出,王宫大臣们有苦难言,而弘昼则十分开心,乐此不疲。他父亲雍正经常被气得七窍生烟,可却管不了,他哥哥乾隆更是懒得管,因此弘昼就这样一直嚣张下去。

其实,弘昼并不傻,他特别懂得明哲保身,早年间他曾被哥哥弘时摆了一道,为八弟做了伪证,让八弟接管了京城外两营的兵权,差点造成八王篡权。

当时感觉不对劲的弘昼将此事告诉了十三叔,十三叔立即夺回了兵权,使得八王议政失败。

雍正特意召见弘昼,问他“那天具体说了什么?”

弘昼装疯卖傻,说“记不清楚了”。

雍正又说“你不愿意说就算了,在所有孩子中你最像我了,当年九子夺嫡时我也是这样,一心向佛、不问政事”。

即使雍正把话都说成这样,弘昼还是什么都不说,继续装疯卖傻,明哲保身。正是因为打着迷信、好玩儿、敛财的名义,弘昼才让哥哥乾隆彻底放心,避免卷入皇位之争,晚年醉心于写字画画,不断地钻研学习、日渐精进,终成一代大家。这种影响爱好也影响到了自己的子孙,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启功便是他的后代。

晚年弘昼过得十分潇洒,到60岁的时候病逝于北京,享尽了荣华富贵。

乾隆皇帝的十一子永瑆也是著名的乾隆四大家之一,他的字画得到很多文人士子的追捧,甚至达到了“士大夫的片纸只字重若珍宝”的程度,像他这样在文化领域有一定成就的王爷比比皆是。

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自王公至闲散宗室,文人代出,红兰主人、博问亭将军、塞晓亭侍郎等,皆见于王渔洋、沈确士诸著作。其后继起者,紫幢居士文昭为饶余亲王曾孙,著有《紫幢诗钞》。宗室敦成为英亲王五世孙,与弟敦敏齐名一时,诗宗晚唐,颇多逸趣,瞿仙将军永忠为恂勤郡王嫡孙,诗体秀逸,书法遒劲,颇有晋人风味。

还有一位“王爷中的清流”名为载涛,他是光绪的亲弟弟,从小就被父亲送到了法国索米骑兵学校,专修骑兵作战科目,回国之后潜心学习相马、养马。据说一匹马从他身边跑过,他便能辨别是欧洲马还是亚洲马,以及它的年龄和用途。载涛也是个文艺青年,京剧水平极高,同时又是运动健将,喜欢自行车、爱好骑行。更难得的是他还精通各种厨艺,时不时被慈禧叫到宫里做菜。

后来,日本人邀请他和溥仪到长春成立伪满洲国,他却严词拒绝,宁可摆摊当小贩、捡破烂、卖破烂,也没有同流合污,把房产都卖了过着简朴的日子,建国后还被毛主席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职位步步高升,善始善终,可谓颇有远见。

雍正皇帝的六子弘曕喜欢做生意,还是一名理财高手。在生活中他十分节俭,最大的爱好便是置办产业,开设了很多煤窑,还贩卖人参,开设衣局,为满朝官员提供朝衣,为王府制造衣物,蟒袍,时不时还倒腾些古玩字画,涉及面很广,这些产业让他结识很多人脉,打听很多消息,为自己稳固的地位打下良好基础。

照相在清朝绝对是一个新鲜玩意儿,从外国传入后京城曾有数家照相馆,但因成本太高,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王爷们便成为了照相馆的常客,他们还有自己的专职照相师,比如慈禧的小叔子、恭亲王奕訢就是一个资深拍照狂热者,每天乐此不疲,甚至还有上色照片。

不思进取的王爷们除了吃喝玩乐别无他事

除了这些王爷外,大部分王爷每天基本上就是吃喝玩乐。

满族是骑射民族,马上射箭、打猎是日常活动,也被乾隆定为国策,这些王爷从小就进行过相关训练,玩起来得心应手,既能强身健体还能打发时间,何乐而不为。

有些王爷喜欢吃喝,吃得饭菜无比奢侈。比如他们吃小鸡炖蘑菇用的就是冬虫夏草、人参这样的名贵食材当原料。还有一种名叫“猪背肉”的食品选用上等小猪,在猪活着的时候将其洗干净,用鞭子不停抽打其背部,使其疼痛,让血液聚集在脊柱处,然后在脊柱处割下手掌大小的一块肉来作为菜肴的原料,这样一道菜下来往往需要十几头这样的小猪,而其他的肉则被丢弃。

