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避白袍全诗(“大将名师莫自牢_千军万马避白袍”只有一句麽)_北魏_洛阳_千军万马

本文目录

  • “大将名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只有一句麽
  • 南北朝时期“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
  •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句诗说的是哪位武将,是张新起吗
  • 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故事是真的吗

“大将名师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只有一句麽

意思是:不论你是什么名将都不要认为自己防御狼顾,不论带了多少军队遇到白袍将军你也能逃跑。这句话只有一句,是用来形容陈庆之的。陈庆之,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颇受信任。梁普通年间,任武威将军、宣猛将军等职,带兵有方,善抚军士。对于陈庆之的评价还有:1、萧衍:“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觖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2、姚思廉《梁书》:“陈庆之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庆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佩,亦一世之荣矣”;“庆之性祗慎,衣不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3、李延寿《南史》:“陈庆之初同燕雀之游,终怀鸿鹄之志,及乎一见任委,长驱伊、洛。前无强阵,攻靡坚城,虽南风不竞,晚致倾覆,其所克捷,亦足称之。”

南北朝时期“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是谁

文/孙二蛋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公元484年-公元539年),南北朝时最璀璨的一颗将星,即使是在将星云集的南北朝,陈庆之也毫不逊色!

陈庆之公元484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出身寒门,最早是梁武帝萧衍的随从!

公元525年,陈庆之除宣猛将军、文德主帅,领兵两千护送豫章王萧综接管徐州。期间陈庆之小试牛刀,两千对两万,将北魏派出的抢占徐州的军队击溃。

公元527年,陈庆之从曹仲宗伐涡阳,北魏方面派宗室领军15万来救,陈庆之率200人夜袭魏军的前锋部队,长途奔袭四十里,一夜之间就击败了先头部队。这应该是最早的闪电战的打法了。后来梁军在涡阳陈兵一年多,互有胜负,且魏军已经在梁军后方筑起营垒,形成夹击之势。主将曹仲宗韦放想要撤军。陈庆之手持假节堵在大营门口,假言有皇帝密诏。并顺利接过军队的指挥权,随之陈庆之率梁军精锐偷袭北魏十三道营垒,北魏方面溃败,败军尸首堵住了淮水。

公元529年,北魏国内发生内乱,陈庆之率领7000人奉命护送北魏皇室成员元颢北上洛阳称帝。此次无心插柳的心动成就了陈庆之白衣战神的威名。北伐之旅开始了,陈庆之攻克荥城,转而进军睢阳,守军主将是4年前2千对2万的邱大千。此时战争形势几乎重演,7千对7万。陈庆之打到主将邱大千失去斗志,举城投降。然后陈庆之又顺手收拾了占据考城阻挡梁军的元辉业和他的两万近卫部队。

胜利之后,陈庆之一路高歌猛进,一路北上,一路上望风而降的州县不在少数。此时,陈庆之的北上军事行动,引起了北魏中央的重视。于是北魏方面调动20万,进攻久攻荥阳不下的7000陈庆之的孤军。荥阳城内还有7万守军。可谁知,20万魏军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荥阳城已经被攻破。转而不守荥阳城,自率3000骑兵来战20万魏军。全歼!主将逃跑,陈庆之转而进攻虎牢关,虎牢关守将尔朱世隆不敢接战,连夜弃城逃走。洛阳城更是不战而下,元颢顺利进入洛阳城。

陈庆之自起兵以来,攻下三十二座城,野战四十七次。全胜!这样的战绩足够吃一辈子了,而他的七千部曲几乎没有伤亡。

陈庆之攻陷洛阳的消息,传到了北魏权臣尔朱荣的耳朵里,尔朱荣身为战将,十分震惊,倾北魏举国之兵,号称百万。南下进攻庆之,准备和陈庆之一较高下,三天打了十一仗,尔朱荣大败而归。转而进攻洛阳,杀元颢,使得陈庆之失去了根基,陈庆之只得南下回建康。终于军队在河南被山洪冲垮。陈庆之化妆成和尚秘密潜回建康。

