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禅师,大师,法师,上人有什么区别?郭靖都请不到的无色禅师,为何杨过能让其来为郭襄过生日_禅师_唐僧_金乌

本文目录

  • 佛教中的禅师,大师,法师,上人有什么区别
  • 郭靖都请不到的无色禅师,为何杨过能让其来为郭襄过生日
  • 《西游记》原著里面的乌巢禅师是哪位高人有什么传说故事吗
  • 为什么詹姆斯对禅师菲尔杰克逊有那么大的意见
  • 《西游记》中,为什么会出现乌巢禅师这号人物,有什么意义
  • 赵州禅师“吃茶去”是什么意思
  • 请问《西游记》中,乌巢禅师的真实身份是谁
  • 你对所谓“禅师”们的话究竟有着怎样的理解你感觉真是那么回事吗

佛教中的禅师,大师,法师,上人有什么区别

这些都是对僧人的敬称或尊称,但是适用的对象略有不同。

禅师以禅定为主,修行和解说禅定法门,凡是禅门的比丘,只要略具名气均可被称为禅师。

法师以讲经说法为主,法师一词,并不是佛教比丘的专用称谓。道教受了佛教的影响,也称善于符箓的道士为法师;于晚近成立的理教,也受佛教的影响,把他们的教士称为法师。现在一般只要知见端正、受过大戒、规矩本份、懂得一些佛法教理的出家人,也都被尊称为法师

大师泛指摄受众生事业广大的一些大和尚。上人指的是持戒严谨,修行精进的上座比丘,是对这一类比丘僧的尊称。

上人是指,与一般人相较,更为出众而杰出的人,民间多用在对僧人的敬称。

郭靖都请不到的无色禅师,为何杨过能让其来为郭襄过生日

郭靖和杨过的“圈子”其实并不一样,郭靖向来不怎么喜欢走江湖,但大伙在研究“第三届华山论剑”的时候,郭靖反而一言不发,因为他研究的并非江湖格局,而是南宋末年的“国际格局”!没错,与什么“称霸江湖”或“武林盟主”这些内容相比,郭靖更关心金兵或蒙古兵的动向,更关心襄阳郡的城防,所以,你可以看出,郭靖很多时候,对武林格局几乎一无所知,哪怕是李莫愁曾在郭靖家乡兴风作浪,郭靖居然都没听说过李莫愁的事迹——就好比你我手机都有“今日头条”APP,但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不一样,APP推送的内容也不一样。郭靖杨过时代虽然没有APP,但大伙人工打听内容的方向,也不一样,就注定了眼界的不同。至于无色禅师等人,包括赵匡胤后裔赵老爵爷等人,他们来给郭襄过生日,是因为跟杨过的交情,而不是看重“为国为民”这面旗帜。郭靖人生跟他们毫无交集也很正常,实际上,之后的襄阳鏖兵,这些人也没在现场。

反过来说,杨过可以请到无色禅师等人,但别忘了,郭靖当年还能跟蒙古诸侯诸将谈笑风生呢,这又怎么解释?当然是解释为圈子不同而已,对此,你怎么看?

《西游记》原著里面的乌巢禅师是哪位高人有什么传说故事吗

《西游记》中,曾经在浮屠山出现一个神秘的乌巢禅师。此人神通广大,即便孙悟空挥舞金箍棒来打,也不能伤其分毫。甚至无需出手,孙悟空连他所住巢穴的藤蔓防御都破不了。

乌巢禅师还曾经想要收猪八戒为徒,因八戒已经在观音菩萨那里受了戒,于是被拒绝。后来,唐僧师徒来到浮屠山,他主动传授唐僧《多心经》。之后,孙悟空、八戒、沙僧等三徒弟也一起修炼,从此师徒四人功力大进。

只是,这乌巢禅师到底是谁呢? 有人解释为观音菩萨,因为《心经》据传就是观音菩萨所有。也有人解释为燃灯佛祖驾下的白雄尊者,因为白雄尊者就是一只鸟,鸟住在鸟巢中。在我的系列解读中,认为这乌巢禅师乃是燃灯佛祖。 乌巢禅师知道取经的前因后果,知道唐僧、孙悟空选择的路径,甚至知道未来可能发生的劫难。因此,这乌巢禅师必定是佛派高层,而且是知道取经隐秘之人。

