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真的抢了自己儿子李瑁的媳妇吗,李瑁最后被杀掉了吗?关于寿王李瑁的一些事_贵妃_杨玉环_玄宗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李瑁 贵妃 杨玉环 玄宗

本文目录

  • 唐玄宗真的抢了自己儿子李瑁的媳妇吗,李瑁最后被杀掉了吗
  • 关于寿王李瑁的一些事
  • 李隆基,霸占了儿媳杨贵妃,杨贵妃再看见老公李瑁,该怎么称呼
  • 李瑁当黄帝了没
  • 当了李瑁继母的杨贵妃,为什么没把李瑁推向太子之位
  • 杨贵妃死时李瑁什么心情
  • 唐玄宗迷恋儿媳杨玉环,儿子李瑁当时是个什么想法

唐玄宗真的抢了自己儿子李瑁的媳妇吗,李瑁最后被杀掉了吗

导读:“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玉环被玄宗宠爱,史料多有记载,杨玉环一开始就是贵妃吗?她到底有怎么样的出身?

寿王李瑁为武惠妃所生,自小宠爱有加,是一个富贵闲人,一生未有多大挫折,就连争夺太子位,也是母亲武惠妃一手策划。

寿王李瑁,是玄宗宠妃武惠妃所生,可能这个武惠妃八字太硬,所生儿子全部挂掉。当李瑁出生时,估计武惠妃找人给算了一卦,此子不适于养在身边,就把李瑁交给宁王李宪抚养,李宪的妃子元氏,把娃养在身边,万般疼爱,视如己出。

在寿王出生的十数年间,他一直住在宁王府,做着富贵闲人,没事喝个茶,泡个脚,小日子也过得舒畅惬意,但是并未封王,是个快乐的小公子。

李瑁七岁时,他去拜见兄长永王李璘,一切礼仪规矩简直就是标准示范,玄宗看到李瑁如此长进,老怀宽慰,心里想,oh,my god,这孩子有才干,李瑁终于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三月,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日子春风得意了一把,他被封为寿王,入了宫中。

其实李瑁一直是生活在宠爱当中的孩子,并没有多大野心,虽然不在母亲身边长大,但是宁王妃视他为己出,也是百般疼爱,可能他一辈子最大的挫败就是媳妇被爹抢走了。

杨玉环天生丽质,和寿王成婚后,琴瑟和鸣,甜蜜温馨。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二月,他又遵循父母之命娶了杨玉环为妻。

杨玉环出身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

她父亲不幸去世后,她也是在三叔杨玄珪的家中长大的。此时“杨家有女初长成,天生丽质难自弃。”武惠妃于洛阳选寿王妃时,明眸善睐,光彩照人的杨玉环进入她的视野,杨玉环不仅仅是空有美貌,更是通音律擅歌舞,连弹琵琶都是一绝,这样色艺双绝的女子,不做王妃,好像都没有人可以配得上了。

寿王也是喜爱年轻的杨玉环的,武惠妃喜欢,那只是婆婆看儿媳,但是寿王喜欢那就是对了眼。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洛阳城的王孙公子,淑女佳丽纷涌而来,甚是热闹,杨玉环也接到了红色罚款单,随了份子。结果李瑁一见玉环误终身,爱情来了挡都挡不住,寿王李瑁踏入了杨玉环的美丽陷阱,当时就同意了他妈武惠妃的意见,这媳妇中,我要娶她。

儿子满意,自己也满意,武惠妃立刻去求唐玄宗下诏册立杨玉环为寿王妃,两人婚后生活甜蜜温馨,怎么一个“好”字了得。

武惠妃去世,李瑁的靠山倒了,玄宗觊觎杨玉环的美貌,赐她出家为道姑,改换身份,纳玉环为妃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的爱妃,武惠妃病逝,据说她是诛杀太子李瑛,心里惊惧而亡,看来人真的不能做亏心事,要不然还没有等仇家来报仇,自己先被自己吓死了。

活色生香的武惠妃去世了,天上人间黄泉碧落,再也看不到美人武惠妃了,玄宗因此心生郁闷,茶饭不思,郁郁寡欢。其心腹宦官高力士说,寿王妃是一个色艺双绝的女子,可为帝王解忧。这里尚有疑问,高力士再牛闪闪的,也不过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宦官而已,俗话说君恩难测,高力士肯定没有那么大的胆子说出这么难听的话来,毕竟杨玉环此时还是寿王妃,就算武惠妃去世,但是寿王毕竟还是王,也不是holle kity,也轮不到高力士来说这番话,这些意思只能是玄宗自己所想,借了高力士的口而已。