公元536年,侯景之乱,侯景率军七万攻下楚州,并且写信给陈庆之劝降,陈庆之当时只有万人,梁武帝急调兵遣将支援,谁知梁军刚出发不久,战报就到了:侯景部队已经被歼灭。

公元539年,一代战神陈庆之病死在任上。1969年,毛主席在读陈庆之传的时候,心潮澎湃,在纸上写下: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八个字,可见对陈庆之的评价之高!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句诗说的是哪位武将,是张新起吗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是指陈庆之。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南朝梁名将。

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故事是真的吗

南梁名将陈庆之(公元484年一公元539年)率七千军队护送投降南梁的北魏北海王元颢回洛阳继位。陈庆之大军一路上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七千梁军竟败北魏五十万军队,顺利进入洛阳,把元颢扶上帝位,简直是战神级别的名将。陈庆之的七千梁军皆身披白袍,所以,当时,洛阳小儿童谣曰:“名军大将莫自劳,千军万马避白袍。

陈庆之,字子云,今天宜兴一带的人,出身寒门。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占统治地位,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向陈庆之这种出身的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时候。陈庆之体格不好,不能长时间骑马,也拉不动弱弓,就是在社会底层混,也很难混到饭吃。陈庆之也有个长处,人特引聪明,懂兵法,最善长下棋。

陈庆之的仕途之路和《水浒传》里的混混高俅神似,先傍上学者萧衍,两个人唯一的共同点是喜欢下棋,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后来,萧衍做上梁国开国皇帝,即梁武帝。陈庆之也一步登天,当上皇帝的秘书长。陈庆之从寒门变成贵族,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贵族世家都非常不服气,好在梁武帝有识人之能,知道陈庆之的真实价值。

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梁武帝萧衍命陈庆之等人率二千士兵护送萧综北上守卫边疆。陈庆之已四十一岁,首次出战歼敌两万,证明自己绝非浪得虚名。北魏末年,内部发生动乱,权臣尔朱荣把胡长后扔进黄河里,立元子悠为帝。北海王元颢投降南栗,他要求梁武帝派兵护送自己回洛阳称帝,梁武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答应了元颢的要求。

大通二年(公元528年)10月,飙勇将军陈庆之率七千梁军北上,护送元颢回洛阳继位。北魏皇帝元子悠派军截击,次年4月,陈庆之兵达铚县(宿州南),梁国(商丘南)一带。陈庆之的军队和北魏军队没法比,人数少,北魏军队还以骑兵为主。陈庆之非常有胆识,善于谋断,脑瓜特聪明,每战都避实击虚,专攻其营垒,必与骑兵死嗑,一战歼敌两万人。5月份,荥阳和虎牢关之战,趁敌末稳发动攻击,大破北魏军队,从此一路势如破竹攻占洛阳城。

陈庆之攻城拨寨,下32城,大小47战。最辉煌时七千梁军破北魏五十万军队。当然,这里面有很大水份,幸运的因素。北魏军队立足未稳,各派势力合作不到位,但陈庆之必竞胜利进入洛阳城。陈庆之的七千粱军皆身披白袍,所以,洛阳童谣曰: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随着元颢顺利登上帝位,开始对陈庆之产生猜忌,这是大部分皇帝的通病,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共患难,陈庆之率军在外线做战。北魏皇帝元子悠和尔朱荣退出洛阳后,开始调集军队反攻,打败了元颢临时召集起来的十万乌合之众。

陈庆之率万余粱军被魏将击败,手中仍有数千人,走到半路过河时,遇到山洪爆发全军覆没。陈庆之化装成和尚,只身一人回到南方。梁武帝并没有怪罪他,必竟,陈庆之给他挣足了面子,愚到山洪爆发也算是天意吧!陈庆之封为右卫将军,爵永兴侯,食邑一千五百户。一将成名万骨枯,斯言是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