我们细算起来,在《西游记》中符合这种身份的佛派高人不多,无非是如来、观音、弥勒、燃灯、接引等。 可是,如来、弥勒、观音或者是教主、或者是五老,都事务繁忙,根本不可能像乌巢禅师一样,在浮屠山一呆就是许多年。猪八戒可是在当妖怪的时候,乌巢就已经在浮屠山了。 而且,如来、观音、弥勒、接引四人在取经中都有正式出场。唯独燃灯佛祖一直没有在唐僧师徒面前露脸。 燃灯佛祖乃是前任佛祖,即退居二线的老干部,有的是时间,也有参政热情,也有传法的能力,他化身乌巢,去凡间掺合一把取经行动,合情合理。 不过,这乌巢是燃灯,毕竟是我的一家之言。

在《西游记》故事源流演变之中,这乌巢禅师其实另有其人。 那乌巢禅师究竟是谁呢? 在唐宋流传的西游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讲到唐僧师徒在到达西天竺国后,取得了五千四百卷真经。只是,在诸多真经中唯独少了一种《多心经》。 唐僧一行回国,走啊走,走到一个小国,住在一处叫做香林的地方。当天晚上三更时分,唐僧就做了一个怪梦。梦中有一位神人告诉他,在不久之后将有人把《多心经》送给你,并且帮助你回到大唐。 醒来之后,唐僧把这怪梦告诉猴行者。猴行者大喜。 不久,但见树林中涌出祥云瑞霭,冲天瑞气。在祥光之中,有一位貌似十五岁少年的和尚,容貌庄严,手持金环杖,拔出一卷《多心经》送给唐僧。 

这《多心经》有什么作用呢?这少年僧人说:“此经上达天宫,下管地府,阴阳莫测,慎勿轻传;薄福众生,故难承受。” 和尚表示,这《多心经》可了不得,一旦诵念,诵经之声上可以到达天庭,下可以到达地府,有阴阳莫测之功效。 和尚还告诉唐僧,千万不要把这《多心经》随便传授给他人。只因普通百姓福气太薄,受不起! 唐僧有些疑惑,就说,自己正是为了东土众生才来西天取经,为何如今得到经书,却不能传授呢。 那少年僧人见唐僧不听他的话,只好腾身在空中,化为一佛。此佛说:“此经才开,毫光闪烁,鬼哭神号,风波自息。日月不光,如何传度?” 唐僧一看乃是佛爷显灵,再不敢多嘴,于是跪拜叩谢,受了经书。

那这佛爷究竟是谁呢? 原文中这佛自己说:“吾是定光佛……”这定光佛还表示,只要唐僧等人把经书送还大唐,那么,他将派出十二童子去迎接唐僧等人前往天庭,共享长生。 在吴承恩改定的《西游记》中,对于《多心经》的功效描绘,基本上变成了如来佛祖重点推广的《大乘佛法》功效。 至于这定光佛究竟是谁呢? 在原著中并没有明说,不过我们略加百度就可以知道,这定光佛就是大名鼎鼎的燃灯古佛!

为什么詹姆斯对禅师菲尔杰克逊有那么大的意见

谢谢邀请!

很正常,这两人似乎从来就不对付。同理菲尔·杰克逊似乎也一直不太喜欢詹姆斯,可能就跟咱们的古话说的一样:文人相轻。两个同样领域杰出的人物之间很难存在真正的友谊!

当年詹姆斯初入联盟,禅师其实就点评过他,说小皇帝拉帮结伙不像话。只不过当时没多少人关注。

而后来尼克斯将刺头JR·史密斯送到骑士,结果这厮表现非常出色,甚至帮助詹姆斯打到总决赛,还拿了一次总冠军。于是乎禅师面子就有点挂不住了,开始针对詹姆斯了,开始还只说詹姆斯喜欢走步之类的小毛病。

等后来尼克斯不打三角进攻,开始使用挡拆战术后,成绩一度位列东部前列,此时禅师就觉得自己有底气了,说出了那番引来争议的话——里奇保罗只是詹姆斯的“随从”,这一次让詹姆斯彻底忍不住了。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在杰克逊看来,球员应该服从于体系,体系里的每个球员都应该用自己的能力实现价值,而詹姆斯的打法刚好相反——自带体系,正是这种大包大揽的打法成就了詹姆斯,詹姆斯用这种极致方式拿到了3座总冠军已经堪称神级,基本也算是极限了。说白了禅师的意思就是,你小皇帝到哪里都是自带体系的球员,或者说是非常全面的球员,而这样的球员,我不喜欢。

《西游记》中,为什么会出现乌巢禅师这号人物,有什么意义

乌巢禅师的出现,宛如西游长河中最平淡但却最令人费解的一个带花边儿的回头浪,容不得你多想一个为什么,它已经不着痕迹的一闪而过。

乌巢禅师到底是谁呢?