玄宗为了明正言顺的霸占儿媳妇,就先令她出家为女道士,并赐道号“太真”,这就是改了身份证了,寿王妃的户籍就给消除了,杨玉环此时有了新的职业和身份,性别:女,职业:道姑,姓名:杨太真。

完成户籍注销,身份证的重新办理,玄宗大胆的打破世俗的陈腐,迎接新生活的到来,杨太真此时从道观再一次踏入朝堂,这一次,她不是寿王妃,而是贵妃杨氏。

唐玄宗如愿抱得美人归,自然是宠爱有加,连杨氏一门都得到了眷顾,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为了平息儿子再一次打光棍的怒气,把韦氏赐予寿王做了王妃。

唐玄宗封杨玉环为妃,从此杨家开始了开挂生涯,为了平息儿子怒气,为李瑁纳韦氏为王妃

唐玄宗一波操作,儿媳妇变成了妻子,寿王被老爹一阵坑,终于媳妇变了后妈。

最搞笑的是,唐玄宗为了儿媳妇“从此君王不早朝”,比之武惠妃的宠爱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杨玉环此时才二十出头,正是青春无敌的时候,玄宗已经五十而知天命了,这是妥妥的老少配,加之是从儿子手上抢过来的美人,更是不好怠慢。

寿王眼睁睁看着曾经的恩爱发妻离开自己,不敢有任何怨言,还得接纳父亲给自己重新安排的婚姻,他心里有多憋屈,我们不是当事人,不好臆测,但是据说后来,他又和韦王妃甜蜜和谐,很是恩爱。

寿王的少年时代是快乐的,但是他出身皇家,必然要承受更多,其实杨玉环离开他之后,他心里也是极其痛苦的,父亲利用皇权抢走了自己的妻子,不必说这是不是耻辱,从人伦道德上来说,就是难以启齿的家丑,偏偏父亲不在乎这份丑陋,还和杨玉环卿卿我我,寿王不愿意接近这个父亲,他在养父宁王去世后为其守孝三年,以后不为玄宗所爱,自己也对父皇疏远冷淡,人伦纲常的破败,让他心中痛苦不堪,但是好在有韦王妃与己相伴,算是聊以宽慰。他和韦王妃生有5个儿子,三子封王,也算不幸中得到万幸,到最后他依然做了个富贵闲人,和他叫寿王一样,他确实是寿终正寝的。

而杨玉环的结局,想必大家都知道,马嵬坡被群臣谏死,自缢而亡,全是悲剧收场,而玄宗则为自己的荒唐买了单,这个代价有点大,是大唐的锦绣山河,虽然白居易《长恨歌》大力歌颂帝妃爱情,但是现实可能不会有那么感人的故事,真的是情比金坚,玄宗不会牺牲一个女子去成全群臣的要求,爱情在权利面前还是不值一提。

玄宗确实抢了寿王李瑁之妻——杨玉环,在权利的霸道面前,寿王只能屈从,哪怕他内心是拒绝的,但是权利的利刃割断了他最后的尊严。

  

 

 

关于寿王李瑁的一些事

人物生平

《杨贵妃秘史》徐箭扮演的李瑁寿王李瑁,母亲武惠妃几次怀孕但孩子都没养活。所以李瑁出生后就给接到伯父宁王李宪家,由其妻元氏抚养,假称为元氏子。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瑁十几岁的时候,入宫获封寿王,在玄宗诸子中最晚。

开元廿三年(735)年,不到17岁的杨玉环被选纳为寿王李瑁的妃子,因为母亲武惠妃正受宠,所以小两口大约生活了5年时间。

惠妃欲以李瑁为皇太子,诬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要谋反,三人都被害,然而武惠妃不久也受惊而死。武氏死后杨玉环被唐玄宗看上,抢走。玄宗又立李亨为皇太子,自此李瑁的太子之位也落空了。

天宝四载(745)年七月下旬,他才在他的父亲作主下,重新娶了一位姓韦的王妃,仅仅10天后,他的父皇就把自曾祖爷唐太宗时代就已废置不用的“贵妃“名号,赐给了那楚楚动人的杨玉环.正史记录,寿王李瑁在王妃杨玉环离开后的第二年,就替刚刚死去的养父宁王李宪守孝三年,以后虽被父皇疏远冷淡,但他还是与另娶的韦妃相依为命,生有5个儿子,其中3人封王。李瑁本人到大历十年(775年)正月十二才溘然长眠。