其他很多菜肴更是如此,比如蒸鹅掌、食驼峰等等,数不胜数,同时吃的饭菜要配上好的餐具,他们的餐具要么是玉,要么是水晶,绝对不会用竹筷子,那样用起来在他们看来太“丢份儿”。

有些王爷只喝龙西湖龙井,为了喝上最新鲜的茶,常会在产茶之地包上茶山,等茶叶成熟之后,带采茶师傅在王府里现场制作,冲茶的水来自北京颐和园西边玉泉山,此水专为皇室贵族提供,水质清澈,杂质最少,普通人想喝都喝不到,如此当然花销不少,但对于王爷来说都不是事儿。

有些王爷热衷于玩乐,经常出入风月场所,比如北京著名的八大胡同,便是戏子文人聚会的场所,里面唱戏、演出、评书、相声一应俱全,王爷们会约上三五好友,一同吟诗作赋,场面十分热闹,过后转个房间听听戏,看看哪个角唱的好,长得漂亮,就把她包下来,寻欢作乐也是常态。

有些无聊的王爷还会饲养、驯化宠物“海东青”。海东青在满语中是世界上飞得最高和最快的鸟,据说10万只神鹰才能训练出一只海东青,因此也是满族最高精神的图腾。有“万鹰之神”,“最接近神的存在”,“神选中的子民”,“神的使者”等等称号。

还有种说法“贝勒爷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王府中有一帮专门的仆人伺候主人,时刻琢磨各种新鲜的玩乐点子,一旦王爷感兴趣便会立刻实行,反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因此很多王爷玩着玩着钱就不够了,借钱也就理所当然。

李鸿章当年曾经孝敬亲王一个信封,里面装有4万两银票,这是清朝的重要税收收入,让王爷帮着活动买官,由此可知王爷们花销过大,为了敛财腐败到了何种境地。

结语: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大小官员,基本上都处于贪污腐败、贪图享乐的状态,极少有有识之士去想想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此时国家已经进入无法挽救的颓势状态,作为皇室中坚的清朝王爷纵情声色犬马,安于享乐,更不要提其他人了,因此清朝灭亡也是一种必然。

明朝不准王爷进京,清朝不准王爷出京,哪种做法能更好的解决藩王问题

明、清两朝对王爷的不同处置方式,都有各自的利弊,而目的都是相同的——减少王爷对皇权的威胁。

明朝自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朱氏子孙进行了分封制,只要是他的儿子都是王爵,儿子的王爵又由嫡孙继承,一直到该门户无子嗣继承自动就断了爵位。明朝所有的王爵必须要就藩。

就藩顾名思义,就是封你在什么地方,你到了16岁就赶紧去封地呆着,不准在京城晃荡了,至于王爷的封地是湖南、江西、四川、甘肃,那由不得他,全是皇帝说了算。

王爷到了封地不需要干别的,基本只干三件事儿:吃饭、生娃、等死。

藩王到封地后,不但不得参与当地任何政事,而且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给当地府衙报备,有些事情甚至要上报朝廷,比如娶什么老婆,生了什么娃,死了埋哪等等。

明朝对藩王的管制很严格,说到底那是因为永乐皇帝朱棣就是藩王造反起家的,他为了防止其他的藩王有样学样,就对藩王进行了严防死守。

照理说,明朝的藩王制度不但实用,而且很安全,实用就是用藩王守边疆,戍边,只管打仗,不管地方,皇帝是自家人,一般不会起兵造反,要不是朱允炆逼得紧,朱棣也不会造反。而内地藩王完全就是混吃等死的“圈中猪”,对政权毫无威胁。

到了清朝时期,清朝皇帝学聪明了,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兵、将分离,就算是皇室子孙统领兵权,只有指挥、调动权力,却不能长驻军中,让将领和兵营实行分离,清朝前期的很多王爷可以直接统兵出征,就与这种军事指挥权的改革有很大的关系。

清朝也实施的是分封制,所有的皇室子孙都是王爷或者郡王,只是等级不同,但他们和明朝的王爷有很大的区别——固住京城。

所有的王爷必须定居在北京城,至于出差公干那是另外回事,这种制度对于王爷来说很不错,至少在一线城市有套气派的别墅(王府),但是也和明朝王爷的待遇差不多,一般来说也只忙三件事儿:吃饭、生娃、等死。