他认识猪八戒,认识唐僧与沙僧,唯独蹊跷的选择性失明,愣是有眼不识孙悟空!

乌巢禅师似乎对所有人都不吝吹捧,还免费把融会智慧、温暖心灵的《心经》传予唐僧,却唯独怠慢了孙悟空,难怪孙大圣会妒火中烧,取棒就枭!

可奇怪的是,两个人一旦打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乌巢禅师貌似平淡无奇,但却威猛无比,孙悟空即便倾尽全力,却还是如同一个孤独无助、气急败坏的笨孩子,讨不到一点便宜。于是只好冲着乌巢禅师的影子咬牙放屁,搞一点形式主义性质的阿Q主义,骂人家几声神经兮兮,然后就不了了之。

孙悟空老拿自己的痞子习气说事,动不动就说:“想当年俺老孙大闹天宫,谁人不知?!”

其实孙悟空想得太多了,天下之大,他的舞台再大也大不过一个露水滴,不知道他糗事的人多了去了,比如王家庄那个李长生他爹对孙悟空就一无所知。人家又不指望孙悟空而活着,而是整天守着丑妻、薄地、西瓜、烟叶、梨过日子,不知也不为耻!除了田间地头那一摊子破事儿,除了防止自己的西瓜别再被八戒偷吃,人家就没别的期冀,也没心思去关注孙悟空有没有本事,有多大的本事。

恰恰相反,李老汉凭着种瓜挑瓜的好眼力,倒是很看好唐僧的潜力,一口断定唐僧比孙悟空更有本事,更像一个降妖除魔的大法师!

可种瓜老汉毕竟是凡胎俗体,看不透孙猴子没关系,可乌巢禅师那么靓的好身手,对八戒、唐僧、沙僧都那么熟悉,那么客气,唯独对孙悟空一无所知、漠然置之,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我的理解是,这不过是菩提祖师欲盖弥彰的一个障眼法而已,就算乌巢禅师不是菩提祖师本人,也与菩提祖师有着密不可分的情缘与联系。

八戒很认真的说过,乌巢禅师曾经一度想收他为徒弟,可他贪恋卵二姐的超凡魅力,再说也确实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于是就断然拒绝了乌巢禅师的一番好意。这基本上能勾勒出乌巢禅师爱才成癖的真性情,一个热爱自由,闲云野鹤,洞察过去、现在和未来,蔑视权谋天界的一切蜚短流长、鸡飞狗跳,却心地坦然的以《心经》度人、以预言警人,而不求一丝一毫的回报,即便被孙悟空讥诮也不急、不烦、不恼,却依然气定神闲、眉眼含笑,看来这乌巢禅师的涵养还真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相当得好!

孙悟空学艺之初,菩提祖师曾问他从哪里来,孙悟空挠挠头说自己也搞不懂,于是菩提祖师就面带笑意、莫测高深的说了一句:“莫非你是树上长出来的不成?!”

这句话取笑的成份少,自嘲的成份多,潜台词就是:自古圣贤皆寂寞,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落魄吗?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只能在树上做有巢一族,成为别人眼里树蛙一样的怪物!

菩提祖师是一个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珍惜情谊的好老师,他本来对孙悟空怀有很高的期望值,真心实意的想教好这个小徒弟,可是孙悟空刚刚小学毕业就开始浅薄无知、洋洋得意的在人前炫技,这终于让菩提祖师认清了孙悟空招摇、幼稚、伧俗、猴急的本质,最终决定打翻自己为孙悟空量身定制的蜜罐式教育体制,转而把他扔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里,让西游路上的荒芜与凶险磨砺、成全这只后知后觉的野猴子!

回顾西游,菩提祖师一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授艺,一次是医树。从笔墨铺陈上说,医树为虚,授艺为实。而虚实相间的,就应该是乌巢禅师神秘出现、有限剧透这一次。

这应该是菩提祖师煞费苦心为孙悟空准备的成年仪式,而西天取经就是老师送给徒弟的成年之礼。它虽然不完美,甚至遍布失望、忧悒、痛苦与荆棘,但却是通往成功与成长的唯一的天梯!

这样来算的话,菩提祖师在西游中就出现了三次:授业,传道,解惑。只是孙悟空愚钝,老是觉得师父不要他了,其实方寸灵台、斜月三星,他始终都鲜活的存在于
菩提祖师的牵挂之中!

