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麦克阿瑟这位美国五星上将?作死永无止境为何说麦克阿瑟是“作死”名将的典型代表_麦克阿瑟_杜鲁门_马歇尔

如何评价麦克阿瑟这位美国五星上将

麦克阿瑟属于那种:如果你远远看,觉得他很厉害,但是身边的人,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觉得他很菜,麦克阿瑟这一辈子最为指的称道的,不是他重返菲律宾,也不是打败了多少日本人,而是他重建日本。

二战前的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经历过一战,受过伤,但是并不严重,整个一战美军本身就在打酱油,因此也不算出彩,战后成为西点军校的负责人,后来又升级为陆军最年轻的少将,1932年,美国发生了一次“酬金进军”的事件,这个事件给麦克阿瑟生涯招了不少黑。

麦克阿瑟有一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是实际上麦克阿瑟对老兵的态度可不怎么样,1932年,当时17000名一战时期的退伍老兵聚集在华盛顿,想要讨回薪金,他们用垃圾堆的建筑材料建了临时的庇护所,在华盛顿进行日常游行。

结果在1932年7月5日下午1点40分,麦克阿瑟带着骑兵队,开始驱逐当地聚集的军人。

而且尤为恶劣的是,当退伍军人逃离营地的时候,当胡佛总统明明已经命令停止突袭以后,麦克阿瑟居然无视了总统命令继续进攻,导致55名退伍军人受伤,135名被逮捕,其中还有一个退伍老兵的妻子流产。

老兵不死----只是被麦克阿瑟殴打。

逃出菲律宾

1941年,罗斯福总统任命麦克阿瑟为远东陆军指挥官,并且在次日晋升其为中将。

菲律宾战役又是麦克阿瑟战役生涯的一个耻辱,实际上当珍珠光事件以后,麦克阿瑟的下属布里尔顿就向麦克阿瑟提出轰炸台湾(当时是日本殖民地),结果麦克阿瑟以天气不佳和兵力不足拒绝了。

麦克阿瑟认为其能动员20万菲律宾军队保护菲律宾,不但能够保护菲律宾,甚至能够保护整个东南亚,而且在两个月内把菲律宾要塞化,日军绝对攻不进来。

麦克阿瑟在美军历史上是非常著名的爱吹牛的将军,而且他也算是倒霉,打脸打的真是猝不及防。

由于菲律宾军队缺乏训练,温莱特少将既不能击退日军登陆,又不能在海滩压制敌人,26骑兵旅和日军交火,损失惨重后撤退,日军进攻的第二天已经突进了16公里,大批大批的菲律宾士兵投降或者逃跑。

巴丹半岛岌岌可危的时候,罗斯福命令麦克阿瑟撤退到澳大利亚,算是给麦克阿瑟留了一条生路,撤退后不久,整个巴丹半岛沦陷,大批大批美军被俘,后来这些被俘的美军开始了3年半的战俘营生活,包括巴丹死亡行军以及在工厂和矿场里面做苦工。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军在仁川登陆,迅速逼退朝鲜军队,麦克阿瑟可能已经记不得当年在菲律宾吹牛皮的“光荣事迹”了,一路往鸭绿江方向推进,声称要在圣诞节之前把整个朝鲜给打下来。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彭德怀元帅指挥的志愿军击退了麦克阿瑟,美军连战连败,一路退却,麦克阿瑟狗急跳墙,居然声称要使用原子弹。

1951年3月,美国偷偷拦截了麦克阿瑟对东京驻葡萄牙和西班牙大使馆的谈话,他声称要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引发了当时的总统杜鲁门的注意,杜鲁门发现这个麦克阿瑟想煽动公众对于他参与战争的支持,而且还在秘密告知外国政府他会参与到美国政治,这已经严重违反了美国宪法定下的基本政策----总统才是三军最高统帅,军人不得干政。

此后杜鲁门召集了国防部长,国务卿以及联席主席,把麦克阿瑟解职,麦克阿瑟回国后就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老兵不死”的演讲。