清朝对待王爷的看管简单的说就是:把你放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不给予实权,要有异心,朝令夕死。

清朝王爷在清朝廷的地位很高,实权却没有,除非是那些辅政亲王,比如清朝前期的多尔衮,清朝后期的恭亲王,有很大的权力,但是对皇权的威胁并不大,究其原因还在于满清的政权制度限制了亲王觊觎皇权。

如果要比较明、清两朝对王爷制度的管理来看,大清的制度更聪明,明朝的制度更实用。

古代的王爷都有哪些名称

“王爷”——这个对于中华历代王朝宗室最高等级男性成员(除皇帝外)的称呼主要是盛行于清代,而且是相当口语化的称谓。虽然在明代中晚期宫廷内中就有了“皇爷”(称呼皇帝)、“小爷”(称呼太子)这种尊称,市井小说中也有了“某某爷”的称谓,但是终明一代,朝廷及官员都是用“某王殿下”、或者“殿下”来称呼被封授王爵的宗室高级成员,平民百姓中也没有“某王爷”这种称谓。朝廷及地方官府正式文书上则一律以“某王”注明,如果涉及先代诸王,则以王号加谥号称呼,如“秦慜王”、“宁靖王”、“兴献王”等。

王,起初是上古时期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起源于商代(夏朝最高统治者称“后”,即夏后氏)。商首领履于鸣条之战击败夏后氏最后一代后—癸(夏桀),俘获并放逐了夏桀后,自立为天子,自号为“王”,这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称王者。履也就是“成汤”(商汤)。

周武王十一年(约前1046年),周灭商,并广建诸侯以屏周室。周武王姬发采用商代制度,同样自号“天子”、称王。而诸侯则尊称天子为“天王”。周天王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封封授于各诸侯,诸侯们则以天王册命为依据,享有封国治理权、土地和人口统辖权,同时要承担对于共主周天王的臣属义务,如定期朝见纳贡、出兵随同征战等。

由于各国诸侯在封地内享有绝对统治权,并拥有对封国土地和人口的排他性所有权,所以经过数百年不断的兼并扩张作战,一部分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以至于到了可以威胁周天王,自立为王的地步。

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国国君熊通自加王号,并追谥去世的兄长熊眴为“楚厉王”。熊通是春秋时期第一个公开称王的诸侯国君,其死后被追谥为“楚武王”。(徐国徐偃王称王早于楚武王,不过没有延续下来,后世历代徐国国君都自称徐子。)

自熊通称王后,到周简王元年(前585年),吴国国君寿梦也称王,这是第二个称王的诸侯国。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越国国君允常第三个称王。至此,南方楚、吴、越三个诸侯国都自立为王。不过三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诸夏封国,所以影响力不是很大。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以齐、魏“徐州相王”为标志,诸侯国君们在之后十多年年几乎全部称王,除传统战国七雄以外,中山、宋两国也各自称王,王号不再是周天王一家所独有。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依次消灭其余六国,统一天下。秦王以“功盖三皇、德兼五帝”自夸,于是改尊号为“皇帝”,废弃王号。同时,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以流官治理地方,皇子不再实土就封,也不授予王号。秦代因此没有封王的情况。

至秦末天下大乱时,原山东六国旧贵族及新兴的义军首领们为显示正统传承及凝聚人心,纷纷称王。汉高帝灭西楚代秦建汉后,为了稳定国家、封赏功臣,分封了大量同姓及异姓王,建封国于四方。这时候的王爵还没有高低之分,一律为诸侯王,即国王。

两汉、魏晋沿袭相传,宗室封爵制度也一并传承。至晋武帝于泰始元年(265年)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后,大封宗室,其中叔父司马伷被封为东莞郡王,这是“郡王”的称呼第一次出现在中华历史上。至此,王爵细分为王(国王)、郡王两等,但是彼此的差别和仪制俸禄车马服饰待遇尚不明显。南北朝时期,各国基本都遵循这一制度。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隋代周而立,隋文帝更定了宗室制度,宗室爵位九等,为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其中王爵为国王、郡王两等。隋炀帝时只保留了王、公、侯三等,其余六等爵位废除,并规定了皇帝之叔伯、兄弟、皇子封授国王(亲王)的制度。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唐,宗室制度在唐代得到进一步加强。唐制:皇帝兄弟、皇子封亲王,亲王承继子封嗣王,亲王余子中有功劳者或者皇帝特别加恩者封郡王,其余封国公。皇太子所生诸子则一律封郡王(皇太孙除外)。