只是过了乌巢禅师精心准备的这个成人仪式,他们真的就天各一方了,从此以后,他仍然是他,你却只能是你了!所有成年人的告别仪式,向来都是这么的残酷、真实、痛苦而神秘……

赵州禅师“吃茶去”是什么意思

赵州禅师“吃茶去”意思是去接触去体验。

无论是一种行动或是一种心态无不体现着“吃茶去”的禅理。生活中有茶,茶中亦有禅,故而禅的智慧便隐匿与我们的生活之中。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焚上一枝檀香,泡上一杯茶,看那香烟袅袅杂着些许尘烟荧荧冉冉的飘散于空中,身处繁华缭乱的红尘中的你,兴许也能品味出另一番“吃茶去”。

赵州禅师(778年~897年),法号从谂,祖籍山东临淄,出生地曹州(今山东菏泽),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

唐大中十一年(857),八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享誉南北禅林并称“南有雪峰,北有赵州”,“赵州眼光烁破天下”。

赵州禅师住世120年,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谥号“真际禅师”。

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在这个禅院(当时叫观音院)主持40年,有着“吃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几桩有名的禅门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吃茶去”公案。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赵州,向赵州禅师请教如何是禅。

赵州禅师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没有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赵州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赵州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吃茶去!”

对“吃茶去”这三个字历来也是见仁见智的,这三字禅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也从而奠定了赵州柏林禅寺是“禅茶一味”的故乡的基础。

请问《西游记》中,乌巢禅师的真实身份是谁

乌巢禅师本名陆压,乃是上古天庭至尊东皇太一之子。陆压本体为三足金乌,是后裔射九日最后剩下的那一个,后投身娑婆净土,成为密宗教主,改名为乌巢禅师,为娑婆净土三大如来之一的大日如来。

却说,盘古开天之时,浊垢元壤、无极玄冰、大日金焰、虚无赑风四大混沌元灵现世而出,各自威力相当,且互不相克。盘古终因无力支撑开天之力而薨,元神分化为三清。四大元灵之一的大日金焰由于吸取了大道降下的无量开天功德,落于太阳星中的扶桑树上后,使得其威力大增。

当大日金焰逐步吞噬了其他三大元灵之后,化身为两只身负九九至尊命格的三足大日金乌。

第一只金乌凶狠暴戾,怀抱极品先天灵宝浑元河洛图书,变身为浑身散发着王权霸气的天帝帝俊。

第二只金乌睥睨天下,怀抱先天至宝混沌钟,变身为浑身散发着皇权贵气的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身着鸿蒙日月星辰袍,头戴鸿蒙天地冕,玄黄长发翩翩垂腰,眉心天道皇纹,为人高傲果决,言语处事间深不可测,拥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霸气,乃妖族生灵景仰的不世主宰。

鸿蒙初成,东皇太一以混沌钟镇压鸿蒙世界,带领上古妖族,开创了旷古绝今的无上霸业,登为天帝,立下天规地条,此时,妖族俨然已成为三界正统至尊。

东皇太一手下众多妖兽皆是肉身修炼,其中掌管周天星斗、日月更替的三百六十五路妖族大圣,因可借星力修炼,修为已达大罗金仙,故而星斗之名以妖族大圣命名。

洪荒天皇年间,东皇太一诞下十子,皆金乌之身,东皇太一宠爱十子,将星斗至尊太阳星给予交替管理。十子顽劣不堪,常常触犯天条,地界大巫夸父见东皇太一对其子责罚过轻,遂行逐日之事。

东皇太一十子心生恐惧,设计渴死夸父。大巫后羿怒不可遏,举部落之力,以巫族各种秘术,搀杂五昧神火,用扶桑木身,树皮制成射日弓箭与兜日罗网,射杀九只金乌,将其元神魂魄封印于箭身之上。

