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之桑榆的故事(开国皇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成语大王”)_刘秀_公孙_小王

本文目录

  • 开国皇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成语大王”
  • 能分享一个现实生活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故事吗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可以用在爱情上吗

开国皇帝刘秀为什么被称为“成语大王”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中,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算是一个很有才学的皇帝!

现在,有很多成语都是来源于刘秀的话语和故事,他简直就是出口成章呀!

可以说,他应该是名副其实的“成语大王”了!

其实,与他有关的成语大概就有十几个之多,譬如:乐此不疲、得陇望蜀、有志者事竞成、疾风知劲草等等!

这些成语都是源自刘秀的历史故事和他的事迹。

比如,“乐此不疲”这个成语是这样来的:

刘秀处理朝政十分用心,一直披星戴月,从天亮到天黑。他天黑之后还不想睡,经常忙于批阅奏折,他的皇后和大臣们劝他保重龙体!

刘秀总是说:批阅奏折是一件很令人高兴和快乐的事情,所以一点都不疲倦呀!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成语的由来!

刘秀常与大臣、将军们一起谈论治国之道,一直谈到半夜。

太子担心父皇的身体,就劝他说:“您虽然像大禹、汤武那样贤明,可是您没有黄帝、老子那样的养生之福。

期望您爱惜自己的身体,保养好身体。”

刘秀说:“我这样操劳,自己感到很快乐,不觉得疲劳啊!”

刘秀手下有一员猛将叫岑彭,为刘秀立了不少战功。当时隗嚣占据着西域,公孙述占据着四川。

建武八年,岑彭领兵去攻打天水。

军队将隗嚣包围了,公孙述派兵帮助隗嚣把守上邦。

岑彭有些茫然,光武帝就给他下了一道诏书:“西域和上邦这两处攻下来以后,你可派兵进攻巴蜀”。

这就是“得陇望蜀”的由来!

想当年,刘秀的大将军冯异采取诱敌之计,击溃了赤眉军八万人。

刘秀写信慰问冯异说:你们虽然打了胜仗,将士们却非常辛苦,“这好像在东边的角落里失去了太阳的光亮,却在桑树和榆树上得到落日的光辉”!

这就是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来历。

“妄自尊大”也与刘秀有些关系,故事是这样的,马援不看好公孙述,而觉得刘秀更加有帝王气象,后来这个故事就成为一个成语了!

  • 妄自尊大

妄:狂妄。尊:高贵。

狂妄地自高自大。

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历史故事:

东汉初年,刘秀做了皇帝,称光武帝。

当时,全国还没有统一,大小豪强各据一方,称王称霸。

其中盘据四川的公孙述,是势力较大的一部。

当时,隗嚣占据着甘肃一带,因为势力小,常常担心被别人吞掉,就想找公孙述做靠山。

于是,他便派大将马援去访问公孙述。

马援与公孙述是同乡,又是老朋友。公孙述听说马援来访,便有意摆架子,不是以礼相待!

马援认为,天下豪杰并起,公孙述不知虚心纳士,反而大摆其架子,这种人是不可能得天下的。

因而立马告辞,返回后,他对隗嚣说:“公孙述这个人就象井底之蛙,见识浅薄,却又狂妄自大,我看还是与东方的刘秀搞好关系,更加靠谱!”

在封建帝王中,刘秀是名副其实的“成语大王”,从他嘴里说出的成语有十几个!

有人说,在历代开国皇帝中,数刘秀跟开国元勋们关系处得最好,而这跟刘秀会说话有很大关系。

这种说法还无人来考证,但至少可以说明刘秀这个人很有才学。

  • 有志者事竟成

刘秀手下有位战将叫耿弁,有一次他想带兵北上,平定割据势力。

刘秀觉得困难很多,不易成功。

耿弁说:“只要我们立定志向,坚持不懈,就一定可以成功!”

刘秀觉得他志气可嘉,就答应了。

耿弁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连战连胜。

刘秀接到捷报,高兴的说:有志者,事竟成呀!

现在我才知道,有志气的人,事情终归是能成功的。

成语“有志者事竟成”即源出于此。

刘秀夸奖耿弁“有志者事竟成!”居然成为一个成语!

故事是这样的!

事实上,耿弁是东汉名将,文武双全,跟随刘秀起兵,后来被封为建威大将军。

有一次,刘秀派耿弁攻打割据齐地的大军阀张步。

这个耿弁能够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先打容易取胜的大城临淄,而非坚固的小城。

果然,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攻下了临淄,小城的守军,也就惊慌而逃了。

随后,张步亲率二十万大军来反攻,战斗异常激烈,耿弁大腿也中箭了,他居然用佩刀将箭杆截断,然后还继续战斗。

耿弁的部将陈俊建议说:咱们应该暂时坚守不出,等待皇帝的援军。

耿弁说:“皇上的车马即将到来,我们做臣子的理当杀牛设酒,来款待百官和皇帝的到来,难道反而要把这些贼寇留给皇上去讨伐吗!”

最后,他终于战胜了张步的二十万大军,刘秀在路上接到他的捷报,高兴的说:真的是有志者,事竟成呀!

总而言之,刘秀作为一个非常有文化水平的皇帝,他可以出口成章,与此同时他也是非常又故事的开国皇帝,所以跟他有关的历史故事也很多,有些历史故事后来成为了典故和成语!

因此,刘秀就成了皇帝中的“成语大王”了!


一起品读大汉人物,欢迎关注我!

能分享一个现实生活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故事吗

朋友小王是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经过自己过硬的专业技术已经通过了某三甲医院的招聘笔试关,在收到医院人事部门的面试通知后就在家中积极准备。到了面试这天,小王乘坐公交车去往面试地点,可是车上的一位老大爷突发疾病倒地不醒危急关头小王立刻对老大爷所进了应急抢救并通知司乘人员拨打“110”急救电话,一直等到急救人员赶到并一起把老大爷送到医院小王才默默的离开。因为这件事小王耽误了面试的时间,可她却没有半点的后悔和懊恼。老大爷苏醒后,其家人通过媒体寻找到救人的小王,小王的事迹也迅速被传扬,招聘的三甲医院也在得知事情原由后第一时间向小王伸出了橄榄枝正式聘用小王为医院的内科护士,小王的义行善举也得到了社会上更多人的赞美并被评为“见义勇为”的优秀先进奖,这应该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可以用在爱情上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可以用在爱情上。好莱坞影片《女人领地》讲述的是感情可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故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