有唐一代,异姓封王者非常多(集中在中后期),这是由于唐代政治斗争复杂严重,中后期又长期处于藩镇割据局面,所以朝廷多对建立功业的功臣加以晋封王爵的奖励,以激励他们为朝廷效力(当然,安禄山、朱温等反贼也有授王爵,这里就不多解释了)。不过除了唐初的吴王杜伏威以外,其他的异姓王都是郡王级别,例如汾阳王郭子仪。

经历五代乱世后,宋太祖于建隆元年(960年)建立宋朝,宗室封爵制度一依唐制,不过也有修改,王爵分王(亲王)、嗣王、郡王三等。宋代宗室爵位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也没有过多的物质利益,和官员封爵几乎混同一体(除了最高级别的亲王以外)。而嗣王一级更是几乎虚置,两宋三百年间,一共才封授了四位嗣王,算是极为特殊的王爵了。与唐朝一样,宋代异姓功臣获得郡王封号的概率也非常之高。

辽、金、西夏、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在封爵制度上照搬中原制度,但是对于王爵的封授不是很严谨和很规整,大量的异姓被授予国王(亲王)爵位,由此而带来的政治动荡也十分常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对于宗藩制度进行了有史以来最为详细的设定,规定亲王王号一字、谥号一字;郡王王号二字、谥号二字。皇子封亲王、亲王除世子外其余诸子封郡王。诸王皆世袭。

初代明朝亲王(即太祖诸子)大多以前代大封国为号,如秦、晋、燕、吴(周)、楚、齐等;郡王则以府县名为号,如临潼王、宁化王、高阳王等等。

之后帝系传承、宗人繁衍,而大而美的封国名称已经用完,所以中后期明代亲王封号则以美号为主,如:荣王、兴王、景王、福王等。

清崇德六年(1636年),清太宗更改国号为“清”,厘定了宗室封爵制度,分为九等:一和硕亲王;二多罗郡王;三多罗贝勒;四固山贝 子;五镇国公;六辅国公;七镇国将军;八辅国将军;九奉国将军。开国时期诸事草创,所以爵位制度没有过多细分,名号时常更改。而且王爵只加美号,不加前代国名、府邑名,同时以等级直呼“某亲王、某郡王”。

顺治六年(1650年),增加宗室爵位增加第十等“奉恩将军”。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高宗颁布“钦定爵表”,彻底完善了清代封爵制度。

宗室爵位细分为: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一共十二等十四级(亲王世子、郡王长子不列等级,仅具俸禄,承袭王爵后自动除去世子、长子身份。)

清代除开国六亲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承泽)庄亲王硕塞)、二郡王(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以军功获封爵位世袭外(即铁帽子王),只有雍正时的怡亲王(胤祥)、同治时的恭亲王(奕䜣)、光绪时的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四家恩封世袭亲王。而郡王则没有恩封世袭的。

“王爷”这种口语化的称呼,也是从清初开始流行,旗人好称呼他人(或者自称)为“爷”,久而久之,诸亲王、郡王的称呼也被引申为“某王爷”,长期潜移默化之下,即使到了现代,在影视文化作品中对于各朝王爵的称呼绝大多数都是使用清朝的俗称,称其为“王爷”。

其实在清代以前,各朝国王(主要指亲王、包括嗣王、郡王)的称呼都各有不同:先秦时称“王上”、秦汉至隋唐、宋元时称“大王”、明代称“某王殿下”,或者“殿下”。而亲王(国王)自称自先秦至明代书面用语一直是用“寡人”这一称呼(少部分用“孤”),口语则自谦为“小王”,或者直接用“吾”。“本王”这个称呼,目前史书中不见实例。

古代的王爷在当时起什么作用

王爷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就是一辈子吃闲饭的人,而且子孙世袭高官,只要不是头脑发热参与谋反的话,王爷就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在宋朝,王爷却没有丞相权力大。但在汉、唐、明、清等朝代,王爷位高权重。