上古洪荒之中的天庭众神为给九只金乌报仇,围杀了后羿。十子中最小得以存活的那只金乌,更是取夸父、后羿精气置于上古洪荒昆仑山仙藤所结的先天葫芦之中。

这葫芦本就是先天灵宝,后被太古妖族强者取来,多方祭炼,里面自成天地,今又封存了夸父,后羿两大巫妖精气,自是更加非同一般。

大巫夸父,后羿身死,由此引发了巫妖大战。巫妖大战之时,帝俊受伤过重,不忍拖累情比金坚的弟弟东皇太一,于是冲上前去与祖巫自爆。

看到帝俊陨落,东皇太一不愿独活,一怒之下杀数位祖巫,然后催动法宝自爆,与剩余的祖巫同归于尽。

经此巫妖大战,人间界被打成无数碎块,散落于宇宙,再也无法合拢,独有太阳星、太阴星残存下来,碎块形成地球,因被阴阳滋润,故而有了灵气。

人间界仙、妖、人中有神通者俱都搬往地仙界,其中有大神通者则纷纷开宗立派,一时间修行蔚然成风。

东皇太一第十子得以存活,避居于西昆仑继续修道,并自号陆压道人。陆压道人以先天葫芦为身,夸父精气为基,封印于箭身之上的九只金乌的元神魂魄为源,大羿之魂为刀,然后在西昆仑炼制无数年月之后,炼制出威力巨大,顶级神器法宝斩仙飞刀。

这斩仙飞刀虽不是先天至宝,但却妙用无穷,不仅可彻底杀死法力高强的仙人、妖魔,而且能自动旋转,取人首级,且无法再生,可谓是自洪荒以来,最强的仙家法宝。

当初东皇太一入主洪荒天庭之时,封上古妖师鲲鹏为亿万妖族之师,其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巫妖大战之时,鲲鹏妖师见势不妙先行逃跑,不仅导致了帝俊、东皇双双陨落,而且还悄悄盗走了洪荒天庭两大先天至宝浑元河洛图书和混沌钟。巫妖大战之后,鲲鹏妖师便隐居于天界极北,银河源头的北冥汪洋之中潜修。

陆压道人修道于西昆仑,练成法宝斩仙飞刀之后,道行可谓是飘渺难测,决定远赴北冥汪洋寻回两大先天至宝,铲除鲲鹏妖师,为两位圣人报仇。

这天界银河,横贯南北,宽有千万里,长度更是不可度量,不知多远之处,便是天界极北之地,是为北冥,而那汪洋冰海,无边无际,乃是银河发源之地。

陆压化身为一位矮道人,头戴鱼尾冠,身着穿大红袍,身后背负一口通体紫色,昆仑太白元精所铸,万邪不侵的宝剑,手提花篮,脚踩金云往北冥而来。

银河一路北去,气候渐寒,一般天仙都不能抵挡。北冥路途遥远,虽不及洪荒太虚星空,但要探索这银河尽头,到达这北冥汪洋之中,即便是驾驶遁光,日夜不停,也要数年时间,所以是仙人罕至。

就算是有大神通的仙佛之辈,欲来北冥汪洋取天材地宝,也会被鲲鹏妖师所拿下,用其元神祭炼妖法,以至往往不得回来,最近这三千年来,更是无人靠近,鲲鹏妖师还乐得个清净。

鲲鹏妖师不仅将这北冥汪洋之中的三千冰岛,据为己有,还把岛上的穷荒妖孽收为座下门徒,而且修建了宏伟异常的妖师宫。

这妖师宫漂浮在冰洋之上,万丈台阶,寒气深深,青光耀目,浑然一体,好似由整块北冥寒玉雕琢而成,堪比那天界的灵霄宝殿。

鲲鹏妖师初见陆压道人,一言不发,终是有愧于东皇太一,而且洪荒天庭之时与陆压道人还有些因缘。陆压不仅斥责鲲鹏妖师而且问其讨要两样先天至宝。

居于这北冥之中已有千万年之久,而且昔日贵为洪荒亿万妖众之师,今被这个得了几分奇遇的小小散仙痛斥,一时间心有不满,决定将陆压道人的神魂贬进九幽,令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鲲鹏妖师恶念一起,心中默念咒语,但见北冥寒水鼓荡而起,万丈浪头,仿佛山崩,铺天盖地的地向陆压打来,然而无论其多么猛烈,在陆压千里之外,便被金光所挡,随后寒冰化作寒水,落入汪洋,接着便是烟消云散,风平浪静,波澜不起。

鲲鹏妖师见一招不行,随即操控北冥九九八十一座冰岛,凭空而起,相互旋转,向陆压齐齐压去。但见北冥晃动,寒水冲起,霹雳连连,变换成各种形状,或水龙、水虎,或水刀、水剑,或水鸟、水蟒,凭空卷起黑色的地煞罡风,瞬间将寒水冻成煞冰,漫天怒号,仿佛宇宙崩塌一般。

紧接着,鲲鹏妖师又怒笑两声,头上刹那间冲出两道混沌气流,一道凝聚成龙马,背上驮着一张河图,一道凝聚成神龟,背上有洛书,转眼间河图洛书纷纷化成人形,皆是碧眼碧衣,和鲲鹏妖师到有几分模样相似。