史书记载

《新唐书·卷八十二·》

寿王瑁,母惠妃频姙不育,及瑁生,宁王请养邸中,元妃自乳之,名为己子,故封比诸王最后。开元十五年,遥领益州大都督。初,帝以永王等尚幼,诏不入谒。瑁七岁,请与诸兄众谢,拜舞有仪矩,帝异之。宁王薨,请制服以报私恩,诏可。大历十年薨,赠太傅。子王者三人,僾王德阳郡,伓济阳郡,偡广阳郡,伉薛国公,杰国子祭酒。

《旧唐书·列传五十七》

寿王瑁,玄宗第十八子也,初名清。初,瑁母武惠妃,开元元年见幸,宠倾后宫,频产夏悼王、怀哀王、上仙公主,皆端丽,襁褓不育。及瑁之初生,让帝妃元氏请瑁在于邸中收养,妃自乳之,名为己子。十余年在宁邸,故封建之事晚于诸王。宫中常呼为十八郎。十三年三月,封为寿王,始入宫中。十五年,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二十三年,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名瑁。二十五年,惠妃薨,葬以后礼。二十九年,让帝薨,瑁请制服,以报乳养之恩,玄宗从之。瑁,天宝中有子封为王者二人:怀为济阳郡王,偡为广阳郡王、鸿胪卿同正员。

历史评价

历史上的寿王是个悲剧的人物,本来与杨玉环成亲,也算是奉了御旨。日子过的还算美满。武惠妃死后,寂寞的唐玄宗开始寻觅新的爱人。可宫中佳丽三千,他偏偏看中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于是就有了进梨园、入道观、纳为妃的故事桥段。但是,对于寿王而言,这是何其的痛苦与难言。父亲是一国之君,却抢了自己的妻子,这好比在天下人面前,扒光了寿王的衣服,当街巡游一般。寿王却不敢反抗,更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离自己越来越远。

家族成员

  • 父亲:唐玄宗李隆基
  • 母亲:武惠妃
  • 同母兄弟:李一、李敏、李琦
  • 同母姐妹:上仙公主、太华公主、咸宜公主
  • 妻子:杨玉环(前妻)、寿王妃韦氏(续弦、即韦妃)
  • 儿子:德阳郡王李僾、济阳郡王李伓、广阳郡王李偡、薛国公李伉、国子祭酒李杰
  • 女儿:第六女清源县主 、第二十二女阳城县主李应玄

李隆基,霸占了儿媳杨贵妃,杨贵妃再看见老公李瑁,该怎么称呼

杨贵妃在见寿王李瑁!应该称呼瑁儿!

这尴尬的场景,都能想得到,杨贵妃当初是寿王李瑁的媳妇,却又和李隆基在一起,这爷俩等于都拥有过杨贵妃,最后杨贵妃的归属权,直接归了唐玄宗李隆基。

杨贵妃后来的身份,就是李瑁的小妈,杨贵妃看见曾经的老公李瑁,也只能叫瑁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估计这李瑁得故意躲着杨贵妃,毕竟还是不见的好。

唐玄宗这样的神操作,真是让人难以理解,就为了一个女人,把自己名声都不要了,这到底是痴情,还是没底线呢,后宫佳丽三千,为啥就偏偏选择杨贵妃呢,用今天的眼光看,真是有点不值得。

把儿媳妇霸占到手的李隆基,就对自己儿子李瑁,没有一点愧疚的之心吗?

大唐天宝四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唐玄宗李隆基,是大摆宴席,宴请群臣,当时杨贵妃的前任老公,寿王李瑁,也参加了庆贺封妃大典,当时那场景,都能想得出来,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在宴席上,轮到了唐玄宗的儿子们,给杨贵妃敬酒祝贺,其它的几个皇子,看见唐玄宗这兔子吃窝边草的情景,也是神色不自然。

到了寿王李瑁敬酒的时候,杨贵妃看见自己曾经的老公,杨贵妃也是赶紧站起来,端起了酒杯,寿王李瑁默默看着杨贵妃,也得说出了祝贺的话。

在当时有个细节,寿王李瑁敬酒的时候,杨贵妃是出于本能站了起来,后来反应过来,自己的身份是李瑁的小妈,杨贵妃又赶紧坐回了座位。

这就是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杨贵妃跟了李隆基,那身份就是李瑁的长辈,所以晚辈敬酒,杨贵妃就得坐到座位上,不可以起身相迎,这有失礼仪。

