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出手珍贵文物,赚得400多万,却被专家怒斥:有眼无珠_李某_古墓_等人

《题钱》有言:“人人为你把命倾,人人为你将身卖。”钱财之物,世人皆爱之,然世事艰辛,钱财亦是难得,故有人不惜违法乱纪,谋求钱财,虽得一时之利益,却断绝了人生,可悲,可叹。

在当今社会,财富的多少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大多数人都希望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人们口中的“成功人士”只是众多人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人则是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

虽然大多数人无法成为世俗所定义的“成功人士”,但是,他们往往不甘于现状,一部分想要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良好的物质生活,另外一部分人则动起了歪脑筋,试图通过一些非法的手段,来攫取财富,不过,这些人不时就会做出“买椟还珠”的事情。

相信许多人都曾经听说过

“买椟还珠”的故事,到了今天,这个故事用来告诫人们要看清事物本质,认清价值。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盗墓贼,他们通过盗掘古墓,牟取暴利,在一次盗墓活动中,这群盗墓贼赚得了400余万,可谓是收获颇丰。

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数百万元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这群盗墓贼对于这次盗墓“成果”也十分满意,但是,等到被抓获,他们才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考古专家更是怒斥他们:有眼无珠。那么,这群盗墓贼都经历了哪些事情?考古专家又为什么怒斥他们呢?

展开全文

这一切还要从

2007年说起,在那一年,

一个以李姓男子为首的盗墓团伙在山东曲阜进行盗掘古墓的活动。这名李姓男子可“不一般”,曾经因为作奸犯科,吃了一段时间的牢饭。出狱之后,李某一直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因此过得十分拮据,最终,贫穷战胜了理智,他决定铤而走险,进行盗墓。

为了顺利地盗掘古墓,李某召集了自己的狐朋狗友,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最终形成了一个盗墓团伙。想要进行盗墓,首先要知道古墓的位置,这让李某等人犯了难,这种技术活儿,他们可做不来。也许是幸运在身,

李某等人在别人的指点下,通过《曲阜县志》,大致确定了一处古墓的所在,这就是汉代鲁珠王墓。

之后不久,李某等人在准备好铁锹、炸药等盗墓工具后,来到了曲阜的一处土丘,开始挖掘古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后,李某等人终于将盗洞打进墓室之中。在进入墓室之后,他们看到了里面的金银玉器,不禁露出了激动与喜悦的神情,

随后,他们将大部分陪葬品带出了古墓,其中就有8件雕刻精美的小玉人。

李某等人进行盗墓,是为了攫取钱财,于是,

他们很快将这些文物出售,获得了400余万。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李某等人的行为变得越发大胆,又盗掘了数个古墓。然而,他们肆无忌惮的行为,最终引起了公安部门的注意。

很快,公安人员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工作,确定了李某等人的身份,并立刻对他们进行了逮捕。面对公安人员的审问,李某等人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其中就包括盗掘汉代鲁珠王墓的经过。

在看完审讯资料后,很多考古专家都愤怒到了极点,他们痛惜被盗的古墓,被出售的文物,而

根据李某等人的描述,考古专家大致确定了汉代鲁珠王墓中的文物。当知晓这些文物以400多万的价格售出时,考古专家愤怒地叱责他们有眼无珠。

要知道,

李某所出售的文物大多都是有价无市的宝物,其价值难以估量,远远超出400万,这些文物以如此低价出售,简直是一种侮辱。虽然公安机关开展了追缴被盗文物的活动,但是,李某等人所造成的损失已难以挽回,考古专家对此除了愤怒外,更多的是无奈。

在为被盗文物感到痛惜的同时,人们应该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当发现身边有盗掘古墓、破坏文物的事情时,人们应当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并尽可能地制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国家应当加大古墓的探查和保护工作,大力打击盗墓活动,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最后,人们应该从这件事情中吸取教训,明白取财有道,不能以损害集体、国家利益,来寻求个人利益,这样的结果只会是落入法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