实际上后来接手麦克阿瑟的李奇微将军,打的比麦克阿瑟好的多的多。

纵观麦克阿瑟一生,作为一个军人,他的战争生涯实在乏善可陈,开战后菲律宾陷落这是他的责任,后期反攻菲律宾,更多的功劳不是麦克阿瑟,而是尼米兹,麦克阿瑟是个特别喜欢现,特别喜欢出风头的将军

这张著名的照片实际上是当时摆拍的。他当时连演讲都准备好了。

麦克阿瑟作为一名军人,最大的功绩不是战绩而是政治建设,这一点也是很多人没想到的,战后的美军全面控制日本,把日本的战争机器拆的一个不剩,战后日本凋零,吃饭都是问题,麦克阿瑟找来的大米解决了饥荒问题,同时通过控制天皇来发布命令,这一招非常高,麦克阿瑟在日本期间,督促日本建立了现代的民主政治体系,这一点功不可没。

作死永无止境为何说麦克阿瑟是“作死”名将的典型代表

1951年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杜鲁门总统免去军事职务,这一命令是在美国的广播中播出的,而没有第一时间通知麦克阿瑟,属于特别个案,耐人寻味。

朝鲜战争中麦克阿瑟的狂妄言行。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对南朝鲜开战,很快只剩下釜山地区在美军和南朝鲜军手中。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命令参与朝鲜战争,他要求麦克阿瑟打一场有限度的战争,不要随意扩大战争范围。(麦克阿瑟在朝鲜照片)

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仁川登陆,将金日成的部队拦腰截断,一路势如破竹,打算在1950年圣诞节前会师鸭绿江畔,彻底消灭金日成的部队,统一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0年10月25日入朝到1951年1月8日截止,经过三次战役,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美军圣诞节梦想破灭,这让麦克阿瑟大为光火。(彭德怀和金日成在朝鲜照)

在朝鲜战争开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国务卿艾奇逊、美军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对麦克阿瑟等参战将领们的言行做出了限制,不能随意表态,公开谈话内容涉及朝鲜战争,必须要征得美国总部的同意;对新闻界禁止散播美国外交和军事政策层面的消息,这明显是针对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和杜鲁门合照)

1951年3月20日,美国总统和马歇尔等人要求麦克阿瑟同中朝方面接触,避免战争扩大化,准备和谈。麦克阿瑟拒绝和谈,并且于3月24日发表公开谈话,威胁要轰炸中国东北和沿海地区,公开和美国总统唱对台戏;此后他的言论更加激进,叫嚣要使用原子弹针对中国,全面解决中国问题,假如苏联参战,不惜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麦克阿瑟不是简单说说而已,并派美军侦察机和轰炸机对中国边境目标侦查轰炸,意图扩大战争。

杜鲁门一看麦克阿瑟不听招呼,一意孤行,和主要幕僚商谈后,于1951年4月10日签署命令,撤销麦克阿瑟的军事职务,这一命令是广播播出,违背了政府任免官员的程序,有点复仇的味道。(麦克阿瑟和宋美龄合照)

麦克阿瑟被免职有一小部分是志愿军胜利的原因,更多是麦克阿瑟一路走来作死的性格决定的。

麦克阿瑟和杜鲁门、马歇尔的恩怨情仇。

麦克阿瑟是军人世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被任命为西点军校(1919年)的校长,是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1930年,暂领上将军衔,任职美军陆军参谋长,是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和麦克阿瑟是同班同学,而且同岁,他的命运就比较坎坷,在一战中和麦克阿瑟有些矛盾,做了十多年的中校,53岁了才做到中校团长职务,和麦克阿瑟有天壤之别。(马歇尔)