陆压知道此乃混元河洛大阵,为守护远古天庭的阵势,而那河图,洛书,正是鲲鹏妖师盗走压住混元河洛大阵阵眼的先天法器。

鲲鹏妖师见陆压还是兀自不动,一言不发,随即用手一指,瞬间仙音大做,河图洛书所化的元神在空中变化,一张蕴涵无数奥妙玄机,图影变幻不定的图画朝陆压卷去。

河洛图中,诸般幻象,有大千世界,虚空宇宙,一念一起间,如泡影幻灭,不仅能覆盖山川地理,还可包纳洪荒大地。

就待河洛图席卷天地,罩定过来,还有三千里地之时,陆压从花篮中取出一个红葫芦,方揭开葫芦盖,只见其中升出一道白光,三丈有余,须臾间有一物现于其上,长七寸五分,有头有眼,眼中射出两道白光,将鲲鹏妖师钉住身形,那宝物在空中转了两三转,但见鲲鹏妖师首级落地,鲜血直流。

陆压收了宝贝,取回河洛图书,却未发现混沌钟,只得悻悻返回西昆仑继续修炼。

经此一战,陆压看清楚了天道运转,知道自己身负劫数,而这劫数的因果便是这斩仙飞刀。

便在此时,开始了封神之战,陆压希望姜子牙这位天道之子,能以其无量功德化去斩仙飞刀的劫数,于是扶持姜子牙,相助阐教,把斩仙葫芦赠于姜子牙斩杀妖孽,自己落个逍遥自在。

封神之战后,老子西出函谷,化胡为佛,入主中央娑婆净土,让释迦摩尼演绎小乘佛教,佛教开始大兴。

此时的陆压不在五行三教中,不在极乐地,不归人王管,不服地府中,乃是三界之内的自由散仙,听闻释迦如来佛祖不忍六畜沉沦,世间疾苦,经历了无量劫难,重新降生于中央娑婆净土,成为现在佛,于是前往西天极乐一探究竟。

东海之外,莽莽群岛自有天地,乃是中央娑婆净土,净土之中,有一尊七层的四方宝塔,长宽高皆是四万八千丈,每一丈高悬舍利,佛光普照,无日无夜,整个娑婆净土被照的通明。

这尊浮屠,虽然耸立天地间,其大无比,塔中却无空无一人,门前只有阿难,伽叶两尊释迦牟尼佛的亲传弟子,尊释迦如来法旨,在此守护,等待另外一位如来涅盘以后,重新降生。

陆压来到七层浮屠之前,但见四万八千禅师,比丘,优婆夷,圣僧,丁甲,功曹,伽蓝突然现身,齐齐念动阿弥陀佛,忽见一轮红日冲天而起,三爪金乌怪叫惊天,一片金光,顿时整个中央娑婆净土仿佛静止了下来,一切都不再流动,陆压真身全力流转,现出大日如来化身,一尊大日如来佛陀相千只佛臂,拥着一轮红日,高达百丈,直立在浮屠之前。

自此陆压修成大日化身,投身娑婆净土,为密宗教主,改名乌巢禅师,号大日如来,为娑婆净土三大如来之一。

你对所谓“禅师”们的话究竟有着怎样的理解你感觉真是那么回事吗

回答这句问语,先从禅字入首。禅是梵字音译“禅那”的省称,佛教指静、思或坐禅。

至于对所谓禅师们的话究竟怎么理解,佛教中禅师太多了,禅语也很多,感觉是那么回事吗!实在非一个凡夫俗子所能说的清楚!只能说仁者见山,智者见水,各有领悟吧!

禅和师连在一起,我想应该是对佛学颇有精进大有开悟之出家人的称谓吧!

静思,坐禅乃佛家上乘功夫,须了却红尘,心空万物,讲无边之境界,居一片之禅心。因此佛法才说,平凡中求得不平凡。“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迷的时候是生死烦恼,悟的时候就是菩提涅槃。平凡中见伟大,就是禅的开悟。

看唐代高僧大珠慧海禅师的问答录。问:和尚修道怎么用功?答:饿了吃饭,困了睡觉!问: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啊!答:不同,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盘算,睡觉时不肯睡觉,百般计较。今天我感觉很多人真的是这么回事了!

不过在今天看来,徒有虚名,难了名利,自诩清高,难了俗心的所谓“禅师”也不在少数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