王爷其实分两种,一种是亲王,一种是异姓王。亲王无非就是皇帝的儿子、兄弟或叔伯侄子之类,异姓王则是立过超级大功,被皇帝破格封王的,也有皇帝母亲一脉的封王,比如国舅和国仗有的能封王。各个朝代的王爷大部分都是闲人,但有封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土皇帝,比如唐朝的李世民,未做皇帝之前是秦王,手中握着大量的兵马,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把太子杀了,还威逼他父皇李渊让位。又如明朝的朱棣,自持是一方藩王,不服他侄子做皇帝,起兵打到进了京城,把皇帝宝座给抢了。清朝有个异姓王也能拥兵自重,就是吴三桂,他后来想打败康熙,抢夺天下,最终一败涂地。

不管亲王还是异姓王,只要拥有广阔的封地,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那就威风了,连皇帝也得忌惮几分。不过,很多王爷其实留在京城里,有才干喜欢议事的便天天上朝,懒惰的、不爱管政务的就天天坐家里,或者四处闲逛。电视剧里看得最多的就是这种闲逛的王爷,年轻的到处沾花惹草。

王爷能起什么作用?

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有兵权的王爷和没兵权的王爷大不相同。有兵权和封地的,明面上是要做到安邦定国的,特别是边疆交接的封地,要防止外势力进犯。而待在京城没有兵权的王爷,其作用与朝廷大臣相差不多,为皇帝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没才华不愿议事的,就是闲王,一群驻虫而已,甚至很多喜欢干现在隔壁老王的勾当。

古代王爷的等级

正一品:摄政王

从一品:圣王爷

侧一品:尊王爷

正二品:晋王爷

从二品:御王爷

侧二品:王爷

正三品:固伦尊亲王

从三品:和硕尊亲王

侧三品:恭贤尊亲王

正四品:固伦亲王

从四品:和硕亲王

侧四品:恭贤亲王

正五品:晋锨亲王

从五品:铭钦亲王

侧五品:贤怡亲王

正六品:恭亲王

从六品:仁亲王

侧六品:宣亲王

正七品:穆亲王

从七品:

侧七品:景亲王

正八品:孝亲王

从八品:

侧六品:贤亲王

正六品:怡亲王

从六品:亲王

清朝的贝勒和王爷哪个大他们的关系是父子吗

所谓王爷并不是一级爵位,而是对亲王、郡王的一种俗称、或者说尊称也可以;贝勒则是清朝的一级爵位。清朝的贝勒肯定没有王爷大,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宗室爵位系统还是外藩爵位系统,贝勒都排在亲王、郡王之后。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其中宗室爵位系统和外藩爵位系统中都有亲王、郡王、贝勒。宗室爵位只授予宗室黄带子,也就是清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后裔,即便是爱新觉罗氏的远支——觉罗红带子也无权染指。宗室爵位分为入八分和不入八分两类,对应不同待遇。入八分者享有朱轮、紫缰、背壶、紫垫、宝石、双眼、皮条、太监八项礼仪性待遇,并且在封爵时可以分得多少不等的牛录作为旗份;不入八分者则不享受以上待遇,仅享受俸银、禄米及与爵位相关的政治待遇。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属于入八分序列。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属于不入八分序列。同时,镇国将军至奉国将军每级又分为三等,主要是俸银、禄米的差异,品级相同、政治待遇相差也并不太多。没有获得爵位的宗室黄带子称为闲散宗室,乾隆年间获准穿戴四品武职顶戴袍服。

外藩爵位是清朝出于统战需要而设置的一个爵位系统,主要授予外藩蒙古(蒙古八旗不在其列)、回部、西藏等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外藩爵位大体和宗室爵位类似,同时加入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汗、塔布囊等爵位并取消了镇国公、辅国公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区别。在宗室爵位系统中,贝勒是次于亲王、郡王的第三等级;在外藩爵位系统中,贝勒是次于汗、亲王、郡王的第四等级。但是,无论在哪个爵位系统中,清朝的贝勒级别都是低于王爷(亲王、郡王)的。