麦克阿瑟(陆军参谋长)也特别“照顾”这位老同学,任命马歇尔为国民警卫队少将师长。唉吆,这不是提拔,美军军官调任国民警卫队意味着养老退休,将不会得到提拔,人生上升途径直接封顶。马歇尔写信给老麦要求取消这一任命,老麦不同意;马歇尔又找了老上级潘兴将军(一战欧洲美军总司令)、总统罗斯福等人求情,陆军部长是潘兴将军提拔的,他也同意不调任马歇尔。陆军部长不知道马歇尔和麦克阿瑟有嫌隙,麦克阿瑟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坚持让马歇尔调任国民警卫队,而且要立马上任,否则以军法从事。

直到麦克阿瑟卸任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才被提拔到美国陆军的一个旅担任准将旅长,仇恨已经结下了,马歇尔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的人物,从来没在大事上为难麦克阿瑟,有时经常站在麦克阿瑟一边,时机未到不出手。

杜鲁门总统是高中毕业生,因为罗斯福总统的去世而接任总统,他对军事和外交领域比较生疏,没来得及早接触,为了和军队那些桀骜不驯的将领们沟通,只得依赖温和的马歇尔将军。

1944年,美国共和党有意提名麦克阿瑟为总统候选人,而杜鲁门是民主党,是铁定候选人,此次提名共和党认为麦克阿瑟的声望不高,胜选的可能性不大而作罢,两个人是潜在的总统有力竞选者,是对手。

麦克阿瑟在一些公开场合不太尊重杜鲁门,美国总统杜鲁门到维克岛视察,麦克阿瑟陪同。杜鲁门总统不吸烟,而麦克阿瑟先点着自己的烟斗,再问杜鲁门介不介意他吸烟,这不是征求意见而是对杜鲁门的漠视,对他极为不尊重。

杜鲁门总统在第二任总统任职期间,由于产业纠纷、贸易、苏联间谍等,声誉大损,失去了1952年民主党竞选总统的资格,而麦克阿瑟是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之一。

从美国的两党政治角度出发,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是竞争对手,杜鲁门要抓住时机整治麦克阿瑟;从私人角度,麦克阿瑟看不起杜鲁门总统,在公开场合对杜鲁门非常不尊重;从朝鲜战争时期麦克阿瑟公然违反总统命令,图谋扩大战争,与美国的大政方针相背离;从个人的价值来开,麦克阿瑟的利用价值尽失,美国战争失败总要有个替罪羊。这时杜鲁门和马歇尔等人走到了一起,麦克阿瑟被免职那是必然的,而且这次免职让他丢尽了颜面。(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合照)

后话。

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在纽约万人空巷欢迎这位美国英雄,各地也掀起了反对杜鲁门的示威游行,让杜鲁门总统的支持率下降到26%;美国有四个州的州议会要求恢复麦克阿瑟的职务,这是让老麦做总统候选人的节奏,他本人也志得意满。

最终美国共和党选择了另一位美军将领艾森豪威尔为总统候选人,麦克阿瑟先败于菲律宾,后败于朝鲜,个人口风和声誉远低于艾森豪威尔,他只得黯然离场了,又被摆了一道。

Old soldiers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麦克阿瑟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这句话什么意思,或者说怎么理解

  •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是美国第一所军事学校西点军校的校歌歌词,老校长麦克啊瑟在华盛顿参众两院发表了感人肺胕的告别演说,演出的结束语至今仍为人铭记。
  • 麦克阿瑟在演讲中说:“我52的军旅生涯就要结束了。我在世纪之交以前参军,圆了我少年时代的希望与梦想。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大平原)操场上宣誓以来,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希望与梦想很早就被遗忘了。”
  • 正像西点军校的歌谣中唱的一样,我这个老兵现在也要结束我的军旅生涯,要隐退了,上帝的光明让我这个老兵看清了自己的职责,这个老兵曾经努力尽职,再见。”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英雄们都会老去,但人们永远都记着他们年代时的英雄伟大举动,却在英雄们老去的时候逐渐淡忘他们。“老兵永远不会死,只会悄然隐去”是麦克阿瑟的名言,也是全世界老兵的共同心声,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老兵,听到这句非常有感染力的语句都会有无比的感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