李隆基,并没有责怪杨贵妃失仪之罪,李隆基看见自己的儿子李瑁。心里应该是有愧疚感的。

李瑁当黄帝了没

李瑁没有当上皇帝。

李瑁是唐朝唐玄宗第十八子,生母武惠妃,开元十三年封寿王,二十三年,改名李琩,他的第一任王妃杨氏后来成为父亲的贵妃,是为杨贵妃。

李瑁初名李清。母武惠妃从开元元年得玄宗宠爱,所生的儿子全部夭折。所以,李瑁生时,玄宗交给兄宁王李宪之邸宅,李宪之妃元氏抚育、喂乳,把李瑁当成己子,未封王。十数年间,李瑁一直住在宁王宅。宫中呼之为十八郎。

至德元年,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奔蜀,李瑁与之同行。途上,陈玄礼兵士凌迟处死了杨国忠、逼玄宗赐死杨贵妃,玄宗命李瑁抚慰兵士。玄宗命皇太子李亨留下抗敌,后来李亨自行称帝,是为唐肃宗,尊玄宗为上皇。

唐代宗大历十年,李瑁去世,追赠太傅。

当了李瑁继母的杨贵妃,为什么没把李瑁推向太子之位

杨贵妃断送了李瑁的太子之路!

寿王李瑁的太子之路,就是断送在了二个女人手里,寿王李瑁的母亲是武惠妃,这武惠妃是人间绝色,美艳动人,当初唐玄宗李隆基,最痴迷的就是武惠妃,爱屋及乌,李隆基也对李瑁特别好,武惠妃在得势的时候,当然也希望安排李瑁当上太子,所以武惠妃也不止一次提起过,想让自己的儿子李瑁当太子,李隆基当时也心动了,考虑过让李瑁当太子。

但天意不可违,武惠妃没等安排李瑁的太子之位,就因为疾病去世了,这李瑁的太子之位,也被搁置了下来,李瑁有个漂亮的媳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杨玉环,这李隆基那是对杨玉环一见倾心,想尽了办法,把杨玉环接进了宫里,李隆基霸占了杨玉环。

李瑁的老婆被自己老爹抢走了,李瑁是委屈求全,一声不吭的忍耐,其实这李瑁也是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自己的老爹,肯定会在政治上,给他一定的照顾,李瑁认为自己奉上了心爱的女人,李隆基也应该投桃报李,把太子位给李瑁

所以这李瑁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盘,他认为就算李隆基不提拔他当太子,那自己曾经的老婆杨玉环,也该替自己说话,让李隆基把太子之位给他,但李瑁毕竟是年轻,没有往深一层次去想,还做着太子的美梦呢。

这杨玉环委身于李隆基,她心里肯定也是一百个委屈,一是名声问题,那属于是儿媳妇跟自己公公,二是李隆基那都是老头子了,胡子一大把了,除了是皇帝之外,李隆基肯定比不上年轻的李瑁,杨玉环在重压之下,她曾经把希望寄托在李瑁身上,她希望李瑁象个男人一样,找到李隆基,把她要回去。

但杨玉环并没有等到李瑁,李瑁并没有象个勇士一样,要回自己最爱的女人,相反李瑁面对着自己的女人被抢走,李瑁还坦然受之,也接受了杨玉环当了继母,这也是杨玉环心里不能接受的,杨玉环看李瑁那窝窝囊囊的样子,也是心凉凉了。

杨玉环觉得李瑁是不值得帮的男人,李瑁窝囊到了极致,一点男人血性没有,杨玉环也对李瑁挺反感了,觉得太子之位,不应该落到李瑁手里,杨玉环也觉得李瑁这样的男人,也许不是真窝囊,也许是李瑁城府太深,那就太可怕了,杨玉环都怕李瑁一旦掌权了,第一个杀的人就是她。

所以她并没有举荐过李瑁当太子,至于在李隆基心里,从他抢杨玉环的那一刻起,他就打算好了,李瑁的太子位,那是一点希望没有了,因为李隆基和李瑁已经处在对立面了,李隆基也应该想到,李瑁心里能不恨他吗?