那么,清朝亲王和郡王是父子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明朝实行的是血缘封爵,亲王除了一个儿子承袭亲王之外,其他儿子皆封郡王,之后代代循此例递降。因此,明朝除了明太祖初封、追封的几位本家大爷、兄弟、堂兄弟、侄子、堂侄和侄孙靖江王朱守谦(靖江藩因为出身老朱家嫡长房,实际上享受了超过所有郡王、略低于亲王的待遇)之外,郡王都是亲王的儿子!当然,通过承袭获得爵位的郡王除外,他的父亲是郡王而不是亲王。除此之外,明朝还有一些因军功被追赠郡王爵的异姓功臣,但是他们的郡王爵位不能世袭,只是荣誉性质的,不在讨论之列。

清朝则完全不同,清朝宗室封爵是以血缘为基础,参考功勋封爵,并且实行了降等袭爵和考封制度。因此,清朝的贝勒有可能是王爷的儿子,也可能不是!以郡王为例,郡王去世之后,他的一个儿子可以降等承袭贝勒爵位,那么这位贝勒自然是郡王的儿子。但是,郡王的儿子却不一定都是贝勒。因为清朝对于没能承袭爵位的宗室黄带子实行了考封制度,以父亲的爵位和生母的地位确立基准爵位,然后组织考试,以考试成绩在基准爵位基础上降等,全优授予基准爵位,有优有平有劣降等,太差的直接无爵可授、沦为闲散宗室。因此,清朝亲王、郡王的儿子中也可能出现低爵位者、甚至闲散宗室!

除此之外,清朝还有一类特殊人群,那就是铁帽子亲王、郡王,他们的后代中有一支始终可以承袭亲王或郡王爵位,无须降等。但是,没有承袭爵位的儿子同样要参加考封,没有特权。因此,铁帽子郡王的袭爵儿子依然还是郡王,就不是贝勒了。而且,清朝的爵位并不是只初封亲王、郡王,也可以以贝勒、贝子,甚至更低爵位为初封爵位。这个时候,贝勒很可能与郡王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了,或许他只是远支宗室而已。以晚清巨贪奕劻为例,他虽然是庆僖亲王永璘的孙子,但是因为不是承袭爵位的儿子,他的父亲绵性只考封了一个不入八分辅国公,到奕劻这里就只剩一个辅国将军爵位了。不过,时来运转,因为大爷绵愍绝嗣,先前过继的嗣子奕彩又因为国丧期间纳妾被革爵,奕劻最终被过继给他大爷绵愍为嗣子,后来又晋爵贝子、贝勒。因为与慈禧太后关系密切,奕劻最后居然成为了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亲王!虽然奕劻曾经获得过贝勒爵位,但是他的父亲绵性却不是郡王。

清朝的外藩爵位因为属于统战性质,与宗室爵位又有着很大不同,清朝的外藩爵位绝大部分是世袭罔替的,差不多和宗室铁帽子差不多。但是,同样只有一个儿子可以承袭,其他儿子如果没有受封爵位,那他什么也不是!也就是说外藩郡王的儿子中有一位还是郡王,但是其他儿子可能什么也不是。以著名的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为例,他的儿子伯彦讷谟祜承袭了亲王爵位,但是如果僧王还有其他儿子,那么其他儿子如果没有封爵,他就什么也不是!并不能像宗室黄带子那样参与考封。总体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因为这里面比较复杂,几句话并不能完全说清楚,文中如有谬误、不足,敬请海涵、指正,拜谢!

历史文化中,老天爷和阎王爷谁更厉害

二位爷都不好惹!老天爷主宰着自然界的大事小情谁也无法阻止。老天爷要下雨你打伞都不好使,要下暴雪说让你开不开门就开不开门,说今年颗粒无收你就挺着,说刮龙卷风就让你房倒屋塌……

阎师傅掌控着人的生死大权,铁面无私爱谁谁。叫你三更死活不到五更,每天翻着生死簿看谁不顺眼就找个借口叫你过去给好人腾地方。

真要说二位爷谁更厉害,应该是老天爷更胜一筹。咋振么说,老天爷要发起怒来谁也活不了,应该说把老阎头都没放在眼里,可以隔老阎头儿的锅台上炕直接把生物绝根儿。

提问这些好象吃的太饱。

明朝先杀功臣后削藩,为何偏偏在云南留了个沐王爷

沐英,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同时也是朱元璋的养子。

他8岁时被朱元璋收为养子,12岁开始就跟着朱元璋四处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十八岁时,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担当军事要任。洪武十九年,征讨吐蕃有功被封西平侯。洪武十四年(1381年),与傅友德、蓝玉率兵三十万征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也就有了如今去云南旅游值得一去参观的沐王府。

都知道朱元璋是杀功臣杀的最多、最彻底、最绝情的皇帝,这些开工功臣中十有八九都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诛杀了,而沐英却能躲过。有人说,那是因为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所以可以躲过,其实不然。

朱元璋的养子不止沐英一个,所以绝不可能仅因为养子身份,就绝了朱元璋的杀心。综合一些历史资料,推测大约是几个因素,让朱元璋最后没有杀沐英。

首先是沐英很小的时候变被朱元璋收养,跟着朱元璋四处征战,与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感情是极好的,和太子朱标感情也十分亲厚。义母马皇后病逝,沐英悲伤过度而咳血。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又因太子朱标的去世,他遭受打击而患病,两个月后病逝于云南任所。可见他对朱元璋一家的感情胜似一家人。

再者,沐英的为人,谦虚低调,做事谨慎,不结党营私,忠于王事,实打实的只忠于朱元璋。对这个从小养大的养子个性,朱元璋是看明白的了,所以对他是比较放心的。

还有个说法,沐英是朱元璋的私生子。明户部尚书黄景昉的《国史惟疑》所载“沐英为高皇帝与外妇所生”,就是说朱元璋跟马皇后结婚前,就与人生下了沐英,有点类似于刘邦之庶长子刘肥。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虎毒不食子,不杀沐英也在常理之中。

喜欢的给阿浅的回答点个赞,也欢迎其他指教和探讨!ღ( ´・ᴗ・` )比心

阎王爷到底有几个前世又是谁

阎王爷一共有十位,分掌十殿地狱,称为“十殿阎罗”,十殿中除了第一殿的秦广王和最后一殿的转轮王外,其余八位都有各自的刑罚部门,管理着各种在阳间犯了不同罪行的犯魂。

据各神话记载,一般人死之后,其灵魂会先到秦广王处,其设有“孽镜台”,灵魂照了之后就会显示出生前的功过恶福出来,如果是善多恶少,或是善恶平均者,则直接送往第十殿转轮王处,依旧轮回投胎转世。

而如果恶多于善的话,则按照生前罪恶的不同,发往不同的阎罗殿。

第二殿楚江王,主持剥衣亭寒冰地狱,在人间有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则入此狱。

第三殿宋帝王,主持黑绳大地狱,在人间忤逆尊长、教唆兴讼者入此狱。

第四殿五官王,主持合大地狱,在人间抗缴租税、交易欺诈者入此狱。

第五殿阎罗王,主持叫唤大地狱,前四殿期满后入此狱,在“望乡台”查看原先在世上的情况,有罪者勾心斩首,无罪者再推入其他地狱审核。

第六殿卞城王,主持大叫唤地狱,在人间忤逆不孝者入此狱。

第七殿泰山王,主持热恼地狱,在人间取人骸骨做药,离散亲人者入此狱。

第八殿都市王,主持大热大恼地狱,在人间对父母不孝,让亲属伤心烦恼者入此狱,受罚后转入第十殿,发入畜生道。

第九殿平等王,主持铁网阿鼻地狱,在人间杀人放火以及刽子手一类者入此狱,受罚后再入第十殿。

可以看出,阎王并不只有专属的一位,而是十位,各司其职,在十殿之中,除了秦广王和转轮王外,其余八殿阎王各自执掌受罚地狱,其中第五殿阎罗王是居中再做一次审核的,以免有错判误判的情况发生,而阎罗王的前身,就是我们都熟知的包拯包龙图了。

包拯清正廉明,刚直不阿,对大官、皇帝也时刻秉持着法不容情的规矩,铁面无私,深受百姓爱戴,人称“包青天”,所以在其死后,天界特意将其编入阎罗十殿之中,本来以包拯的身份,最早是执掌第一殿的,可是由于包拯心系人间,经常还阳去人世断案,可地狱不能没有老大主持,只能将包拯降职去第五殿了。

不过这也给了包拯继续为民请命的机会,且因为包拯的正直,不徇私,所以在他的管理地狱里,有着和第一殿“孽镜台”功能差不多的“望乡台”,除非由包拯确定有罪者,才会继续在叫唤大地狱以及以下四殿继续受罚,无罪者则要发回重审。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