如果有一天李瑁掌权了,李瑁会怎么对待李隆基,这李隆基知道自己做的事,所以他也在处处提防着李瑁,他是不会把机会给李瑁的,因为李隆基可不想有一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自从杨贵妃进宫的那一天,李瑁就彻底失去了太子之位。

杨玉环和李隆基都认为李瑁是个威胁,所以在不让李瑁当太子的事情上,杨玉环和李隆基的观念是一致的,李瑁的太子梦也碎了,在后续的发展中,李瑁也是被逐渐边缘化了,一点点的被挤出了权利中心,杨贵妃不举荐李瑁当太子,是她心里对李瑁有怨恨,也觉得李瑁是个威胁,就这二个条件让杨贵妃得势的时候,从没想过让李瑁当太子。

杨贵妃死时李瑁什么心情

杨贵妃死时李瑁什么心情?

  这个怎么说呢?如果是杨贵妃的死忠粉,认为她应该得到全天下所有男人的喜欢,尤其是李隆基和李瑁这对父子的百分百的真心,那就可以认为她死时,李瑁如丧考妣——事实上惠妃和李隆基死,李瑁也没怎么伤心。稍了解史实就应该很理性地感觉,杨贵妃死时,李瑁的心情可能是解脱多于忧伤,咱们外人,也不太了解当时的情景,只有史书短短几句话,猜测多一点。

  杨贵妃的死,李瑁多少应该有点感伤,毕竟两人曾是夫妻。李瑁和杨玉环的结合,是武惠妃一力促成的,或许是杨家的这个姑娘真的太美艳得了武惠的眼缘,或许是弘农杨氏的确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政治家族,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武惠妃向李隆基请求,让杨玉环嫁给爱子寿王李瑁。两人婚后五年,感情生活如何不太清楚,因为杨玉环后来的故事,让史官们集体保持沉默,想想也是,万一写了他们情好如蜜,让李隆基情何以堪,所以,史书讳莫如深,一笔带过杨玉环曾是寿王妃的事情。(剧照图)

  杨玉环死前,李瑁是在那里的。玄宗逃跑,李亨和李瑁都跟着。当时到了散关,李隆基把跟随的将士分为六军,让李璬先出发,李瑁等其他人分别率领一支军队跟随,到得马嵬,变乱发生,杨国忠被杀,众将士要求处死杨贵妃,之后李亨等人明言:“逆胡背恩,主上播越,臣等生于圣代,世为唐民,愿戮力一心,为国讨贼,请从太子收复长安。”唐玄宗答应了,派高力士和李瑁送太子内人及服御等物,之后李瑁一直跟着他父皇。长安光复后,李瑁回到长安,代宗年间,李瑁去世。

  如史书是真,那么杨玉环死时,李瑁就是知道的。李瑁并不是一个狠人,面对曾经亲密的女人被逼而死,李唐天下的未来无法预知,想来多少是会有些伤心的,毕竟恻隐之心,李瑁也有。

  但是,要说多伤心,个人觉得不会有。

  李瑁和杨玉环的感情如何?虽然史书一片空白,但还是可以猜测一番。李隆基经过种种手段,各种走过场告诉人们,这个杨太真不是那个杨玉环,后来各种宠爱。杨太真什么反应?她可不是褒姒,她“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迎意辄悟啊,惹得六十多岁的前公爹,现老公龙心大悦,专宠,把她当皇后一般看待,摘星星不给月亮,古今第一宠。杨太真的得圣意,明显不是被迫,谁都没这能耐,只能说是她很享受这种待遇。很明显,她和前夫的过往在她那里,真的不算什么,如果她和前夫有感情,这种做法怎么解释?无法可解。

  李瑁和杨玉环在一起,五年了,杨愣是没生育过一儿半女,别的兄弟子女成群可以争宠,李瑁的正妻啥也没有。李隆基后来给李瑁安排了个韦妃,一口气生了5个儿子,想想这里面的事情,估计两人都是没啥可说的。如果李瑁真是深情地爱着杨,他的儿子们也不见得有那么多个了。

  个人感觉吧,两人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感情,杨爱虚荣,李从小养成的习惯,低调惯了,两人不算一路人。

  杨贵妃越风光,李瑁越难堪,这光景持续了十多近二十年,终有一天,这个让他难堪的女人终于去世了,虽然父皇的脸有点不好看,但是又不是他干的,李瑁的心里,应该是很痛快的。

唐玄宗迷恋儿媳杨玉环,儿子李瑁当时是个什么想法

唐玄宗迷恋儿媳杨玉环,儿子李瑁当时只能窝火在心里,封建君主制度能有什么办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